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蔡丽飞
曹学军
+4 位作者
杨平
姚申思
宋佳佳
庄建龙
张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其他配件连接的交互步态行走机构。方法将截瘫患者用矫形器交互步态行走原理应用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中,为1例截肢者安装交互步态行走假肢,并与穿普通加拿大式双髋离断假肢摆过步态...
目的设计一种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其他配件连接的交互步态行走机构。方法将截瘫患者用矫形器交互步态行走原理应用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中,为1例截肢者安装交互步态行走假肢,并与穿普通加拿大式双髋离断假肢摆过步态的行走速度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穿交互步态行走假肢交互步行比穿普通加拿大式双髋离断假肢摆过步行能量消耗少,且减轻上肢负荷,行走外观更接近常人;后者比前者行走速度快,但是能耗高。结论本截肢者交互步态行走假肢比传统假肢步行能量消耗少,行走外观更接近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双侧髋关节离断
假肢
交互
步态
能量消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骨盆切除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适配1例报道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平
蔡丽飞
曹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全骨盆切除术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的设计、装配和使用方法。方法报道1例全骨盆切除术后患者。接受腔主要承重部位在下胸廓,悬吊依靠接受腔前后方向作用力,行走假肢由接受腔、交互步态行走矫形器的髋关节、假肢...
目的探讨全骨盆切除术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的设计、装配和使用方法。方法报道1例全骨盆切除术后患者。接受腔主要承重部位在下胸廓,悬吊依靠接受腔前后方向作用力,行走假肢由接受腔、交互步态行走矫形器的髋关节、假肢膝关节和SACH假脚组成,调节对线,进行步行训练。结果患者借助接受腔直立每次可达4 h,借助腋拐可使用假肢以交互步态连续行走200 m,耗时30 min。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由入院时的41.5分提高到出院时的93分(使用接受腔)和83分(使用假肢)。结论合理选择接受腔的受力位置、悬吊方式可以实现全骨盆切除者直立,合理选择假肢部件、正确力线和步行训练可以实现借助腋拐交互步态行走,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腰椎离断
全骨盆切除
假肢
交互
步态
接受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嘉利
唐丹
+2 位作者
曹宝云
欧阳亚涛
钟世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交互式步态矫形器(RGO)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重建站立和行走功能,促进其全面康复并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先后为18例C_6~T_(12)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并于安装前对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交互式步态矫形器(RGO)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重建站立和行走功能,促进其全面康复并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先后为18例C_6~T_(12)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并于安装前对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平衡转移、站立等综合康复训练,装配后则继续进行步行功能等训练。经3个月训练后,对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本研究1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共有12例达到功能性家庭内步行水平(其中3例达到功能性社区内步行水平),其余6例则达到治疗性步行水平。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应用交互式步态矫形器重建站立及步行功能;交互式步态矫形器能帮助T_4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实现功能性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截瘫
交互
式
步态
矫形器
原文传递
题名
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蔡丽飞
曹学军
杨平
姚申思
宋佳佳
庄建龙
张倩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基金(2007-3133)
文摘
目的设计一种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其他配件连接的交互步态行走机构。方法将截瘫患者用矫形器交互步态行走原理应用于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中,为1例截肢者安装交互步态行走假肢,并与穿普通加拿大式双髋离断假肢摆过步态的行走速度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穿交互步态行走假肢交互步行比穿普通加拿大式双髋离断假肢摆过步行能量消耗少,且减轻上肢负荷,行走外观更接近常人;后者比前者行走速度快,但是能耗高。结论本截肢者交互步态行走假肢比传统假肢步行能量消耗少,行走外观更接近常人。
关键词
截肢
双侧髋关节离断
假肢
交互
步态
能量消耗
Keywords
amputee
bilateral hip disarticulation
prosthesis
reciprocal gait
energy expenditure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496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骨盆切除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适配1例报道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平
蔡丽飞
曹学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86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全骨盆切除术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的设计、装配和使用方法。方法报道1例全骨盆切除术后患者。接受腔主要承重部位在下胸廓,悬吊依靠接受腔前后方向作用力,行走假肢由接受腔、交互步态行走矫形器的髋关节、假肢膝关节和SACH假脚组成,调节对线,进行步行训练。结果患者借助接受腔直立每次可达4 h,借助腋拐可使用假肢以交互步态连续行走200 m,耗时30 min。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由入院时的41.5分提高到出院时的93分(使用接受腔)和83分(使用假肢)。结论合理选择接受腔的受力位置、悬吊方式可以实现全骨盆切除者直立,合理选择假肢部件、正确力线和步行训练可以实现借助腋拐交互步态行走,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经腰椎离断
全骨盆切除
假肢
交互
步态
接受腔
Keywords
translumbar amputation
pelvis disarticulation
prosthesis
reciprocating gait
socket
分类号
R496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嘉利
唐丹
曹宝云
欧阳亚涛
钟世镇
机构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研究所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济南军区医学科技信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文摘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交互式步态矫形器(RGO)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重建站立和行走功能,促进其全面康复并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先后为18例C_6~T_(12)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并于安装前对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平衡转移、站立等综合康复训练,装配后则继续进行步行功能等训练。经3个月训练后,对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本研究1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共有12例达到功能性家庭内步行水平(其中3例达到功能性社区内步行水平),其余6例则达到治疗性步行水平。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应用交互式步态矫形器重建站立及步行功能;交互式步态矫形器能帮助T_4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实现功能性步行。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截瘫
交互
式
步态
矫形器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侧髋关节离断假肢交互步态行走机构的研究
蔡丽飞
曹学军
杨平
姚申思
宋佳佳
庄建龙
张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骨盆切除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适配1例报道
杨平
蔡丽飞
曹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交互式步态矫形器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孙嘉利
唐丹
曹宝云
欧阳亚涛
钟世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