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诠释史脉络下的《论语》“不逆不亿”章——以辩正“先觉”为基点
1
作者 刘雪菡 《理论界》 2023年第1期95-101,48,共8页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对“逆诈”“亿不信”之事的评论,惜墨如金,短小精悍,为后世注家留下了广阔的意蕴探索空间。从诠释史视角出发,梳理历代注家对“先觉”的探讨,可见汉晋旧注“舍本逐末”之弊及宋注工夫、境界相分隔之困,直至...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对“逆诈”“亿不信”之事的评论,惜墨如金,短小精悍,为后世注家留下了广阔的意蕴探索空间。从诠释史视角出发,梳理历代注家对“先觉”的探讨,可见汉晋旧注“舍本逐末”之弊及宋注工夫、境界相分隔之困,直至王阳明在心学理路下结合良知本体将“致先觉”工夫与“诚明”境界紧密勾连,进而重塑了“不逆不亿”章中的贤者品格,才较为完善地诠解了此章意涵。阳明之解不仅为较为正确地把握孔子之言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个体修持儒家德性工夫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逆不亿”章 先觉 工夫 境界 王阳明
原文传递
儒家道德实践困境略探——以“不逆诈,不亿不信”问题史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国柱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98-106,共9页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这一儒家道德实践中的困境可称为"孔子难题"。从问题史出发,通过文献索引和历史勾稽,以孔子与宰我、孟子与万章、王阳明与欧阳德、梁漱溟与贺麟等...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这一儒家道德实践中的困境可称为"孔子难题"。从问题史出发,通过文献索引和历史勾稽,以孔子与宰我、孟子与万章、王阳明与欧阳德、梁漱溟与贺麟等人的论辩为基本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以发现,"孔子难题"在儒家思想史脉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难题"所折射的道德困境和历代儒者的解决之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孔子难题 “不逆诈 不亿不信” 先觉
原文传递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觉——杨匡民先生民歌研究之学术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3,164,165,共9页
今年是民族音乐学家杨匡民先生百年诞辰,文章旨在追溯杨匡民先生民歌研究“三声腔”“色彩区”理论建构的学术轨迹,以此纪念这位20世纪我国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觉者和杰出的荆楚民歌研究家。正文由“三声腔理论”的提出及其方法论意义... 今年是民族音乐学家杨匡民先生百年诞辰,文章旨在追溯杨匡民先生民歌研究“三声腔”“色彩区”理论建构的学术轨迹,以此纪念这位20世纪我国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觉者和杰出的荆楚民歌研究家。正文由“三声腔理论”的提出及其方法论意义、“色彩区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价值、音乐地理学视角的民歌风格区划研究乘风启航三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匡民 三声腔 色彩区 区域音乐 先觉
下载PDF
宋明“逆诈”章阐释中的“先觉”难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明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9,共6页
从程门弟子起,宋明儒者改视《论语·宪问》"逆诈"章为陈述句。其直接原因,在于儒者对于"先觉"有了新认识。在他们看来,"先觉"描绘了高明的贤者境界:不加猜忌,却仍能洞察人之欺诈。诸儒提供了"先... 从程门弟子起,宋明儒者改视《论语·宪问》"逆诈"章为陈述句。其直接原因,在于儒者对于"先觉"有了新认识。在他们看来,"先觉"描绘了高明的贤者境界:不加猜忌,却仍能洞察人之欺诈。诸儒提供了"先觉"境界的各种证明,为本章建立起全新的解读方式。然而,新的解读面临新的困难。一方面,对"先觉"境界的聚焦导致全章重心后移,极易遮掩住实操工夫,使章旨流于"空谈境界";另一方面,对"先觉"的突出强调,本身便容易分散关注要点,使其成为君子修习之路上的干扰。如何平衡"境界"与"工夫"的分量,成为宋明儒者解读本章的难题。为此,学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笔墨,通过细密辨析予以应对,将原本简洁的"逆诈"章注解得无比复杂。其实依照汉晋旧注,如此难题本不存在,然而宋明学者宁可大费周章,也要坚持"先觉"的新解。在他们看来,《论语》是面向一切人的经典,依照旧注,人们将很难接受贤者被欺的结论。因此,诸儒需要刻意为贤人君子添出些"精彩",不使君子见欺于小人,向读者证明贤者的生活值得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诈”章 先觉 工夫
下载PDF
寻找“立人”与灵魂拯救之道——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孤独意识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亦平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孤独的先觉者,所不同的是鲁迅孤独的内涵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而陀氏孤独的内涵则具有浓重的人性批判的色彩。他们在与孤独情境反抗时,鲁迅走的是立人救国的启蒙主义理想之路,陀氏走的是拯救灵魂的宗教之路。
关键词 孤独意识 先觉 立人 灵魂拯救
下载PDF
应对危机的设计之道 被引量:1
6
作者 成朝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6-198,共3页
设计之道非技艺之道,而是社会与生活的关怀之道。危机席卷全球,社会经济以及各行各业均深受其害,应对危机,该如何体现设计之道?本文从设计先觉之道、设计共生之道、设计变革之道展开思考与讨论,从多领域、跨学科的角度发展可持续理念,... 设计之道非技艺之道,而是社会与生活的关怀之道。危机席卷全球,社会经济以及各行各业均深受其害,应对危机,该如何体现设计之道?本文从设计先觉之道、设计共生之道、设计变革之道展开思考与讨论,从多领域、跨学科的角度发展可持续理念,思考设计的表达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之道 危机 先觉 共生 变革
下载PDF
为未来记录历史——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总结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骥才 《年画研究》 2011年第1期6-12,共7页
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进入空前猛烈、急转弯式的转型。这种转型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它给我们民族的文化乃至文明最大的冲击是传承的断裂,于是先觉的中国知识界发动了一场应时、及时和影响深远的文化行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千... 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进入空前猛烈、急转弯式的转型。这种转型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它给我们民族的文化乃至文明最大的冲击是传承的断裂,于是先觉的中国知识界发动了一场应时、及时和影响深远的文化行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千头万绪的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一项工作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其间。它涉及全国、规模庞大、难度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版 行动 转型 中国 文化 先觉 文化遗产 民间 年画
原文传递
论晚清思想界的先觉与清政府政治决策的滞后性
8
作者 李克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
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往往是对时代敏感的思想界先于政府觉察到。所以,开明的政府都非常注意观察和了解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界的动向,然后依据思想界先觉们的理论和主张,制定针对时局的政治决策,与时俱进。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则不然,往往... 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往往是对时代敏感的思想界先于政府觉察到。所以,开明的政府都非常注意观察和了解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界的动向,然后依据思想界先觉们的理论和主张,制定针对时局的政治决策,与时俱进。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则不然,往往是对思想界先觉们的主张和要求置若罔闻,滞后于形势多少年以后,为形势所迫,才不得不作出落后于形势很多年的政治决策。晚清政府之所以积贫积弱,一再落后挨打,最终走向灭亡,就是因为它政治决策总是落后于时代,不能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思想界 先觉 清政府 滞后性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理学
9
作者 王振先 孙雪峰 《法律文化研究》 2008年第1期465-487,共23页
目次自序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法在我国文字学上之意义第三章法在我国思想史上之地位第四章法家对于法之观念及其诠释第五章附论古来崇法治者之功效及斯学不昌之原因自序予既执鞭厦门大学,暇辄钩稽古人所谓法家言者,笔之于书,久而袤然成帙... 目次自序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法在我国文字学上之意义第三章法在我国思想史上之地位第四章法家对于法之观念及其诠释第五章附论古来崇法治者之功效及斯学不昌之原因自序予既执鞭厦门大学,暇辄钩稽古人所谓法家言者,笔之于书,久而袤然成帙。以素攻法学,谓夫欧洲法制进步,至于今日之盛,虽其民权伸张,民智发达使然,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士、洛克、卢梭、孟德斯鸠、边沁、斯宾塞诸贤哲为之倡导于前,康德、马克思、狄骥、柏吕斯诸先觉为之鼓吹于后,虽旨归不同,而所以因时制宜者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 原因 自序 法家 谓夫 地位 先觉 附论
原文传递
罗家伦欢迎萧伯讷
10
《上海鲁迅研究》 2002年第1期324-325,共2页
(南京十九日电)萧伯讷行将来华、罗家伦电迎来京讲演、原电云、余代表国立中央大学、对于戏剧天才近代先觉人类高尚理想之急先锋萧伯讷先生、致诚敬之欢迎、本大学请先生惠临首都、作系统之演讲、当此人道与国际、正义横受蹂躏之时、先... (南京十九日电)萧伯讷行将来华、罗家伦电迎来京讲演、原电云、余代表国立中央大学、对于戏剧天才近代先觉人类高尚理想之急先锋萧伯讷先生、致诚敬之欢迎、本大学请先生惠临首都、作系统之演讲、当此人道与国际、正义横受蹂躏之时、先生降临于兴亡所系之历史舞台、盖有天意存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先锋 高尚 先生 电云 人类 先觉 行将
原文传递
论亚里士多德与柳宗元对人的心灵能力划分之异同
11
作者 钱敏 《人文论谭》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人的心灵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在中外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与柳宗元都把人的心灵能力划分为两个方面,即由内而外的意向能力和由外而内的认识能力两种对立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开启'两分法'。在《论灵魂》中,他把... 人的心灵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在中外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与柳宗元都把人的心灵能力划分为两个方面,即由内而外的意向能力和由外而内的认识能力两种对立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开启'两分法'。在《论灵魂》中,他把人的心灵能力划分为认识能力和意向能力两大类。认识能力包括感觉、记忆、思维。意向能力包括情感、欲望、意志。我国唐代柳宗元在《天爵论》中认为:人真正可贵的天赋有'志'与'明',它们分别是天地之间刚健之气与纯粹之气集中灌注于人身上的结晶。前者'运行而可大,悠久而不息,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向学'[1](P78-79),向外发散,志气昂扬,要求自我实现;后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于独见,渊渊于默识'[1](P78-79),向内收敛,宁静观照,要求和谐整一。二者虽然都赞同对人的心灵能力进行二分,但它们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产生背景、思想内涵、研究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内涵 能力 后者 意向 先觉 心灵 两分法
原文传递
九渊之灵 惠泽荆门
12
作者 许怀林 《朱子学刊》 2004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从象山到蒙泉陆九渊,字子静,生于1139年3月27日(绍兴九年二月乙亥),病殁于1193年1月20日(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日),享年54岁。一代英才,壮年谢世,让人叹息.当时,荆门军佥判洪伋率僚属祭奠,祭文云:'斯道庞洪,充塞两仪。孔孟既没,日以... 从象山到蒙泉陆九渊,字子静,生于1139年3月27日(绍兴九年二月乙亥),病殁于1193年1月20日(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日),享年54岁。一代英才,壮年谢世,让人叹息.当时,荆门军佥判洪伋率僚属祭奠,祭文云:'斯道庞洪,充塞两仪。孔孟既没,日以湮微。赖我先生,主盟正学。开悟(?)聩,惟时先觉。'②这位同僚,对陆九渊在儒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可能因场合气氛,说得过头了些,然基本意思,不会相差太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子 气氛 荆门 认识水平 场合 象山 主盟 先觉 正学
原文传递
《狂人日记》细读 被引量:44
13
作者 薛毅 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1期13-21,共9页
《狂人日记》细读薛毅,钱理群1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其开端之开端─-小序却采用了文言文。这是一段在小说之首言谈小说的文字。与日记中的第一人称"我"不同,小序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与日记写作无关... 《狂人日记》细读薛毅,钱理群1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其开端之开端─-小序却采用了文言文。这是一段在小说之首言谈小说的文字。与日记中的第一人称"我"不同,小序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与日记写作无关的"余"。这是一个能将日记与日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集体无意识 仁义道德 历史事实 鲁迅 迫害狂 二元对立 象征意义 文言文 先觉
下载PDF
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陈阿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6,共7页
认识生态转型的"拐点"及生态转型的过程及基本特征,对水污染的治理具有十分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组所做的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的调查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污染企业"拐点"重要,与是否污染、污染的程度及普通村民的... 认识生态转型的"拐点"及生态转型的过程及基本特征,对水污染的治理具有十分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组所做的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的调查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污染企业"拐点"重要,与是否污染、污染的程度及普通村民的抗争关系不大,而与其社会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生态自觉的企业,即使被迫转变而后仍可能继续污染环境;与其不同,有些企业因为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开始形成"生态利益自觉"意识,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另一些企业则主动利用"生态"中隐含的技术效益和市场机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精英"的引领在生态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转型 生态利益先觉 生态利益后觉
下载PDF
以党建国: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 被引量:36
15
作者 任剑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86,共14页
理解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关键,在于厘清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党国家的兴起,是由于帝制中国内部很难生长出民族国家,需要先知先觉的建国者促成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从理论的角度讲,后发外生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理解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关键,在于厘清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党国家的兴起,是由于帝制中国内部很难生长出民族国家,需要先知先觉的建国者促成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从理论的角度讲,后发外生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借助于一种后发先至的国家建构方式,才足以解除国家建构的窘迫状态。在足以实现后发先至的国家建构方式上,只有政党国家具有优长之处。政党国家借助于高度组织化的力量,将分散的国家建构力量迅速聚集起来,以政党强大的政治意志形成国家的建构意志。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这样的国家形态也有促成国家发展奇迹的效用。但政党国家借助政治意志而非法律程序治理国家的定势,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有序。因此,它总是处在迅猛崛起和疾速衰颓的非正常状态,因此需要因势利导,进行政治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党建国 帝制中国 政党国家 先觉后觉 国家兴衰
原文传递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汪晖 《文学评论》 1986年第5期53-67,共15页
引言关于镜子: 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呐喊》和《徬徨》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镜子”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模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鲁迅的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短篇小说的整体性被理解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 引言关于镜子: 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呐喊》和《徬徨》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镜子”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模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鲁迅的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短篇小说的整体性被理解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整体性反映,即社会生活固有的有机联系,把鲁迅小说联结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研究者对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矛盾的不同理解,同时也根据他们对鲁迅及新文化运动者观察社会的独特角度的各自认识,《呐喊》、《徬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中间物 精神特征 中国现代化进程 心理过程 悲剧性 外部世界 精神状态 整体性 先觉
原文传递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我国西南民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才贵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4-96,116,共4页
鸟居龙藏博士(1870—1953)是奠定和发展日本民族学的先觉者。他的一生,对以日本为中心的周边诸民族的民族学调查研究,作了极为重要的工作。1902年至1903年,他曾到我国西南地区调查,至今已有90年。为了显扬鸟居龙藏的业绩,日本学者开展... 鸟居龙藏博士(1870—1953)是奠定和发展日本民族学的先觉者。他的一生,对以日本为中心的周边诸民族的民族学调查研究,作了极为重要的工作。1902年至1903年,他曾到我国西南地区调查,至今已有90年。为了显扬鸟居龙藏的业绩,日本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共同研究工作。笔者应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邀请为外来研究员,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共同研究活动,现将鸟居博士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居龙藏 我国西南 日本学者 苗族 民族学 先觉 中国西南 调查研究 乌居龙藏 彝族
原文传递
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野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6-148,共13页
衡阳之役与当时中国的政治走向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方先觉作为是役主将,其投敌与否也就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事件发生后,蒋介石裁决该案的着眼点始终不在问题本身。重庆统帅部很快掌握方先觉降敌的证据,但被蒋断然否决。当方氏投敌案与... 衡阳之役与当时中国的政治走向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方先觉作为是役主将,其投敌与否也就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事件发生后,蒋介石裁决该案的着眼点始终不在问题本身。重庆统帅部很快掌握方先觉降敌的证据,但被蒋断然否决。当方氏投敌案与政治发生牵扯时,问题本身被异化了,这种异化的产生及其过程,相当典型地体现了民国政治某些诡秘的运行规则。方先觉一案长期以来所以真假难辨,原因也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之役 先觉 蒋介石
原文传递
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 被引量:9
19
作者 戴锐 徐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05,共9页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结构,还应当使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的认知逻辑,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从文化的生成性视角看,文化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总体,同时它们作为文化自信的五种不同面相呈现出来。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需要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 主导文化 文化先觉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明珠湾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若飞 李江川 +1 位作者 马燕 何金龙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2年第2期63-68,共6页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已逐步从最初的制造业领域应用延伸至城市空间领域应用,被认为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通过大场景的GIS模型与精细化BIM模型完成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实体映射;通过5G及物联网技术完成现...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已逐步从最初的制造业领域应用延伸至城市空间领域应用,被认为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通过大场景的GIS模型与精细化BIM模型完成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实体映射;通过5G及物联网技术完成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物联感知映射;通过数字化的城市业务规则完成实体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规律映射,以此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再通过虚拟世界的规划设计、模拟仿真、数据分析,实现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的信息反馈。本文以明珠湾智慧城市信息平台为例,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模拟仿真 规划分析 共生共智 先知先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