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利比亚到叙利亚——保护责任走到尽头了?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杨永红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1,共13页
-
文摘
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①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保护责任发展的里程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激烈争议。但是对于情形类似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在如何保护叙利亚人民免遭暴行的问题上分歧明显,无法达成一致,未能继续依利比亚模式适用保护责任,显示了保护责任的发展遭遇严重危机。利比亚与叙利亚的情势表明了保护责任不能成为推动一国政权更迭的工具,显示了国际社会能够接受保护责任挑战主权的底线。保护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是否恪守该限制。
-
关键词
保护责任反人道罪
主权责任
内政人道主义干预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数据主权主体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冉从敬
刘妍
-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69)。
-
文摘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催生数据主权,深刻影响国家数据安全和全球数据治理实践。出于管辖、隐私和商业利益等因素考量,现有研究分别提出了国家、个人和企业三类数据主权归属主体,模糊了国家作为唯一主权者的权威身份。通过追溯历史、分析现状可以发现,个人与企业不可能成为数据主权的行使主体,个人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可用个人信息权利、企业数据权利等制度安排以蔽之,无论从性质上还是内容上讲,都不属于数据主权的范畴。对于个人而言,其主权主张滥觞于信息自决权,且个人缺乏对海量数据的掌控能力,个人作为数据的产生者并非理所当然是数据的所有者和主权者;对于企业而言,其因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获取的数据权力使之仅处于支配地位而非法律地位,更不能将其提升至主权地位,企业依旧是被监管者。事实上,自博丹以来的主权学说和国家间主权实践确立了国家不可动摇的主权者地位,在虚拟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主权责任只有国家能够承担,受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赋能的多元主体作用的提升并未侵蚀主权,相反,国家数据主权在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增强。
-
关键词
数据主权
国家主权
信息自决
数据权力
主权责任
-
Keywords
data sovereignty
national sovereignty
information self-determination
data rights
sovereign responsibility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国际空难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
- 3
-
-
作者
郝秀辉
-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3-62,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FX04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312 2013 P010)
-
文摘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国家责任的存在具有正当性,禁止对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原则是基本要求,主权责任理论是国家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马航MH17航班空难中,国际不法行为和损害后果在国家责任要件中是不容争议和辨驳的。国际空难可归因于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可包括一国武装力量的不当行为、一国国家航空器不当操作与他国民用航空器的相撞行为、一国不法分子对他国民用航空器的非法干扰行为、一国机关或个人的错误或失误行为、武装叛乱行为等,其中为武力袭击民航客机者提供武器装备的国家也具有一定条件下的可归责性。过错要件对于国际空难损害赔偿国家责任的方式和程度有重要影响。在不承认武装叛乱组织的国际法地位的前提下,乌克兰这个主权国家对马航MH17航班被导弹击落至少存在过失责任。国际空难损害赔偿国家责任虽有实现障碍,但依然有政治解决、国际诉讼和协商谈判的路径可寻。
-
关键词
马航MH17航班
国际空难
损害赔偿
国家责任
主权责任
-
Keywords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MH17
international air crash
damage compensation
responsibility of state
sovereign responsibility
-
分类号
D996.9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的政道与治道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赟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1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CZX014)
-
文摘
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来看,“政治”可以在两个维度加以理解:政与治。“政也者正也”,政治的“政”的维度归根结底意味着存在者的各正性命,它将每个个人都纳入到了政治的过程;而“治”则是“为政”所承担的事业,它意味着以各正性命为中心的治理活动或治理术。由此而形成了政权在民、治权在君,政道与治道分离的思想格局。然而,二者之间又通过“天”的观念获得了连续性,以至于民、君、天三者之间的相互通达而彼此限制本身形成了一种循环的圆圈性结构。由此而形成了对“政治”的境域性而非“空间”性的理解。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建立在责任意识而不是主权要求的基础上,它通过礼乐生活世界营建对天下这一境域总体的责任意识。
-
关键词
政道与治道
天下或天地之间
主权与责任
-
Keywords
the political way and the governed way
the world
sovereignty and responsibility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维果茨基潜在发展区理论在建构对话式教学中的应用
- 5
-
-
作者
刘权钊
-
机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出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5-78,84,共5页
-
文摘
"潜在发展区"是维果茨基著名的发展理论,他关于学习与发展的想法,其潜力是普遍增加对教育改变的理解,让教育教学对话中重要的部分更清楚,协助教育工作者更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受教育者个体自主性教育的潜力。教育教学中对话的伙伴关系能带领受教育者越过此区域,而这种伙伴关系能提供必要的"鹰架(scaffolding)"以达到效果。在穿越熟知事物与崭新可能的鸿沟时受教育者体验到一种新发现到的个人主权:能掌握自己生命的感觉,依照自己的目标订立生命路径;而其中种种方法,都由个人对生命与生活技能的认知形塑而成。
-
关键词
个人主权与责任行动
潜在发展区
搭建鹰架
对话伙伴关系
-
Keywords
personal sovereign and obligation
zone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scaffolding
dialogue and partnership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