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岂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大学教师 中外 人文知识 名著 内化 文化 化名 古今 今文
下载PDF
是大象,还是甲虫?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建军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29,共18页
关键词 《檀香刑》 莫言 长篇小说 长篇 批评家 文坛 作家 例证 今文 广告词
原文传递
早期有关“古今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运富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66-89,共24页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充了具体古今字例的分析。郑众和郑玄所谓的古今字,是指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项通行用不同字的现象。古字和今字之间同义、同音但不同字。郑玄等人注释中的"古""今"、"古文""今文"有多种涵义和所指,或沟通古今字,或注释古今语,或校勘版本异文,其实各自所使用的表述方式和措词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注意分辨,以免误解、误用、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字 郑众 郑玄 古文 今文 古今语 版本校勘
下载PDF
明皇改经与《孝经》学的转折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壁生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51,共8页
《孝经》之学,经文有古今文之分,郑注主今文,孔传主古文,经文互有出入,注解大相违异。唐代天下一统,经学随之统一,故有《九经正义》之写定。而《孝经》仍今古别行。至唐玄宗之世,乃诏令群儒质定《孝经》之义,刘知几主古文,立十二验以驳... 《孝经》之学,经文有古今文之分,郑注主今文,孔传主古文,经文互有出入,注解大相违异。唐代天下一统,经学随之统一,故有《九经正义》之写定。而《孝经》仍今古别行。至唐玄宗之世,乃诏令群儒质定《孝经》之义,刘知几主古文,立十二验以驳郑注,司马贞主今文,言古文鄙俚,事俱载《唐会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唐会要》 今文 古文 唐玄宗 刘知几 司马贞 经文
原文传递
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承略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朝廷 王莽 西汉 今文 两汉 东汉 开创者 《鲁诗》 毛诗 《诗》
原文传递
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 被引量:7
6
作者 莫道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66-71,共6页
骈文的名称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骈文的认识过程。骈文最初的名称应是连珠。之后逐渐有今文、今体、四六、骈体、俪体、骈俪诸称。从内涵来看,骈文是从修辞学角度划分出的散文分类概念,骈文就是由对偶文辞组成的文章。这种对偶应包括字... 骈文的名称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骈文的认识过程。骈文最初的名称应是连珠。之后逐渐有今文、今体、四六、骈体、俪体、骈俪诸称。从内涵来看,骈文是从修辞学角度划分出的散文分类概念,骈文就是由对偶文辞组成的文章。这种对偶应包括字数、意义、词性、结构四个方面内容。从外延来看,骈赋无疑应归属于骈文的范畴。骈文与韵文、文学等概念是交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韵文 今体 散文 对偶 今文 文学 四六文 文体 翰藻
下载PDF
武威汉简在学术上的贡献 被引量:7
7
《考古》 1960年第8期29-33,共5页
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县,在汉代为武威郡治所在的姑臧县。自汉武帝置郡以后,迁徙内地居民,兴筑长城,设立烽燧,屯戍守望兵卒,改变了河西走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面貌;而在中西交通的关系上,它成为沟通中国内地与西域的走廊,也成为通向欧洲... 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县,在汉代为武威郡治所在的姑臧县。自汉武帝置郡以后,迁徙内地居民,兴筑长城,设立烽燧,屯戍守望兵卒,改变了河西走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面貌;而在中西交通的关系上,它成为沟通中国内地与西域的走廊,也成为通向欧洲"丝路"的起点,在中西商业交通与文化交流上起了纽带作用。在汉朝置郡以后,这里在经济制度、农业技术和学术文化方面也有了进步。两汉之际,河西地区,特别是姑臧,成为较为殷富的地方。尤其在西汉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简 西汉 汉代 河西地区 中国内地 今文 今本 学术文化 中西交通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徐邈反切系统中特殊音切举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蒋希文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0-215,共6页
利用"反切"来研究汉语语音史,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早期反切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字书、韵书中的反切。这种反切主要是用来注音的。二是一般典籍中的反切。这种反切除注音外,根据文献资料性质的不同,有时还有其他作用。徐邈... 利用"反切"来研究汉语语音史,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早期反切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字书、韵书中的反切。这种反切主要是用来注音的。二是一般典籍中的反切。这种反切除注音外,根据文献资料性质的不同,有时还有其他作用。徐邈是一位"经师"。徐邈注经的反切,既反映徐邈的语音系统,也反映徐邈在训诂学上的一些特点:守故训,重师承,以今文改订古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系统 广韵 注音 说文 文献资料 经典释文 语音系统 正义 今文 古文
原文传递
论梅本古文《尚书》的渊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蓓 《文献》 1997年第2期146-180,共35页
《尚书》是五经中极为复杂的一经,其存在问题极多,尤其是《尚书》源流更是《尚书》学史上纠缠不清的难题,有些问题似乎已成为"死结",作者所论列的梅本古文《尚书》的渊源便是其中"死结"之一。该文在对梅本古文《尚... 《尚书》是五经中极为复杂的一经,其存在问题极多,尤其是《尚书》源流更是《尚书》学史上纠缠不清的难题,有些问题似乎已成为"死结",作者所论列的梅本古文《尚书》的渊源便是其中"死结"之一。该文在对梅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的内容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指出二十五篇古文的思想观点与今文《尚书》相比,呈现出惊人的前后一致性,在这种一致性中,丝毫看不出历史演进的轨迹。而且,古文二十五篇所呈现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孟子的历史观极为吻合。作者通过孟子与孔子在诸多方面的对比,并仔细考察了有关孟子的文献记载,以及古文《尚书》流传的历史,指出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之手的润色与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今古文 孔子 伏生 今文 孔颖达 伊尹 立于学官 古文尚书 渊源
原文传递
刘向《条灾异封事》用《诗》考论——刘向《诗》学观念再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立克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0-85,共6页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上之《条灾异封事》引《诗》为研究对象,考察后可知:刘向用《诗》确不守家法,甚至无今古文之别;在不同场合运用相同《诗》典时,取义亦有不同,据此可知刘向"通经致用"的汉儒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法 今文 古文 通经致用
下载PDF
论《丧服》《服传》的成书时代与古今文性质——兼说武威汉简《仪礼》的属性
11
作者 徐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没有足够证据将《服传》的成书时代断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即如沈文倬所说《服传》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书,至汉景帝、武帝之间才转写成隶书。《服传》成书大概在西汉初至汉宣帝甘露三年石渠阁会议之间,之后一直单篇流传,其经传合编的时代要晚... 没有足够证据将《服传》的成书时代断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即如沈文倬所说《服传》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书,至汉景帝、武帝之间才转写成隶书。《服传》成书大概在西汉初至汉宣帝甘露三年石渠阁会议之间,之后一直单篇流传,其经传合编的时代要晚到东汉末期马融、郑玄的时代,而且即使当时注家将经传合编,也仍视《服传》为《仪礼》的记传,因此并未对其古今异文作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服传 古文 今文 武威汉简
下载PDF
《白虎通》元本價值述論——兼談文本中層結構在校勘中的意義
12
作者 石瑊 《古典文献研究》 2023年第2期276-287,共12页
《白虎通》是東漢章帝建初四年(79)白虎觀經學會議的最終成果1。此書因備載今文博士家言,又兼及古文經説,是經學史乃至中國古代哲學與思想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白虎通》從東漢至今的近兩千年裏,一直以相對完整的面貌流傳。其現存版本... 《白虎通》是東漢章帝建初四年(79)白虎觀經學會議的最終成果1。此書因備載今文博士家言,又兼及古文經説,是經學史乃至中國古代哲學與思想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白虎通》從東漢至今的近兩千年裏,一直以相對完整的面貌流傳。其現存版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無錫州學刻《白虎通德論》十卷(以下簡稱“元大德本”)和元小字本《白虎通》二卷爲最早2,明清傳本多據之翻刻。清乾隆年間,盧文弨在莊述祖校勘的基礎上,與孫志祖、周廣業等十數人共校《白虎通》,并收入《抱經堂叢書》刊行,是爲抱經堂本《白虎通》四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白虎通 經學 四年 重要典籍 今文 校勘 小字本
原文传递
思想史和社会史的沟通与整合——略谈艾尔曼“新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旭曙 《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史学界 思想与社会 历史学 史论 帝国 社会史 今文 思想史 方法论意义 理学
下载PDF
巴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富生 牛峰 余福月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5-577,共3页
关键词 巴特综合征 诊断与治疗 代谢性碱中毒 高醛固酮血症 首次发现 血压正常 低钾性 今文 年代 成人
下载PDF
段玉裁《书》学思想初探
15
作者 郭骥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35-45,共11页
乾嘉朴学大家段玉裁除《说文解字注》外,还以《古文尚书撰异》闻名。在这部书中他分辨真伪古文,考证前人注疏,部分剥离了后代在古文尚书上留下的印记。同时他还运用古文字知识释读《尚书》中的疑难字句。由于时代局限,书中也有一定的错... 乾嘉朴学大家段玉裁除《说文解字注》外,还以《古文尚书撰异》闻名。在这部书中他分辨真伪古文,考证前人注疏,部分剥离了后代在古文尚书上留下的印记。同时他还运用古文字知识释读《尚书》中的疑难字句。由于时代局限,书中也有一定的错误。本文列举其中的主要方面进行探讨,但最终肯定段玉裁所运用的科学考订方法,指出其将《说文》等新材料融入《尚书》研究,为后来学者指出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尚书》 古文 今文
原文传递
《易》孟氏古文说与汉代经学今古文问题
16
作者 吴仰湘 《中国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203,208,共24页
许慎《说文序》提到:“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这是交代《说文》称引经传的文本属性,不料宋明以来疑窦丛生,形成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清儒及民国学者对... 许慎《说文序》提到:“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这是交代《说文》称引经传的文本属性,不料宋明以来疑窦丛生,形成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清儒及民国学者对“皆古文”句相继作解,异说纷纭;段玉裁、王国维指“古文”为书体或学派,均有谬误;洪颐煊、宋翔凤、马宗霍专从孟氏易学内容论其古文属性,同为臆测;杨树达径从文本索得真解,但许慎称孟氏今文为古文的疑惑仍未尽释。宋翔凤又分辨汉《易》经为古文、传(注)为今文,意外揭开《易》孟氏今古文之谜。参照《易》孟氏“古文本/今文说”的组合模式,从今古文经本、经说的组配入手,分析汉代七经传承情状,观察两汉经学进程,豁然发现汉代经学并非今古文分立互争的两极化世界,而是今古文交错共存的多样化生态。《易》孟氏今古文真相一旦大白,汉代经学今古文纠纷也就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易》孟氏 古文 今文 汉代经学
原文传递
曹元弼《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文倬 《文献》 198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是我师曹元弼先生晚年的巨著。师字谷孙,又字师郑,号叔彦,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幼年好《毛诗》,读陈奂《诗毛氏传疏》,见其所述名物制度与礼经多不合,领会到通礼才能通诗,遂专攻"三礼"郑注。
关键词 古文尚书 笺释 郑氏 今古文 礼经 郑注 苏州市 郑玄 晚年 今文
原文传递
帛、今本《易经》今、古文字考(乾至蹇)——兼及帛、今本卦爻辞异文辨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7,共15页
本文取帛书《易经》乾至蹇卦的卦爻辞与今本对应的卦爻辞异文进行对比,阐释了二者今、古文的使用情况,并对二者诸多异文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论。
关键词 今文 古文 帛书《易经》 《易经》
下载PDF
今古文分派之说始自何人——从刘师培的一则文字谈起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帆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经学有今文、古文之别,是为常识。但将今文、古文分为两大派,则似乎并非很久远的事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晚清以前的历代学者,虽常论及今文、古文,却没有以今文为一大派,古文为另一大派的。用这样分派的观点来看汉代经学的,实始于... 经学有今文、古文之别,是为常识。但将今文、古文分为两大派,则似乎并非很久远的事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晚清以前的历代学者,虽常论及今文、古文,却没有以今文为一大派,古文为另一大派的。用这样分派的观点来看汉代经学的,实始于四川学者廖平先生的名著《今古学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 刘师培 文字 汉代经学 今文 李学勤 学者
下载PDF
浅谈出版人的理想与生存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甄树声 《中国编辑》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写作、编辑、校对、设计、营销、售后服务……出版的一系列活动,默默地承接着古今文明的延续,也默默地昭示着出版人的责任。出版人,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使者,有责任将人类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书或其他媒介的形式奉献给读... 写作、编辑、校对、设计、营销、售后服务……出版的一系列活动,默默地承接着古今文明的延续,也默默地昭示着出版人的责任。出版人,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使者,有责任将人类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书或其他媒介的形式奉献给读者。如果给出版人一个理想、一个梦,那一定是出版在书架上立得住,藏之名山、传之久远的图书,实现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图书 传播文化 编辑 生存问题 校对 科学知识 名山 古今 今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