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季俄罗斯文馆延聘俄人教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肖玉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8,共9页
在俄罗斯文馆存在的一个半世纪里,先后有多名俄人担任教习之职。康熙年间,文馆教习由俄国商队成员、降人及后裔充任,教习队伍不稳定,语言水平也不高。从雍正初期起,文馆开始延聘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担任教习,其中罗索欣、弗拉... 在俄罗斯文馆存在的一个半世纪里,先后有多名俄人担任教习之职。康熙年间,文馆教习由俄国商队成员、降人及后裔充任,教习队伍不稳定,语言水平也不高。从雍正初期起,文馆开始延聘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担任教习,其中罗索欣、弗拉德金和列昂季耶夫与满人富勒赫合作编写出中国第一本俄语教科书。自道光年间起,有4位传教士团领班被俄罗斯文馆聘为教习,但由于鸦片战争爆发后中俄关系的实质已经由以往的平等交往转向了俄国伙同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瓜分,他们并未发挥出"协同教授"的作用,更多时候是将在文馆兼职作为为俄国政府探听清廷内情的机会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馆 教习 俄罗斯 传教士团
原文传递
清朝初期俄罗斯佐领的起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雪峰 《西伯利亚研究》 2007年第3期83-85,共3页
俄罗斯佐领是由因为侵入中国领土而被清朝政府靖边时俘获的俄罗斯俘虏和投诚者组成的,大约有100人,1668年设置半个佐领,1685年设置整佐领。
关键词 清朝政府 俄罗斯 关系史
下载PDF
清朝初期俄罗斯佐领融入中华文化进程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雪峰 《西伯利亚研究》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俄罗斯佐领是生活在中国清朝时期不同于俄罗斯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清朝政府怀柔政策的感召下,从内心深处归顺了清朝政府,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臣民,进而融入中华文化中,成为了彻底的中国人。本文根据中文历史档案和中俄历史文献,从新的... 俄罗斯佐领是生活在中国清朝时期不同于俄罗斯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清朝政府怀柔政策的感召下,从内心深处归顺了清朝政府,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臣民,进而融入中华文化中,成为了彻底的中国人。本文根据中文历史档案和中俄历史文献,从新的角度对俄罗斯佐领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俄罗斯 中华文化
下载PDF
清代前期俄罗斯佐领探赜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鹏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4,110,共11页
17世纪40—80年代,清政府与沙俄在黑龙江中游雅克萨等地发生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在此前后,一些被清军及鄂伦春等民族俘虏或主动投诚的哥萨克人被陆续迁入北京、盛京等地安置。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来自遥远异国的俄罗斯人,不仅被编入... 17世纪40—80年代,清政府与沙俄在黑龙江中游雅克萨等地发生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在此前后,一些被清军及鄂伦春等民族俘虏或主动投诚的哥萨克人被陆续迁入北京、盛京等地安置。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来自遥远异国的俄罗斯人,不仅被编入满洲八旗,还被编入最嫡系的由皇帝直接领属的上三旗,编为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史称"俄罗斯佐领"。本文试从清政府对俄罗斯人的迁入与安置、编旗及其职责等方面对俄罗斯佐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俄罗斯 哥萨克 阿尔巴津
原文传递
《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总目录
5
《西伯利亚研究》 2007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西伯利亚 俄罗斯 俄罗斯 经贸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白皮肤的八旗子弟
6
作者 张明扬 《新世纪周刊》 2014年第43期81-81,共1页
“小桂子.你抓来的那些罗刹兵,大多数求我释放回国,我都已放了,却有二百多名愿意留居……我将这批罗刹兵编为两个‘俄罗斯佐领’。这两队兵,就拨归你统带罢。”当年我读《鹿鼎记》,觉得这段情节荒诞极了,金庸竟让康熙送给韦小宝... “小桂子.你抓来的那些罗刹兵,大多数求我释放回国,我都已放了,却有二百多名愿意留居……我将这批罗刹兵编为两个‘俄罗斯佐领’。这两队兵,就拨归你统带罢。”当年我读《鹿鼎记》,觉得这段情节荒诞极了,金庸竟让康熙送给韦小宝这样一份奇怪的礼物。多年后我才发现,这一段可能是全书中最贴近历史真实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子弟 皮肤 俄罗斯 《鹿鼎记》 韦小宝 荒诞 金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