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重民思想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金秀珍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10,共4页
-
文摘
一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
-
关键词
杜如晦
重民思想
吴兢
岑文本
王珪
姚思廉
唐王朝
温彦博
徐茂公
为官择人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唐代荐举制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太祥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34-40,共7页
-
文摘
唐代虽正式确立了科举制,选用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选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但荐举制仍盛行不衰,且又发扬光大,承前启后,形成了具有唐代特色的荐举制度。唐代荐举制形式多样,对象广泛,体现了“进贤受赏,为官择人”的宗旨,着重强调以求人才为主要目的,使大批有识之士、有实践经验之才循用荐举之途,迅速跻身于官僚集团的上层,根据不同时期的荐举对象,唐代主要有以下几种荇举形式。
-
关键词
为官择人
荐举制
观察使
幕职
中书门下
州刺史
唐王朝
台省官
唐代科举
选才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唐太宗用人浅谈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吉福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29-33,共5页
-
文摘
“尚贤者,政之本也,”这是古来政治家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尧、舜及周文、武王时代之所以“百工惟时”、“是循吏之效也。”而“尧、舜,五帝之盛帝,文、武,三王之显王,不能去是而治,后世可乎哉?”唐太宗当然也“不能去是而治”。唐初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与唐太宗的“尚贤”有着直接的关系。唐太宗有句名言,是用舟与水的关系说明“黎庶”的重要性的,这说明他认识到唯有“生存百姓”,才能保持天下安定,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么,怎样才能“存百姓”而不致于“覆舟”呢?这就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
-
关键词
为政之要
贤者
杜如晦
尚贤
仆射
太子左庶子
不夺其时
为官择人
为政之道
宗正卿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选人用人 事业为上
- 4
-
-
作者
王明成
-
机构
贵州省黎平县委组织部
-
出处
《党课》
2022年第5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2022年1月底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必须坚持从事业出发,依事识人、以事择人、精准选人,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最优秀最适合就选什么样的人。
-
关键词
组织部长会议
忠诚干净担当
选人用人导向
优秀干部
为官择人
德才兼备
事业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略论“贞观之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宝书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9-27,共9页
-
文摘
唐初的“贞观之治”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是“繁荣盛世”.正确评价“贞观之治”的历史成就,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自信心、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古为今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如何评价“贞观之治”的政策和成就、把“贞观之治”的政策概括为“让步政策”是否妥当等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隋末农民战争
为官择人
租庸调法
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历史
李唐王朝
不夺其时
门下省
均田令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 6
-
-
作者
王晋川
-
机构
乐山师专中文系
-
出处
《乐山师专学报》
1986年第1期53-56,15,共5页
-
文摘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自玄武门兵变登基,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唐太宗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与他较为开明的用人之道分不开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在识人用人方面的经验,对我们今天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四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宇文士及
为官择人
用人方面
封德彝
唐王朝
识人
外户不闭
门下省
杜如晦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王符“为官择人”的人才储备思想
- 7
-
-
作者
张海兵
-
机构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
文摘
东汉末年,政治衰败,王符深刻认识到王道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治理缺少真正有才干的贤德之士,而人才基于教育,他由此提出了“为官择人”的人才储备思想.其“为官择人”的思想以“赞明教学”为本,以“明德慎罚”“量才授能”为选贤之法,对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选拔及管理仍有启发意义.
-
关键词
赞明教学
为官择人
明德慎罚
量才授能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漫谈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 8
-
-
作者
李明武
-
出处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90年第3期51-53,共3页
-
文摘
作为领导者,具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决策,二是用人。 领导工作的成败得失,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怎样用人,而怎样用人,又决定于遵循怎样的用人之道。我认为,现代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应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秉尊贤爱才之德——这是领导者用人之道的基础。 小平同志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和人才,
-
关键词
现代领导者
人才流动
领导工作
尊重人才
用才
选才
才尽其用
识才
猜疑心理
为官择人
-
分类号
D261.4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唐太宗的用才之道
- 9
-
-
作者
吴开有
-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4-9,12,共7页
-
文摘
春秋时代的晏婴曾概括地说明了旧的人才观念:“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纵观历史,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前进,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而国家的衰亡,社会的倒退,究其原因,就在于轻视知识,轻视人才,不会识才用人。秦二世、项羽、隋二世等人的失败和下场便是明证。因此,能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是衡量人君贤愚的标准,且关国运的兴亡。唐太宗对旧的人才观念,既有扬弃,又有继承和发展,其主要方面,乃是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兼听广纳,被历史家视为封建帝王中少见的贤君。他曾向群臣说明改变旧的人才观念势在必行:“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联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要用“新人”,必须是取用“新而贤”者;要舍“旧人”,那一定是舍弃“旧而不肖”的。不是按关系之亲疏,资格之新老来定官职之大小,这就改变了“用人唯资”的旧的人才观念。
-
关键词
人才观念
封建帝王
群臣
尊重人才
用才
唐王朝
识才
至公无私
为官择人
十渐不克终疏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唐初重视选用治国执法人材
- 10
-
-
作者
范明辛
陈吾
-
出处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7年第2期61-62,共2页
-
文摘
要治理国家,有效地执行法律,就涉及到怎样选用好治国执法人才的问题。唐代,司法、行政基本混一,地方司法审判,由州、县官兼理;中央虽设有专门的司法、监察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但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长官、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官和尚书省尚书等都参与重大案件的审判或审议。
-
关键词
门下省
中书门下
大理寺
李世民
监察机关
执行法律
为官择人
崔仁师
兼理
文武官员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李世民的人才观浅探
- 11
-
-
作者
吴源泉
-
出处
《探求》
1990年第4期42-46,共5页
-
文摘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唐初身兼创业与守成二任的杰出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唐初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终于形成了为史家所称道的'贞观之治'。李世民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用人。在用人的问题上,李世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有些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仍然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
-
关键词
李世民
冯盎
门下省
封德彝
五花判事
程知节
为官择人
杜如晦
给事中
尉迟敬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王船山的贫富、聚散和侈吝观
- 12
-
-
作者
宦再
-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
-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
文摘
在我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中,有关贫富、聚散和侈吝的内容颇为丰富。它是构成我国古代财政思想的重要内容。王船山在这方面留下了大量论著,其中有些思想,不仅可借鉴于前,而且可启迪于后。本文想就此作些许探讨。
-
关键词
王船山
读通鉴论
为官择人
官山府海
智足
天地之间
白敏中
善气
见其
丰岁
-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李世民的一大政策——求贤与择官
- 13
-
-
作者
李家桂
-
出处
《长江论坛》
1984年第2期80-81,76,共3页
-
文摘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形势可谓内外交困.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长期战乱的破坏,经济凋敝,又遭天灾,自京师至河东、河南、陇右,饥荒尤其严重.粮价踊贵,斗米值绢一匹,全国向未统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虽已成功,但政局并未稳定,突厥贵族常常侵扰,先曾迫使唐高祖向颉利可汗称臣,太宗刚即位,颉利又出动四十万大军。
-
关键词
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求贤
杜如晦
外户不闭
陇右
盛世景象
文臣武将
为官择人
李渊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诸葛亮用人之道研究
- 14
-
-
作者
黄常忠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9-11,共3页
-
文摘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名驰中外的治国兴邦的能臣,“智慧的化身”。他的一生有很多建树,特别是在人才问题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时至共和国的今天,仍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诸葛亮治国安邦的主导思想。他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西汉所以一度兴隆,是因为君主能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东汉桓帝、灵帝采取相反作法,政治上就衰败了。
-
关键词
汉桓帝
近贤
安邦
治国之道
《出师表》
蜀军
刘禅
向宠
奉义将军
为官择人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浅析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 15
-
-
作者
罗旭华
-
机构
广西玉林市委党校
-
出处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3-6,共4页
-
-
关键词
用人思想
用贤
杜如晦
为官择人
右仆射
封德彝
人才标准
文臣武将
举直错诸枉
贤人君子
-
分类号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贞观之治”与治吏反腐
- 16
-
-
作者
魏春艳
-
机构
青海民院法律系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5-108,104,共5页
-
文摘
“贞观之治”与治吏反腐魏春艳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强盛的朝代,也是在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影响巨大的一个朝代。它的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认真地总结并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在“安人宁国”方针的指导下,采用“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立法...
-
关键词
治吏
唐太宗李世民
德主刑辅
职制律
受财
为官择人
杜如晦
张蕴古
受所监临
大理丞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漫谈古人对避免管理失误之道
- 17
-
-
作者
曲华
-
机构
燕化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出处
《施工企业管理》
1989年第2期39-40,共2页
-
文摘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许多卓越的管理思想,本文结合现代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人为失误,漫谈古人对管理过程中避免出现的错误。
-
关键词
现代管理
管理过程
慧眼识英雄
失街亭
因人设事
唐太宗李世民
为官择人
物质奖励
落伍者
不等于
-
分类号
F40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古代官吏的裁冗
- 18
-
-
作者
韩丰聚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7年第7期37-38,共2页
-
文摘
在我国封建时代,一般比较明达的统治者,在注重选贤任能的同时,都重视对那些繁杂的机构和不能尽职或力不胜任的冗官进行裁并和裁减,其目的在于提高统治效能。古时设官原分实职和备职。《正字通·冖部》云:“古设官分职,人有常守,转移执事,不可无人,故有冗员备使令。”那时,为了临时应急而故意多设了一套人马。这些人平时无专职,实际上是一些坐食俸禄的闲散人员,被称作冗官、冗员或冗散。尔后,有的统治者为了安插嫡亲,搞“为人择官”或“因缘嬖幸(受宠爱之人),受赂卖爵”(《后汉书·皇甫规传》),也有的为笼络控制属臣,而“割置州县以宠禄之”(《资治通鉴》卷192)。
-
关键词
皇甫规
《资治通鉴》
字通
临时应急
汉桓帝
右领军
东汉初
为官择人
门下省
唐太宗李世民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唐朝的盛衰说开去
- 19
-
-
作者
胡勋明
-
出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1-55,共5页
-
文摘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可谓唐代,但唐代也有它的盛衰。自唐太宗统治的贞观之治起,社会经济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到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达到高峰,可算得上是唐朝的黄金时代。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
关键词
开元盛世
藩镇割据
外户不闭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含嘉仓
为官择人
反右派
社会经济
选才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浅谈领导者的影响力
- 20
-
-
作者
邢金书
-
出处
《中国税务》
1994年第1期65-66,共2页
-
文摘
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两种:一是权力影响力,即领导者的职务高低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来源是权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即由领导者本身素质所产生的影响力,指的是领导者本身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基本素质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具备超群的非权力影响力,这样。
-
关键词
陈云同志
士为知己者死
士争凑燕
为官择人
聚合力
税务工作
在博
思维能力
不可造次
领导干部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