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典籍里的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5
1
作者 慎海雄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共3页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克思在评价欧洲古典艺术时说过,希腊艺术、史诗或莎士比亚的价值...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克思在评价欧洲古典艺术时说过,希腊艺术、史诗或莎士比亚的价值是超越时空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那是一种规范和不可企及的范本。"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①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万邦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古典艺术 希腊艺术 以文化 文以载道 滔滔江水 弘道 超越时空
原文传递
任人唯贤:中国古代吏治的精髓
2
作者 聂菲璘 《月读》 2023年第7期4-9,共6页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孔子家语》记载,鲁哀公问政,孔子回答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文王、武王的王道主张,修己治人的方略,在典籍史册之中均有记录。然而文献虽存,尚赖仁君贤臣来推行。若有能行之...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孔子家语》记载,鲁哀公问政,孔子回答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文王、武王的王道主张,修己治人的方略,在典籍史册之中均有记录。然而文献虽存,尚赖仁君贤臣来推行。若有能行之人,则有其政;若无能行之人,则无其政。这正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唯贤 修己治 弘道 古代吏治
原文传递
从事国际教育教学工作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竞慧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7期90-91,共2页
国际教育教学工作有别于国内教学.笔者从自身实践出发,指出了国际教育教学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并谈了心得休会,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 国际教育教学 有教无类 弘道 非道弘 教学相长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祝文燕 彭笑远 《北京教育(德育)》 2017年第11期63-65,共3页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的学习获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体认,并通过第二课堂践行与感悟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学思并...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的学习获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体认,并通过第二课堂践行与感悟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学思并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知行合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彻于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点滴,最终达到"人能弘道",形成了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良好家风校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思并重 知行合一 弘道
原文传递
正阳明与传统儒家思想的终结
5
作者 沈顺福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2期33-34,共2页
一、天人之辨与儒家思想的基本主题中国古人认为,天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的主宰者,由此形成一种天命观念。天命观主张:天主宰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的一切生活,包括寿命和富贵等。天命观体现了一种天人观。这是孔子之前的天人观念,即,相信天能够... 一、天人之辨与儒家思想的基本主题中国古人认为,天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的主宰者,由此形成一种天命观念。天命观主张:天主宰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的一切生活,包括寿命和富贵等。天命观体现了一种天人观。这是孔子之前的天人观念,即,相信天能够主宰人类生活。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明确表达了自己或儒家的旨趣:积极地面对生活,即人能弘道,反对消极对待人生。这便是仁。此时的孔子,在基本坚持传统天命观的前提之下,更关注于人类能否掌控自己的生活与命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观 传统儒家思想 宇宙万物 春秋时期 观念 弘道 主宰者 孔子
原文传递
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发微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海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1,共6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亦非"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自我安慰,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与终极关怀。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亦非"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自我安慰,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与终极关怀。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忧患恻隐的不容已之情,事上磨练的生命试炼,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和修养论四重意义上共同构筑起这一精神理念的思想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知其不可而为之 入世精神 弘道 忧患恻隐
下载PDF
“人能弘道”:中国诗教传统与文化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宇宇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94-102,共9页
文明比较显示,中国诗教体现了“人能弘道”的文化特质。这种价值建构方式既是自由的又是共同的,涵盖了情感审美与语言艺术、思维方式与认识体系、人格境界与言行能力、社会礼俗与国家治理等方面,塑造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心灵史。... 文明比较显示,中国诗教体现了“人能弘道”的文化特质。这种价值建构方式既是自由的又是共同的,涵盖了情感审美与语言艺术、思维方式与认识体系、人格境界与言行能力、社会礼俗与国家治理等方面,塑造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心灵史。“人能弘道”的诗学特质,即以生命自觉之“情”为本源,在实践中“感”自然和人事之“物”(现象),对天人之“道”进行自证和体认,以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为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比较 诗教传统 弘道
下载PDF
研读《实干成就未来》的五点思考
8
作者 卢兆明 《华夏教师教育》 2023年第4期144-145,共2页
一本好书,不去读它,它只会静静地躺在那里。只有读懂了它,它才会动起来,活起来,才会增进我们的能量。所谓“道”在那里,需要人们主动去明道、悟道、行道,也正如孔子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黄明超先生的《实干成就未来》这一巨著,... 一本好书,不去读它,它只会静静地躺在那里。只有读懂了它,它才会动起来,活起来,才会增进我们的能量。所谓“道”在那里,需要人们主动去明道、悟道、行道,也正如孔子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黄明超先生的《实干成就未来》这一巨著,把作为个体、团体,乃至国家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了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该书道术兼著,行文阐述精妙绝伦、鞭辟人里,值得新时代公民细品研读。在此,笔者谈几点学习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就未来 学习感悟 弘道 实干兴邦 研读 会动
下载PDF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9
作者 何键 《船山学报》 1935年第2期26-36,共11页
论语载孔子言。『人能弘道。非弘人。』朱子说。『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子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许多讲家。都以此两... 论语载孔子言。『人能弘道。非弘人。』朱子说。『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子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许多讲家。都以此两说为根据。大体上固然不错。但是道乃空空洞洞。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名状之物。人与道有什么关系。人如何能把道廓而大之。朱子并未言明。张子之说。虽然稍进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道 子言 朱子 两说 道外 席上珍 孙朴 道体 致中和
下载PDF
孔子:从博学君子到至圣先师
10
《月读》 2016年第7期10-17,共8页
虽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即使到今天,他的大名也称得上妇孺皆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曾先后被当成传道授业的贤士、无所不知的圣人,以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孔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都... 虽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即使到今天,他的大名也称得上妇孺皆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曾先后被当成传道授业的贤士、无所不知的圣人,以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孔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说 至圣先师 历史时期 仲尼弟子列传 诸侯国 冉雍 文圣尼父 弘道 多元文化发展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中国悲剧意识的特质与演变——兼及苏轼的典型意义
11
作者 董宇宇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12-37,共26页
我们在理解中国文化时,必须借鉴现代学术的思维、概念、视角、方法,同时要把中国文化当作自足体来观照,而不能以所谓西方理性思维的立场为指导。例如'悲剧意识'问题直接关乎人的价值建立与本质,在一种文化中反映了其属性、高度... 我们在理解中国文化时,必须借鉴现代学术的思维、概念、视角、方法,同时要把中国文化当作自足体来观照,而不能以所谓西方理性思维的立场为指导。例如'悲剧意识'问题直接关乎人的价值建立与本质,在一种文化中反映了其属性、高度及命运,有着复杂的表现和演变而难于把握。这一概念源自西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生搬西方悲剧作品与学说作为标准,在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问题上陷入歧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意识 悲剧性 悲剧感 弘道 《诗经》 悲剧精神 生命价值 个体生命 性解放 道德史观 生存悲剧 主体性 天道自然
原文传递
论大学德育的软环境——从《论语》“人能弘道”谈起
12
作者 王世巍 叶逸筠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孔子继承并发展周代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核心标志就是"人能弘道"的观点的提出。孔子爱人、尊重人,期待人通过学习完成理性自觉。在孔子看来,理想社会的构建与实现,最终是以社会之中的全体个体的参与和自觉为基础。这尤其是... 孔子继承并发展周代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核心标志就是"人能弘道"的观点的提出。孔子爱人、尊重人,期待人通过学习完成理性自觉。在孔子看来,理想社会的构建与实现,最终是以社会之中的全体个体的参与和自觉为基础。这尤其是以君子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责任与使命。以君子为主体的仁政、德治,启示我们在大学德育工作中,必须首先致力于唤起大学生的社会主体角色意识。为大学生创造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权利,推动大学生未来社会主体的意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道 主体意识 个体自觉 大学德育
原文传递
陈明批判——《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札记
13
作者 萧瑶 《原道》 2009年第1期271-282,共12页
一当今儒家很难叫人高看,蒋庆、陈明算是例外。两人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蒋庆在儒学上造诣颇高,然欠广大,未能吃透儒家的"时中"之义。"以中国解释中国"观点显示他文化态度狭隘过度,
关键词 儒家传统 文化特征 体用不二 民本主义 弘道 中国性论史 新儒家 陆王心学 现代性 证悟
原文传递
追求道与学的合一——读朱汉民教授《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
14
作者 殷慧 《原道》 CSSCI 2013年第2期323-325,共3页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岳麓书院的发展史,浓缩了一批批致力于求道、传道的中国知识人的读书身影。他们集思想创新和授业解惑于一身,宋有张栻、朱熹,明有王阳明、吴道行,清有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这些耳熟能详的思想家、教育家实现了书...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岳麓书院的发展史,浓缩了一批批致力于求道、传道的中国知识人的读书身影。他们集思想创新和授业解惑于一身,宋有张栻、朱熹,明有王阳明、吴道行,清有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这些耳熟能详的思想家、教育家实现了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的高度统一,成为书院文化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朱汉民教授善继先贤之志,善述先贤之事,是现代版的将道的研究和学的弘扬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教育 欧阳厚均 罗典 思想创新 弘道 张栻 善继 教育理想 授业解惑 王阳明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传播的探究
15
作者 翟惠琴 《中国农村教育》 2021年第3期47-48,共2页
孔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义背后,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所在,这就是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品格,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 孔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义背后,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所在,这就是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品格,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和价值源泉。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贴近居民的文化传播场所。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和发展在当今形势下具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源泉 家国情怀 君子 文质彬彬 修齐治平 弘道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老学研究
16
作者 谢清果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7-38,共2页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祖老子继承并创新了神州大地源远流长的中华道文化,并与中华民族其他先贤一起奠定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基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家文化及其经典《道德经》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道德经》的...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祖老子继承并创新了神州大地源远流长的中华道文化,并与中华民族其他先贤一起奠定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基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家文化及其经典《道德经》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道德经》的思想及其经典辞句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家文化及《道德经》是中华文化根脉所系,他们既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家文化 《道德经》 厦门大学教授 主持 弘道 博士生导师 文化根脉
下载PDF
新昌佛教中国化系列之十 新昌佛教法脉与佛教中国化进程概述
17
作者 纯一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4,共3页
中国历代高僧运用老庄等本土文化阐释佛典,经“格义佛教”“学派佛教”和“宗派佛教”等过程,使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儒家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由人兴,亦由人行。新昌佛教在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 中国历代高僧运用老庄等本土文化阐释佛典,经“格义佛教”“学派佛教”和“宗派佛教”等过程,使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儒家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由人兴,亦由人行。新昌佛教在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地位凸显,也是以历代高僧大德为依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法 佛教义理 格义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 新昌 文化阐释 弘道 中国化
原文传递
孔子的教育信仰
18
作者 付新艳 《基础教育论坛》 2012年第12Z期61-62,共2页
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 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从心所欲不逾矩 致道 教师职业生涯 君子 志于学 修己 弘道 文化环境 六十而耳顺
下载PDF
“新时代”哲学会通之道
19
作者 董宇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87-195,共9页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基本的人性与实践,会通重要的哲学流派之精义来建构,从而起到长期和普适的指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为此提供了契机与自信。中华文明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本原性特质,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以...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基本的人性与实践,会通重要的哲学流派之精义来建构,从而起到长期和普适的指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为此提供了契机与自信。中华文明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本原性特质,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以"理性"追求普遍"自由",马克思主义或可抽绎为逐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三者会通之处就在追寻民众的"全面自由发展"。"自由人联合体"也应是全球在"失序"中所期待的"共同体"与"共同价值",在文明交流和进步中内生性建构是其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道 自由联合体 现代性 哲学会通
下载PDF
中国古典悲剧的类型与特质——以“悲剧性”问题为核心
20
作者 董宇宇 《中华戏曲》 CSSCI 2015年第2期144-157,共14页
悲剧在西方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形式"、"皇冠",它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映,一种文化的属性、高度及价值可以通过悲剧反映出来。西方悲剧及悲剧理论都是极其丰富深刻的,"中国无悲剧"的说法便隐含着某种... 悲剧在西方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形式"、"皇冠",它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映,一种文化的属性、高度及价值可以通过悲剧反映出来。西方悲剧及悲剧理论都是极其丰富深刻的,"中国无悲剧"的说法便隐含着某种倾向性,有关中国悲剧的争论乃是极其重大的学术问题。深入到本质层面对悲剧重新进行定义,才能正确揭示中国悲剧的类型、特质、属性、价值等,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悲剧 本质层面 西方悲剧 申纯 《牡丹亭》 《窦娥冤》 弘道 《桃花扇》 赵氏孤儿 《琵琶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