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
曹明伦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2
|
道安翻译思想新探 |
潘佳宁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7
|
|
3
|
论释道安对其“五失本”翻译原则的态度 |
刘长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4
|
“五失本、三不易”论——中国古代直译理论简析 |
宋丹
王巍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5
|
道安“五失本”本义考 |
蒋哲杰
|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 |
汪东萍
方瑞芬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试析道安“五失本”之后三个“失本”——兼谈宗教文本的翻译 |
刘晨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2
|
|
8
|
论道安“五失本”之本意及佛经翻译观念之演变 |
吴冰
蒋坚松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一字之别,谬以千里——道安“五失本”研究中的两大问题 |
蒋林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彦琮翻译观述评 |
唐丽丽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1
|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的现代诠释 |
林亚楠
|
《汉字文化》
|
2022 |
0 |
|
12
|
“五失本,三不易”与“译事三难”翻译思想之比较 |
张琦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5 |
0 |
|
13
|
道安“五失本”中的文质思想 |
潘红
|
《科教导刊》
|
2019 |
0 |
|
14
|
传事以尽,尚质而无斫凿;委本从圣,求真勿令有失——道安“五失本、三不易”说源流考及现代诠释 |
祝朝伟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5
|
佛经译场中的翻译理论探索 |
刘长庆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6
|
“五失本三不易”的语言哲学阐释 |
赵巍
李琳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2 |
5
|
|
17
|
“不易”并非“不容易”——对释道安“三不易”的误释及其辨正 |
王向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8
|
对“失本”说之“义”与“意”的追问 |
高查清
吴礼敬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9
|
释道安译经“失本”态度问题补证 |
常红星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0
|
对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重新解读及其对翻译理论教学的启示 |
张琦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