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俗语辞书概说
1
作者 曲彦斌 《辞书研究》 198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1 在探讨中国俗语学、俗语学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历代俗语学的研究成就,大都突出地体现在所编纂的俗语辞书上。明、清两代的俗语辞书,无论其编纂水平或是数量,均可谓两汉以来的空前辉煌时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俗语学研... 1 在探讨中国俗语学、俗语学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历代俗语学的研究成就,大都突出地体现在所编纂的俗语辞书上。明、清两代的俗语辞书,无论其编纂水平或是数量,均可谓两汉以来的空前辉煌时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俗语学研究的水平和主要成就。这也是现代俗语辞书空前发展的坚厚学术成就基础和直接源头。“五·四”运动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辞书 俗语 歇后语 汉语谚语 现代 方言俗语 出版社 研究成就 主要成就 俗语
下载PDF
《雅俗稽言》刍议
2
作者 储玲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4-90,共7页
稽考与诠释常言俗语一直为历代文人重视,从现存的古籍文献中我们可以散见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而此类辞书的出现却是比较迟的事。张存绅编辑的四十卷本的《雅俗稽言》出现于这类辞书编撰初创期的明代(以下简称“稽言”)。尽管编纂《四库... 稽考与诠释常言俗语一直为历代文人重视,从现存的古籍文献中我们可以散见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而此类辞书的出现却是比较迟的事。张存绅编辑的四十卷本的《雅俗稽言》出现于这类辞书编撰初创期的明代(以下简称“稽言”)。尽管编纂《四库全书》的馆臣们对此书颇有微辞,但笔者认为该书的参考价值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辞书 长泽规矩也 方言俗语 引用书目 辞书编纂史 《四库全书》 《史记》 “风水” 四库全书总目 严子陵
下载PDF
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昭聪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明清俗语辞书在中国古代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今日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也有重要的作用 ,但现在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在编纂时似乎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此作一拾遗补阙的工作 ,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俗语辞书 语文辞书 编纂 汉语
下载PDF
日本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
4
作者 曲彦斌 《辞书研究》 198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近年,由于学习与研究的关系,尽可能搜览了一些有关俗语、民俗方面的古籍文献。三年前,一位搞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友人相告:日本出了一种《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不妨一阅。三年来,笔者除细读了其中有关部分外,尚对全书粗览了两遍。每有所得,... 近年,由于学习与研究的关系,尽可能搜览了一些有关俗语、民俗方面的古籍文献。三年前,一位搞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友人相告:日本出了一种《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不妨一阅。三年来,笔者除细读了其中有关部分外,尚对全书粗览了两遍。每有所得,获益不少。尤其是其中的几种版本较好、国内鲜见的关于俗语、民俗的工具书,颇值得引起从事辞书研究以及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辞书 民俗学 方言俗语 工具书 集成 中日关系史 明清 学术研究 古籍文献 文献学
下载PDF
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
5
作者 曾昭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90-94,共5页
本文是笔者阅读明清俗语辞书的札记,共八条。其中五条主要是以明清俗语辞书为线索加以考证并据以纠补《汉语大词典》的有关阙失,另有三条主要是词语的语源辨正。
关键词 俗语辞书 词语 《汉语大词典》 语源
下载PDF
俗语辞书《土风录》
6
作者 董晓萍 《浙江学刊》 1985年第2期49-52,共4页
《土风录》在我国已失传,而仅存于日本。由日本版本目录学家长泽规矩也主编,东京汲古书院1974年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3)收有《土风录》。《土风录》十八卷,清顾张思撰。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时称“博物君子”,学问遍及经史... 《土风录》在我国已失传,而仅存于日本。由日本版本目录学家长泽规矩也主编,东京汲古书院1974年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3)收有《土风录》。《土风录》十八卷,清顾张思撰。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时称“博物君子”,学问遍及经史及诸子百家,平生著述不下数十种。《土风录》为其在吴门授徒之暇所撰,嘉庆三年(179年)刊行。卷首有乾降六十年(公元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朱珪序各一。全书共搜辑罗列汉语中的俗语方言一千余条。不分门类,而每卷内容,大致以类相从。如卷一专记岁时风俗,卷二专记婚丧礼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书院 俗语辞书 东京 公元 土风 岁时风俗 长泽规矩也 习俗 民俗学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曾昭聪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明清时期的俗语辞书数量很多,其中收录了相当多的俗语词;有关研究虽有一定的成果,但尚嫌不足。对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亟需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俗语辞书 俗语 研究
下载PDF
从俗语辞书编纂看清代学者的词语意识
8
作者 徐小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清代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具有辞书性质的俗语专书,在俗语的收集、考释以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局面。与中国传统工具书编纂的字本位观念相对比,清代俗语辞书是以词和语为训释对象的,特别是双字词语和各类熟语成为收录的重点,说明在清... 清代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具有辞书性质的俗语专书,在俗语的收集、考释以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局面。与中国传统工具书编纂的字本位观念相对比,清代俗语辞书是以词和语为训释对象的,特别是双字词语和各类熟语成为收录的重点,说明在清代学者心目中它们已经是语言运用中一种现成的单位了。俗语辞书收录单字数量非常少,而且绝大部分是作为词汇性单位而非纯粹的文字性单位收录。辞书的编纂和收目反映了清代学者词语意识的发展,清代十二部主要俗语辞书所收双字组合的性质以及产生时代表明清人已经具有了朦胧的词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俗语辞书 词语意识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编纂体例探微——以《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所收诸书为例
9
作者 李登桥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收录广义俗语辞书二十种,可分为求义类辞书、释义类辞书、溯源类辞书和教读类辞书四种。文章分别归纳了此四类辞书的编排模式、释义模式、书证来源等内容,并说明了各自特点,由此可以窥探明清时期俗语辞书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明清 俗语辞书 编排模式 释义模式 书证来源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文字分析补证
10
作者 李登桥 《现代语文》 2022年第8期31-37,共7页
在明清俗语辞书中,含有很多语言文字考释成分,内容涉猎广泛。其中,关于文字的分析非常全面,主要涉及到形误字、正俗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文字省形等六个方面。在文字分析的过程中,各辞书编者充分吸收了字书、辞书和典籍注解文... 在明清俗语辞书中,含有很多语言文字考释成分,内容涉猎广泛。其中,关于文字的分析非常全面,主要涉及到形误字、正俗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文字省形等六个方面。在文字分析的过程中,各辞书编者充分吸收了字书、辞书和典籍注解文字等相关成果,注重形义互证,并依据文字在文献中的具体用例,排比归纳,梳理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问题。这些分析、归纳为考察俗语用字流变提供了可靠的线索,也为正确解释词义扫清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辞书 明清时期 字用 疏证
下载PDF
论明清俗语辞书的收词特点——兼论辞书编纂中的“语词分立”观与“语词兼收”观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昭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6,164,共8页
词目是辞书中被解释的对象,明清俗语辞书收录词目的特点一是"字"、"词"、"语"兼收,二是"词""语"为主,"词"占重头。从明清俗语辞书"语""词"兼收的实... 词目是辞书中被解释的对象,明清俗语辞书收录词目的特点一是"字"、"词"、"语"兼收,二是"词""语"为主,"词"占重头。从明清俗语辞书"语""词"兼收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认为辞书编纂中"语""词"兼收与"语词分立"是可以并存的,明清俗语辞书的"语""词"兼收现象不能简单地判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词目 特点 语词分立 语词兼收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及其所录俗语词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昭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可以认定为明清时期(兼及民国)编纂的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或俗语词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收录的"俗语"可以分为"熟语"和"俗语词"两类,俗语词即比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方... 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可以认定为明清时期(兼及民国)编纂的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或俗语词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收录的"俗语"可以分为"熟语"和"俗语词"两类,俗语词即比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方言俗语中俚俗性质较重的口语词;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具有口语性与俚俗性、同时代性、丰富性的特点;对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进行研究可以拓宽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和有益的前期研究成果,对今日权威语文辞书的编纂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范围 俗语 特点 意义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中的外来词研究——以《证俗文》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昭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8,共8页
清代郝懿行的《证俗文》是明清俗语辞书中收录外来词较多的著作,其中卷十八以收录异族语言词语为主,卷十九以收佛教词语为主。《证俗文》参阅多种文献,汇集了历代典籍记载的外来词数百条,引文出处翔实可靠,释词有其特点,略具外来词词典... 清代郝懿行的《证俗文》是明清俗语辞书中收录外来词较多的著作,其中卷十八以收录异族语言词语为主,卷十九以收佛教词语为主。《证俗文》参阅多种文献,汇集了历代典籍记载的外来词数百条,引文出处翔实可靠,释词有其特点,略具外来词词典性质,可供当代研究外来词或编纂外来词典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俗文 明清俗语辞书 外来词 研究
下载PDF
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解题补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昭聪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0,共3页
日本汉学家长泽规矩也先生为《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中收录的每一部辞书撰写了解题,其中有些说法不够准确,需要逐条补正。
关键词 长泽规矩也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 解题 补正
下载PDF
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的重要成果——读《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
15
作者 武建宇 《辞书研究》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文献材料的开掘,拓宽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进行辞书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辞书史研究与当代语文辞书编纂;聚焦汉语词汇训诂的多角度考察,发展了词汇... 《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文献材料的开掘,拓宽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进行辞书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辞书史研究与当代语文辞书编纂;聚焦汉语词汇训诂的多角度考察,发展了词汇学与训诂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词汇史研究,揭示了明清俗语辞书与汉语词汇史关系的独特个案。该书体大思精,是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 俗语 研究 成绩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中词的理据研究的特点、角度与不足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昭聪 谢晓晖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理据是确定词的音义关系的依据。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内容较多,值得学界重视。明清俗语辞书中的理据研究的特点是关注词的社会性、注重分析复合词的理据、批评流俗词源;其研究分别是从字义、语音、同源词与事物属性等不同... 理据是确定词的音义关系的依据。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内容较多,值得学界重视。明清俗语辞书中的理据研究的特点是关注词的社会性、注重分析复合词的理据、批评流俗词源;其研究分别是从字义、语音、同源词与事物属性等不同角度进行的;其不足是存在一些缺失与存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理据 研究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佛典词语综论
17
作者 曾昭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5,131,共10页
俗语辞书是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中收录了较多的佛典词语,说明相当多的佛典词语已经完全融入全民口语,成为当时"俗语"的一部分;也说明辞书编纂者对佛典词语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明清俗... 俗语辞书是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中收录了较多的佛典词语,说明相当多的佛典词语已经完全融入全民口语,成为当时"俗语"的一部分;也说明辞书编纂者对佛典词语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明清俗语辞书收录的佛典词语的释词特点有二:一是释义简单,或无释义,且以书证为主,体现辞书编纂中的"原则中心论";二是释义注重外来词的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察。明清俗语辞书中收录的佛典词语在词目及释义、书证等方面可供当代语文辞书编纂借鉴;在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例如异形词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佛典词语 俗语 释词特点 价值
下载PDF
基于俗语辞书的清人熟语观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小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4,共9页
熟语由于其俚俗的性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被文人学士重视。从先秦到清代,人们对熟语的认识不断加深,清代学者已经将熟语视为重要的词汇单位,通过各类俗语辞书对熟语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其中出现的熟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 熟语由于其俚俗的性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被文人学士重视。从先秦到清代,人们对熟语的认识不断加深,清代学者已经将熟语视为重要的词汇单位,通过各类俗语辞书对熟语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其中出现的熟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比前代更加丰富,对熟语的考证和阐释也更加深入,清代在熟语的收集和考释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代学者对熟语认识的发展源自熟语本身的发展、俗文学对熟语的传播以及清代考据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俗语辞书 熟语 发展 原因
下载PDF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因声求义例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登橋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3年第1期495-507,共13页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共收录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俗语辞书二十部,其中的求义类辞书多有考据成分,因声求义是各书普遍采用的主要求义方法,此求义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词义问题:一是(?)联同源词,二是揭示转语,三是辨明通假字。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因声求义 同源词 转语 通假字
原文传递
论明清俗语辞书的编排方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昭聪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4-99,共6页
编排方式是辞书体例的重要表现。明清俗语辞书在编纂凡例、词目的分类方式与词目排序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其进行总结将有助于辞书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明清俗语辞书 编排 方式 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