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动脉自旋标记的新进展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 |
罗海龙
黄力
|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
2014 |
19
|
|
2
|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用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访 |
刘颖
曾祥柱
王筝
张海峰
王华丽
袁慧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3
|
3D-pCASL及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联合应用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
何晓一
史浩
王均英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4
|
3D-pcASL技术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分级及浸润范围评价 |
陈波
朱宁
廖海波
傅丽晖
陈本宝
吴元华
汪建华
邓生德
|
《现代实用医学》
|
2017 |
0 |
|
5
|
血管迂曲结构对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的影响及流驱动绝热翻转的修正作用 |
袁伟文
江桂华
罗泽斌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
2021 |
0 |
|
6
|
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
杨民
李海歌
吴亚红
朱建国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7 |
16
|
|
7
|
3D-pcASL在超急性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
黄文明
闻彩云
支海鸯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20 |
11
|
|
8
|
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评估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
王宪雯
吴芳
刘玥宏
王二玲
范文涛
张献昌
姚泽山
杨旗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9
|
DWI结合3D-pcASL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分析 |
李杨飞
潘璟琍
朱雪琴
丁建荣
樊树峰
庞坚信
范恒鑫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7 |
6
|
|
10
|
DWI联合3D-PCASL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胡含明
|
《当代医学》
|
2019 |
5
|
|
11
|
双时相3D-pCASL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脑血管储备能力的临床价值 |
朱丽娜
吴江
杨朝慧
牛衡
郝晓勇
李璇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22 |
5
|
|
12
|
首发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合并认知功能损害3D-pCASL脑灌注水平 |
向丽红
袁建新
王卓
冯玉婧
商学良
马绍扬
段焜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3
|
CT颅脑灌注与磁共振成像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术后脑血流灌注改变一致性的研究 |
胡佳音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
0 |
|
14
|
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分析初诊早发型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 |
孙晨曦
刘天赐
尹常青
刘树伟
|
《解剖学报》
CAS
CSCD
|
2024 |
0 |
|
15
|
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阈值的选择 |
黄川胜
郑召龙
李芹
谢福才
陈永升
于海童
牛庆亮
|
《山东医药》
CAS
|
2024 |
0 |
|
16
|
磁共振DWI和3D-pcASL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鉴别中的应用 |
聂曙秋
何卫红
|
《现代医用影像学》
|
2023 |
1
|
|
17
|
3D-pCASL评估成人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查相月
赵茜茜
许乙凯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的敏感性分析 |
邢威
黄婷婷
贺俊景
|
《黑龙江医学》
|
2021 |
2
|
|
19
|
SWAN-rLMC评分和脑血流量变化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
许开喜
徐行茹
陈新建
王金
马先军
左涛生
陈宇辰
顾宝东
孟云
殷信道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023 |
0 |
|
20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评估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
李俭
尚潇云
|
《实用医技杂志》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