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嘉炯 郑毓佩 +3 位作者 沈裘昌 雷挺 陈宝书 芮旻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4,共6页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池型。对该池型的开发思路和技术方案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其在嘉兴石臼漾水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将混合和絮凝区集中设置...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池型。对该池型的开发思路和技术方案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其在嘉兴石臼漾水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将混合和絮凝区集中设置在池体中央,通过多种混凝和氧化药剂的投加、均匀度达95%以上的高速混合和8~10倍的提升絮凝搅拌,在上升流速15.6m/h的条件下,确保出水浊度达到0.6~1NTU,且排泥含固率达3%以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混合 搅拌 污泥回流
下载PDF
嘉兴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的设计和调试运行 被引量:23
2
作者 许嘉炯 雷挺 +4 位作者 沈裘昌 郑志民 查人光 陈群 朱海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嘉兴市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设计规模8万m^3/d,针对劣V类原水考虑了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4种措施,具体工艺采用臭氧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序批反冲洗瓷砂滤池-后臭氧-序批反冲洗炭砂滤池.从调试运行情况看,出水... 嘉兴市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设计规模8万m^3/d,针对劣V类原水考虑了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4种措施,具体工艺采用臭氧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序批反冲洗瓷砂滤池-后臭氧-序批反冲洗炭砂滤池.从调试运行情况看,出水水质达到了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2~0.3 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序批反冲洗滤池
下载PDF
嘉兴市贯泾港水厂工艺运行介绍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海涛 徐兵 +3 位作者 沈莉萍 孙海平 马志平 查人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近年来,因受水源条件限制,嘉兴地区给水厂普遍采用生物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使出厂水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嘉兴市贯泾港水厂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引入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后... 近年来,因受水源条件限制,嘉兴地区给水厂普遍采用生物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使出厂水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嘉兴市贯泾港水厂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引入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后置微絮凝强化砂滤新型组合工艺,有效降低了出水消毒副产物和微生物泄漏风险,出厂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及浙江省现代化水厂的出水水质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预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臭氧催化氧化 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 生物泄漏
下载PDF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优化投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芮旻 姚洁 +3 位作者 许嘉炯 沈裘昌 郑国兴 查人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9,共7页
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系统(包括回流污泥、混凝剂及助凝剂PAM的投加)进行了详细研究。小试研究表明回流污泥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降低了上清液浊度,PAM的投加略微降低了上清液出水浊度,但影响不大。生产... 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系统(包括回流污泥、混凝剂及助凝剂PAM的投加)进行了详细研究。小试研究表明回流污泥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降低了上清液浊度,PAM的投加略微降低了上清液出水浊度,但影响不大。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运行中可灵活利用回流污泥来提高絮凝效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回流污泥投加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沉淀池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出水浊度逐渐降低,同时,不同的回流污泥投加量条件下混凝剂投加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性;增大PAM投加量对直接提高沉淀池的絮凝效果以及降低出水浊度的贡献不明显,PAM投加量的增大间接引起回流污泥投加量变大是导致出水浊度变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高效絮凝 浊度
下载PDF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改造与优化运行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海涛 周晓龙 +3 位作者 刘宏远 孙海平 许卫初 张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99,共5页
针对水厂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不稳定、投药量偏大、出水浊度偏高等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排泥与污泥回流系统的改造,取消了原集泥沟中的刮泥设备,改为气提装置排泥,并在高密度沉淀池外侧设置了储泥罐,污泥经回流泵回流... 针对水厂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不稳定、投药量偏大、出水浊度偏高等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排泥与污泥回流系统的改造,取消了原集泥沟中的刮泥设备,改为气提装置排泥,并在高密度沉淀池外侧设置了储泥罐,污泥经回流泵回流;采用流量仪、投入式污泥浓度计检测回流污泥,且污泥回流点由单一的总管投加改至两根DN100分管投加,同时在每根回流污泥分管上安装污泥流量计及阀门,以有效地控制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改造完成后的生产性调试和优化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增大絮凝区污泥浓度,能够有效降低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絮凝区污泥浓度为400~500mg/L,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能够确保在1NTU以下,单池处理水量最高可达3700m3/h,超过设计负荷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气提 污泥回流 浊度
原文传递
嘉兴南郊水厂微污染河网水集成净水处理工艺选择与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嘉炯 雷挺 +5 位作者 沈裘昌 钟燕敏 芮旻 查人光 陈群 朱海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4,共6页
嘉兴市南郊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15万m^3/d,针对劣V类原水考虑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四种措施,具体采用预臭氧-生物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后臭氧-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下向流序批反冲洗砂滤池工艺。从调试运... 嘉兴市南郊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15万m^3/d,针对劣V类原水考虑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四种措施,具体采用预臭氧-生物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后臭氧-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下向流序批反冲洗砂滤池工艺。从调试运行情况看,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1~0.2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河网水 加强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序批反冲洗砂滤池
下载PDF
净水高效沉淀设计技术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嘉炯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2,共5页
对加砂絮凝沉淀池(ACTIFLO)、泥渣絮凝沉淀池(DENSADEG)和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等高效沉淀池型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确定高效沉淀的技术要点在于多种药剂组合投加、高效混合、提升絮凝、分离沉淀、污泥浓缩与... 对加砂絮凝沉淀池(ACTIFLO)、泥渣絮凝沉淀池(DENSADEG)和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等高效沉淀池型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确定高效沉淀的技术要点在于多种药剂组合投加、高效混合、提升絮凝、分离沉淀、污泥浓缩与回流技术等方面。针对这些技术要点在池型布置、设计参数确定、机械设备选用和运行控制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高效沉淀技术的优化方向,对国内高效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调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砂絮凝沉淀 泥渣絮凝沉淀 中置高密度沉淀 混合 絮凝 沉淀 污泥浓缩 污泥回流
下载PDF
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调试 被引量:8
8
作者 燕峒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87,共4页
针对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胜利油田民丰水厂首先对助凝剂PAM自动投加装置进行了改进和正确标定,然后进行了生产性调试。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M投量可明显提高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混凝效果;在低温... 针对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胜利油田民丰水厂首先对助凝剂PAM自动投加装置进行了改进和正确标定,然后进行了生产性调试。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M投量可明显提高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混凝效果;在低温低浊期,絮凝搅拌转速不宜太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运行参数:絮凝剂聚合硫酸铁投量为40mg/L,助凝剂PAM投量为0.2~0.25mg/L,污泥回流比为4%,絮凝池搅拌转速为10r/min。通过调试,最终使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1.5NTU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低温低浊 污泥回流 调试
原文传递
连云港市第三水厂二期及深度处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纵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66-69,共4页
为确保连云港城市供水安全,连云港市第三水厂进行了改造,计划在2012年供水高峰前建成通水。连云港市第三水厂二期及深度处理工程设计规模分别为10万m3/d和20万m3/d。该文对项目的净水工艺进行了比选,并对主要净水工艺设计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臭氧活性炭
下载PDF
盐城市某原水预处理厂设计与运行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毅 井添祺 +3 位作者 周家中 万兰庆 吴迪 杨华仙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24-29,34,共7页
江苏省盐城市某原水预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30万m^3/d,要求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要求。综合进出水水质、投资占地等,经充分经济论证和方案比选,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MBBR生化法+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 江苏省盐城市某原水预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30万m^3/d,要求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要求。综合进出水水质、投资占地等,经充分经济论证和方案比选,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MBBR生化法+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组合工艺对原水进行强化处理。核心生化段采用纯膜MBBR工艺,设6级硝化,气水比设计为0.6~1.3。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氨氮最低可达0.1 mg/L。对悬浮载体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其对硝化菌具有良好的富集能力,低基质条件下,硝化菌相对丰度可达2.36%,强化了氨氮的去除。经过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强化,保障了COD和TP的稳定达标。全厂电耗为0.052 kW·h/t。该工艺路线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后期维护少,适用于微污染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预处理 地表水Ⅲ类标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中置高密度沉淀
下载PDF
济南鹊华水厂技改工程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敬华 刘衍波 +5 位作者 李世俊 肖兆锋 李涛 王宪义 赵欣 李式颖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57,共4页
济南鹊华水厂技改示范工程设计采用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V型滤池处理工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工艺及参数,并总结了优化的施工方法,... 济南鹊华水厂技改示范工程设计采用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V型滤池处理工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工艺及参数,并总结了优化的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臭氧接触池施工、V型滤池滤板浇筑及V型槽的施工经验,为同类水厂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臭氧接触 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 V型滤池
原文传递
引黄水库水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调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浩 刘衍波 +7 位作者 崔鹏炜 李世俊 万吉昌 范伟 王权 郭敬华 李涛 石容千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8-41,共4页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针对水厂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养泥困难、出水浊度高等问题,进行了机械混合区、机械絮凝区改进及污泥比选,并人工投入黄河泥进行培养,总结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调试...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针对水厂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养泥困难、出水浊度高等问题,进行了机械混合区、机械絮凝区改进及污泥比选,并人工投入黄河泥进行培养,总结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调试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 中置高密度沉淀 运行调试 引黄水
下载PDF
新型中置式高密池处理高浊原水的应用与改进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寅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共4页
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SMEDI-Ⅱ型高密度沉淀池)处理高浊度原水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在包头画匠营子总水源二期工程(一水厂)中的运行概况,讨论分析了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 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SMEDI-Ⅱ型高密度沉淀池)处理高浊度原水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在包头画匠营子总水源二期工程(一水厂)中的运行概况,讨论分析了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在包头大青山工业水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中置高密度沉淀 高浊度原水 设计改进
原文传递
沉淀膜滤组合工艺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增荣 邬亦俊 +2 位作者 许嘉炯 雷挺 谢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6,共6页
针对某些净水厂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投资有限、用地紧张、原水低温低浊且伴有突发性高浊度和一定程度有机污染的特点,从减少工程投资、节约占地面积、优化水处理流程和提高水处理效果的角度出发,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工... 针对某些净水厂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投资有限、用地紧张、原水低温低浊且伴有突发性高浊度和一定程度有机污染的特点,从减少工程投资、节约占地面积、优化水处理流程和提高水处理效果的角度出发,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工艺相结合,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沉淀膜滤组合工艺。经过对沉淀膜滤组合工艺内沉淀部分、膜滤部分和辅助部分的布局和功能优化,合理地解决了由于组合工艺承载功能多、构造复杂等所造成的问题。研发成果已设计应用于某地10万m3/d规模净水厂的改扩建项目中,可以预计,该新型组合工艺在老水厂工艺升级改造或新建水厂项目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升级改造 沉淀膜滤组合工艺 中置高密度沉淀 浸没超滤膜 膜在线清洗
下载PDF
活性炭回流强化去除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煦 许龙 +1 位作者 王昭 缪丽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47,共3页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载体,向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系统对粉末活性炭进行富集和回用,延长其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考察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有机物的强化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投炭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投加方...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载体,向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系统对粉末活性炭进行富集和回用,延长其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考察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有机物的强化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投炭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投加方式能显著改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比不投加炭,对CODMn的去除率提高了近10%。通过增加污泥回流比可减少投炭量,在去除率相同的情况下,污泥回流比为5%时的投炭量较回流比为3%时减少了34%,而较不回流投炭方式减少了77%。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粉末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粉末活性炭 回流
原文传递
臭氧-生物炭砂工艺处理微污染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和平 魏琪 石锐 《供水技术》 2011年第6期10-11,15,共3页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沉后水作为进水,考察了臭氧-生物炭砂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CODMn、浊度和氨氮,CODM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4%和37.5%,稳定运行时期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6.6%。...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沉后水作为进水,考察了臭氧-生物炭砂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CODMn、浊度和氨氮,CODM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4%和37.5%,稳定运行时期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6.6%。在活性炭滤层下增加砂垫层,对控制出水浊度及保障生物安全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臭氧-生物炭砂工艺 中置高密度沉淀 石英砂
下载PDF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及其组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东波 王敏艳 +3 位作者 王纵 郑国兴 许嘉炯 彭广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4,28,共4页
针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常规工艺对污染严重的源水处理效果欠佳以及传统沉淀池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核心的全流程组合工艺中试研究。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工况是:污泥回流比为1%,聚合氯化铝投量为40 mg/L,... 针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常规工艺对污染严重的源水处理效果欠佳以及传统沉淀池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核心的全流程组合工艺中试研究。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工况是:污泥回流比为1%,聚合氯化铝投量为40 mg/L,助凝剂PAM的投量为0.15 mg/L。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量为20 mg/L,此时对CODMn的去除率为41.1%。在各组合工艺中,"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砂柱/臭氧柱/活性炭柱/超滤膜"为最优工艺流程。该组合工艺的出水浊度为0.02 NTU,CODMn为1.99 mg/L,UV254为0.021 cm-1,氨氮为0.19 mg/L,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此外,在投资有限、用地紧张的条件下,也可采用"粉末活性炭/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超滤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最佳工况 粉末活性炭 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在低温、低浊、高藻水源地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燕峒胜 《水工业市场》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采用了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解决了配水不均、单池处理水量受限制、水流流向等问题,出水水质更有保证;在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平均进水浊度15.5NTU的情况下,得到了0.86NTU的出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4%。在建设费用方面,虽然比平流沉... 采用了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解决了配水不均、单池处理水量受限制、水流流向等问题,出水水质更有保证;在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平均进水浊度15.5NTU的情况下,得到了0.86NTU的出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4%。在建设费用方面,虽然比平流沉淀池要多增设回流泵、搅拌机等机械设备,但土建费用省,占地面积较引进的高密度沉淀池少10%~15%,较平流沉淀池少50%左右;单位造价较引进的高密度沉淀池低20%左右,与平流沉淀池基本持平;药剂成本与引进的高密度沉淀池基本相同,较平流沉淀池低20%左右。即使不考虑节约土地的费用,单项造价总投资可持平甚至略低于平流沉淀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絮凝 浊度
下载PDF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锐 杨广峤 +1 位作者 程志刚 孙娟 《供水技术》 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PAM投加量为0.08mg/L,PAC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浊度为1.0 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高密度沉淀 浊度 底泥 回流比 PAC PAM
下载PDF
浅析嘉兴市贯泾港水厂工艺及运行
20
作者 钟叶华 朱海涛 马志平 《城镇供水》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嘉兴市南郊贯泾港水厂设计供水能力45万吨/日,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5万吨/日,于2006年2月开工建设,2007年6... 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嘉兴市南郊贯泾港水厂设计供水能力45万吨/日,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5万吨/日,于2006年2月开工建设,2007年6月28日正式供水,处理工艺为生物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引进了高密度沉淀池、翻板滤池、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悬浮活性炭接触滤池等一系列先进的新型净水工艺。2004年4月由省发改委立项,列为省重点工程,建设之初,又被业内专家推荐建议作为城市供水"环太湖流域内河河网水源处理集成技术"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源 原水水质 生物预处理 中置高密度沉淀 翻板滤池 上向流悬浮活性炭接触滤池 水质报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