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理研讲及信仰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法融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5,共5页
道家思想蕴含着哲学、科学及宗教文化。而本文从哲学和宗教的综合方面,用传统经典及儒道内涵,论证“道”之理义及其信仰根基,从老子《道德经》中所提的“道”出发,着重分析“道”之动生一,而“一生二”,即“道”为无极,生太极一... 道家思想蕴含着哲学、科学及宗教文化。而本文从哲学和宗教的综合方面,用传统经典及儒道内涵,论证“道”之理义及其信仰根基,从老子《道德经》中所提的“道”出发,着重分析“道”之动生一,而“一生二”,即“道”为无极,生太极一分为二。这对立统一的阴阳之“二”在诸多领域的体用,引论而抽象地阐明出“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儒道世界观和宇宙观,具体说明“道”、“德”在修持中的信仰和功用上的效果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二” 功能及作用 《道德经》 阴阳关系 对立统一 “道”与“德” 信仰 六十四卦 人身阴阳
原文传递
《吕祖百字碑》注
2
作者 田诚阳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内丹 身体内部 人身阴阳 虚无境界 致虚守静 性命双修 文字语言 祖本 基本药物 自然而然
原文传递
论太极拳的教学实践
3
作者 朱兴美 《才智》 2008年第24期188-188,198,共2页
在我国多种多样的拳术中,太极拳可算是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拳种。太极拳的原理,在陈氏《太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著述中多有详细的路数,可惜这些经典著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 在我国多种多样的拳术中,太极拳可算是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拳种。太极拳的原理,在陈氏《太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著述中多有详细的路数,可惜这些经典著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欢迎,但是都以学会拳架为终。因不知其内的含义,从而影响了健身的效果。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叙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之道,阴阳而已,人身亦然,故人身阴阳,往往不得起平,则血气泻而疾病生。故练气术尚焉中国拳术流传已久,然皆为武技,其中精义瞢然不讲,即有略知一二者,或珍密不以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论 陈氏太极拳 王宗岳 武技 拳种 人身阴阳 揽雀尾 十三势 含胸拔背 天地之道
原文传递
《管见医案》“人身阴阳水火说”学术思想及辨治特色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兵 郭锦晨 +3 位作者 程悦 万四妹 洪靖 冯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88-489,共2页
陈鸿猷,安徽祁门人,清代新安医家,临证详慎周密,治病多从心肾人手,效果颇佳,其私淑张景岳,于温补之法颇有心得。晚年著《管见医案》,将其学术思想总结为“人身阴阳水火说”。认为“无病之人在上之火能降下,在下之水升于上,有... 陈鸿猷,安徽祁门人,清代新安医家,临证详慎周密,治病多从心肾人手,效果颇佳,其私淑张景岳,于温补之法颇有心得。晚年著《管见医案》,将其学术思想总结为“人身阴阳水火说”。认为“无病之人在上之火能降下,在下之水升于上,有病者则升者不生,降者不降焉”。心、肾之关系即上下阴阳水火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鸿猷 《管见医案》 人身阴阳水火 心肾 新安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