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逗代步 找回丢失的节奏——从The Isles of Greece重译看英诗格律可译性理据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东风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7-938,961,共12页
历经一百多年的英诗汉译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本土化阶段、自由化阶段和以顿代步阶段。尽管发展的趋势是离原文的诗学形态越来越近,但始终还是与原文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最明显的缺陷是原文由音步建构的节奏感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历经一百多年的英诗汉译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本土化阶段、自由化阶段和以顿代步阶段。尽管发展的趋势是离原文的诗学形态越来越近,但始终还是与原文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最明显的缺陷是原文由音步建构的节奏感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来。本文提出"以逗代步"的翻译方法,主张用汉语的"二字逗"来对应在英语格律诗中占绝大多数的双声音步,并用此法全文翻译了拜伦的名诗The Isles of Greece,以此证明英诗汉译时音步存在可译性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节奏 音步 代步
原文传递
以逗代步还是以顿代步?——与王东风教授商榷英诗汉译的方法
2
作者 马婷婷 侯国金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王东风教授提出采用“以逗代步”和“以平仄代抑扬”的方法翻译英诗抑扬格格律诗,以取代“以顿代步”,从而实现节奏和声律的等效。其译观不乏创新性及合理性,但是:1)“以顿代步”可以再现原诗节奏感;2)汉语声调的变化并非仅以平仄为基... 王东风教授提出采用“以逗代步”和“以平仄代抑扬”的方法翻译英诗抑扬格格律诗,以取代“以顿代步”,从而实现节奏和声律的等效。其译观不乏创新性及合理性,但是:1)“以顿代步”可以再现原诗节奏感;2)汉语声调的变化并非仅以平仄为基础。本研究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通过探讨节奏等效和汉语声调的本质回应上述二观,然后阐明汉语语法及平仄系统的嬗变,从而明确目标语为汉语的读者其认知语境的变化。最后通过比勘几个译法,重审“以顿代步”的合理性及其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诗 王东风 代步 代步 平仄代抑扬
下载PDF
“以逗代步”:王东风翻译诗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广奎 邓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诗歌翻译实践中格律诗的翻译一直困扰着译者们。要使译文达到与原诗对等的格律之美,必须遵循一定的格律对应的翻译原则。本文通过研究王东风"以逗代步"的诗歌翻译理论,认为这种翻译诗学观在指导英语格律诗翻译成汉语的实践过... 诗歌翻译实践中格律诗的翻译一直困扰着译者们。要使译文达到与原诗对等的格律之美,必须遵循一定的格律对应的翻译原则。本文通过研究王东风"以逗代步"的诗歌翻译理论,认为这种翻译诗学观在指导英语格律诗翻译成汉语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保证诗歌译文与原诗格律美的高度对应,从而证明"以逗代步"的诗歌翻译观是目前英语格律诗汉译的最佳原则和理论,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步 诗歌翻译 王东风
下载PDF
“以逗代步”重译I Wandered Lonelyas a Cloud——以郭沫若和顾子欣两个译本为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妮 《民族翻译》 2018年第4期69-75,共7页
相比其他文学体裁,诗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格律,因此诗歌翻译有必要把格律译出来,而这其中"步律"问题是难点。由于英诗中的"步"和汉语中的"顿"在长度和容量上大致相当,在英诗汉译中常采用"以顿代步&... 相比其他文学体裁,诗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格律,因此诗歌翻译有必要把格律译出来,而这其中"步律"问题是难点。由于英诗中的"步"和汉语中的"顿"在长度和容量上大致相当,在英诗汉译中常采用"以顿代步"解决诗歌中的步律问题。这种译法虽然进一步向原诗的音步靠近,但却凸显了"顿"所含字数参差不齐,即"顿"尺寸不一的缺陷。因此,为了更好地再现原诗的节奏,笔者采用王东风先生提出的"以逗代步"译法,尝试以两字一"逗",对应原诗双声音步,重译了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以此证明"以逗代步"译法在这首诗翻译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格律 代步 代步 可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