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德与汉唐国家应灾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闵祥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4-156,共13页
作为中古时代国家应对灾害的主要理念与最常见思想,修德不仅是稳定灾后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君权天授的政治地位的现实需要,还体现了君主受天明命、敷佑下土的政治姿态与以德安民的政治伦理,彰显出执政者与民众对政治清明与救灾... 作为中古时代国家应对灾害的主要理念与最常见思想,修德不仅是稳定灾后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君权天授的政治地位的现实需要,还体现了君主受天明命、敷佑下土的政治姿态与以德安民的政治伦理,彰显出执政者与民众对政治清明与救灾实效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同,成为构架汉唐政治体系的主要观念之一。修德应灾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政治,最终目的是应答天谴,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应灾实效。因此修德应灾方式不能仅以科学、迷信或积极、消极来分类与判断。君主修德应灾主要是指完善德性与德行两个方面,其中德性是其遵循政治规范与政治伦理的内在表现,德行则是遵守政治规范与践行政治伦理的外在形式。虽然体现君主德行的消灾方式较多,但所有形式都受制于德性,或都可视为德性的反映。因此修德弭灾方式的多样性与修德应灾理念的统一性,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灾害应对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德 汉代 唐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