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今文《尚书》使令动词“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误。讹字"平"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受使令动词"使"、"俾"字形影响,增加意符写作"伻"。在传世典籍中讹字"平"又误读为"釆",使"辩"具有使令的假借义,"平"又通假为"拼"、"荓"等字表使役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令动词
伻
乎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今文《尚书》使令动词“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树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ZD15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语素库的汉语支配式双音词构词规律研究"(16FYY010)
文摘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误。讹字"平"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受使令动词"使"、"俾"字形影响,增加意符写作"伻"。在传世典籍中讹字"平"又误读为"釆",使"辩"具有使令的假借义,"平"又通假为"拼"、"荓"等字表使役义。
关键词
使令动词
伻
乎
Keywords
Causative Verb
Beng(
伻
)
Hu(乎)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今文《尚书》使令动词“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陈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