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 被引量:15
1
作者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7,149,共11页
1947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以后,斯大林并无意在亚洲也建立这样一个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开始与苏共商议建立东方情报局的问题。斯大林虽然提出让中共领导亚洲革命,并原则上同意建立东方情报局,... 1947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以后,斯大林并无意在亚洲也建立这样一个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开始与苏共商议建立东方情报局的问题。斯大林虽然提出让中共领导亚洲革命,并原则上同意建立东方情报局,但不主张立即采取行动。中共得到莫斯科的原则意见后,立即开始培训亚洲各国共产党干部。中国出兵朝鲜后,中共实际上取得了对亚洲革命的主导权,虽然考虑到国际形势,没有建立东方情报局的机构,但是通过开办马列学院和各种专门学校,以及把亚洲各国共产党代表聚集到北京,中共已经开始领导亚洲革命,特别是朝鲜问题的主导权也已经向中国转移。朝鲜战争结束后,中苏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东方情报局的问题不再提起,但直到1960年代初,中国始终是亚洲革命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情报局 亚洲冷战 中苏关系
下载PDF
论1950—1970年代的美泰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莲芬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9,共9页
1950—1970年代的美泰关系与亚洲冷战密切相关。亚洲冷战格局形成后,两国逐步结成双边同盟,在美国侵越战争期间密切合作。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根据全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亚洲政策,致使美泰关系由盛转衰。
关键词 亚洲冷战 老挝危机 侵越战争 美泰关系
原文传递
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又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60,共7页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对华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带动了美国对中日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即从允许中日进行易货贸易转向迫使日本对中国实施比巴统"中国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更为严厉的管制。探索该变化发展过程可以发...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对华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带动了美国对中日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即从允许中日进行易货贸易转向迫使日本对中国实施比巴统"中国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更为严厉的管制。探索该变化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与其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对日经济复兴政策和对东南亚的政策互为因果,彼此影响,共同推动了亚洲冷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管制政策 对华经济遏制政策 对日经济复兴政策 亚洲冷战
下载PDF
论英国在冷战中对亚洲的政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庆龙 《世界历史》 1988年第1期61-70,共10页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维系反法西斯同盟的纽带消失,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上升到首要地位,美英和苏联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冷战局面取而代之。 冷战起源于欧洲,后又扩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英国作为战时“三大国”之一,且与美国有“特殊...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维系反法西斯同盟的纽带消失,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上升到首要地位,美英和苏联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冷战局面取而代之。 冷战起源于欧洲,后又扩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英国作为战时“三大国”之一,且与美国有“特殊关系”,在冷战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欧洲,英国积极促进美国实行冷战政策;但在亚洲,英国对美国的冷战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作用。人们对英国在欧洲的作用研究得较多,对它在亚洲的作用谈得较少,本文以战后十年若干重大国际事件为例,试就英国在亚洲冷战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亚洲冷战 冷战政策 冷战起源 反法西斯同盟 同盟关系 社会制度 特殊关系 积极促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文传递
评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莲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73,共5页
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和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杜鲁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东南亚的政策文件,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制订了系统、完整的东南亚政策,为美国东南亚冷战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对这些文件的研究,探讨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关键词 亚洲冷战 杜鲁门政府 东南亚政策
下载PDF
中国内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1945-1949) 被引量:4
6
作者 沈志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7年第1期3-23,共21页
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 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国内局势迅速出现重大转变,斯大林开始将中共视为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工具。尤其是在1946年5月,苏军自中国东北撤退后,斯大林开始在这一地区向中共提供有限的非公开的援助,对中国内战局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49年初,由于中共革命胜利前景的日益明朗,以及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强烈意愿,斯大林开始放手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至此,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轨。基于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本文认为,苏联与中共结成同盟的根本动因是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中国内战及其结果导致了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而不是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中国内战 亚洲冷战
原文传递
1955年亚非会议与中泰关系的有限缓和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莲芬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7,共8页
泰国在亚洲冷战形成的过程中选择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拒不承认新中国,中泰关系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一贯重视改善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积极为改善中泰关系而努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不仅为中泰两国提供了直接... 泰国在亚洲冷战形成的过程中选择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拒不承认新中国,中泰关系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一贯重视改善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积极为改善中泰关系而努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不仅为中泰两国提供了直接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促使泰国转变对华态度,而且也给东南亚地区局势带来缓和。尽管这一时期的关系缓和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它是新中国推行和平外交的一次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亚洲冷战 亚非会议 有限缓和
原文传递
论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莲芬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7-94,共8页
在杜鲁门总统任内,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美国逐步重视东南亚在美苏对抗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东南亚政策从无到有,插手东南亚事务,加强东南亚地区的反共力量以应对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全面遏制中国,确立以制华为核心的... 在杜鲁门总统任内,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美国逐步重视东南亚在美苏对抗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东南亚政策从无到有,插手东南亚事务,加强东南亚地区的反共力量以应对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全面遏制中国,确立以制华为核心的东南亚政策,为冷战期间的美国东南亚战略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冷战 东南亚政策 新中国成立 朝鲜战争
下载PDF
冷战时期中国台湾当局对中马关系发展趋势的评估与应对(1960—1971)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德顺 郭帅帅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3年第6期97-109,共13页
冷战时期中国台湾当局时刻关注中马关系的发展趋势,对中马关系的评估发生了转变。1960—1966年中国台湾当局基于对中马关系难以改善的乐观判断,采用派遣贸易代表团、支持“大马来西亚”计划、邀请马来西亚领导人赴台、协助马来西亚“反... 冷战时期中国台湾当局时刻关注中马关系的发展趋势,对中马关系的评估发生了转变。1960—1966年中国台湾当局基于对中马关系难以改善的乐观判断,采用派遣贸易代表团、支持“大马来西亚”计划、邀请马来西亚领导人赴台、协助马来西亚“反共”等手段意图促进台马“建交”。1967—1971年,中马关系正常化趋势出现后,中国台湾当局又以政治劝说、舆论宣传、推动购买马来西亚囤胶以及派遣高级别贸易代表团等方式试图阻挠中马关系正常发展。在国际局势变迁背景下,台当局阻挠动作未对中马关系正常化造成较大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马关系 中国台湾当局 亚洲冷战
下载PDF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与冷战——中国的援越抗法与美国的援法反共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嘉懿 《军事历史研究》 2009年第4期81-92,共12页
1946到1954年间在印度支那地区发生了一场抵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起初,这只是一场法国与越盟之间的反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战争。但由于特殊的全球冷战背景,中国与美国纷纷涉入,使这场战争染上了冷战的色彩,成为... 1946到1954年间在印度支那地区发生了一场抵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起初,这只是一场法国与越盟之间的反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战争。但由于特殊的全球冷战背景,中国与美国纷纷涉入,使这场战争染上了冷战的色彩,成为除朝鲜半岛外,中美较量的另一个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支那 亚洲冷战 援越抗法 援法反共
原文传递
新世纪以来关于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宏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以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和基本动力的,东南亚区域处于亚洲冷战的前沿地带。在冷战时期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大国对抗等各种因素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双边...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以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和基本动力的,东南亚区域处于亚洲冷战的前沿地带。在冷战时期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大国对抗等各种因素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双边关系,形成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一历史遗产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双边和多边关系的调整与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冷战时期 关系史 中国 现状 世界历史进程 20世纪 亚洲冷战
下载PDF
近30年国外学术界越南战争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云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4年第2期319-333,共15页
越南战争作为冷战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对战后国际关系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越战爆发以来,各国学者和科研机构从政治、外交、军事战略以及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大批著作相继问世。越战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越南战争作为冷战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对战后国际关系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越战爆发以来,各国学者和科研机构从政治、外交、军事战略以及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大批著作相继问世。越战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相较于对越战中美国因素的研究,学术界在其他相关国家、国际组织与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仍较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国际史 越南战争 亚洲冷战
原文传递
美国亚洲冷战政策形成探微
13
作者 王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美国的亚洲冷战政策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亚洲战略构想,二战结束初期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美苏全球冷战政策的全面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逐步取得胜利,迫使美国逐渐调整其亚洲冷战政策。1948年10月正式确立日本取代中国成为... 美国的亚洲冷战政策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亚洲战略构想,二战结束初期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美苏全球冷战政策的全面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逐步取得胜利,迫使美国逐渐调整其亚洲冷战政策。1948年10月正式确立日本取代中国成为其在亚洲的战略伙伴,来抗衡苏联及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本文通过对美国亚洲冷战政策的形成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受意识形态因素所制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政策 蒋介石政府 亚洲冷战 意识形态 亚洲政策 共产党 共产主义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华政策 中国共产
下载PDF
导致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的诸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丽萍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8期45-50,共6页
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是1965年柬埔寨与美国断交的前奏,它连同柬埔寨与美国断交一起对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柬埔寨在1963年拒绝美援是邻国因素、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和柬埔寨自身因素等要素合力的结果。对影响... 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是1965年柬埔寨与美国断交的前奏,它连同柬埔寨与美国断交一起对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柬埔寨在1963年拒绝美援是邻国因素、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和柬埔寨自身因素等要素合力的结果。对影响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的诸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理解亚洲冷战的复杂性,更好地理解制约美国亚洲冷战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王国 美援 亚洲冷战
下载PDF
美国与中苏联盟(1950-1965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艾伦·林奇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90,共30页
战后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历史性和决定性的失败。美国对中国相继采取接触政策(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打入“楔子”)、极限施压政策、核武压力等,目的都在于分裂中苏同盟。然而,在中苏同盟实际破裂之后,美国... 战后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历史性和决定性的失败。美国对中国相继采取接触政策(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打入“楔子”)、极限施压政策、核武压力等,目的都在于分裂中苏同盟。然而,在中苏同盟实际破裂之后,美国方面却没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这就有了后来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政治的逻辑,使得其对待在欧洲的共产主义(区别对待)和在亚洲的共产主义(坚决遏制),截然不同。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亚洲地区高度程式化,并日益固化为其国内政治中的“冷战公理”,虽明显充满偏见,但无人能加以挑战,因为代价太高。尼克松-基辛格政府抓住越战失利的机会,加上二人对美国国内局势的掌控和高超的外交技巧,才得以短暂实施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不过“冷战公理”的根系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苏关系 中苏同盟 美国外交 亚洲冷战
原文传递
东亚冷战起源与扩展中的中国因素(1945-1950
16
作者 张志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对1945-1950年间中国内战以及美苏对华政策的考察,可以看出:1945-194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主要受美苏总体妥协合作的影响,中国并未对欧洲冷战的爆发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但美苏在这一时期对中国东北问题的意见分歧所导致的后果,... 通过对1945-1950年间中国内战以及美苏对华政策的考察,可以看出:1945-194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主要受美苏总体妥协合作的影响,中国并未对欧洲冷战的爆发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但美苏在这一时期对中国东北问题的意见分歧所导致的后果,却已经促成了亚洲冷战的萌芽。1947-1949年,中共实力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美苏博弈对中国内战和革命的进程已不再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共的胜利事实上开始冲击雅尔塔体系关于中国问题的安排。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与苏联结盟,打破了雅尔塔体系下的远东国际秩序,对冷战扩展到亚洲起了助推作用,推动了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亚洲冷战 苏联 美国
下载PDF
1952年美锡经贸谈判的结局——以亚洲冷战为视域的考察
17
作者 谭文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8,共11页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为强化对中国的全面封锁,以锡兰向中国出口橡胶违背禁运政策为由,中断对其援助。严重依赖外援和橡胶出口的锡兰(今斯里兰卡),在美国的制裁压力和1952年世界橡胶危机的冲击下,陷入橡胶滞销和大米短缺的困境,寻求与美国...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为强化对中国的全面封锁,以锡兰向中国出口橡胶违背禁运政策为由,中断对其援助。严重依赖外援和橡胶出口的锡兰(今斯里兰卡),在美国的制裁压力和1952年世界橡胶危机的冲击下,陷入橡胶滞销和大米短缺的困境,寻求与美国开启经贸谈判,但并未终止对华橡胶贸易。为迫使锡兰妥协,美国同意其谈判请求。谈判过程中,美国坚持要求锡兰作出对华橡胶禁运承诺,在橡胶进价成本上寸步不让,对关乎锡兰生存的粮食需求却视而不见。深陷生存危机的锡兰既不想完全放弃对华橡胶贸易,又想重获美国的贸易优惠与资金援助,在对华禁运承诺和橡胶出口竞价制度上不肯妥协。利益诉求的错位注定了美锡谈判停滞不前。而英、中两国同锡兰的会外接触最终促成了美锡谈判破裂与《中锡贸易协定》的达成。这一结果导致美国对华遏制体系在锡兰这一环节发生了断裂,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美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冷战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冷战 美锡经贸谈判 中锡贸易协定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的空间发展与美国的因应策略
18
作者 张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9,共7页
从1956年确立第一个空间项目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中国的空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美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然而,这一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空间发展都极为关注并以很高的政策成本做出了回应。通过梳理中国早期的空间... 从1956年确立第一个空间项目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中国的空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美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然而,这一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空间发展都极为关注并以很高的政策成本做出了回应。通过梳理中国早期的空间发展脉络及美国政府的因应策略,可揭示美国对中国早期空间发展产生恐慌心理并做出过度政策回应的冷战政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中关系 亚洲冷战 中国空间发展
下载PDF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与南京大学的日军侵华暴行研究
19
作者 蔡丹丹 姜良芹 《民国研究》 2019年第1期191-197,共7页
郭俊鉌先生是金陵大学的著名校友,为世纪之交华人方面的日军侵华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郭俊鉌的主持下,20世纪90年代台湾金禾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以现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国际视野丛书";郭俊鉌还亲自参与并资助了华人学者... 郭俊鉌先生是金陵大学的著名校友,为世纪之交华人方面的日军侵华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郭俊鉌的主持下,20世纪90年代台湾金禾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以现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国际视野丛书";郭俊鉌还亲自参与并资助了华人学者的相关学术研究,他翻译了《亚洲冷战与日本复兴》一书,资助出版了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American Missionary Eyewitnesses to the Nanking Massacre, 1937-38,并在南京大学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基金;21世纪初,郭俊鉌将所藏珍贵书籍3000册悉数捐于南京大学,大大推动了南京大学的侵华日军暴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华人学者 金陵大学 国际视野 亚洲冷战 校友 南京大屠杀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二战后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冷战性解析
20
作者 李加洞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严峻,该地区所谓自由政府的反共行为迎合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斗争需要。战后东南亚对实现美国在亚洲的冷战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地区多米诺骨牌效应,完成美国在全球的民主化目标具有重要的地区性价值。...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严峻,该地区所谓自由政府的反共行为迎合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斗争需要。战后东南亚对实现美国在亚洲的冷战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地区多米诺骨牌效应,完成美国在全球的民主化目标具有重要的地区性价值。东南亚对于日本经济的复苏、西欧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以及西方在与克里姆林宫争夺亚洲意识形态高地的过程中具有不估量的作用。基于此,美国由战后的不干涉转向公开介入东南亚事务,不仅介入印支战争,而且在战后二十年中始终以亚洲的全局冷战作为其对东南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向东南亚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助推了东南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冷战 东南亚战略地位 美国的干涉 美国的经济援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