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1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174,共3页
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其审美理念是由日本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物哀的...
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其审美理念是由日本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物哀的概念、物哀的形成、物哀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的分析对物哀概念进行整体的阐释,扩大读者对物哀概念的接受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以
悲
为
美
日本文学
原文传递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
15
2
作者
叶荭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229-232,共4页
物哀作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作为一种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活动,作为一个美学的范畴,在日本文化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历史。物哀是日本的传统文学理念,物哀也是日本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
物哀作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作为一种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活动,作为一个美学的范畴,在日本文化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历史。物哀是日本的传统文学理念,物哀也是日本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民族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本文通过对物哀概念的解析,物哀审美意识形成的探讨,物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追寻以及崇尚物哀的日本文学的回溯,从文化角度上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悲
为
美
物哀
日本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
被引量:
6
3
作者
袁济喜
《齐鲁学刊》
198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涌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规范,古典悲...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涌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规范,古典悲剧美学(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而不是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开始臻于成熟。因此,研究中国固有的悲剧美学,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著名作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曾沉痛地说:“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以
悲
为
美
悲
剧
美
学
悲
怨文学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人生
悲
剧
表现内容
审
美
范畴
文艺思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潇林
郑茂平
石欣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悲伤音乐”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和教育价值。采用音乐审美范式和音乐福流体验后测任务,探索大学生聆听中国传统悲伤音乐实现“以悲为美”的心理机制,对于揭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悲伤音乐”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和教育价值。采用音乐审美范式和音乐福流体验后测任务,探索大学生聆听中国传统悲伤音乐实现“以悲为美”的心理机制,对于揭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实现“以悲为美”的“乐享转换”受音乐喜好强度调节,基于喜好的主动聆听是构建音乐美育课程的核心指标;音乐训练可以调节悲伤音乐的审美判断、增强愉悦体验,通过必要的音乐训练提升音乐参与度是增强音乐美育效应的重要环节;熟悉度对音乐“以悲为美”的审美体验影响显著,非紧张性的“悲伤体验”可能是“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上的间接反应,重复聆听非紧张性的悲伤音乐是推进音乐美育的有效策略之一。未来,悲伤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有效导赏不仅对提升高校美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
伤音乐
以
悲
为
美
音乐喜好
乐享转换
美
育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被引量:
3
5
作者
佴荣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60,共9页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各国学者惊叹的悲剧名作。中国古代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悲
剧
理论与创作
悲
剧激情
生命激情
悲
剧人物
悲
剧意境
悲
剧审
美
伦理规范
以
悲
为
美
古典
悲
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代“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
被引量:
6
6
作者
宗亦耘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在汉代漫长的音乐发展实践中,音乐的审美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早期奉雅乐为宫廷唯一音乐,到后来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士大夫阶层都开始接受俗乐,以致不同风格的民间俗乐开始被广泛吸收,逐渐融入雅乐。音乐风格也由雅乐整齐简朴发展到多变...
在汉代漫长的音乐发展实践中,音乐的审美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早期奉雅乐为宫廷唯一音乐,到后来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士大夫阶层都开始接受俗乐,以致不同风格的民间俗乐开始被广泛吸收,逐渐融入雅乐。音乐风格也由雅乐整齐简朴发展到多变甚至能表达人的高级细微情感,由仅仅表达欢乐的情绪到能够表达人的喜怒哀乐,这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到东汉后期,最终在音乐欣赏与创作中形成了"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音乐的功能离早期的只强调是"德化"人民的工具、以"中和"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的音乐欣赏观念越来越远。这一现象出现在汉代的音乐发展实践中,而并不表现于当时的音乐理论中,说明在汉代,音乐的发展实践超前于当时的音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雅乐
民间俗乐
以
悲
为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7
作者
徐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觉的应用。本赋中悲美意识的呈现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登台赋
悲
鸣
以
悲
为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亭对泣”事典生成的两个向度
8
作者
张子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亭对泣
以
悲
为
美
家国情怀
经典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诗歌“以悲为美”探索三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锡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1 .“以悲为美”的情感内涵主要包括“抒怨”与“抒愤”。二者究其实质并无大异 ,均在“中和”范围之内 ,抒怨即抒愤。认为“愤强于怨” ,“抒怨”多于“抒愤”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 ,不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事实。 2 .“以悲为美”...
1 .“以悲为美”的情感内涵主要包括“抒怨”与“抒愤”。二者究其实质并无大异 ,均在“中和”范围之内 ,抒怨即抒愤。认为“愤强于怨” ,“抒怨”多于“抒愤”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 ,不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事实。 2 .“以悲为美”的文化心理依据不止限于孟子的“恻隐之心” ,还与孔子的“忠恕之道”有密切关联。贯穿二者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同情心” ,人本主义的人际关怀。 3.“以悲为美”真正“落实”于诗歌创作实践的理论主张最早见于《诗大序》的“风论”。“风论”还隐含着怨诗最易感染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诗歌
“
以
悲
为
美
”
情感内涵
抒情
文化心理
人本主义
“同情心”
“风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与悲美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
5
10
作者
徐公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57,共15页
汉代悲情文学颇为繁盛,出现"盛世悲音"现象。首先有现实的原因,即在皇权官僚体制下,固有的社会弊端加上一些个人性因素,使当时上下各阶层人士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不幸和缺憾,悲苦、哀伤等负面情绪广泛孳生,悲情文学遂应运而盛...
汉代悲情文学颇为繁盛,出现"盛世悲音"现象。首先有现实的原因,即在皇权官僚体制下,固有的社会弊端加上一些个人性因素,使当时上下各阶层人士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不幸和缺憾,悲苦、哀伤等负面情绪广泛孳生,悲情文学遂应运而盛。这是"悲事生悲情"的社会生成机制。其次,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以悲为乐"、"以悲为美"的观念土壤。这种观念的萌生和蔓延,不但改变了悲情文学的产生基础,拓展了悲情文学的创作领域,而且使审美意识有所提升和觉醒,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
美
意识
悲
情
文学
汉代
觉醒
兴盛
“
以
悲
为
美
”
古代
美
学史
原文传递
楚音以悲为美论略
被引量:
3
11
作者
梁惠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共4页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
关键词
楚音
历史文化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特性
音乐作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宋词所积淀的民族审美心理
被引量:
4
12
作者
杨海明
《天津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81-86,共6页
民族审美心理,应该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除了它的总体性和贯穿性之外,因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环境,它又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和同一地域环境之中,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这些作者在不同的文体中所...
民族审美心理,应该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除了它的总体性和贯穿性之外,因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环境,它又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和同一地域环境之中,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这些作者在不同的文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心理,也是同中有异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同层次的审美心理综合起来,以认清我们这个民族的总体的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民族审
美
心理
以
柔
为
美
以
悲
为
美
爱情意识
词体
心理传统
南方文学
“通俗文学”
主体风格
原文传递
郑声的美学意义——郑声论之二
被引量:
3
13
作者
蔡仲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8-25,共8页
郑声既然是新声,有着与雅乐全然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社会效果,它的出现与发展变化,便必然引起人们对与之有关的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引起不同美学思想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正是这种思考与斗争使一些审美范畴得以产生,使音乐美学史...
郑声既然是新声,有着与雅乐全然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社会效果,它的出现与发展变化,便必然引起人们对与之有关的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引起不同美学思想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正是这种思考与斗争使一些审美范畴得以产生,使音乐美学史得在以斗争中向前发展。这里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声
美
学意义
音乐表现
否定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范畴
社会效果
新声
美
学思想
儒家学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骚精神”中“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探析
14
作者
邹陈舒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2-96,共5页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表现哀情,《离骚》继承了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倾向,并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成为后世文学中一种确定的思想主题,即士大夫思君忧时,虽百般罹怨,仍“九死而不悔”,这就是“风骚精神”,其内涵包括怨刺传统以及生命自觉的忧...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表现哀情,《离骚》继承了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倾向,并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成为后世文学中一种确定的思想主题,即士大夫思君忧时,虽百般罹怨,仍“九死而不悔”,这就是“风骚精神”,其内涵包括怨刺传统以及生命自觉的忧患意识。这些精神内涵决定了“以悲为美”的美学特色,在艺术表达上回环起伏、绝无直露,起着消减哀感的作用。“风骚精神”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二者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离骚》
“
以
悲
为
美
”
忧患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敏丽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孟修祥
《云梦学刊》
2003年第5期9-13,共5页
汉诗大抵包括楚歌、乐府、文人五言诗。楚歌在艺术形式上与楚辞实无区别;乐府中的部分作品变化楚辞而创为三言体;文人五言诗“风神或近楚《骚》”。艺术情调上,楚歌本身就具有哀怨悲凉的情调,而屈、宋又把这种悲凉之音加之以更为深沉的...
汉诗大抵包括楚歌、乐府、文人五言诗。楚歌在艺术形式上与楚辞实无区别;乐府中的部分作品变化楚辞而创为三言体;文人五言诗“风神或近楚《骚》”。艺术情调上,楚歌本身就具有哀怨悲凉的情调,而屈、宋又把这种悲凉之音加之以更为深沉的内涵,形成“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汉代下层文人的人生悲剧命运,促使他们在创作中自觉认同楚辞的创作倾向。从而使这种情调在汉代的楚歌、乐府与文人五言诗中再度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汉诗
影响
以
悲
为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继承·拓展·超越——《红楼梦》悲剧意识试绎
被引量:
2
17
作者
韩进廉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无人否认.《红楼梦》是个悲剧,而且是“悲剧之悲剧”、“彻头彻尾之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然而由于“悲剧”这一概念的西方起源给东土对其理解所形成的导向,在具体阐释《红楼梦》悲剧的审美价值时往往“削足适履”,把《红楼梦》...
无人否认.《红楼梦》是个悲剧,而且是“悲剧之悲剧”、“彻头彻尾之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然而由于“悲剧”这一概念的西方起源给东土对其理解所形成的导向,在具体阐释《红楼梦》悲剧的审美价值时往往“削足适履”,把《红楼梦》视为西方悲剧观念的一个注脚.要真正认识和把握《红楼梦》悲剧的独特性,必须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这样做并不排斥向西方悲剧理论的借鉴,更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必然性的科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
剧意识
《红楼梦》
悲
剧观念
中国文化
曹雪芹
司马迁
乾隆盛世
以
悲
为
美
“秋”
人生
悲
剧
原文传递
从音乐意象看魏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被引量:
2
18
作者
刘志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本文通过对“清商”曲与“慷慨”情的细致考察,讨论了“清商”乐与五言诗的深层契合关系,对“慷慨”之音激昂、急骤、短促、回旋往复的旋律、节奏特点作出了明确界定;文章认为,以曹植侧重借音乐意象象征审美主体自我形象的表达方式...
本文通过对“清商”曲与“慷慨”情的细致考察,讨论了“清商”乐与五言诗的深层契合关系,对“慷慨”之音激昂、急骤、短促、回旋往复的旋律、节奏特点作出了明确界定;文章认为,以曹植侧重借音乐意象象征审美主体自我形象的表达方式与曹丕侧重于审美感受和具体描摹音乐表现的表达方式,代表了建安时代以音乐与美女形象组合象征审美理想的创作倾向;以嵇、阮为代表的正始之音具有明显的沉思倾向,更富于哲学气息和艺术情调,是理性主义与艺术审美的有机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意象
魏晋诗歌
审
美
主体
音乐表现
审
美
理想
生命表
建安时代
建安诗人
自我形象
以
悲
为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喻世、思人、赋情——浅谈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以悲为美”筝乐审美的体现
被引量:
1
19
作者
洪艳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2S期212-213,共2页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华夏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筝历经2500多年之流传,不断发展、完善,在历史音乐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独树一帜。众多抚筝听筝者借筝喻世、思人、赋情,建构起中国...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华夏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筝历经2500多年之流传,不断发展、完善,在历史音乐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独树一帜。众多抚筝听筝者借筝喻世、思人、赋情,建构起中国民族音乐长河中独特的筝文化。本文借研究魏晋南北朝至宋代音乐和文学作品对筝所表现的风格、意境等,尝试探讨古代筝艺"以悲为美"的艺术内涵,以达对古筝艺术"管中窥豹"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悲
为
美
喻世
思人
赋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审美方式及其演变探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袁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49-50,共2页
人们从春秋战国起,就开始关注艺术以及人情感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是重要的审美方式,人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究。本文主要针对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结合文学自身演变规律,以屈原...
人们从春秋战国起,就开始关注艺术以及人情感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是重要的审美方式,人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究。本文主要针对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结合文学自身演变规律,以屈原以及汉文学创作为基础,融合时代背景,探究其审美方式以及演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首先探讨了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方式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以悲为美"审美方式的演变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了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方式以及演变规律,进而影响人们的文学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方式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锦
机构
吉林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174,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近代日本文人战争观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研究"(14YJC77004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其审美理念是由日本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物哀的概念、物哀的形成、物哀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的分析对物哀概念进行整体的阐释,扩大读者对物哀概念的接受和认识。
关键词
物哀
以
悲
为
美
日本文学
Keywords
tragic beauty
mono-no-aware
Japanese literature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
15
2
作者
叶荭
机构
安徽大学英语教学部
出处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229-232,共4页
文摘
物哀作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作为一种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活动,作为一个美学的范畴,在日本文化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历史。物哀是日本的传统文学理念,物哀也是日本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民族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本文通过对物哀概念的解析,物哀审美意识形成的探讨,物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追寻以及崇尚物哀的日本文学的回溯,从文化角度上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关键词
以
悲
为
美
物哀
日本文学
Keywords
tragic beauty mono-no-aware Japanese literature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
被引量:
6
3
作者
袁济喜
出处
《齐鲁学刊》
198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文摘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涌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规范,古典悲剧美学(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而不是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开始臻于成熟。因此,研究中国固有的悲剧美学,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著名作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曾沉痛地说:“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以
悲
为
美
悲
剧
美
学
悲
怨文学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人生
悲
剧
表现内容
审
美
范畴
文艺思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潇林
郑茂平
石欣宇
机构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青木关国立音乐院音乐家群体谱系研究”(2019YBYS149),项目负责人:郑茂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音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SWU1709123),项目负责人:郑茂平。
文摘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悲伤音乐”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和教育价值。采用音乐审美范式和音乐福流体验后测任务,探索大学生聆听中国传统悲伤音乐实现“以悲为美”的心理机制,对于揭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实现“以悲为美”的“乐享转换”受音乐喜好强度调节,基于喜好的主动聆听是构建音乐美育课程的核心指标;音乐训练可以调节悲伤音乐的审美判断、增强愉悦体验,通过必要的音乐训练提升音乐参与度是增强音乐美育效应的重要环节;熟悉度对音乐“以悲为美”的审美体验影响显著,非紧张性的“悲伤体验”可能是“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上的间接反应,重复聆听非紧张性的悲伤音乐是推进音乐美育的有效策略之一。未来,悲伤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有效导赏不仅对提升高校美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悲
伤音乐
以
悲
为
美
音乐喜好
乐享转换
美
育效应
Keywords
sad music
beauty from sadness
music liking
hedonic shift
aestheticeducation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被引量:
3
5
作者
佴荣本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60,共9页
文摘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各国学者惊叹的悲剧名作。中国古代悲...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悲
剧
理论与创作
悲
剧激情
生命激情
悲
剧人物
悲
剧意境
悲
剧审
美
伦理规范
以
悲
为
美
古典
悲
剧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代“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
被引量:
6
6
作者
宗亦耘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文摘
在汉代漫长的音乐发展实践中,音乐的审美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早期奉雅乐为宫廷唯一音乐,到后来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士大夫阶层都开始接受俗乐,以致不同风格的民间俗乐开始被广泛吸收,逐渐融入雅乐。音乐风格也由雅乐整齐简朴发展到多变甚至能表达人的高级细微情感,由仅仅表达欢乐的情绪到能够表达人的喜怒哀乐,这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到东汉后期,最终在音乐欣赏与创作中形成了"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音乐的功能离早期的只强调是"德化"人民的工具、以"中和"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的音乐欣赏观念越来越远。这一现象出现在汉代的音乐发展实践中,而并不表现于当时的音乐理论中,说明在汉代,音乐的发展实践超前于当时的音乐理论。
关键词
汉代
雅乐
民间俗乐
以
悲
为
美
Keywords
Han dynasty
ceremonial music
secular music
sadness is beautiful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7
作者
徐乐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金
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虚拟教研室项目,项目编号:LSXNJYS202208。
文摘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觉的应用。本赋中悲美意识的呈现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
关键词
曹植
登台赋
悲
鸣
以
悲
为
美
Keywords
Cao Zhi
DengTaiFu
utter sad calls
take sadness as beaut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亭对泣”事典生成的两个向度
8
作者
张子尧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3-QN002)。
文摘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关键词
新亭对泣
以
悲
为
美
家国情怀
经典化
Keywords
Weeping in Xin Ting
Taking Sadness as Aesthetic
Patriotic Sentiment
Canoniz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诗歌“以悲为美”探索三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锡坤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文摘
1 .“以悲为美”的情感内涵主要包括“抒怨”与“抒愤”。二者究其实质并无大异 ,均在“中和”范围之内 ,抒怨即抒愤。认为“愤强于怨” ,“抒怨”多于“抒愤”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 ,不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事实。 2 .“以悲为美”的文化心理依据不止限于孟子的“恻隐之心” ,还与孔子的“忠恕之道”有密切关联。贯穿二者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同情心” ,人本主义的人际关怀。 3.“以悲为美”真正“落实”于诗歌创作实践的理论主张最早见于《诗大序》的“风论”。“风论”还隐含着怨诗最易感染人心。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诗歌
“
以
悲
为
美
”
情感内涵
抒情
文化心理
人本主义
“同情心”
“风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与悲美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
5
10
作者
徐公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57,共15页
文摘
汉代悲情文学颇为繁盛,出现"盛世悲音"现象。首先有现实的原因,即在皇权官僚体制下,固有的社会弊端加上一些个人性因素,使当时上下各阶层人士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不幸和缺憾,悲苦、哀伤等负面情绪广泛孳生,悲情文学遂应运而盛。这是"悲事生悲情"的社会生成机制。其次,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以悲为乐"、"以悲为美"的观念土壤。这种观念的萌生和蔓延,不但改变了悲情文学的产生基础,拓展了悲情文学的创作领域,而且使审美意识有所提升和觉醒,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审
美
意识
悲
情
文学
汉代
觉醒
兴盛
“
以
悲
为
美
”
古代
美
学史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楚音以悲为美论略
被引量:
3
11
作者
梁惠敏
机构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
关键词
楚音
历史文化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特性
音乐作品
Keywords
the music of Chu State
culture
sorrow as beauty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宋词所积淀的民族审美心理
被引量:
4
12
作者
杨海明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81-86,共6页
文摘
民族审美心理,应该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除了它的总体性和贯穿性之外,因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环境,它又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和同一地域环境之中,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这些作者在不同的文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心理,也是同中有异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同层次的审美心理综合起来,以认清我们这个民族的总体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
唐宋词
民族审
美
心理
以
柔
为
美
以
悲
为
美
爱情意识
词体
心理传统
南方文学
“通俗文学”
主体风格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郑声的美学意义——郑声论之二
被引量:
3
13
作者
蔡仲德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8-25,共8页
文摘
郑声既然是新声,有着与雅乐全然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社会效果,它的出现与发展变化,便必然引起人们对与之有关的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引起不同美学思想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正是这种思考与斗争使一些审美范畴得以产生,使音乐美学史得在以斗争中向前发展。这里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郑声
美
学意义
音乐表现
否定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范畴
社会效果
新声
美
学思想
儒家学派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骚精神”中“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探析
14
作者
邹陈舒怡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2-96,共5页
文摘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表现哀情,《离骚》继承了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倾向,并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成为后世文学中一种确定的思想主题,即士大夫思君忧时,虽百般罹怨,仍“九死而不悔”,这就是“风骚精神”,其内涵包括怨刺传统以及生命自觉的忧患意识。这些精神内涵决定了“以悲为美”的美学特色,在艺术表达上回环起伏、绝无直露,起着消减哀感的作用。“风骚精神”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二者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
关键词
《诗经》
《离骚》
“
以
悲
为
美
”
忧患意识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Lisao
the beauty of sorrow
consciousness of hardship
分类号
I207.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敏丽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特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孟修祥
机构
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云梦学刊》
2003年第5期9-13,共5页
文摘
汉诗大抵包括楚歌、乐府、文人五言诗。楚歌在艺术形式上与楚辞实无区别;乐府中的部分作品变化楚辞而创为三言体;文人五言诗“风神或近楚《骚》”。艺术情调上,楚歌本身就具有哀怨悲凉的情调,而屈、宋又把这种悲凉之音加之以更为深沉的内涵,形成“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汉代下层文人的人生悲剧命运,促使他们在创作中自觉认同楚辞的创作倾向。从而使这种情调在汉代的楚歌、乐府与文人五言诗中再度复现。
关键词
楚辞
汉诗
影响
以
悲
为
美
Keywords
Chu Ci
poem of Han Dynasty
influence
takes sadnesses as beautiful things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继承·拓展·超越——《红楼梦》悲剧意识试绎
被引量:
2
17
作者
韩进廉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文摘
无人否认.《红楼梦》是个悲剧,而且是“悲剧之悲剧”、“彻头彻尾之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然而由于“悲剧”这一概念的西方起源给东土对其理解所形成的导向,在具体阐释《红楼梦》悲剧的审美价值时往往“削足适履”,把《红楼梦》视为西方悲剧观念的一个注脚.要真正认识和把握《红楼梦》悲剧的独特性,必须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这样做并不排斥向西方悲剧理论的借鉴,更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必然性的科学阐释.
关键词
悲
剧意识
《红楼梦》
悲
剧观念
中国文化
曹雪芹
司马迁
乾隆盛世
以
悲
为
美
“秋”
人生
悲
剧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音乐意象看魏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被引量:
2
18
作者
刘志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清商”曲与“慷慨”情的细致考察,讨论了“清商”乐与五言诗的深层契合关系,对“慷慨”之音激昂、急骤、短促、回旋往复的旋律、节奏特点作出了明确界定;文章认为,以曹植侧重借音乐意象象征审美主体自我形象的表达方式与曹丕侧重于审美感受和具体描摹音乐表现的表达方式,代表了建安时代以音乐与美女形象组合象征审美理想的创作倾向;以嵇、阮为代表的正始之音具有明显的沉思倾向,更富于哲学气息和艺术情调,是理性主义与艺术审美的有机组合。
关键词
音乐意象
魏晋诗歌
审
美
主体
音乐表现
审
美
理想
生命表
建安时代
建安诗人
自我形象
以
悲
为
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喻世、思人、赋情——浅谈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以悲为美”筝乐审美的体现
被引量:
1
19
作者
洪艳
机构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2S期212-213,共2页
文摘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华夏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筝历经2500多年之流传,不断发展、完善,在历史音乐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独树一帜。众多抚筝听筝者借筝喻世、思人、赋情,建构起中国民族音乐长河中独特的筝文化。本文借研究魏晋南北朝至宋代音乐和文学作品对筝所表现的风格、意境等,尝试探讨古代筝艺"以悲为美"的艺术内涵,以达对古筝艺术"管中窥豹"之目的。
关键词
以
悲
为
美
喻世
思人
赋情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审美方式及其演变探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袁媛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49-50,共2页
文摘
人们从春秋战国起,就开始关注艺术以及人情感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是重要的审美方式,人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究。本文主要针对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结合文学自身演变规律,以屈原以及汉文学创作为基础,融合时代背景,探究其审美方式以及演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首先探讨了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方式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以悲为美"审美方式的演变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了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方式以及演变规律,进而影响人们的文学审美倾向。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以
悲
为
美
审
美
方式
演变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张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6
原文传递
2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叶荭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
袁济喜
《齐鲁学刊》
198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
刘潇林
郑茂平
石欣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佴荣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汉代“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
宗亦耘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徐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亭对泣”事典生成的两个向度
张子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诗歌“以悲为美”探索三题
张锡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汉代悲情文学的兴盛与悲美意识的觉醒
徐公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11
楚音以悲为美论略
梁惠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唐宋词所积淀的民族审美心理
杨海明
《天津社会科学》
1987
4
原文传递
13
郑声的美学意义——郑声论之二
蔡仲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风骚精神”中“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探析
邹陈舒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张敏丽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
孟修祥
《云梦学刊》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继承·拓展·超越——《红楼梦》悲剧意识试绎
韩进廉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原文传递
18
从音乐意象看魏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刘志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喻世、思人、赋情——浅谈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以悲为美”筝乐审美的体现
洪艳
《科教文汇》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审美方式及其演变探究
袁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