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越南使臣的“潇湘”书写——兼与日本和朝鲜半岛“卧游”比较
1
作者 严艳 《国际汉学》 2024年第1期70-78,152,共10页
“潇湘”不仅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还对汉文化圈中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的创作影响深远。在比较文学视域下,本文分析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笔下“潇湘”书写的异同,探讨了越南使臣的书写的独特之处:一是对“潇湘景”有直... “潇湘”不仅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还对汉文化圈中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的创作影响深远。在比较文学视域下,本文分析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笔下“潇湘”书写的异同,探讨了越南使臣的书写的独特之处:一是对“潇湘景”有直观的体悟与描述,而非停留于遥想;二是对“潇湘神”书写中突破单一的引述考证而赋予更多想象;三是对“潇湘客”悲愁意象承继的同时又拓展了征人家国之思。文中指出中国潇湘文化在跨民族、跨文化传播接受中的差异化,越南使臣对“潇湘”的书写是中国文学范式与越南民族文化因素相融合的文学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书写 越南使臣 传播接受
下载PDF
小说广播与当代文学变革——理解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媒介视角
2
作者 杨毅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7,共10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的形态。尽管广播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人们接收讯息的最主要方式,但近年有声读物的崛起,也反过来促使我们回望广播这种媒介的作用。事实上,广播曾经很长时间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范式转型 广播媒介 传播接受 20世纪80年代 媒介视角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文艺批评深度媒介化的发生和运作机制
3
作者 王传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4期55-56,共2页
新媒介的普及应用不仅极大影响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也使得在此环境下发生剧烈演变的文艺批评成为一个体现文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理论场域。理解新媒介环境中文艺批评为何深度媒介化、如何表征,以及深度媒介化的文艺批评又... 新媒介的普及应用不仅极大影响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也使得在此环境下发生剧烈演变的文艺批评成为一个体现文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理论场域。理解新媒介环境中文艺批评为何深度媒介化、如何表征,以及深度媒介化的文艺批评又怎样影响文艺诸要素与诸环节,不仅涉及当代文艺所存在的文化环境,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文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 当代文艺 媒介化 新媒介环境 文艺作品 传播接受 运作机制 发展现状趋势
原文传递
唐代书肆与唐诗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淑玲 张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5,共5页
唐代书肆是唐诗传播的重要的渠道之一。书肆的诗文集主要有四种来源:收买诗人的诗卷、雇佣书手抄写诗卷、自由抄诗手炫卖的诗卷、拓印金石铭刻诗文。诗文集的去向主要是士人。书肆为唐诗的即时传播和接受搭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畅... 唐代书肆是唐诗传播的重要的渠道之一。书肆的诗文集主要有四种来源:收买诗人的诗卷、雇佣书手抄写诗卷、自由抄诗手炫卖的诗卷、拓印金石铭刻诗文。诗文集的去向主要是士人。书肆为唐诗的即时传播和接受搭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畅销诗卷对诗人的创作有着积极的鼓励作用,获得诗卷的士人在唐诗的熏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诗艺影响,这些对唐诗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书肆 传播接受 唐诗发展
下载PDF
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海艳 张成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设计是信息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设计师的编码行为和受众的解码行为是构成设计信息传播的2个重要环节。事物的同构性质是设计信息能够实现传播和接受的有效条件,并能够确保设计创新路途通畅。同时,设计信息的接受是否有效也是设计成功的... 设计是信息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设计师的编码行为和受众的解码行为是构成设计信息传播的2个重要环节。事物的同构性质是设计信息能够实现传播和接受的有效条件,并能够确保设计创新路途通畅。同时,设计信息的接受是否有效也是设计成功的重要指标,研究其接受的有效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信息 传播接受 编码 解码 同构
下载PDF
梦路何由到海东——唐宋词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 被引量:3
6
作者 钱锡生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7,共9页
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各种方式,很多唐宋词被传播到了日本,影响当地的文学发展。日本词人在接受唐宋词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和选择,或转益多师,或独取心仪,通过仿调、仿韵和仿意的形式,学习唐宋词人的经典佳作,并在日本式理解和吸... 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各种方式,很多唐宋词被传播到了日本,影响当地的文学发展。日本词人在接受唐宋词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和选择,或转益多师,或独取心仪,通过仿调、仿韵和仿意的形式,学习唐宋词人的经典佳作,并在日本式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日本词 传播接受
原文传递
异域和他者眼中的郭沫若:《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引起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俊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郭沫若与外国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其作品也受到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学术区域的关注。杨玉英教授的新版著作《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对英语世界郭沫若各类体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态势的全景呈现,... 郭沫若与外国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其作品也受到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学术区域的关注。杨玉英教授的新版著作《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对英语世界郭沫若各类体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态势的全景呈现,对海内外作为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积极启示作用,为相关平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作为国际郭沫若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郭沫若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郭沫若 英语世界 传播接受
下载PDF
德国古典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德国古典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主要就是对歌德、席勒作品的翻译介绍和研究。这个传播接受从开始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受到中国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1949年以前的传播接受主要以译介为主,接受的内容主要是歌德、席勒作品中抗击... 德国古典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主要就是对歌德、席勒作品的翻译介绍和研究。这个传播接受从开始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受到中国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1949年以前的传播接受主要以译介为主,接受的内容主要是歌德、席勒作品中抗击暴政、宣传个性解放和个人奋斗之内容。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政治因素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歌德、席勒和他们创建的古典文学遭遇不适当的批评和评价。改革开放后,对歌德和席勒以及古典文学的传播和接受进入新阶段,他们的主要作品均被译成中文,研究和介绍的文章显示出深度和广度,研究视角呈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文学 歌德 席勒 传播接受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学选集中的鲁迅--以英语世界为例
9
作者 何敏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一、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鲁迅作品就已跨越国界,开始了在广阔的世界文学场域的旅行。鲁迅不仅是域外文学资源的容受者,也是世界文学的创造者。因此,学者一方面探究世界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同时也开始关注鲁迅作品在世界文学系统中的... 一、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鲁迅作品就已跨越国界,开始了在广阔的世界文学场域的旅行。鲁迅不仅是域外文学资源的容受者,也是世界文学的创造者。因此,学者一方面探究世界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同时也开始关注鲁迅作品在世界文学系统中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并始终对“世界文学中的鲁迅”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鲁迅的影响 文学选集 域外文学 传播接受 世界文学场域 创造者
原文传递
“汪国真现象”与当代诗歌的传播和接受
10
作者 张立群 闫冬妮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
无论我们基于怎样的评判立场,仅从诗集发行量来看,汪国真显然创造了当代诗歌的"神话",并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诗人。与之相比,是汪国真成名后出版的多部当代诗歌史和为数众多的学院派研究者对其创作避而不谈。这种呈现于传播、... 无论我们基于怎样的评判立场,仅从诗集发行量来看,汪国真显然创造了当代诗歌的"神话",并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诗人。与之相比,是汪国真成名后出版的多部当代诗歌史和为数众多的学院派研究者对其创作避而不谈。这种呈现于传播、接受和研究之间的"裂隙"自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为此,我们有必要设定以下两个前提:其一,以"汪国真现象"一词涵盖汪国真的创作史、传播史及相关内容,开启论述;其二,选择传播和接受这一有关汪国真诗歌最为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汪国真 创作史 传播接受 传播 学院派 神话 发行量
原文传递
利马的中国传统戏剧
11
作者 魏京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1869年到1875年,一种新的戏剧形式逐渐在秘鲁首都出现,只是当时还没有在利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移民为其赋予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并让这个南美国家对它产生了兴趣。本文依托诸多出版于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利马报刊档案,以异质文化研究... 1869年到1875年,一种新的戏剧形式逐渐在秘鲁首都出现,只是当时还没有在利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移民为其赋予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并让这个南美国家对它产生了兴趣。本文依托诸多出版于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利马报刊档案,以异质文化研究者对中国戏剧的阐释和误解为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在西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做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利马 传播接受
下载PDF
“路遥热”中的“冷”思考
12
作者 孙萍萍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216,共5页
近年来,对路遥的研究、纪念、缅怀不断升温,在路遥诞辰70周年前后形成热潮。然而,已往认知中的刻板印象、媒体不加辨别的传播、公众缺少理性的推崇、读者对文本的浅读,造成了作家作品传播中的“神圣化”“传奇化”“浅表化”,也限制了... 近年来,对路遥的研究、纪念、缅怀不断升温,在路遥诞辰70周年前后形成热潮。然而,已往认知中的刻板印象、媒体不加辨别的传播、公众缺少理性的推崇、读者对文本的浅读,造成了作家作品传播中的“神圣化”“传奇化”“浅表化”,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需要我们对路遥生平、小说文本、作品成就作更深更细更理性的“冷”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路遥热” 文学史地位 传播接受
下载PDF
路遥研究的“点”和“面”--兼论《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13
作者 梁向阳 苏文洁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关于路遥的研究近几年已经逐步深入,主要围绕在路遥生平、路遥传记和路遥精神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细节的分析解读成为了路遥研究一个热点。《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一书系统地将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利用史料、数据、实践方式... 关于路遥的研究近几年已经逐步深入,主要围绕在路遥生平、路遥传记和路遥精神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细节的分析解读成为了路遥研究一个热点。《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一书系统地将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利用史料、数据、实践方式等对路遥研究进行了理性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对路遥研究的传播和接受进行了再现,并且能够在繁杂丰富的研究内容中,对路遥研究精细处理,理性反思。该书既有“面”的宏阔又有“点”的深入,对路遥研究有着一定的建设性、总结性、资料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小说的传播接受 路遥 路遥小说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从传播和接受视角走近路遥——兼论孙萍萍、詹歆睿《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14
作者 梁向阳 党云青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5,共5页
《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开创性地以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为研究对象,其结构布局正好与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传播过程五种基本要素(5W)相契合,这对近年来路遥研究的空白或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关键词 《路遥小说的传播接受 路遥小说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