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谈“信达切”原则——兼与彭君商讨学风问题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重德 《福建外语》 2000年第4期44-50,64,共8页
“信达切”三字原则是在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总则”基础上于 1979年提出的 ,为“信达切”作了界说 ,1992年对三字界说在《翻译原则再议》的发言中又进一步作了改进提炼。为了消除对三字的辩证关系的某种误解 ,笔者特就“达... “信达切”三字原则是在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总则”基础上于 1979年提出的 ,为“信达切”作了界说 ,1992年对三字界说在《翻译原则再议》的发言中又进一步作了改进提炼。为了消除对三字的辩证关系的某种误解 ,笔者特就“达如其分”以《红楼梦》语言作了补充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学风问题 翻译原则 辩证关系 信达雅” 学术讨论 英语
原文传递
为什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 被引量:8
2
作者 许渊冲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什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许渊冲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美是最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叔本华在1994年举行的“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一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金圣华宣读的论文中说:“自从中西文... 为什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许渊冲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美是最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叔本华在1994年举行的“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一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金圣华宣读的论文中说:“自从中西文化交流以来,我国译坛产生过不少知名的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 世界文学 信达 “形似” 信达雅” 翻译实践 形容词 最高级 翻译的标准
原文传递
刘重德教授的翻译观 被引量:8
3
作者 顾延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8-50,10,共4页
刘重德教授是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会长、湖南师大外语系教授,是我国翻译界、外语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刘老于1914年出生在河南省滑县偏僻的乡村,幼年时就刻苦学习,熟读了四书五经、古典文学。上高中时,他偶然看到英国诗... 刘重德教授是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会长、湖南师大外语系教授,是我国翻译界、外语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刘老于1914年出生在河南省滑县偏僻的乡村,幼年时就刻苦学习,熟读了四书五经、古典文学。上高中时,他偶然看到英国诗人雪莱的一首诗,便把它译成中文,后来正式发表了,从此他酷爱上了外国文学,并对译事执着追求。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西方文学的优秀作品,他决心从事翻译事业。二十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师从梁实秋、朱光潜、潘家洵等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观 翻译协会 翻译理论 翻译事业 翻译原则 重德 原作风格 外语界 北京大学 信达
原文传递
谈翻译的忠实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重德 《中国翻译》 1982年第4期26-29,共4页
忠实性是翻译的准则。所有理论家都主张翻译应该对原文忠实,一切翻译工作者也无不认为自己的译品忠实于原文。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有的做到了名符其实的忠实;有的却是形似而实非。关键显然在于对忠实性有无正确的理解。严格说来。
关键词 忠实性 翻译工作者 三原则 信达 并列复合句 译文 可译 原文风格 特殊用法 连接词
原文传递
刘重德译学思想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江春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为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外语界著名翻译家刘重德先生提出的"信达切"三字翻译标准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非常适用,文章从词、句、篇三方面论述之,论述过程中还重点运用了刘先生关于直译与意译的观点。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翻译标准 信达 直译 意译
下载PDF
“信达切”原则下中医典籍病名英译分析
6
作者 贺娜娜 李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
基于“信达切”原则,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病名的翻译进行案例评析,论述了中医典籍翻译遵循“信达切”原则的重要性,得出“信达切”原则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启示:中医典籍具有医学科学性,翻译要坚持忠实性,既要保全原文含义,又要... 基于“信达切”原则,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病名的翻译进行案例评析,论述了中医典籍翻译遵循“信达切”原则的重要性,得出“信达切”原则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启示:中医典籍具有医学科学性,翻译要坚持忠实性,既要保全原文含义,又要使译文通顺易懂;中医典籍信息性、逻辑性强,语言文体达到“雅”的程度较难,基于此,“信达切”原则在科技语言翻译中更加适用。中医典籍的病名术语是中医名词术语的重要来源,规范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的翻译,对实现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化和标准化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病证名 翻译
下载PDF
对《基督山伯爵》英译汉译本深度赏析
7
作者 刘效瑄 龙翔 原静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以刘重德先生“信、达、切”理论为指导,运用直译与意译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深度法,对《基督山伯爵》英译汉译本的部分译文进行了赏析,并分析其中直译和意译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翻译偏差和问题。我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突出跨学... 本文以刘重德先生“信、达、切”理论为指导,运用直译与意译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深度法,对《基督山伯爵》英译汉译本的部分译文进行了赏析,并分析其中直译和意译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翻译偏差和问题。我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突出跨学科间的知识深度融合,着重探究了《基督山伯爵》部分译文在忠实于原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译文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 英汉翻译 信达 直译与意译 语用失误
下载PDF
中国相声幽默英译理念探赜:传统译论“信达切”原则拓展新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乐平 王俊超 刘洋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2,共6页
传统相声是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的瑰宝,其艺术性之一在于具有矛盾性、通俗性、默会性和启示性的幽默,而这些正是相声英译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相声幽默特性为聚焦点,结合相声幽默的本质特征及其翻译实践,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和“信达... 传统相声是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的瑰宝,其艺术性之一在于具有矛盾性、通俗性、默会性和启示性的幽默,而这些正是相声英译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相声幽默特性为聚焦点,结合相声幽默的本质特征及其翻译实践,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和“信达切”原则拓展发展为相声幽默英译的“信达切”新理念,即“形异而功能信”“言达而意通顺”“适切而传播畅”。本文认为,相声翻译及对外传播不应简单套用现有翻译理论概念,而是应从相声自身的艺术特征出发,在翻译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其艺术特征与英译难点,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的相声幽默英译新理念,从而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上均具有创新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相声 幽默 信达雅” 信达 传统译论新拓展
原文传递
信达两全,形神兼顾——评《文学翻译十讲》 被引量:3
9
作者 楚至大 林玲帼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30,82,共8页
近年来,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教科书等层出不穷,几乎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总的说来,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的上乘之作,似属寥寥.最近拜读了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翻译界老前辈刘重德教授编著的《文学翻译十讲》(Ten Lectures... 近年来,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教科书等层出不穷,几乎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总的说来,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的上乘之作,似属寥寥.最近拜读了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翻译界老前辈刘重德教授编著的《文学翻译十讲》(Ten Lectur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以下简称《十讲》),获益良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用英文写成,在语言运用方面别具一格:语言功力深厚,流畅地道,令外国读者在倍感亲切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语言运用 重德 翻译原则 文学翻译 重要性 教授 译文 翻译过程 外国
原文传递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重德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6-71,76,共7页
关于直译和意译海内外多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关键在于何为真正的直译与何为真正的意译,概念不清,缺乏合理而可行的界说,因而常作偏面主张。有鉴于此,作者乃不惜旧题新论。本文回顾了中国历史上两次直译意译之争,总结了前人特... 关于直译和意译海内外多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关键在于何为真正的直译与何为真正的意译,概念不清,缺乏合理而可行的界说,因而常作偏面主张。有鉴于此,作者乃不惜旧题新论。本文回顾了中国历史上两次直译意译之争,总结了前人特别是玄奘和鲁迅两位大师的经验,接着试图为直译和意译下了合理可行的定义,使人有了比较客观的评判标准。作者的结论是:译法的采用取决于实际句型结构和修辞手段的情况以及“信达切”三原则的要求。两种方法是不可偏废的,是相辅相成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应灵活而现实地把两者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译意译 两种方法 中国历史 三原则 评判标准 句型结构 修辞手段 概念不清 信达 作者
原文传递
语篇内的“信达切”翻译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洵 阿莉塔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
国内多数学者都热衷于研究传播西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则关心不够。因此笔者尝试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理论与西方的语篇翻译理论结合到一起,将其基本内容拓展为"信于内容,篇内统一;达如其分,守信重构;切... 国内多数学者都热衷于研究传播西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则关心不够。因此笔者尝试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理论与西方的语篇翻译理论结合到一起,将其基本内容拓展为"信于内容,篇内统一;达如其分,守信重构;切合风格,切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语篇翻译 重构
下载PDF
读《浑金璞玉集》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5-66,共2页
读《浑金璞玉集》夏平译界前辈刘重德先生将历年来论述翻译和语言的文章二十余篇以及杂记数篇于1994年结集出版,题名《浑金噗玉集》。五十余年中,刘先生执教之余,在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上多有建树,集中的大部分文章就是讨论翻译的... 读《浑金璞玉集》夏平译界前辈刘重德先生将历年来论述翻译和语言的文章二十余篇以及杂记数篇于1994年结集出版,题名《浑金噗玉集》。五十余年中,刘先生执教之余,在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上多有建树,集中的大部分文章就是讨论翻译的。现在刘先生年登耄耄,仍健笔纵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学 信达 翻译原则 上海外国语大学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原则 《巴黎茶花女遗事》 相对性 信达
原文传递
“信达切”标准下的语篇翻译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洵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5-60,共6页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都热衷于研究传播西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则关心不够。因此尝试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理论与西方的语篇翻译理论结合到一起,将其基本内容拓展为"信于内容,篇内统一;达如其分,守信重构;切...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都热衷于研究传播西方的翻译理论,而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则关心不够。因此尝试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理论与西方的语篇翻译理论结合到一起,将其基本内容拓展为"信于内容,篇内统一;达如其分,守信重构;切合风格,切合文化。"并以例句为中心,展开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语篇翻译 重构
下载PDF
成分分析法与英汉翻译的“信达切”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倩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3-154,共2页
本文从语义成分分析的角度出发,粗略地探讨一下英汉词语的对应关系并试图将成分分析理论用于翻译实践,在尽可能准确传达词语意义的同时,使译文更符合翻译的"信达切"原则。
关键词 语义学 成分分析法 翻译 信达
下载PDF
“信达切”三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以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小梅 《阴山学刊》 2010年第4期57-62,共6页
"信达切"三原则由已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刘重德先生在对严复的信达雅标准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提出并经过三次逐渐完善的阐释,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原则的适用性可在李文俊对《喧哗与骚动》的汉译中找到明证:在... "信达切"三原则由已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刘重德先生在对严复的信达雅标准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提出并经过三次逐渐完善的阐释,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原则的适用性可在李文俊对《喧哗与骚动》的汉译中找到明证:在内容上,译者字斟句酌加上必要的注释,毫无偏差地忠实于原文,完全地实践了"信"的标准;在表达上,归化和异化,简短地道的口语与庄重冗长的书面语完美融合;在再创原文风格上,紧切原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最佳地切合了原文独特的风格。因此,"信达切"三原则适用于文学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信达 《喧哗与骚动》
下载PDF
忠诚,还是背叛?——从“信达切”的角度评析《爱的教育》两个中译本
16
作者 王帆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以著名翻译家刘重德先生提出的"信达切"翻译标准为视角,以具体实例为参照,探讨了《爱的教育》朱宾忠和米夏两个中译本,通过比较,文本认为朱译本以既忠诚又艺术的形式地再现了原文。
关键词 翻译 信达 爱的教育
下载PDF
汉泽英中“信”的问题之我见
17
作者 楚至大 陈瑞仁 《外国语文》 199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自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翻译界有过不少争论。许多名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翻译标准,远的如林语堂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三原则,鲁迅的“宁可信而不顺,不可顺而不信”,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后来钱钟书提出以“化... 自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翻译界有过不少争论。许多名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翻译标准,远的如林语堂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三原则,鲁迅的“宁可信而不顺,不可顺而不信”,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后来钱钟书提出以“化”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近年又有刘重德提出的“信达切”。这种争鸣的局面和多元化的格局有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泽英 “信” 文学翻译 翻译标准 信达 信达 钱钟书 翻译事业 译事三难 林语堂
下载PDF
浅谈英语汉译教材的“信达切”——兼与《商务英语汉译教程》商榷
18
作者 申保才 董基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以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翻译标准、范仲英先生的“感受”标准和意义对等、风格对等的原则 ,结合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 ,对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贸英语系列教材之一《商务英语汉译教程》中第三章“词的翻译技巧”及第四章“... 本文以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翻译标准、范仲英先生的“感受”标准和意义对等、风格对等的原则 ,结合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 ,对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贸英语系列教材之一《商务英语汉译教程》中第三章“词的翻译技巧”及第四章“句子的翻译技巧”中的一些例句的译文进行了商榷 ,在指出原译的不足的同时给出参考译文 ,并提供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思路及其参照。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译教材 信达 商榷
下载PDF
诗歌翻译应遵循“信达切”
19
作者 柴彤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55-,357,共2页
本文聚焦于"信达切"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诗歌的特点和对信达切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诗歌翻译与"信达切"的内在联系,论述了"信达切"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本研究运用了分析法和文献法,得出一个结论,即... 本文聚焦于"信达切"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诗歌的特点和对信达切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诗歌翻译与"信达切"的内在联系,论述了"信达切"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本研究运用了分析法和文献法,得出一个结论,即诗歌翻译离不开"信达切",应该遵循这一翻译标准。笔者认为,作为翻译的普遍原则,"信达切"也应该是诗歌翻译的标准,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须践行的规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 诗歌翻译 内在联系 重要意义
下载PDF
以“切”代“雅”,切合实际,恰如其分──评介刘重德教授关于风格翻译的原则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卫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54-57,共4页
风格翻译的原则问题一直是我国翻译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刘重德教授提出的以“切”代“雅”的风格翻译原则作了具体评介,论述了“切”字作为风格翻译原则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证了“切”字原则完全适... 风格翻译的原则问题一直是我国翻译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刘重德教授提出的以“切”代“雅”的风格翻译原则作了具体评介,论述了“切”字作为风格翻译原则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证了“切”字原则完全适宜于各种文体风格的翻译,不但适宜于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学翻译,而且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科技文献翻译.“切”宇原则,切合实际,恰如其分,是译者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原则 风格 翻译 原文 译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