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美琼 申海燕 +1 位作者 彭妍 刘凤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方法。方法:对20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20例患者均能有效地解决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方法。方法:对20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20例患者均能有效地解决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控尿能力差等护理问题。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乙状结肠膀胱 应用
下载PDF
女性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春晓 李虎林 +3 位作者 郑少波 张风林 申海燕 徐亚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年第8期494-495,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膀胱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美琼 申海燕 +1 位作者 彭妍 刘凤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所有患者均能有效地缓解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控尿能力差...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所有患者均能有效地缓解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控尿能力差等护理问题。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乙状结肠膀胱 应用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美琼 彭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2期55-57,共3页
总结了6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行新膀胱功能训练并观察。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膀胱全切 腹腔镜 乙状结肠膀胱 护理
下载PDF
1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5
作者 袁凤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6期160-162,共3页
本文总结了我科收治的1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术后早期肠梗阻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做好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护理,以期能较好... 本文总结了我科收治的1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术后早期肠梗阻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做好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护理,以期能较好地促进患者恢复肠蠕动,减轻其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切除 肠梗阻 乙状结肠膀胱 后护理
下载PDF
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剑松 徐鸿毅 +9 位作者 石永福 詹辉 李炯明 李泽惠 左毅刚 杨德林 王超 柯昌兴 丁明霞 颜汝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6-839,共4页
目的比较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 -2005年行膀胱癌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96例,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68例的患者资料。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控尿能力、尿动力学结果以及术后储尿囊相关... 目的比较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 -2005年行膀胱癌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96例,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68例的患者资料。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控尿能力、尿动力学结果以及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结果164例患者失访12例(7.3%)。平均随访时间回肠组46(2~86)个月,乙状结肠组42(4~78)个月。2种术式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接近(P>0.05),但2组手术时间(6.0±0.8 h vs 5.2±0.6 h),术后下床时间(7.8±0.8 d vs 6.4±1.0 d),新膀胱容量(550.0±122.5 ml vs 420.0±80.6 ml)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早期及晚期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9.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储尿囊再发肿瘤3例,乙状结肠组未见发生。结论两种术式术后疗效均良好。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耗时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优先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同肠膀胱 乙状结肠膀胱
原文传递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尿流改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胜文 张士伟 +2 位作者 林相国 张凯 杨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 观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8例膀胱癌患者 ,行膀胱全切术。以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为中点 ,纵行剖开肠管 2 0~ 2 4cm ,成形为储尿囊。输尿管以黏膜下隧道方式作抗逆流吻合。利用肛门括约肌... 目的 观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8例膀胱癌患者 ,行膀胱全切术。以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为中点 ,纵行剖开肠管 2 0~ 2 4cm ,成形为储尿囊。输尿管以黏膜下隧道方式作抗逆流吻合。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术后随访 3~ 6 0个月 (平均30个月 )。结果 肠袋最大储尿容量 4 0 0~ 6 5 0ml(平均 5 15 6ml) ,基础压力 8~ 2 3cmH2 O(平均16 5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最大充盈压力 12~ 33cmH2 O(2 1 3cmH2 O)。在充盈过程中肠袋的顺应性良好。结论 该术式简单易行 ,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临床效果肯定。是一种比较好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 尿流改道 膀胱肿瘤 病理报告
原文传递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虎林 刘春晓 +4 位作者 张凤林 周兴 郑少波 申海燕 徐亚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4-315,共2页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膀胱癌 5 0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9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 6 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 结果  5 0例患者随访 6~ 2 9个月 ,平均 18.6个月。...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膀胱癌 5 0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9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 6 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 结果  5 0例患者随访 6~ 2 9个月 ,平均 18.6个月。患者血Cr、BUN均正常 ,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仅2例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 4 5例 (90 % ) ,夜间尿失禁 10例 (2 0 % ) ,8例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 2 2 0~ 5 5 0ml(平均 35 0ml) ,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 15~ 5 5cmH2 O(平均 35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疗效可靠 ,患者原位排尿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膀胱 膀胱切除 膀胱 方法
原文传递
原位回肠与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10年资料回顾(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詹辉 王剑松 +4 位作者 徐鸿毅 石永福 左毅刚 杨德林 王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8-991,共4页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对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影响较小,分泌黏液较少等特点。目的:采用长期随访形式比较膀胱癌患者采用回肠和乙状结肠再造膀胱的优劣。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1995-01/2005-03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膀胱癌患者164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96例(回肠组),男74例,女22例,年龄43~74岁;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68例(乙状结肠组),男64例,女4例,年龄51~7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距回盲瓣15~20cm处截取40~60cm长带蒂回肠袢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吻合于两端预留肠管,储尿囊最低部与尿道残端吻合。②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截取30~40cm长带蒂乙状结肠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同上法吻合于近端预留肠管。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单J管及尿管时间。以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控尿排尿能力、尿动力学分析结果以及术后早期与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结果:164例患者失访12例(7.3%)。回肠组平均随访46个月,乙状结肠组为42个月。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相近(P>0.05),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手术耗时较长,术后恢复较慢,新膀胱容量较大(t=2.56~3.08,P<0.05~0.01)。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早期及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9.2%,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膀胱 原位尿流改道 回肠膀胱 乙状结肠膀胱 组织构建 再生医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 被引量:7
10
作者 申海燕 刘立捷 吴碧芝 《护理学报》 2006年第4期53-54,共2页
报道了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性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1)定时排尿及夜间“唤醒”;(2)腹肌训练及提肛运动;(3)药物及理疗。所有患者均经随访,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9例,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3例,6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4... 报道了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性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1)定时排尿及夜间“唤醒”;(2)腹肌训练及提肛运动;(3)药物及理疗。所有患者均经随访,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9例,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3例,6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420 ml,平均350 ml,贮尿囊囊内压1.86~3.92 kPa;13例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所有患者生活能自理或能参加正常工作。说明新膀胱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是新膀胱功能训练的关键;做好各种治疗的护理,利于进行新膀胱功能训练;通过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 全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功能训练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泽厚 周高标 +6 位作者 洪泉 孙斌 郭和清 李贤初 姚志勇 潘广新 冯富川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直肠膀胱作为尿流改道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早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漏1例,切口裂开经再次减张缝合治愈3例,高热伴...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直肠膀胱作为尿流改道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早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漏1例,切口裂开经再次减张缝合治愈3例,高热伴一侧肾积水2例;远期尿道肿瘤复发1例,肿瘤远处转移3例,夜间溢尿2例,未见高氯性酸中毒、肾积水及逆行肾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结论: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具有手术操作较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高易接受,是膀胱全切后一种较理想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并发症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
原文传递
改良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伟 张旭 +4 位作者 常绍志 叶章群 高明江 邹利文 吴学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 膀胱切除 改良乙状结肠膀胱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超 沈滔 +2 位作者 文武 郭文川 孙勃 《航空航天医药》 200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例具有全膀胱切除指征的膀胱癌患者施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结果 :近期无严重并发症 ,通过肛门外括约肌可自行控制排尿排便 ,1.5~ 2个月后 ,大小便可分...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例具有全膀胱切除指征的膀胱癌患者施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结果 :近期无严重并发症 ,通过肛门外括约肌可自行控制排尿排便 ,1.5~ 2个月后 ,大小便可分开 ,大便成形 ,小便约 2小时 1次 ,生活如常。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 可控性尿流改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黏膜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亚文 刘春晓 +3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张凤林 周兴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 研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贮尿囊黏膜的超微结构。方法 对 10例行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患者 ,按术中、术后 6,12 ,2 4个月 ,取贮尿囊黏膜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 2年内 ,光镜下变化不显著。扫描电镜下 ,绒毛变短、倒... 目的 研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贮尿囊黏膜的超微结构。方法 对 10例行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患者 ,按术中、术后 6,12 ,2 4个月 ,取贮尿囊黏膜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 2年内 ,光镜下变化不显著。扫描电镜下 ,绒毛变短、倒伏、间距加宽 ,黏液减少。透射电镜下 ,1年后分裂相增加 ,线粒体、内质网不同程度肿胀。结论 术后肠道贮尿囊黏膜适应外环境 ,超微结构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超微结构 贮尿囊黏膜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文佳 吴建臣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20-122,140,共4页
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但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在诸多尿流改道术式中,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适应证相对广泛,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该术式利用肛门... 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但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在诸多尿流改道术式中,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适应证相对广泛,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该术式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和排便,尿便可完全分流,较好地解决了储尿、控尿问题,可保护上尿路功能,效果显著;且该术式无需在腹部行输尿管或肠管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随着现代外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对近年来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尿流改道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
下载PDF
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宇 肖序仁 +5 位作者 张磊 杨勇 符伟军 宋勇 许勇 洪宝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767-768,771,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膀胱癌的患者,在原Mainz膀胱Ⅱ式手术基础上进行可控尿流术式,即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B超检查3例有单侧肾盂轻度扩张2cm,排尿稳定可... 目的:评价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膀胱癌的患者,在原Mainz膀胱Ⅱ式手术基础上进行可控尿流术式,即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B超检查3例有单侧肾盂轻度扩张2cm,排尿稳定可控,最大容量400~600ml,5例电解质血CO2cp提示偏酸,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尿粪均完全分开,大便成形。结论: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简单易行,对肠道干扰小,在减少尿粪合流、逆行感染、代谢性酸中毒等方面效果明显,且适应证相对较广,是一种较好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 改良式乙状结肠膀胱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兴 陈志光 +3 位作者 苏宇 邓振农 谢文其 曾格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 乙状结肠膀胱 膀胱切除 腹腔镜 临床分析 下行 癌患者
原文传递
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效果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峰 王剑松 +2 位作者 徐鸿毅 左毅刚 杨德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07-912,共6页
背景:原位尿流改道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具有良好的控尿能力,但针对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和原位乙状结肠重建新膀胱后疗效及随访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 背景:原位尿流改道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具有良好的控尿能力,但针对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和原位乙状结肠重建新膀胱后疗效及随访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6 至 2008 年行膀胱癌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回肠组,n=29)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乙状结肠组,n=23)的女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修复中及修复后的一般情况、尿动力学结果、控尿能力和修复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时间回肠组 57 个月,乙状结肠组 55 个月。两种修复方式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接近,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治疗后下床时间、新膀胱容量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回肠组治疗后早期及晚期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乙状结肠组。回肠组治疗后储尿囊再发肿瘤 2 例,乙状结肠组未见发生,说明两种重建方式应用于女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基础实验 尿流改道 回肠膀胱 乙状结肠膀胱 尿动力学 控尿能力 女性 膀胱 疗效
下载PDF
改良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附7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芳坚 秦自科 +2 位作者 熊永红 韩辉 刘卓炜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9期494-495,共2页
关键词 改良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方法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老年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迎霞 申海燕 刘雪琴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行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手术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功能的观察与训练等护理。结果33例术后平均住...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行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手术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功能的观察与训练等护理。结果33例术后平均住院30d,19例可控制排尿,9例日间可控尿;随访3~20个月,均能控尿且能经尿道自主排尿。结论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术前营养评估、心理干预并提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强调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加强老年患者的出院管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膀胱 腹腔镜 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膀胱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