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Kirsach group A type 16,CoxA16)、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多见,不同种类和型别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儿...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Kirsach group A type 16,CoxA16)、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多见,不同种类和型别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儿童可能重复感染发病,目前国内对有关手足口病病例重复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分析了麻城市2008-2012年121例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部的疱疹,由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CoxA)和B组,埃可病毒(ECHO viruses)4、6、7型等感染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部的疱疹,由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CoxA)和B组,埃可病毒(ECHO viruses)4、6、7型等感染引起,Cox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尤其常见。1958年,加拿大首次分离出CoxA16[1],1969年,加利福尼亚首次报道了EV71[2],至1972年美国纽约、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陆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时才真正分离出EV71病毒[1]。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CoxA16,20世纪70年代后,EV71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二者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CoxA16:美国(1968年)[4]、日本(1970年)[5]、澳大利亚(1991年)[6]、台湾(2006至2008年)[7]、西班牙(2009年)[8];EV71:马来西亚(2000至2003年)[9]、新加坡(2000年)[10]、泰国(2008至2009)[11]、韩国(2008至2009年)[12]、中国阜阳(2008年)[13]。显然,手足口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本文拟从病原学、临床表现、病毒基因型和核苷酸序列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发病机制方面,对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病原体,即EV71和CoxA16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Kirsach group A type 16,CoxA16)、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多见,不同种类和型别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儿童可能重复感染发病,目前国内对有关手足口病病例重复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分析了麻城市2008-2012年121例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