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夏宁
-
机构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
文摘
阐释学涉及翻译理论的哲学层面。斯坦纳提出的"理解即翻译"和翻译的"阐释过程"不仅指出了翻译的哲学本质,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本文拟梳理阐释学理解观的起源和发展及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哲学阐释学视野中的翻译不再是徘徊于原本与译本之间的工作,而是开始于在译者与原本"相遇"前的"先理解"。
-
关键词
阐释学
理解
先理解
翻译
-
Keywords
hermeneutics
understanding
fore-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哲学阐释学与文化模式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夏宁
-
机构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2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而成为一门学科。本文拟从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视域融合几个核心原则入手,论证理解观的演变发展对阐释学和文化交流的影响。而海德格尔提出的"先理解"和斯坦纳的"阐释过程"丰富了文化交流的文本模式。
-
关键词
哲学阐释学
理解
先理解
模式
-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阐释学翻译的哲学模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劲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01-202,204,共3页
-
文摘
哲学,尤其是阐释学,对翻译的影响从古至今都是深刻的。有关“理解”的问题既是阐释学又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理解观的演变发展同时影响着阐释学和翻译研究,并将两者紧密的联系起来。“理解即翻译”不仅指出了翻译的哲学本质,也开拓了翻译的视野。翻译不再是徘徊于原本与译本之间的工作,而是开始于在译者与原本“相遇”前的“先理解”。从而使翻译的哲学模型也向前走了一大步。
-
关键词
阐释学
理解
先理解
模型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论文学翻译的原则和错译的根源
- 4
-
-
作者
罗长斌
王林
-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英语系
-
出处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9-92,共4页
-
文摘
文学翻译的总原则应是诚实、中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理解,后翻译,再理解。中国在文学翻译中的缺陷和失误非常巨大。研究表明,有译者自身修养的问题,诸如译者对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神话都很无知;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很肤浅;译者英汉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很差,不能把原作的语言风格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
关键词
翻译
文学翻译
诚实和中立
错译
先理解再翻译
-
Keywords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honesty and neutrality
wrong version
translating only after full understanding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