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男性乳腺腺样囊性癌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玉龙 董海燕 +2 位作者 袁凯 闫莉 付荣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0-140,143,共2页
1病历 一般资料男,78岁,因“左乳肿块半年”于2012年7月5日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患者3年前曾因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后口服康士得50mg,每日1次,治疗1年。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头深部1.5cm×1.0cm肿块,皮肤无红肿,时有疼痛。... 1病历 一般资料男,78岁,因“左乳肿块半年”于2012年7月5日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患者3年前曾因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后口服康士得50mg,每日1次,治疗1年。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头深部1.5cm×1.0cm肿块,皮肤无红肿,时有疼痛。半月前自觉肿块较前增大,当地医院超声示左乳头下方异常回声,考虑男性乳房发育,未予治疗。后因包块增大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发育 乳腺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左乳肿块 手术治疗 前列 异常回声 乳头下
原文传递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娜 常才 +3 位作者 陈雅玲 苗爱雨 张迅 葛慧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涎腺,原发于乳腺者较罕见,发病率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1%。相对于常见类型的乳腺癌。乳腺腺样囊性癌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因此临床处理方案与一般乳腺癌有所不同。
关键词 乳腺 超声特征 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肿瘤 常见类型 临床处理 乳腺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景竹春 苏雅洁 +1 位作者 赵越 孙小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25期819-820,F0003,共3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腺样囊性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大体观察及辅助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及B超检查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光学显微镜检查显示肿瘤实质结构排列的多样性,并呈... 目的进一步认识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腺样囊性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大体观察及辅助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及B超检查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光学显微镜检查显示肿瘤实质结构排列的多样性,并呈现出间质的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雌孕激素受体为阳性。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比较罕见,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细胞的多样性和排列结构的多样性,应严格掌握其病理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少华 纪祥军 +2 位作者 石群立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与发生于乳腺外其他组织的腺样囊性癌相比,乳腺腺样囊性癌浸润性较弱,预后良好。文中报道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并进行文献回顾与分析。
关键词 乳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雯 于代友 刘秀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3,共2页
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于3年前发现右乳内上象限肿物,近一年来患者自觉肿物逐渐长大并伴疼痛,大小约6.5cm×4.1cm,质硬,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乳腺X线检查:右乳内上象限等密度不规则肿块,大小约2.4cm×2.0cm,边界模糊... 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于3年前发现右乳内上象限肿物,近一年来患者自觉肿物逐渐长大并伴疼痛,大小约6.5cm×4.1cm,质硬,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乳腺X线检查:右乳内上象限等密度不规则肿块,大小约2.4cm×2.0cm,边界模糊不清,其内见簇状模糊无定形钙化灶,腋下未见淋巴结显示(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及对其诊疗的探讨
6
作者 雷影 于宏 +1 位作者 张翔凯 邢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期62-63,共2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BACC),是一种组织学类似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为低度恶性的惰性肿瘤,占所有乳腺癌的比率不到0.1%[1]。因肿瘤组织形态多样性,故易误诊。一般来说ER、PR阴性,极...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BACC),是一种组织学类似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为低度恶性的惰性肿瘤,占所有乳腺癌的比率不到0.1%[1]。因肿瘤组织形态多样性,故易误诊。一般来说ER、PR阴性,极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良好。本文通过1例ACC并结合文献对ACC诊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诊疗 carcinoma 腋窝淋巴结转移 浸润 低度恶 组织形态
下载PDF
少见乳腺腺肌上皮瘤与乳腺腺样囊性癌超声声像图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岳武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665-666,I000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乳腺腺肌上皮瘤(AME)和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超声诊断AME与ACC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AME和6例AC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找出两者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结果未发现同一... 目的分析比较乳腺腺肌上皮瘤(AME)和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超声诊断AME与ACC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AME和6例AC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找出两者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结果未发现同一患者兼具该两种疾病诊断,乳腺AME和ACC声像图均可呈椭圆形、不规则形,边界清晰或较清晰,甚至两者都有病例存在与浸润性乳腺癌一样的边缘不清晰结节,肿物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部分随压力而有所改变,弹性评分2~4分,多见纵横比(A/T)<1,所有患者均未伴有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但是其中1例乳腺AME患者查见结节内部有簇状钙化,超声及磁共振均诊断为BI-RADS 4C。结论虽然超声声像图无法确切证实乳腺AME与ACC是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但是两者声像图相似度较高;通过仔细比较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并提高超声诊断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肌上皮瘤 乳腺 超声声像图
下载PDF
浅析2例患者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利平 孙维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70-72,72,共3页
目的:探讨2例患者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例患者均进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乳腺MRI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对这2例患者进行乳腺肿块切除... 目的:探讨2例患者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例患者均进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乳腺MRI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对这2例患者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术后对肿块进行病理检查。然后,观察这2例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其肿瘤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及病理特征等。结果:这2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患有乳腺腺样囊性癌,且淋巴结未见癌细胞转移。这2例患者乳腺的影像学表现为:1进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的结果显示,高密度肿块且边界不清。2进行乳腺MRI检查的结果显示,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3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低回声区。结论:这2例患者乳腺的影像学表现与乳腺肿瘤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之间具有共性。因此,在为患者进行确诊时,应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其病理活检的结果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MRI X线 乳腺超声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户庄 马明德 +2 位作者 周振宇 常亮 田艳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达50.00%(P<0.05);均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并实施术后化学药物辅助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83.33%)与死亡率(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表型(P<0.05)。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为ER、PR、Her-2受体三阴性表达,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降低误诊、漏诊记录使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免疫组化表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勇刚 唐峰 +2 位作者 邵杰 王文娟 蔡子浩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85-386,39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腺样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腺样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7例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4岁,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49~147个月),1例局部复发,7例患者均无转移。肿瘤呈结节样改变,镜下表现为混合型3例、筛状型2例、实体型2例。肿瘤细胞可见ER、PR、CerbB-2不同程度表达,其中三阴性型4例。结论原发性乳腺腺样囊性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应与非特殊型乳腺癌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强贤 严晓昱 +1 位作者 黄曙光 范钦和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5-587,F0002,共4页
目的报道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AC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乳腺A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乳腺ACC大体上表现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镜下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 目的报道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AC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乳腺A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乳腺ACC大体上表现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镜下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瘤,具有双相性组织形态特点,由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腺上皮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c-kit(CD117)表达阳性;肌上皮细胞p63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表达阳性,而肌钙结合蛋白(cal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HC)表达阴性,癌巢周围可见Ⅳ型胶原(Ⅳ-C)阳性。结论 A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且不同于发生在涎腺的同型肿瘤。ACC预后好,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受累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原文传递
乳腺腺样囊性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刁为英 王彩霞 +3 位作者 岳农灏 王桂梅 聂美楠 郭爱桃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9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界线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筛状、突体型和梁-管状结构组成,肿瘤实质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及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腺上皮细胞CK5/6、CK7和CD117(+),肌上皮细胞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p63、CK5/6和CD117(+)。4例随访4~65个月,1例局部复发,4例均无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罕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实体型腺样囊性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郦秀芳 吕艳婷 +2 位作者 魏建丽 张海勇 胡孟钧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23-1524,共2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较罕见,在乳腺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1],具有低度浸润潜能,预后好。基底细胞样实体型腺样囊性癌(solid variant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ith basaloid fertures,
关键词 乳腺 基底细胞 实体型 病理分析 CARCINOMA 临床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九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吴健 刘海燕 张昶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5-436,共2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预后较好,复发和转移较少,无病生存期较长。本文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腺样囊性癌9例。
关键词 乳腺 临床分析 特殊类型乳腺 南京医科大学 无病生存期
原文传递
1例基底细胞样乳腺腺样囊性癌报告
15
作者 郭巨江 廖洪叶 郑良楷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0期1192-1193,共2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约占乳腺癌的0.1%[1],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是浸润性乳腺癌的特殊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特殊,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国内鲜有文献报道。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基底细胞样乳腺腺样囊... 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约占乳腺癌的0.1%[1],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是浸润性乳腺癌的特殊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特殊,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国内鲜有文献报道。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基底细胞样乳腺腺样囊性癌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基底细胞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原发腺样囊性癌4例临床病理研究
16
作者 王文超 刘福兴 +5 位作者 周慧玲 夏颖 刘欣韵 窦荣荣 陈民 于鸿 《巴楚医学》 2020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5~70岁。肿块大体境...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5~70岁。肿块大体境界尚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排列成特征性的筛状、实体型、梁-管状结构。腺上皮细胞表达CK8/18、CK7、CK5/6、CD117、E-cadherin,肌上皮-基底样细胞表达CK14、SMA、p63、S-100、CD117。4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访7~50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改良根治术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2例报告
17
作者 周祝谦 王忠周 王永生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2期73-73,58,共2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1930年首次由Spies提出后,目前为多数学者所公认。乳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低,转移少,预后好。在鉴别诊断上易与良性纤维腺瘤,导管癌和类癌混淆。我们遇见2例,特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乳腺 肿瘤 程度 纤维 鉴别诊断 导管
全文增补中
乳腺腺样囊性癌(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肖蔚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 病理 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腺样囊性癌脑、肺转移个案探讨
19
作者 安风仙 魏建国 +2 位作者 尹艳华 张学东 赵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61-264,共4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Mamm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约占乳腺癌的0.1%,ADCC多见于唾腺,发生于乳腺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乳腺AdCC同一病例中不同的形态学多混合存在,固常规... 乳腺腺样囊性癌(Mamm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约占乳腺癌的0.1%,ADCC多见于唾腺,发生于乳腺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乳腺AdCC同一病例中不同的形态学多混合存在,固常规病理诊断有难度,易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混淆。本文主要汇报1例乳腺原发腺样囊性癌发生脑、肺转移,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脑、肺转移 病例 探讨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白信花 薄音 +1 位作者 冷继红 郝彦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于涎腺起源的腺样囊性癌的非常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ACC形态学具有异质性并组织结构模式多样化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或良性病变。现将对我院诊治的9例乳腺...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于涎腺起源的腺样囊性癌的非常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ACC形态学具有异质性并组织结构模式多样化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或良性病变。现将对我院诊治的9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加深对乳腺腺样囊性癌的认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临床病理特征 病理分析 低度恶肿瘤 组织结构模式 免疫组化表型 病变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