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大豆双蛋白冰淇淋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尤燕莉 陈海英 +3 位作者 黄忠海 杨哪 惠元 徐学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6-1181,共6页
采用75 -85℃的热磨法粗磨豆浆30 min,再经胶体磨循环处理20次,使冰淇淋浆料粒径在100 μm左右,口感细腻,同时有效去除豆腥味.通过测定浆料粘度、冰淇淋膨胀率、融化率和硬度以及产品的感官品质等指标,考察了不同全大豆替代比对冰淇淋... 采用75 -85℃的热磨法粗磨豆浆30 min,再经胶体磨循环处理20次,使冰淇淋浆料粒径在100 μm左右,口感细腻,同时有效去除豆腥味.通过测定浆料粘度、冰淇淋膨胀率、融化率和硬度以及产品的感官品质等指标,考察了不同全大豆替代比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全大豆替代奶粉的比例达到30%时,可使棕榈油添加量由全奶粉对照组的8%降至4%-6%,冰淇淋的膨胀率和融化率分别为60.58%和48.40%,与全奶粉冰淇淋相比,膨胀率变化不显著(60.37%),但抗融性得到显著改善(65.76%).此外,双蛋白冰淇淋的粘度和硬度均大于全奶粉冰淇淋,分别为400 mPa·s和2 440.76 g,组织状态更紧密,冰晶较少,且豆香与奶香相辅相成,是一款品质优良、营养均衡、成本低廉的全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双蛋白 膳食纤维 低脂食品 超微粉碎 冰淇淋
下载PDF
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酶法脱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新贵 李学伟 王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45,共6页
全大豆酿造酱油经过压榨工序抽取酱油时,可回收部分大豆油脂,但由于油脂氧化和酸败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FFAs),导致回收油脂的酸价高达64.68(KOH)mg/g,降低了回收油脂的利用价值。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酶法脱酸... 全大豆酿造酱油经过压榨工序抽取酱油时,可回收部分大豆油脂,但由于油脂氧化和酸败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FFAs),导致回收油脂的酸价高达64.68(KOH)mg/g,降低了回收油脂的利用价值。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酶法脱酸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酶法脱酸条件为: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50℃,甘油添加量6.6%,脂肪酶添加量为3%。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脱酸率高达93.75%,油脂的酸价可降低至2.86(KOH)mg/g,低于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中食用植物油关于酸价的最高指标要求(≤3 mg/g)。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该脱酸反应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ezym 435具有良好的脱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酿造酱油 回收油脂 脂肪酶 脱酸工艺
下载PDF
无渣豆腐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彦国 程翠林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4年第1期64-65,67,共3页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的有渣豆腐 ,造成原料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大的现象 ,本文提出利用脱皮后的全子叶大豆制成豆腐———无渣豆腐。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煮浆沸腾后持续时间为 6min ,豆浆浓度为 12 % ,凝固剂用量比为卤水∶石...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的有渣豆腐 ,造成原料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大的现象 ,本文提出利用脱皮后的全子叶大豆制成豆腐———无渣豆腐。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煮浆沸腾后持续时间为 6min ,豆浆浓度为 12 % ,凝固剂用量比为卤水∶石膏 =2∶3,点脑温度为 80℃。并对比 2种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渣豆腐 凝胶 子叶大豆
下载PDF
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海燕 王彦靖 +1 位作者 王秀飞 刘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26,130,共4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钙的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5.89%、192.10%、107.69%、250.00%、6.52%(P<0.05),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奶净能、维持净能显著提高(P<0.05);与全株大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乳酸含量提高了34.65%(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及pH显著降低(P<0.05)。综上,建议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以1:1比例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秸秆 营养成分 能量值 发酵品质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全株玉米和大豆混贮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文兴金 杨继芝 +4 位作者 肖启银 耿嘉良 辛亚芬 李嘉怡 闫艳红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120,共6页
为探究川西北高原全株玉米与大豆最佳混贮比例,将全株玉米和大豆按鲜重比10∶0(R0,玉米单贮)、9∶1(R1)、8∶2(R2)、7∶3(R3)、0∶10(R4,大豆单贮)进行青贮,在室外温度条件下发酵60d,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玉... 为探究川西北高原全株玉米与大豆最佳混贮比例,将全株玉米和大豆按鲜重比10∶0(R0,玉米单贮)、9∶1(R1)、8∶2(R2)、7∶3(R3)、0∶10(R4,大豆单贮)进行青贮,在室外温度条件下发酵60d,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玉-豆混贮处理pH值均低于4.2,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单贮,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大豆单贮(P<0.05),发酵品质良好;玉-豆混贮处理粗蛋白含量优于玉米单贮(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大豆单贮(P<0.05),其中R3处理干物质(24.42%FM)和粗蛋白(10.51%DM)含量均显著高于R1、R2处理(P<0.05)。所有处理青贮前后均未检测出霉菌,乳酸菌在青贮发酵60d后占主导地位。综上,川西北高原玉米-大豆3个比例的混合青贮均能获得较好的发酵品质,但从营养成分角度综合考虑,推荐玉米与大豆按7∶3鲜重比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玉米 大豆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王晓春 马晓霞 +2 位作者 杨天辉 高婷 梁小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为探讨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以2种饲草鲜重比设置青贮玉米单贮(CK1)、全株大豆单贮(CK2)、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1∶1(M1)、2∶1(M2)、3∶1(M3)、4∶1(M4)、1∶2(M5)混合,共7个处理。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定... 为探讨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以2种饲草鲜重比设置青贮玉米单贮(CK1)、全株大豆单贮(CK2)、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1∶1(M1)、2∶1(M2)、3∶1(M3)、4∶1(M4)、1∶2(M5)混合,共7个处理。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定、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CK1、CK2感官评定为“良好”,混合处理均为“优等”;CK2的pH最高(4.69),其余处理pH<4.2。乳酸含量在混合处理中都显著高于CK1、CK2,乙酸含量在CK2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全株大豆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淀粉含量随着青贮玉米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混合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都显著低于CK1、CK2(P<0.05)。RFV由高到低为M1>M2>M3>M4>M5>CK2>CK1;混合处理的有氧稳定性优于CK1、CK2。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改善了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其中混合比例为1∶1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大豆 混合比例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晓春 樊东 +1 位作者 高婷 梁小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1∶1)青贮的影响。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CK),T1、T2、T3、T4、T5分别添加0.005 g/kg菌剂、0.3 g/kg酶制剂、0.005 g/kg菌剂+0.3 g/kg酶制剂、4 mL/kg甲酸、4 mL/kg丙酸进行青贮,青贮发酵...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1∶1)青贮的影响。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CK),T1、T2、T3、T4、T5分别添加0.005 g/kg菌剂、0.3 g/kg酶制剂、0.005 g/kg菌剂+0.3 g/kg酶制剂、4 mL/kg甲酸、4 mL/kg丙酸进行青贮,青贮发酵90 d。结果显示:处理组与CK的pH值均低于4.10。T4、T5、T1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处理组的乙酸(AA)含量均显著高于CK (P<0.05),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低于CK (P<0.05)。T5、T4的干物质(DM)、淀粉(Starch)含量显著高于CK(P<0.05)。T3、T2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CK (P<0.05)。T1、T4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CK (P<0.05)。处理组粗灰分(CA)、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K (P<0.05)。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的营养价值排序为T1>T5>T4>T3>T2>CK。各添加剂处理提高了玉豆混合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其中T5、T4、T1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添加剂处理提高了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饲料营养价值与有氧稳定性,其中丙酸、甲酸、菌剂添加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玉米 大豆 青贮添加剂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全株大豆和玉米混贮采收时期和混合比例研究
8
作者 卢相义 徐玉鹏 +5 位作者 陈雅琦 滕霄 肖宇 屈新月 刘青松 阎旭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为了确定全株大豆进行青贮的最佳采收时期,制定全株大豆、玉米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本研究把不同品种大豆在不同生育期进行采收,检测饲草价值,通过对比确定最佳采收时期。将玉米和濮豆5110按照鲜重比1∶0、3∶1、2∶1、1∶1、1∶2、1∶3... 为了确定全株大豆进行青贮的最佳采收时期,制定全株大豆、玉米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本研究把不同品种大豆在不同生育期进行采收,检测饲草价值,通过对比确定最佳采收时期。将玉米和濮豆5110按照鲜重比1∶0、3∶1、2∶1、1∶1、1∶2、1∶3、0∶1进行混合青贮,并对混合青贮的饲用品质进行测定,采用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对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品质进行评定,以筛选出最适宜混合比例。结果显示:比例为1∶1混合青贮的饲用品质、发酵品质和能量值最高,且相对饲用价值在此处理下达到最佳。同时,通过隶属函数得知1∶1混合综合得分为0.78,综合性能最好。结果说明在结荚期后期或者鼓粒期前期采收的全株大豆和1/2~1/3乳线区的全株玉米以1∶1的比例混合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混合青贮 采收期 青贮品质
下载PDF
大豆主要饲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9
作者 王传之 崔卫东 +3 位作者 任海龙 夏明阳 曾仕晓 张建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6,共8页
为培育高饲用价值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以饲用性状差异较大的粤夏106和矮生泥豆为亲本,其衍生的F_(2)代为作图群体,利用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660对SSR引物,对大豆株高、生物产量、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相对饲用价值等8个重要饲用性状进行QTL定位... 为培育高饲用价值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以饲用性状差异较大的粤夏106和矮生泥豆为亲本,其衍生的F_(2)代为作图群体,利用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660对SSR引物,对大豆株高、生物产量、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相对饲用价值等8个重要饲用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生物产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共检测到18个QTLs,分布在A1、B2、C1、C2、J和L共计6条连锁群上。其中,株高2个、主茎分枝1个、主茎节数3个、生物产量2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个、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3个和相对饲用价值3个,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介于2.11%~59.77%,qADF-l、qADL-a1、qADL-c2、qBY-j、qNBMS-l、qNDF-j和qNNMS-l等7个位点为表型贡献率大于15%的主效QT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QTL 生物产量 相对饲用价值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全粒大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次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外界因素对乳酸菌发酵全粒大豆的影响,以获得全粒大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取发酵温度、促生长物质添加量和碳源使用量3个因素,利用正交表L9(34)做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乳酸菌发酵全... 目的:探讨不同外界因素对乳酸菌发酵全粒大豆的影响,以获得全粒大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取发酵温度、促生长物质添加量和碳源使用量3个因素,利用正交表L9(34)做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乳酸菌发酵全粒大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促生长物质添加量3.5%,碳源使用量3%,大豆发酵时间36h。结论:采用多菌株乳酸菌发酵全粒大豆,制得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发酵大豆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乳酸菌 发酵工艺 优化
原文传递
生育期和品种对大豆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朝霞 王传之 张建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9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其全株的饲用价值和产量的差异。以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的干物率、粗蛋白产量和干物产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相对饲用价值在盛花期到盛...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其全株的饲用价值和产量的差异。以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的干物率、粗蛋白产量和干物产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相对饲用价值在盛花期到盛荚期逐渐降低,随后升高,在满粒期达到最大。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在满粒期的产量分别是10.44、9.76和7.57 t/hm^(2),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42.5、133.0和118.2。全株大豆的干物率、粗蛋白含量以及产量与生育期发展相一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满粒期达到最高,以桂夏3号为最好。根据苜蓿相对饲用价值分级标准,全株大豆应在满粒期收获较佳,其质量等级接近或高于盛花期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 品种 营养价值
下载PDF
脂酶催化下大豆粉末磷脂与全氢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 尹学智 +3 位作者 徐改改 申瑞玲 毕艳兰 吕喜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76,共7页
利用脂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研究了正己烷体系中大豆粉末磷脂与全氢化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利用碘值和产率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及用量、底物摩尔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大豆粉末磷脂与全... 利用脂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研究了正己烷体系中大豆粉末磷脂与全氢化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利用碘值和产率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及用量、底物摩尔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大豆粉末磷脂与全氢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条件。发现在25%磷脂酶A1(以磷脂质量为基准)催化下,摩尔比4∶1的全氢化大豆油和大豆粉末磷脂的正己烷溶液(磷脂浓度为0.20 g/mL),在50℃下反应24 h,得到产率为72.9%的改性磷脂。与原料磷脂相比,改性磷脂的碘值由89 gI/100 g降至52 gI/100 g,脂肪酸组成变化较大,硬脂酸含量约为原料磷脂的9倍,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了约一半,实现了大豆粉末磷脂的结构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氢化大豆 脂酶 酯交换反应
下载PDF
无渣豆腐工艺研究
13
作者 石彦国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无渣豆腐 生产工艺 子叶大豆 豆渣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