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娴 刘汝青 +2 位作者 杜德荣 李其林 郑定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0期844-846,856,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6.25、12.5、25、50、100 mg.L-1的FOD作用24、48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 mg...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6.25、12.5、25、50、100 mg.L-1的FOD作用24、48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 mg.L-1的FOD作用A375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P<0.05),25 mg.L-1的FOD作用A375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受抑制(P<0.05);25 mg.L-1的FOD作用B16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50 mg.L-1的FOD作用B16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活力也明显降低(P<0.05);分别作用24 h和48 h后,两组随着浓度的升高,不同浓度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下降。结论 FOD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 黑色素瘤A375细胞 黑色素瘤B16细胞 生长抑制
下载PDF
草胡椒属植物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大永 杨秀秀 +2 位作者 卢轩 史丽颖 冯宝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考察三种草胡椒属植物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A375细胞,实验处理前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A... 目的考察三种草胡椒属植物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A375细胞,实验处理前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细胞存活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降低。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水层在高浓度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属三种植物石蝉草、豆瓣绿和草胡椒均有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胡椒属 黑色素瘤A375细胞 细胞增殖 豆瓣绿
原文传递
杨梅枝条醇提物对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园园 俞浙萍 +4 位作者 张淑文 李有贵 孙鹂 郑锡良 戚行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4-983,共10页
杨梅(Myrica rubra)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利用杨梅枝条醇提物(Myrica rubra branch extract,MRBE)开展其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作用研究。采用MTT法、PI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解... 杨梅(Myrica rubra)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利用杨梅枝条醇提物(Myrica rubra branch extract,MRBE)开展其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作用研究。采用MTT法、PI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解析MRBE诱导A375细胞阻滞与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RBE对A375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抑制率最高达49.46%;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MRBE作用48 h可使A375细胞阻滞于S期并发生凋亡;q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MRBE可能通过上调P21和下调CyclinA、CyclinD、CDK2、CDK4、CDK6、E2F1等基因的表达,诱导A375细胞阻滞于S期,同时下调Bcl-w和Raf基因的表达促使A375细胞凋亡。初步解析了MRBE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利用MRBE研发抗黑色素瘤潜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助于提高杨梅枝条的药用附加值,拓宽杨梅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枝条醇提物 黑色素瘤A375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IFN-β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芬 徐国林 +1 位作者 于春水 牟韵竹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ed ligand,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可溶性TRAIL蛋白单独处理以及联合IFN-β处理后A375细胞的增...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ed ligand,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可溶性TRAIL蛋白单独处理以及联合IFN-β处理后A375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单独处理及联合IFN-β处理后A375细胞内TRAIL受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TRAIL蛋白联合IFN-β处理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中TRAIL受体DcR1、DcR2、DR4、DR5表达增高,肿瘤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增加。与单独处理相比,联合处理后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表达上调,NF-κB下调。结论 IFN-β能通过上调黑色素瘤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增加TRAIL受体的表达从而增强A375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A375细胞 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B 干扰素
下载PDF
2-丁亚砜-1,4-萘醌诱导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宛婷 李雨 +2 位作者 罗英花 刘畅 金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2-丁亚砜-1,4-萘醌(BSNQ)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阐明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BSNQ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BSNQ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诱导凋... 目的:探究2-丁亚砜-1,4-萘醌(BSNQ)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阐明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BSNQ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BSNQ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BSNQ对A375细胞内ROS的调控作用.结果:BSNQ处理A375细胞其存活率逐渐降低.BSNQ能够显著诱导A375细胞发生凋亡.抗凋亡蛋白p-Akt和Bcl-2表达量逐渐降低,pro-caspase-3表达量逐渐降低,促凋亡蛋白Bad和cleaved-caspase-3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BSNQ能够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同时,BSNQ与NAC共同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BSNQ诱导的细胞凋亡程度.结论:BSNQ通过上调细胞内ROS水平,下调Akt信号通路的活性,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丁亚砜-1 4-萘醌 黑色素瘤A375细胞 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 活性氧
下载PDF
过表达miR-330-3p通过BMI1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赵宁 宋丹阳 +1 位作者 崔国家 史晓宇 《解剖科学进展》 2020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330-3p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330-3p模拟物转染黑色素瘤A375细胞,设置空白组(未进行转染)、miR-330-3p正常对照组(转染无义序列)、miR-330-3p模拟物转染组(转染miR-330-3p模拟物),...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330-3p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330-3p模拟物转染黑色素瘤A375细胞,设置空白组(未进行转染)、miR-330-3p正常对照组(转染无义序列)、miR-330-3p模拟物转染组(转染miR-330-3p模拟物),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375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MI1蛋白表达,应用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MI1是否为miR-330-3p的靶基因。结果miR-330-3p过表达后,A37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BMI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BMI1为miR-330-3p的靶基因。结论过表达miR-330-3p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与下调BMI1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0-3p BMI1 黑色素瘤A375细胞 增殖
原文传递
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对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晖 李文静 +2 位作者 马荣 曹建华 韩志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941-3945,共5页
目的:研究天然产物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PG)对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0、10、20、50μg/mL的PG作用于A375细胞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以0(对照)、20、50μg/mL的PG作用于A375细... 目的:研究天然产物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PG)对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0、10、20、50μg/mL的PG作用于A375细胞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以0(对照)、20、50μg/mL的PG作用于A375细胞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内外的蛋白表达;以0(对照)、5、10μmol/L的PG作用于A375细胞48 h后,采用酶底物法测定细胞中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结果:PG能有效降低A375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比较,20、50μg/mL的PG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Caspase-3、PARP及细胞基质中细胞色素C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或P<0.01),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或P<0.01);5、10μmol/L的PG作用后细胞中Caspase-9活性明显增强(P<0.05或P<0.01),Caspase-8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PG能抑制A375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其是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外流来发挥促凋亡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 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途径
下载PDF
质子辐射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DNA损伤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巧娟 隋丽 +4 位作者 刘建成 汪越 马立秋 朱润 郭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55-2466,共12页
为研究质子辐射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的杀伤效应,本研究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15 MeV质子,以0、1、2、4、8 Gy剂量辐照A375细胞,以细胞克隆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375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周期阻滞及凋亡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 Gy辐照后... 为研究质子辐射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的杀伤效应,本研究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15 MeV质子,以0、1、2、4、8 Gy剂量辐照A375细胞,以细胞克隆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375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周期阻滞及凋亡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 Gy辐照后细胞的γH2AX焦点数,并与相同条件下的γ射线辐射对比。结果表明,在1~8 Gy剂量下,随着剂量的增加,A375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在4~8 Gy剂量下,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后12 h,细胞G2/M期阻滞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质子辐射诱导的周期阻滞强于γ射线;辐照后48 h,γ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已基本解除,但质子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除1 Gy外,2~8 Gy均未完全解除。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比例有所增加,且质子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高于γ射线。辐照2 Gy后,γ射线和质子诱导的γH2AX焦点峰值均在照后1 h出现,质子辐射诱导的γH2AX焦点数和大小均高于γ射线。以上结果表明,质子辐射可有效杀伤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在黑色素瘤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 质子辐射 细胞周期 克隆形成率 细胞凋亡 γH2AX焦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