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释“便椁”、“便房”与“便殿”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高崇文
-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由于历代注释家对汉代"黄肠题凑"葬制中"便房"的解释各有所指,认识不一,今虽有"黄肠题凑"葬制实例的发现,但学术界对"便房"的看法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详细梳理古代文献,结合新发现的考古资料,论证了"黄肠题凑"中的"便房"即是"题凑"内的整个椁室,又称之为"椴椁",也谓之"正藏"。两汉帝陵寝园中的"便殿"亦并非"寝侧之别殿",而是如淳所说的"中央正殿"。
-
关键词
题凑
便椁
便房
正藏
便殿
-
Keywords
Ticou (Chamber) Biangao Bianfang Zhengcang Biandian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温明、秘器与便房考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韩国河
-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汉书》等文献中多次提到温明、秘器和便房的称谓。学界多认为温明就是考古中发现的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漆面罩。其实两汉时期温明的内涵有所不同。秘器就是棺木 ,温明秘器应当是第一秘器 ,唐代中晚期以后不见“温明秘器”的叫法 ,大约和开元礼的出台有关。便房的内涵 ,在两汉时期指的是椁室的总称 ;东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为用于祭祀的空间 (可能在椁内 ,也可能在椁外 ) ,隋唐时期成为墓道的耳室。
-
关键词
温明
秘器
便房
-
Keywords
Wenming
Miqi
Bianfang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便房”新解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萧亢达
-
机构
广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7,共5页
-
文摘
"便房"是汉代墓葬中的一种重要葬制,在汉、晋、唐代正史中都有记载,但言简意赅,以至后来便产生了各种歧见,直到今日,学者对"便房"的解释仍莫衷一是。本文以文献为依据,并结合考古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便房"乃建造于墓道旁侧,与墓道相通的多室多功能的建筑。其内极可能设有墓主人"神坐",主要是供墓主人"进冥之灵"进憩休息、并供送葬者行葬礼的场所。
-
关键词
便房
便殿
黄肠题凑
墓葬制度
-
Keywords
Bianfang Biandian Cypress outer-coffin with the timber beaded-in Mortuary system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汉帝王陵寝制度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刘炜
-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6期60-64,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历史上帝王陵寝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如果说秦代和西汉是创始阶段的话,那么东汉时期就是确立和固定阶段。西汉是我国新兴地主阶级继秦王朝后建立的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秦朝政权很短暂,它所创建的各项封建统治制度,到西汉时期才被继承并逐步得以实施。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大发展的时代,西汉时期的各项社会政治制度随着豪强地主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开始固定和完备起来。作为封建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皇帝陵寝制度也是如此。并且,为了适应大土地所有制和庄园经济繁荣的需要,而又有新的变革。
-
关键词
豪强地主
黄肠题凑
便房
黄肠石
礼仪制度
秦王朝
北庄汉墓
东汉帝陵
诸侯王
葬制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乾陵陵园石刻题材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王仁波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3期46-55,共10页
-
文摘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贞观二年一弘道元年,628—683年,56岁;在位34年,649—683年)和武则天(武德七年-神龙元年,624—705年,83岁;在位21年,684—705年)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六公里之梁山上。这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地下宫殿和唐代其他的帝王陵墓一样,是按照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而修建的,无论是地下墓室、甬道、便房和墓道的开凿,还是陵园的布局和建设都是按照唐代皇室的旨意修建的。《旧唐书·韦挺传》(卷77):“(子待价),则天临朝,拜吏部尚书摄司空,营高宗山陵功华,加金紫光禄大夫,改为天官尚书同夙阁鸾台三品,赐物一积。
-
关键词
石刻艺术
旧唐书
乾陵
鸾台
吏部尚书
金紫光禄
帝王陵墓
便房
地下宫殿
依山为陵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释“正藏”与“外藏”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高崇文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292-29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汉代'黄肠题凑'葬制,可分正藏椁、外藏椁两部分,这两部分如何区分,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分析先秦丧葬礼制中的'寿终正寝'之礼,论证了'题凑'之内的棺房、前室、回廊整个椁室即为'正藏',也是仿自生前之'正寝'。又结合新发现的考古资料,阐明了'黄肠题凑'中的'便房'即指'题凑'内的整个椁室,又称之为'便椁',也就是'正藏'。'题凑'之外其他放随葬品的位置则为'外藏'。崖洞式诸侯王墓中的棺房与前室为'正藏',而甬道、墓道两侧的侧室或耳室为'外藏'。
-
关键词
题凑
正藏
正寝
便房
外藏
-
Keywords
hearts of cypress tree trunks
formal burial chamber
formal bedroom
formal burial room
outer burial chamber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探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鲁琪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85年第1期28-31,共4页
-
文摘
博物馆诞生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西南隅的大葆台,距城十五公里。它是一幢方锥平顶式的二层建筑,座落在一号汉墓原址上,于1983年12月1日正式开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建立,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由于一号汉墓保存了较好的汉“天子葬”的黄肠题凑和随葬车马,为国内罕见,填补了考古空白和史载之缺。
-
关键词
黄肠题凑
汉墓
葆台
复原陈列
西南隅
郭公庄
白膏泥
车马坑
随葬器物
便房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何以安魂:“便房”再研究
- 8
-
-
作者
郭郑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83,141,共14页
-
文摘
"便房"作为文献记载中的葬具,自服虔、如淳、颜师古为《汉书》作注起便有争议。近五十年来,在考古发现的推动下,对"便房"形制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便房"的形制服务于安魂的功能,并以定陶灵圣湖二号墓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推断该墓盛放着缀璧丝袍的竹笥是有意埋藏的"灵位"。该墓内区、顶部凸出一层枋木的建筑营造了安魂的礼仪空间,是迄今发现的最合乎礼制的"便房"。
-
关键词
便房
安魂
招魂
祭服
璧
-
Keywords
Bianfang(便房)
soul resting in peace
calling back the spirit of the dead
sacrificia garment
Bi of jade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题湊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岑家梧
-
出处
《考古》
1936年第1期277-280,共4页
-
文摘
战国至汉,厚葬之风甚盛,其际惯见题溱之语。按题溱始出吕氏春秋卷十节葬篇:『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壸滥,(?)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溱之宝,棺槨数袭,積石積炭,以环其外。』又桓宽盐铁论卷六散不足倏:『古者瓦棺容尸木板堲周,足以收形骸,藏髪齿而已。及其后,桐棺不衣,采槨不断。
-
关键词
题湊
鳞施
堲周
桓宽
積石
吕氏春秋
弥大
从者
黄肠
便房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B22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9.2
-
-
题名宏伟的“黄肠题凑”
- 10
-
-
作者
舒乙
-
出处
《北京观察》
2008年第11期62-63,共2页
-
文摘
有一次,林海音先生问我:北京最应该看的地方,依您之见,是哪些?我回答:除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这六处之外,最应该看的,是雍和宫、国子监、北海、法海寺和大葆台西汉墓。如果您的时间有限,这几处是应该优先去看的。为什么?哪怕去其中的一处,都不虚此次北京之行。为了验证我的说法,林先生同意先去大葆台西汉墓。看完之后,我问她:如何?
-
关键词
黄肠题凑
林海音
先生
大葆台西汉墓
便房
墓室
葬具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大葆台汉墓简介
- 11
-
-
作者
苏天钧
-
出处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2年第9期63-64,共2页
-
文摘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村附近的大葆台汉墓博物馆已经修建完毕,即将接待国内、外观众了。文物部门将一九七四年发掘的汉代大型木椁墓——燕王刘旦之墓修葺复原,冠以钢筋水泥顶棚,以供游人观看;又在墓旁建筑了一座展览室,把大葆台汉墓的出土文物陈列其中(还拟陈列北京地区其它汉代出土文物)。
-
关键词
大葆台汉墓
木椁墓
葆台
黄肠题凑
便房
钢筋水泥
墓主
车马坑
元狩
军事重镇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秦俑十谜(上)
- 12
-
-
作者
林琳
-
机构
广西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5期37-38,共2页
-
文摘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扬生产队的农民在村南约160米处打井时,发现一陶俑坑,考古工作者深入进行了勘探和挖掘工作,此一陶俑坑被命名为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1976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距1号坑东侧北端20米处,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2号坑。一个月后,又在1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东距2号坑约120米处,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3号坑。至此,深深埋葬在地下已经两千多年之久的兵马俑,神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了。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它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1974年首次发现直至今天,18年多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曾对秦兵马俑深入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临潼县
国际友人
村南
在世人面前
便房
北边廊
跪射俑
弩兵
悬刀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海昏侯墓:视死如生
- 13
-
-
作者
李晗
-
出处
《经济》
2016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海昏侯墓无疑是幸运的。《经济》记者站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北约500米的山上,远远望去,是一座座蓝色的铁皮房,房子周围由门卫把守,边缘区域由防护铁栏围成一圈。只需稍稍发挥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脑海中便可浮现出由各种玉器、漆器、竹简、金饼、铜钱等装饰出来的豪华场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来我往,好生热闹。
-
关键词
考古工作
列侯
大塘
椁室
麟趾金
甲字形墓
车马坑
墓主人
盗墓贼
便房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中国艺术考古工作的新发展
- 14
-
-
作者
常任侠
-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6-49,共4页
-
文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地下藏宝,精工多彩,为世界所称道。中国艺术考古工作者,得天独厚,掌握了丰富的文物资料,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史和具有特色的民族艺术史,得以根据这些物质资料,写出过去的辉煌灿烂的图景。但在过去的年代里,尤其在近百年的历史厄运中,古文化艺术品,流入国外的不在少数。研究我们的古代文化与艺术,往往还须借助于世界各博物馆的收藏。近三十年来,情况大有改变。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大地的自然面貌,被工、农、知识分子、科学工作者所改造。一区土地的垦植,一条河流的开凿,一座水库的建设,一片城市的伸展,一条铁路的铺设。
-
关键词
考古工作
文物资料
墓主
物质资料
文化艺术品
汉墓
古代文化
便房
铜编钟
黄肠题凑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酸咪咪的羊母奶子
- 15
-
-
作者
潘明章
-
出处
《绿色视野》
2017年第2期63-63,共1页
-
文摘
早先那些年,山野乡村是少有果树连片种植的。即便房前屋后有老辈子传下来的一些桃树啊、梨树啊、李树啊、枣树啊、杏树啊之类的果树,可在历经了无数次的“割尾巴”之后,也都所剩无几。因而,山野乡村的孩子,正儿八经的水果,一年里难得吃上那么一两次。要想时时品味一下水果的滋味来解解馋,也就只能寄托于山野荒郊的那些野果了。
-
关键词
便房
子传
野杏
不知道
李树
子里
子树
以方
待收
下经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有家真好
- 16
-
-
作者
张抗抗
-
出处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
2006年第8期36-36,共1页
-
-
关键词
便房
屋顶下
违反交通规则
一所
子里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