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 被引量:27
1
作者 曾永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7,81+193,共7页
面对生态思潮对“美学革命”的呼唤,美学自身必须从生态学吸取智慧。立足于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可以给美学相应的学理启示和价值诱导。基于人本生态观的美学,可以在生命活动的节律感应中找到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以“自... 面对生态思潮对“美学革命”的呼唤,美学自身必须从生态学吸取智慧。立足于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可以给美学相应的学理启示和价值诱导。基于人本生态观的美学,可以在生命活动的节律感应中找到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根本规律确立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从生态进化和人性生成的高度对精神之美进行本体性定位,并揭示自然之美对于人性生成的生态意蕴。这种生态化的美学,有可能对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努力给予更加切实的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本体论 人本生态 美学生态 自然向人生成
原文传递
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态哲学阐释 被引量:8
2
作者 曾永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6,11,共7页
关键词 生成本体论 自然向人生成 人本生态 马克思 生态哲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物质本体论 自然界
下载PDF
人本生态美学的思维路向和学理框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永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10,共6页
人本生态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强调在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肯定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觉能动的生态调节作用。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非常重要。人本... 人本生态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强调在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肯定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觉能动的生态调节作用。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非常重要。人本生态美学坚持以人为本,必然十分重视实践范畴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必须重新认识实践作为人类自觉进行生态调节的原初本性,并进而从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决定人的社会关系的深层本质,以对流行的“实践关学”的基本学理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人本生态观为揭示审美活动的节律感应的生态本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生长空间,具有把生态系统思维与审美活动本体特性思维有机融合的特殊优势。从节律感应出发,形成了人本生态美学理论的“一点三维”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生态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 实践 人的本质 节律感应
下载PDF
节律感应:人本生态美学的核心范畴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永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4-49,共6页
从人本生态观审视审美活动,节律感应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并且依此建立起人本生态美学的“一点三维”的学理框架。在审美活动的基本结构中,节律及其感应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对象性特性所在。在自然-社会-文化-人性生态的大系统中,由... 从人本生态观审视审美活动,节律感应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并且依此建立起人本生态美学的“一点三维”的学理框架。在审美活动的基本结构中,节律及其感应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对象性特性所在。在自然-社会-文化-人性生态的大系统中,由于节律感应的存在及其生态功能,才实现了审美的感应之网与象征之网的生态性共生,形成了多层次生态系统关联的审美性中介,以及感性活力与理性秩序在节律形式上的生命化融合。可以说,节律感应说揭开了美学史上各种关于审美特性的重要观念的通释性谜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生态 节律感应 节律形式 生命精神 审美特性
下载PDF
康德美学是当代生态美学的思想渊薮和理论根基——曾永成教授访谈
5
作者 曾永成 龚丽娟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4期74-89,157,158,共18页
成都大学曾永成教授是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正式学习和研究美学,先是由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的辨析注意到“关系”思维的重要性,进而主张以“系统”思维进行美学研究。1982年发表论文《运用系统原理进... 成都大学曾永成教授是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正式学习和研究美学,先是由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的辨析注意到“关系”思维的重要性,进而主张以“系统”思维进行美学研究。1982年发表论文《运用系统原理进行审美研究试探》,主要阐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认为其“自然向人生成”说作为对自然-人大系统的整体质的概括,是真、善、美三大价值的总根源。继而他又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与现代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说相融合,认定“节律感应”为审美活动的本体特性。1980年代末,他以“节律感应”为核心范畴,与“自然向人生成”说相结合,建构具有生命美学性质的“感应论审美观”,先后在其主编的著作《以美育美》(1989年)和专著《感应与生成》(1991年)中予以阐述。1990年代末,他开始以“生态”思维阐释“自然向人生成”说,揭示其基于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节律感应”为核心范畴的人本生态美学的理论构想,实践把美学生态学化的主张。其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2000年)阐述了人本生态美学的基本学理,《回归实践论人类学》(2005年)则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之加以整合。2007年退休后,他集中精力研读杜威,从中发掘其生态思维内涵,以寻求人本生态美学的学理支撑,先后发表论文近20篇,于2018年出版《杜威经验论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合著)。自2014年开始,他研读怀特海的有机宇宙论哲学,先后写成《向美而生的世界》(待出版)和《向美而生的人》(2022年)。怀特海对世界美生本质的深入论述,为美学展开了美生本体论的崭新格局,突破了把美学等同于审美学的流行观念,彰显了美学作为美生学的根本意义,他以这一观念重新阐释马克思美学思想,出版专著《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大学 哲学人类学 中国传统美学 生态精神 人本生态 生态美学 怀特海 狄德罗
下载PDF
“文学是人学”的生态论文艺学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艾莲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文艺学 生态 文学 人学 阐释 生成本体论 人本生态 社会现实
下载PDF
西方生态批评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永成 《鄱阳湖学刊》 201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从胡志红的新著《西方生态批评史》所展示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生态批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跨学科特征的终极性质得以敞亮。在此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两极对峙也在反复纠结的探究中走向弥合,"环境公正"运动... 从胡志红的新著《西方生态批评史》所展示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生态批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跨学科特征的终极性质得以敞亮。在此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两极对峙也在反复纠结的探究中走向弥合,"环境公正"运动更推进了生态批评的实践性品格的深化,其审美之维也在逐步受到重视。为了生态批评的健康发展,应该重视生态批评基础理论资源的深度开发,注意吸取马克思、恩格斯和杜威、怀特海等思想家的生态思维精华,构建全面深刻而开放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现实主义 审美之维 人本生态
下载PDF
生态化管理对领导者主体的素质要求及其内涵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生态化管理的领导者主体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本生态观并理直气壮地以之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以生态化的整体思维、发展视野、技术素养和协同能力等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素养;能够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的视阈和高度来审视和指导管理实... 生态化管理的领导者主体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本生态观并理直气壮地以之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以生态化的整体思维、发展视野、技术素养和协同能力等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素养;能够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的视阈和高度来审视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演进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及其生态关系,认同并掌握尊重自然价值的先进技术思想并能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生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用于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能在生态实践活动中对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各个层面的生态关系进行有效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生态 生态化整体思维 生态化发展视野 生态化技术素养 生态协同能力
下载PDF
斯诺现代生态观的分层检析
9
作者 龚举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51-56,共6页
与备受关注并深得好评的新闻学和报告文学研究相比,埃德加.斯诺独特的生态思想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观念尚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因此,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严重误读的今天,重新发掘并认真检析埃德加.斯诺的自然生态观、人本生态... 与备受关注并深得好评的新闻学和报告文学研究相比,埃德加.斯诺独特的生态思想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观念尚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因此,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严重误读的今天,重新发掘并认真检析埃德加.斯诺的自然生态观、人本生态观和宇宙生态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或许有着别一种鉴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斯诺 现代生态思想 自然生态 人本生态 宇宙生态
下载PDF
生态关怀与美学的生态学化改造——实践本体论美学如何走出其生态关怀与美学学理之间的矛盾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鄱阳湖学刊》 2009年第3期52-60,共9页
实践本体论美学早就表达了人与自然发展和谐统一的追求,强烈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但是它认为解决生态问题只需要通过审美建立"新感性",来"补充和纠正"实践的"规律性服从于目的性"的偏颇,而这... 实践本体论美学早就表达了人与自然发展和谐统一的追求,强烈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但是它认为解决生态问题只需要通过审美建立"新感性",来"补充和纠正"实践的"规律性服从于目的性"的偏颇,而这对于仅从流行的实践观念寻求美与审美的本质和根源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正是这种片面高扬主体性的实践。实践本体论美学应该重视马克思实践论的对象性思想,以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为实践的基础,并由此出发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成本体论内涵,深入理解其人本生态观意蕴,进而认识实践和审美的生态本性,从审美活动的本体特性"节律感应"寻求"同构对应"的生命基础,承认美和美的规律首先存在于自然界。只有经过哲学和美学上的生态化调整和自我超越,实践本体论美学才可能把自己可贵的生态关怀和生态学化的基本学理统一起来,也为综合其他美学学派的合理因素构建科学的理论空间和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关怀 生态学化 实践本体论美学 生成本体论 人本生态
下载PDF
审美、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文艺本质问题的人本生态观审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在关于文艺本质的论争中,"审美意识形态"说和"可以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说的对诘很有代表性。前者对"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尚欠完备。后者则质疑前者以审美消... 在关于文艺本质的论争中,"审美意识形态"说和"可以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说的对诘很有代表性。前者对"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尚欠完备。后者则质疑前者以审美消解意识形态,但其本身游移松动的表述也难免有淡化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之嫌。提出"审美性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但什么是审美性和怎样认识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仍需深究。应该注意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功能内涵和产生原因的论述,并且进而从人本生态观认识意识形态和审美各自的生态本性及其本源性的相互关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文艺不仅因对政治、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想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获得意识形态性,更为重要的是,文艺审美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态调节方式,其涵盖并超越真善的审美价值乃是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内在根据。审美的生命和生态的价值比政治性和阶级性等传统观念更为本真和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生态 对象性 节律感应 形式 生态本性
下载PDF
“为天地立心”:人本生态观的审视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斌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为天地之心"或"人为天地立心"的观念,尽管肯定了人和人心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生成性联系,却将其内涵认定为仅仅是基于"生物之心"和"万物一体"的"仁心"。从恩格斯...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为天地之心"或"人为天地立心"的观念,尽管肯定了人和人心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生成性联系,却将其内涵认定为仅仅是基于"生物之心"和"万物一体"的"仁心"。从恩格斯关于在人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为天地立心",就不能用只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所认可的"仁心"去为天地立心,而应该立足于人类已经取得的自然科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和人本生态观的成果去揭示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天地之心"的丰富内涵,并且特别要深入认识人类生态系统的对象性、主体性和生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天地立心 人本生态 对象性 主体性 生成性
下载PDF
“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与生态批评的主体精神
13
作者 曾永成 《鄱阳湖学刊》 2019年第1期93-100,126,127,共10页
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自我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生态观关于人类生态位的核心观念。只有从"自然界的自我意识"来认识人类生态位,才能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界的生态关系,把握世界存在和生成的生态规律。生态批评中的主体精神,... 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自我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生态观关于人类生态位的核心观念。只有从"自然界的自我意识"来认识人类生态位,才能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界的生态关系,把握世界存在和生成的生态规律。生态批评中的主体精神,应该体现人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深刻内涵,应该具有宇宙视域的生态整体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自觉意识,从而发挥其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分解—还原的动能,忠诚守护和优化人类的生命家园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生态 生态整体性 生态批评 审美生成
下载PDF
人民·生活·生态——从《讲话》出发的文艺生态思维
14
作者 曾永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6-29,44,共5页
新的时代展开了新的问题境域,但是历史变幻的烟云并没有割断《讲话》与今天的特殊时代内容的内在联系,它依然可以是我们进行文艺生态思维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学理启示。《讲话》关于文艺与人民、与社会生活和与政治的关系的原则精神,要求... 新的时代展开了新的问题境域,但是历史变幻的烟云并没有割断《讲话》与今天的特殊时代内容的内在联系,它依然可以是我们进行文艺生态思维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学理启示。《讲话》关于文艺与人民、与社会生活和与政治的关系的原则精神,要求今天的文艺自觉关注中国和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具备生态情怀,重视对文艺的生态思维。《讲话》要求文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今天就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生态观,因为这是迄今最科学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观;要真正掌握文艺的特殊规律,也必须借助生态思维深入认识文艺的生态本性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文艺需要及文艺功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话》精神 生态思维 人本生态 历史之谜 生态本性 文艺需要 文艺功能
下载PDF
方法和视域:中国当代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研究
15
作者 黄轶 杨高强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多维性或者称为“芜杂”,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生态批评面对的“中国话语”,其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式现实”和“中国式成因”,二是生态批评理论在中西对话中复杂而又独特的学术资源、思想倾...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多维性或者称为“芜杂”,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生态批评面对的“中国话语”,其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式现实”和“中国式成因”,二是生态批评理论在中西对话中复杂而又独特的学术资源、思想倾向和文化根基。如果能够在这个基本事实上予以理解和包容,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是充满活力的、多元丰富的,也是具有生成原生自洽潜质的。换而言之,正是由于和西方不同的“中国话语”内涵,使得生态批评在中国形成了不少可以视为“原生性”“创见性”的理论构建特点,具体体现为其理论构建的基本路径是“西学转化”和“古为今用”,其理论的主要视域既强调“自然之维”又突出“人文关怀”,形成了一种温和的“人本生态主义”的主流批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理论构建 中国话语 人本生态
下载PDF
论立法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16
作者 胡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9-181,共3页
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成本体论 人本生态 美学生态 自然向人生成
原文传递
性格与意境: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论的视野开拓——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古典文论的一种会通
17
作者 曾永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恩格斯的散文《风景》中的审美体验打破了“意境”说的东方界限,王国维的“意境”论中也存在着向西方 文论开放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内涵着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基因, 为沟通“意境”说和“... 恩格斯的散文《风景》中的审美体验打破了“意境”说的东方界限,王国维的“意境”论中也存在着向西方 文论开放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内涵着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基因, 为沟通“意境”说和“性格”说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典型”范畴包含着“典型”和“性格” 两个层次,“性格”和“意境”作为文艺意象光谱序列的两极都应该有典型性层次上的审美要求。“性格”说和“意 境”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框架内的融通,对开拓典型论的视野,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更好地介入21世 纪具有不可轻视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性格 生成本体论 人本生态 典型
原文传递
人本生态观与生存环境——读易卜生《群鬼》及其他
18
作者 陈碧园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49-51,共3页
在人本生态观的视野中,自然、社会和文化都作为人的生存环境构成其生态系统。戏剧大师易卜生正是从人本主义出发,将女主人公置于一个肮脏、糜烂、丑陋的"群鬼"环境之中,以强调和放大她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呼吁摆脱其生存困境,... 在人本生态观的视野中,自然、社会和文化都作为人的生存环境构成其生态系统。戏剧大师易卜生正是从人本主义出发,将女主人公置于一个肮脏、糜烂、丑陋的"群鬼"环境之中,以强调和放大她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呼吁摆脱其生存困境,从而表现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人本生态 《群鬼》 生存环境
下载PDF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维进路——理解《巴黎手稿》美学思想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曾永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22,共10页
要全面认识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表达的美学思想的总体格局,理解其关于人类审美生成的主导内容,应该特别重视其根本的哲学视域、思维进路和本体关注。其中应该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总体精神、对"自... 要全面认识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表达的美学思想的总体格局,理解其关于人类审美生成的主导内容,应该特别重视其根本的哲学视域、思维进路和本体关注。其中应该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总体精神、对"自然向人生成"过程的整体性的理解、生态世界观对于深化美学思维的重要意义、重视对审美活动本体特性的探究和与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精华相互融通等。遵循这样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维进路,才能在马克思美学思维的总体格局中综合吸收中外古今美学的积极成果,以建构具有世界性品格的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巴黎手稿》 彻底的自然主义 整体性 人本生态 审美本体特性
下载PDF
生态世界观对管理原理认识的提升
20
作者 谢斌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3期107-115,共9页
对管理原理的不同的认同与遵循,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结果。本文以生态论人本生态观为指导,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的视阈和人本思想与生态思想有机融合的高度,全面审视人类对管理的认识与实践。作者认为,生态世界观对管理原理认... 对管理原理的不同的认同与遵循,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结果。本文以生态论人本生态观为指导,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的视阈和人本思想与生态思想有机融合的高度,全面审视人类对管理的认识与实践。作者认为,生态世界观对管理原理认识的生态化提升,是对管理活动内在的生态本性及其客观规律的反映,将为人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生态规律引进管理学科以指导并规范人类的管理活动,以管理科学的创新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切实实现管理的生态化,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精神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生态系统原理 人本生态原理 生态责任原理 绿色效益原理 管理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