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今文《尚书》使令动词“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误。讹字"平"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受使令动词"使"、"俾"字形影响,增加意符写作"伻"。在传世典籍中讹字"平"又误读为"釆",使"辩"具有使令的假借义,"平"又通假为"拼"、"荓"等字表使役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令动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