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统战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研究和挖掘 |
邵彦涛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通识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兼论中国美术学院会通精神的理念与实践 |
胡钟华
|
《艺术教育》
|
2019 |
4
|
|
3
|
铭贤校训“学以事人”思想研究——以孔祥熙教育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
庞桂甲
李卫朝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4
|
中国酒与传统文化综述(续二) |
徐少华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5
|
人文精神与会通精神相得益彰——论张岂之先生的中华文化研究 |
瞿林东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实社会 |
黄夏玉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2 |
0 |
|
7
|
论终南文化的会通精神 |
杭洁
王淼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论终南文化的会通精神 |
李志慧
|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
2010 |
1
|
|
9
|
“会通精神”: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读张岂之教授《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
王继训
藏明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0
|
从会通精神的视角看习近平用典 |
李秀珍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1
|
禅学的会通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
赵旗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和而不同——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
王长坤
任静
|
《孝感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3
|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略述张岂之先生的新作《中华人文精神》 |
闻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4
|
“和而不同”原理及其当代思考 |
张建强
欧贵明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