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正群 汪洪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三年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实践对象,从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模块式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结果构... 目的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三年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实践对象,从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模块式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结果构建的四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结论三年制高职高专四阶梯式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口临床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涉外护理 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芳 黄芳 +4 位作者 张慧东 陈启凡 王秋兰 洪哲 刘飞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131-132,136,共3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办学理念,结合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探索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原则,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重构课程体...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办学理念,结合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探索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原则,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并应用到学生培养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启凡 张芳 +2 位作者 张兆群 王秋兰 刘飞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202-203,共2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结合辽东学院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采取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并应用到学生培养教育中。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谈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晶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为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导师制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此为方向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英语阅读课程可谓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头戏,更是语言学习者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之一,为此将分析、探讨关于突... 为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导师制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此为方向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英语阅读课程可谓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头戏,更是语言学习者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之一,为此将分析、探讨关于突破传统、翻转课堂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利弊之所在,从而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 翻转课堂 网络学习
下载PDF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被引量:598
5
作者 何其莘 殷桐生 +1 位作者 黄源深 刘海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全国外语专业的教学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教育部高教司外语处于1998年4月委托北外何其莘、殷桐生,华东师大黄源深和南京大学刘海平四位教授在“面向21世纪外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全国外语专业的教学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教育部高教司外语处于1998年4月委托北外何其莘、殷桐生,华东师大黄源深和南京大学刘海平四位教授在“面向21世纪外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北方和南方两个课题报告的基础上,起草了以下这个“若干意见”。1998年5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长会审核通过了“若干意见”,并于1998年6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若干意见”的行文将以教育部批准下发的文本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人才 本科教育改革 外语教育 非通用语 外语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外语教学 教学内容 复合型人才
原文传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451
6
作者 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55,共9页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应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本文在分析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以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应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本文在分析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以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以期为高校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培养标准企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 被引量:432
7
作者 董泽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6,共7页
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表述也莫衷一是,从而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和改革创新。界定... 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表述也莫衷一是,从而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和改革创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分析"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八大要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界定 构成要素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 被引量:371
8
作者 徐国庆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8,共7页
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有五个根本性影响,即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智能化生产系统需要高度复合的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支撑未来工业的基础力量... 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有五个根本性影响,即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智能化生产系统需要高度复合的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支撑未来工业的基础力量。智能化时代,必将带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核心框架应为,构建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构建以"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智能化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371
9
作者 谢俊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26,共3页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与发展既需要良好的制度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做好如课程重建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04
10
作者 张晓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创新 美国大学 90年代以来 以学生为中心 科学与人文 教学与研究 “中心” “结合” 学习
下载PDF
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289
11
作者 姜晓坤 朱泓 李志义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4,103,共9页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工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本质内涵。新...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工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本质内涵。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为:(1)应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抓住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等几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传统工科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2)推进范式转换,重构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回归"理性";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3)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工科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积极推进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结构 成果导向教育
下载PDF
“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 被引量:253
12
作者 徐国庆 伏梦瑶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6,共6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分互认体系相结合时,1+X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制度优势。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智能化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250
13
作者 林健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1,共3页
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通过抓住工程教育的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类型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通过抓住工程教育的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类型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工程 教育本质 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的本质 工程师 重大项目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19
14
作者 王前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0-22,共3页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教学设计 专业设置 培养途径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被引量:239
15
作者 钟秉林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76,共6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质量问题凸显;高等学校内涵建设任务繁重,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高等学校要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质量问题凸显;高等学校内涵建设任务繁重,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高等学校要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加强研究,系统规划,扎实推进,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 高等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35
16
作者 姜慧 殷惠光 徐孝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旨归的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范型。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创新创业项目模式、高校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旨归的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范型。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创新创业项目模式、高校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式等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注意树立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层次多样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个性化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91
17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王立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4-6,共3页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类型,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模式,必须有其独特的构架.本文旨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双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类型,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模式,必须有其独特的构架.本文旨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模块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 办学类型 双重目标 学校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被引量:192
18
作者 陈小虎 刘化君 曲华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5期58-60,共3页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特别...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特别是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及并转而来,刚跨入本科院校系列,更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层次 办学思想 本科院校 专业设置
下载PDF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被引量:199
19
作者 薛玉香 王占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分工越来越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分工越来越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人才评估系统以及搭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被引量:197
20
作者 王振洪 邵建东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其中,构建利益共同体是...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其中,构建利益共同体是推进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 利益共同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 市场经济要求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