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伤后自然杀伤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钱锁开 朱诚 +2 位作者 张光霁 卢亦成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2-323,共2页
有研究认为颅脑外伤并发感染不易治疗,主要是由于创伤后机体免疫防御机制受到了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ADCC)活性是宿主抗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研究 NK 和 ADCC 活性在颅脑伤中的变化,有助于更进一步阐明脑外... 有研究认为颅脑外伤并发感染不易治疗,主要是由于创伤后机体免疫防御机制受到了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ADCC)活性是宿主抗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研究 NK 和 ADCC 活性在颅脑伤中的变化,有助于更进一步阐明脑外伤的免疫病理过程,指导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急性颅脑伤患者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18~61岁,平均39.2岁。GCS≤8组分15例,GCS>8分组21例。所有患者均无脊髓、胸腹、四肢等合并伤和休克,既往无免疫抑制应用记录(如放疗等)。正常健康12人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7.3岁。2.方法:从患者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 H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自然杀伤细胞 抗体 依赖细胞毒 活性
原文传递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建国 侯彦强 +3 位作者 陈勇 闵宏林 宋秀宇 李柏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 ,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 ,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T细胞比例 ,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 ,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 ,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 ,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毒 MtbAK细胞 CD3AK细胞 LAK细胞 细胞体外增殖 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3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
下载PDF
美妥珠单抗(HcHAb18)质量标准的建立及理化对照品结构确证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文红 陶磊 +8 位作者 李响 丁有学 韩春梅 裴德宁 郭莹 杨靖青 毕华 饶春明 王军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60-2365,共6页
目的:建立美妥珠单抗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查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效应测定美妥珠单抗的生物学活性;非还原CE-SDS和SECHPLC测定纯度;胰酶酶切后HPLC测定其肽图;实时定量PCR检测... 目的:建立美妥珠单抗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查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效应测定美妥珠单抗的生物学活性;非还原CE-SDS和SECHPLC测定纯度;胰酶酶切后HPLC测定其肽图;实时定量PCR检测CHO宿主DNA残留量;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抗原CD147结合力、残留ProA含量和残留宿主蛋白含量;CE-SDS法测定等电点;液质联用技术进行相对分子质量、肽图及糖型分析;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美妥珠单抗的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的要求;对理化对照品进行了一级结构确证,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和糖型分析结果均与理论预测相符。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妥珠单抗 质量控制 抗体依赖细胞毒 纯度分析 结构确证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通路与利妥昔单抗耐药 被引量:2
5
作者 金璿 宋玉琴 朱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2-667,共6页
利妥昔单抗是针对B细胞表面标志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说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足以彻底清除淋巴瘤细胞,提示存... 利妥昔单抗是针对B细胞表面标志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说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足以彻底清除淋巴瘤细胞,提示存在着一定的耐药性肿瘤细胞。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是利妥昔单抗对淋巴瘤细胞的主要杀伤机制之一,CDC作用通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利妥昔单抗的疗效。CD20抗原是利妥昔单抗发挥作用的基础,CD20抗原的表达强度、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承载结构———脂质筏均可能影响CDC作用;此外,补体的基因多态性(如C1q、CD11b)、血清补体水平及补体调节蛋白的水平均可能影响着CDC作用通路中的不同环节,从而影响利妥昔单抗作用的发挥。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广泛应用,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将对目前关于利妥昔单抗CDC作用通路中可能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耐药机制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补体
下载PDF
衰变加速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伟鹏 朱波 +2 位作者 段玉忠 叶明福 陈正堂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检测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化疗用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NSCLC癌旁组织和36例NSCLC手术标本中DA... 目的检测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化疗用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NSCLC癌旁组织和36例NSCLC手术标本中DAF的蛋白表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6例NSCLC标本中,共有18例(50.0%)表达DAF,其中18例肺鳞癌中有15例(83.3%)表达,而16例肺腺癌中有3例(18.8%)表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病理分期的DAF免疫组化平均积分光密度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DAF的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NSCLC中有DAF的表达,尤其是肺鳞癌;提示在NSCLC抗体治疗中应同时阻断DAF的免疫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加速因子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炳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近年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B淋巴细胞则是体液免疫的核心[1].B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确,有众多调控因子参与.目前认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近年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B淋巴细胞则是体液免疫的核心[1].B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确,有众多调控因子参与.目前认为,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诱导的效应机制包括补体依赖途径和非补体依赖途径的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炎症细胞的募集反应和补体依赖的吞噬作用.最终的病理反应为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以及体液和细胞侵袭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导致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活化 抗体介导 抗体依赖细胞毒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组织损伤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美罗华对人淋巴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8
作者 闵凤玲 刘芬菊 +4 位作者 文万信 翟丽佳 童建东 汪竹 袁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美罗华是一种人鼠嵌合的CD20抗体,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第1个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大量的体外数据和前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美罗华增加化疗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美罗华是一种人鼠嵌合的CD20抗体,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第1个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大量的体外数据和前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美罗华增加化疗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DC),以及CD20介导的直接跨膜信号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有关。但是,有不到50%的患者会出现美罗华耐药,所以,寻求新的治疗策略和美罗华作用的机制,对改善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尚未见到美罗华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辐射敏感性 美罗华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CD20抗体 肿瘤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东方田鼠AD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金明 傅志强 +2 位作者 李浩 魏梅雄 林矫矫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12-219,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机理 ,我们对东方田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AD 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进行了观察。用来源于东方田鼠和昆明鼠腹腔细胞的巨噬细胞 (M)、嗜酸性粒细胞 (Eos)作为效应细胞 ,分别以东...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机理 ,我们对东方田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AD 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进行了观察。用来源于东方田鼠和昆明鼠腹腔细胞的巨噬细胞 (M)、嗜酸性粒细胞 (Eos)作为效应细胞 ,分别以东方田鼠阳性 阴性血清、昆明鼠阳性 阴性血清进行ADCC试验。在培养 3~ 6h时 ,所有东方田鼠M和Eos样本孔中均有大量细胞粘附于童虫 ,而昆明鼠M和Eos样本孔中几乎没有细胞粘附 ;培养 2 0~ 2 4h、 44~ 48h的童虫死亡率显示 :1 东方田鼠阳性 阴性血清的杀伤力明显高于相应的昆明鼠阳性 阴性血清的杀伤力 ;2 东方田鼠 昆明鼠的阳性血清诱导的童虫死亡率高于相应的东方田鼠 昆明鼠的阴性血清诱导的童虫死亡率 ;3,4种效应细胞样本孔以及细胞空白对照孔中的童虫死亡率基本相似。上述结果提示 ,东方田鼠血清具有明显的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可能是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机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童虫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体外杀伤效果
下载PDF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CD28共刺激阻断剂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5 位作者 易绍萱 罗高兴 张琳 陈希伟 周立新 贺伟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并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用药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4 2 6± 6 4)d ,(8 2± 1 2 )d ,P <0 0 0 1) ]。术后第 2 0天 ,用药组移植肾仅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受体对供体的ML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5 832± 6 74)cpm、(134 86± 2 16 6 )cpm ,P <0 0 0 1) ],而受体对无关大鼠的MLR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CT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 动物实验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 B7-CD28共刺激阻断剂
原文传递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精准诊疗
11
作者 蔡俊超 庆欣 +4 位作者 张雷 朱兰 刘龙山 田普训 陈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通过分析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发生机制和急慢性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特征,提出4个AMR的对因和对症防治措施:①针对AMR的病因,清除抗体和抗体产生细胞;②针对抗体引起的原发性内皮损伤机制,阻断补体依赖... 通过分析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发生机制和急慢性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特征,提出4个AMR的对因和对症防治措施:①针对AMR的病因,清除抗体和抗体产生细胞;②针对抗体引起的原发性内皮损伤机制,阻断补体依赖的损伤机制和阻断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损伤;③针对内皮损伤后继发性的微血管管腔内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溶栓治疗;④针对内皮损伤后继发性的急慢性血管性炎症反应进行抗炎治疗。本文强调,"对因措施"在AMR的防治中是最为重要的,但抗凝、溶栓和抗炎等对症措施也不可被忽视。最后,本文根据这些防治措施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应证,针对非致敏和致敏患者AMR的预防、活动性AMR受者的治疗、慢性活动性AMR受者的治疗,分别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补体依赖细胞毒 补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补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 精准治疗
原文传递
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及K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左绍远 马涧泉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PSP100mg·kg(-1),连续12d,可明显促进小鼠K细胞ADCC活性,PSP组K细胞毒指数(CI)比对照组升高54.7%。在5mg/L~320mg/L浓度范围内,PSP可促... 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PSP100mg·kg(-1),连续12d,可明显促进小鼠K细胞ADCC活性,PSP组K细胞毒指数(CI)比对照组升高54.7%。在5mg/L~320mg/L浓度范围内,PS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DCC活性,最适浓度为80mg/L其CI值为对照孔的5.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PSP) K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ADCC)
下载PDF
抗人MSLN单克隆抗体的构建及体外活性表征
13
作者 陆颖 朱建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04-810,共7页
由于间皮素(MSLN)在多种实体瘤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间皮细胞上表达较低,可作为实体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研究旨在通过将具有较高亲和力的重组抗人MSLN IgG1型单克隆抗体(rhMSLN mAb)序列构建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4中,采用Expi293... 由于间皮素(MSLN)在多种实体瘤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间皮细胞上表达较低,可作为实体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研究旨在通过将具有较高亲和力的重组抗人MSLN IgG1型单克隆抗体(rhMSLN mAb)序列构建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4中,采用Expi293F细胞系高效表达重组单克隆抗体rhMSLN mAb,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流式细胞术对其结合活性进行初步探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鉴定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研究结果表明,rhMSLN mAb在Expi293F细胞中以特定条件进行瞬时表达的产量可达70.2 mg/L,与MSLN重组蛋白的亲和力为7.02 nmol/L,对人胃癌细胞(NCI-N87细胞)ADCC作用的EC50为2.48×10–3μg/mL,为靶向MSLN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及生产提供了前 期探索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素 单克隆抗体 Expi293F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CDC法与ELISA法检测RSA患者封闭抗体的实验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琼 张泓 +3 位作者 张志梅 王淑红 王晓燕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CDC)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RSA)封闭抗体(BA)的诊断意义。方法运用CDC法和ELISA法对110名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RSA患者作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一... 目的探讨和比较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CDC)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RSA)封闭抗体(BA)的诊断意义。方法运用CDC法和ELISA法对110名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RSA患者作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CDC法检出的补体依赖型BA阳性率为9.09%(10/110);ELISA法检出的IgG型HLA抗体阳性率为41.82%(46/110)(P<0.01),其中Ⅰ类抗体阳性、Ⅱ类抗体阳性、Ⅰ和Ⅱ类抗体均阳性者分别为6人、10人和30人。2种方法符合率为19.6%(9/46),kappa系数为0.202。ELISA法对HLA-Ⅰ和Ⅱ类抗体的检出率为32.7%(36/110)vs36.4%(40/110)(P>0.05)。结论 CDC法和ELISA法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一致性较弱,ELISA法灵敏度明显高于CDC法。CDC法和ELISA法检测的BA不完全相同,各有其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封闭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 HLA抗体
下载PDF
靶向人c-Met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传苗 刘明珠 +3 位作者 黄艳平 储菲 李永海 李正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制备并纯化出靶向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scFv),鉴定其靶向c-Met蛋白的特性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scFv基因插入至p Fuse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融合鼠源Fc段的融合蛋白Met-scFv,经AKTA蛋白纯... 目的制备并纯化出靶向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scFv),鉴定其靶向c-Met蛋白的特性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scFv基因插入至p Fuse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融合鼠源Fc段的融合蛋白Met-scFv,经AKTA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将纯化的Met-scFv进行功能性检测:ELISA检测Met-scFv亲和力;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et-scFv识别并结合肺腺癌细胞的特性;CCK-8法检测Met-scFv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剂盒检测Met-scFv对靶细胞A549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 ELISA结果提示,Met-scFv与c-Met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Met-scFv组信号呈阳性,提示Met-scFv与A549细胞特异性结合;Met-scFv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产生细胞毒性,且毒性大小与Met-scFv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制备出靶向c-Met蛋白的Met-scFv,并可在体外识别并介导杀伤A549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单链抗体(scFv) A549细胞 靶向性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DC)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下载PDF
4817例HLA-B27检测对SpA和非SpA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秋静 李秋霞 李齐光 《新医学》 2011年第3期160-161,169,共3页
目的:探讨HLA-B27对腰背痛疑诊或待排除SpA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检测4 414例以腰背痛就诊的患者及403名健康对照者的HLA-B27,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LA-B27在不同性别和疾病(SpA和非SpA两组)中的阳... 目的:探讨HLA-B27对腰背痛疑诊或待排除SpA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检测4 414例以腰背痛就诊的患者及403名健康对照者的HLA-B27,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LA-B27在不同性别和疾病(SpA和非SpA两组)中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4 414例腰背痛疑诊或待排除SpA人群HLA-B27的阳性率为49.81%,男女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pA组AS、未分化型SpA(USpA)、幼年SpA(JSpA)、反应性关节炎(Re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HLA-B27阳性率分别为90.07%、28.85%、68.81%、52.94%和67.74%。非SpA组HLA-B27阳性率为19.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pA患者HLA-B27也可能阳性,HLA-B27检测阳性不能单纯考虑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
下载PDF
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Meenakshi Sundaram Satyajit Patra Gunasingham Maniarasu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向小鼠腹腔注射Ehrlich腹水癌细胞建立肿瘤模型。为了解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的口服急性毒性,在造模后24 h,给予实验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观察小... 目的:探讨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向小鼠腹腔注射Ehrlich腹水癌细胞建立肿瘤模型。为了解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的口服急性毒性,在造模后24 h,给予实验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其次,通过检测Ehrlich腹水癌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体外细胞毒性、血清生物学指标以及肝脏酶水平等来评估帚状江蓠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不仅抑制了肿瘤的形成,也延长了Ehrlich腹水癌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或P<0.01)。帚状江蓠乙醇提取物可逆转Ehrlich腹水癌荷瘤小鼠各项生物学指标及肝脏酶水平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海藻类植物帚状江蓠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其抗肿瘤的效果可能与服用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属 Ehrlich瘤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 存活率 小鼠
下载PDF
microRNA-143阻遏乳腺癌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文璟 周丽 +2 位作者 张宏波 丁旭 周哲敏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43(miR-143)阻遏乳腺癌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乳腺细胞HBL-100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BT549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在脂质体介导下,将miR... 目的探讨microRNA-143(miR-143)阻遏乳腺癌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乳腺细胞HBL-100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BT549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在脂质体介导下,将miR-143、miR-143对照物(scramble)和miR-143抑制剂(inhibitor)分别转染MCF-7细胞,将miR-143 scramble和miR-143 inhibitor分别转染HBL-10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DC,RT-PCR法检测细胞中补体调节蛋白CD46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4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BT-549的A570值与正常乳腺细胞HBL-100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与miR-143 scramble转染的MCF-7细胞的A570值相比,miR-143转染组的A570值明显下降(P<0.001),与miR-143 scramble转染的HBL-100细胞的A570值相比,miR-143 inhibitor转染的HBL-100细胞的A570值明显上升(P<0.001);与HBL-100细胞相比,CD46蛋白在MCF-7、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表达均上调,且与抑制CDC的作用呈正相关;在HBL-100细胞中过表达miR-143 inhibitor能上调CD46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不影响CD46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miR-143能明显抑制CD4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CD46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上调导致了癌细胞对CDC的抵抗作用,是产生免疫抑制的机制之一;miR-143通过抑制CD46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细胞对CDC的作用更为敏感,提高了补体系统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降低了其免疫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RNA 免疫抑制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依赖细胞毒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秋歌 于红阳 +3 位作者 王红丽 徐明波 窦洁 杨仲璡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效性以及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而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的治疗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众多药企的研发目标。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是其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单... 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效性以及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而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的治疗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众多药企的研发目标。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是其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胞增殖抑制法、细胞毒性法、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法(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法(CDC)和报告基因法等几类方法。文章根据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分别对靶向肿瘤细胞单抗类药物、靶向细胞因子单抗类药物、靶向免疫细胞或者免疫检查点相关分子单抗类药物及抗体偶联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其他单抗类药物的体外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生物学活性检测 细胞增殖抑制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补体依赖细胞毒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原文传递
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杀伤Raji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阳 屈钰华 +6 位作者 郭海霞 吴燕峰 黄科 方建培 黄绍良 魏菁 黄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NK细胞上FcγRⅢa(CD1oa)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血清抗体前后NK细胞上FcγRⅢa的表达;DIO-PI... 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NK细胞上FcγRⅢa(CD1oa)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血清抗体前后NK细胞上FcγRⅢa的表达;DIO-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添加血清补体及抗体后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强度。结果添加血清补体组杀伤率较未添加组明显增强,而添加血清抗体组杀伤率较未添加组明显减弱,在FcγRⅢa-158V/V组内,添加血清补体组、添加血清抗体组与未添加组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94.25±1.79、)%、(59.79±0.66)%和(69.05±2.38)%,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在FcγRⅢa-158V/F组内,添加血清补体组、添加血清抗体组与未添加组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66.71±5.57)%、(18.13±2.99)%和(39.63±3.86)%,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血清补体可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血清抗体会减弱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使用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治疗肿瘤患者时,同时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可提高其抗肿瘤疗效;而MAb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收白(IVIG)同时使用则可能降低其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 补体依赖细胞毒 肿瘤治疗涂 利妥昔单抗 杀伤 细胞 天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