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伦理学:伦理学史上的“绿色思维”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玉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对象从人或人类扩展到自然物至少是有感觉的动物 ;把价值坐标从人际之间的功利关系转移到生态圈内部的功利关系 ;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态思维”或“绿... 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对象从人或人类扩展到自然物至少是有感觉的动物 ;把价值坐标从人际之间的功利关系转移到生态圈内部的功利关系 ;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态思维”或“绿色思维”中 ,人们把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的产生看做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超越 ,是伦理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 绿色思维 伦理学史
下载PDF
道德能力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显中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3,共8页
“道德能力”在伦理学史上并非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却是个甚少为人关注的边缘化概念,也是个根本没有被阐明的模糊概念。这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形成鲜明对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根源于理论研究的滞后,长期以来未澄清“道德能力”... “道德能力”在伦理学史上并非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却是个甚少为人关注的边缘化概念,也是个根本没有被阐明的模糊概念。这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形成鲜明对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根源于理论研究的滞后,长期以来未澄清“道德能力”本身,甚至断言“道德能力”是个奇怪的词汇。本文试图从多维度剖析“道德能力”这个概念,以对道德能力的认知与实践提供资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能力 能力论 理论与实践 模糊概念 伦理学史 现实生活 边缘化 多维度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9,共7页
关键词 伦理学史 中国伦理学 逻辑 一般 事实 相互转化 实践过程 结论 理论性
原文传递
人类求索精神出路的漫漫征途——对西方幸福学说、幸福文化史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西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26,共18页
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权利,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幸福问题是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是一切目的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一切原因最终所导向的目的。探讨幸福问题就是探讨人类... 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权利,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幸福问题是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是一切目的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一切原因最终所导向的目的。探讨幸福问题就是探讨人类的精神出路,这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人们对于幸福的认识即幸福观,却是大相径庭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思想家是人类的‘大脑’,政治家是人类的‘双手’",3 000年来思想家们关于幸福问题的思考,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幸福、认识幸福、创造幸福和把握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类对幸福的认识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期不久,人们对于幸福问题的探讨还是初步的,认识也比较肤浅;意大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幸福问题的认识已比较深入,且带有强烈的反经院哲学的性质,言辞激烈但不够深刻;欧洲思想革命-启蒙运动时期,人类已比较成熟,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也更深入,不仅讨论什么是幸福,更关注怎样才能幸福;近200年来人们关于幸福问题的讨论已较少关注物质层面的因素,而着重关心意识、观念、精神、制度等对幸福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预示的以消灭私有制、彻底解放生产力,从而建立和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满足实现人类期望的最大幸福的充分条件,是实现人的个人幸福和全人类幸福的必由之途。3 000年"幸福论坛"的主要结论是:人是地球上唯一同时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拥有物理空间和思想空间的生物。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生活;人的享受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享受;人的幸福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幸福。精神追求是人的幸福之路的唯一正确出口。值此我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观 价值选择 思想 哲学 伦理学史
下载PDF
西方伦理学范围之语义学考察
5
作者 杨方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7,共8页
乍看之下不成问题的西方伦理学的范围 ,细想之下却是一个需要慎思的问题。“西方”和“伦理学”各自向人们的理解力呈示多种语义。“西方”在现代汉语中现有四义 :地理西方、政治西方、经济西方和文化西方。而文化西方在西方历史的远古... 乍看之下不成问题的西方伦理学的范围 ,细想之下却是一个需要慎思的问题。“西方”和“伦理学”各自向人们的理解力呈示多种语义。“西方”在现代汉语中现有四义 :地理西方、政治西方、经济西方和文化西方。而文化西方在西方历史的远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所指不同。各个时期的文化西方所指涉的地域应当综合加以考虑。西方哲学家们对“伦理学”的理解是多式多样的 ,大体可归为四类 :第一类可称为亚里斯多德式 ,属于道德规范论或德性论 ;第二类可称为芝诺—伊壁鸠鲁式 ,属于人生哲学 ;第三类可称为康德式 ,属于道德形上学 ;第四类可称为摩尔式 ,属于道德语言学。其中第一类理解占主导地位。这四类理解应当被兼顾。基于对“西方”和“伦理学”的语义分析 ,西方伦理学的范围严格地被界定。就范围而言 ,西方伦理学史不等于欧洲伦理学史 ,不限于西方哲学伦理学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伦理学 语义分析 伦理学对象 欧洲 伦理学史 伦理学 康德 道德形上学 西委威克 伦理学方法》 语义学
下载PDF
人类自我道德确证的历史——伦理学史新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传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21,共7页
伦理学史不仅仅是伦理学的学说史。它是人类自我道德确证的历史,是人类追寻现实世界中完满和谐关系的历史,是人权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道德意识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从上述四个方面追寻伦理学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标示出的人类道德... 伦理学史不仅仅是伦理学的学说史。它是人类自我道德确证的历史,是人类追寻现实世界中完满和谐关系的历史,是人权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道德意识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从上述四个方面追寻伦理学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标示出的人类道德意识的进步,将使我们对伦理学史的研究有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对伦理学史本身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史 自我道德确证 人类 道德意识 人权 人与自然 人际关系
原文传递
伦理重构中的时代性与超越性——刘师培伦理道德思想析论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炎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 ,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中国近代伦理道德重构 ,批判改革“三纲之说” ,倡导改良家族伦理 ,崇尚功利 ,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 ,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性。转向无政府主义后 ,他又明确提出了根除家庭伦...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 ,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中国近代伦理道德重构 ,批判改革“三纲之说” ,倡导改良家族伦理 ,崇尚功利 ,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 ,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性。转向无政府主义后 ,他又明确提出了根除家庭伦理、破“功利之谈” ,倡导绝对平等的无政府主义伦理观 ,与前此迥然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伦理重构 时代性 超越性 伦理道德思想 伦理学史
下载PDF
关于康德义务论伦理观的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吉兰 《社会科学(甘肃)》 1985年第2期56-60,共5页
康德是伦理学史上著名的义务论者。他以义务为中心建立了自已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并试图以此给道德立大法。由于他思想缜密、理论深邃和逻辑严谨,特别是强调义务范畴在伦理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独树一帜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所以他... 康德是伦理学史上著名的义务论者。他以义务为中心建立了自已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并试图以此给道德立大法。由于他思想缜密、理论深邃和逻辑严谨,特别是强调义务范畴在伦理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独树一帜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所以他成了伦理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这里,我们仅就他的义务论理论体系作一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论 康德 伦理 伦理学史 伦理学理论 理学体系 道德 逻辑
下载PDF
浅析杨昌济先生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跃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杨昌济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现阶段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总结和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是现时代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他的教育思想和著作。
关键词 杨昌济 教育思想 伦理学史 教育制度
下载PDF
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群忠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重建,在1980年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后不久,以密云会议为标志,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系统研究就开始了。1982年夏天,中...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重建,在1980年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后不久,以密云会议为标志,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系统研究就开始了。1982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受中国伦理学会的委托,在北京密云水库旁举办了一次小型的中国伦理学史座谈会,与会的近二十名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研究中国伦理学史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 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伦理学史 展望 中国传统社会 密云水库 伦理型文化
原文传递
儒家伦理可能性的历史背景——读《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
11
作者 陈泽环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伦理生活 中国社会 儒家伦理 伦理学史 可能性问题 理学研究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伦理学视域下中西和谐观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茂堂 杨海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10-111,共2页
在各自独立的历史环境下,中西道德哲学各自走过了一条特有的发展道路;然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文化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西道德哲学也就有了一种相互对话的期待。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文章,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更深的... 在各自独立的历史环境下,中西道德哲学各自走过了一条特有的发展道路;然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文化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西道德哲学也就有了一种相互对话的期待。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文章,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更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史 和谐观 中西 视域 “和谐” 源头 和谐理论 现实生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范式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卉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8,共7页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有力干预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史的发展轨道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最初的体系结构、学科建设、理论阐释等方面曾受到苏联马克思...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有力干预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史的发展轨道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最初的体系结构、学科建设、理论阐释等方面曾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影响。历史地看,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坚持伦理传统与政治抉择相统一、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统一、意识形态与理论形态相统一、学术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统一等方面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和追求。而苏联后期对上述传统特色的放弃正是导致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走向终结的原因。今天,这些经历对于我们建设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认真对待并加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伦理学史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序和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贻庭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朱贻庭教授是我国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史的著名学者。这里刊发的是他的近著《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的“自序”和“跋”。朱教授认为,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传统道德哲学。如果不清楚中国古代哲人研究伦理、道德所创... 朱贻庭教授是我国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史的著名学者。这里刊发的是他的近著《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的“自序”和“跋”。朱教授认为,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传统道德哲学。如果不清楚中国古代哲人研究伦理、道德所创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运思方式、认知方式和概念范畴,就不能理直气壮地确认中国传统伦理学同样是耸立于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本古代伦理学“大书”。也只有聚焦于“道德哲学”,概括总结中国传统伦理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集学界群体之力,才能写出一部足以与西方伦理学相媲美的、主要由中国伦理学概念范畴话语为基本理论骨架的、体现中国伦理文化基本特点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伦理学”。这是时代赋予中国伦理学学者的历史使命。朱贻庭教授提出的这一倡议,对推进我国传统伦理学史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故本刊特予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道德哲学 自序 中国伦理学 伦理学史 传统伦理思想 著名学者 概念范畴
下载PDF
麦金太尔历史主义伦理学史观探析
15
作者 王海 蒋福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伦理学史观是麦金太尔基于历史主义立场、运用历史主义方法对伦理学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伦理学史观。这种历史主义的伦理学史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伦理学史论域的历史主义理解,二是伦理... 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伦理学史观是麦金太尔基于历史主义立场、运用历史主义方法对伦理学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伦理学史观。这种历史主义的伦理学史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伦理学史论域的历史主义理解,二是伦理学史研究中的历史主义方法,三是基于历史主义思想对伦理学史进行评述而呈现出明显偏向性的历史主义立场。辨析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伦理学史观不同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分判其得失,有助于伦理学史研究者从中扬长避短,保持伦理学史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形成科学的伦理学史研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主义 伦理学史 伦理立场
下载PDF
1956~1965年道德继承问题两次大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春 牛京辉 《武汉文史资料》 2010年第9期4-10,共7页
1956年至1965年,中国学术界曾开展过两次激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表面上集中于道德遗产的继承问题。但深层触及到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构架和走向.引起了当时学术界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 1956年至1965年,中国学术界曾开展过两次激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表面上集中于道德遗产的继承问题。但深层触及到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构架和走向.引起了当时学术界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当代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必谈的一段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问题 道德 社会主义新文化 大讨论 中国学术界 中国哲学 伦理学史
下载PDF
关于孔子义利观之思考
17
作者 赵淑岩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8-49,共2页
在中国的伦理学史上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义利之辩的人 ,他主张在行道的过程中“克己”、“见利思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在中国的伦理学史上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义利之辩的人 ,他主张在行道的过程中“克己”、“见利思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孔子 义利观 伦理学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中国伦理学史研究座谈会在京举行
18
作者 玉光 《哲学动态》 1982年第9期20-21,共2页
由全国伦理学会发起的“中国伦理学史研究座谈会”于7月11日至16日在京举行。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来自部分省市的伦理科学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共二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十二篇。
关键词 伦理学史 座谈会 中国 科学工作者 高等院校 部分省市 余人
原文传递
美德规范性的存在论根基
19
作者 邓安庆 《伦理学术》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一经历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活下来的人到现在也只能借助于"春天"的到来长舒一口气,在死亡与病魔大流行的威胁尚未根本解除之前,依然不可见恶的尽头。对于夺去全球几百万个生命的这个血淋淋的数据,活着的人无不感... 一经历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活下来的人到现在也只能借助于"春天"的到来长舒一口气,在死亡与病魔大流行的威胁尚未根本解除之前,依然不可见恶的尽头。对于夺去全球几百万个生命的这个血淋淋的数据,活着的人无不感叹活着不容易、活着真好,同时又无不怀着某种歉疚,哀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凋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德性伦理 伦理学史 存在论
原文传递
张问达《劾李贽疏》辨析
20
作者 陈桂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54-56,共3页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市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他最早对男尊女卑封建礼教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批判。然而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奏劾李贽的疏文中,...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市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他最早对男尊女卑封建礼教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批判。然而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奏劾李贽的疏文中,却把李贽描绘成为一个“老淫棍”:“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者,一境如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问达 《劾李贽疏》 伦理学史 思想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