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学缘何不热——为20世纪“中庸学”之落后把脉
1
作者 陈科华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庸学”既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显学 ,也是世纪之交倍受世界文化关注的大智慧 ,但统计学材料表明 ,2 0世纪有关中庸之道的学术研究已经与其为显学的地位很不相称了。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与人们对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体系中... :“中庸学”既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显学 ,也是世纪之交倍受世界文化关注的大智慧 ,但统计学材料表明 ,2 0世纪有关中庸之道的学术研究已经与其为显学的地位很不相称了。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与人们对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定位认识有关 ,2、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特殊历史景况有关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定位 儒家思想体系 社会文化转型
下载PDF
韩国儒学的图说学与朱子学
2
作者 徐坰遥 《朱子学刊》 2010年第1期65-83,共19页
宋朝儒学传播到高丽朝和朝鲜朝,对于韩国儒学向心性学深化发展能够产生影响有以下几个历史条件。宋学传入韩半岛是依据自生的受容,融合韩国的传统思想使其本土化乃至独立深化发展。韩国儒学将宋朝儒学的道统意识理解为孔门心法的主题&#... 宋朝儒学传播到高丽朝和朝鲜朝,对于韩国儒学向心性学深化发展能够产生影响有以下几个历史条件。宋学传入韩半岛是依据自生的受容,融合韩国的传统思想使其本土化乃至独立深化发展。韩国儒学将宋朝儒学的道统意识理解为孔门心法的主题'精一执中'的观点,按照天人无间的基调解析人的内面性之天命观念。受容了南宋时期集大成之后的朱子学。为了克服和补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难点,图说学(图书之学)得以发展。这种图说学的代表作包括朝鲜朝初期的《入学图说》、《天命图说》、《圣学十图》、《易学图说》、《道学六图》等等。五个图说坚持了视儒者之道为人伦日用之日常性常道的观点,对于一个命题的多个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整理,用剩墨揭示孔门心法的至要,进而达到从整体上的掌握。制作图表时,采用单线或黑白表示圈域的有机的、立体的方式,而非平面式图面。试图把四书五经乃至宋学的主要典籍《近思录》、《小学》包括在内,实现理论儒学与实践儒学结合的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道 孔门心法 天命图说 中庸 人伦日用
原文传递
冯从吾《中庸》学的诠释特质
3
作者 李敬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冯从吾秉承关学推崇《中庸》的遗风,以"理在解语内"的方式对《中庸》进行诠释。他的《中庸》学最突出的特质是本体与工夫的合一、重视"喜怒哀乐之未发"和以辩异端为务,这三者以最浓缩的方式彰显其学术旨趣。对冯从... 冯从吾秉承关学推崇《中庸》的遗风,以"理在解语内"的方式对《中庸》进行诠释。他的《中庸》学最突出的特质是本体与工夫的合一、重视"喜怒哀乐之未发"和以辩异端为务,这三者以最浓缩的方式彰显其学术旨趣。对冯从吾《中庸》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冯从吾的哲学特质和推进关学经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从吾 中庸 特质
下载PDF
二程对《中庸》的表彰与诠释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海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宋代,随着儒学的复兴,《中庸》开始得到二程等理学家的重视,他们开始借助《中庸》来建构和完善儒家的道德心性学说。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不但对《中庸》给予极高的肯定...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宋代,随着儒学的复兴,《中庸》开始得到二程等理学家的重视,他们开始借助《中庸》来建构和完善儒家的道德心性学说。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不但对《中庸》给予极高的肯定和表彰,而且对之进行诠释,为《中庸》地位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由此也直接奠定了《中庸》在经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中庸 中庸 四书
下载PDF
明代关学《中庸》学的诠释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敬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关学自张载后,一直暗而不彰,至明代始复振。明代关学秉承自张载以来推崇《中庸》的治经、解经传统,涌现出丰富的《中庸》学注解著作。明代关学《中庸》学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质:早期汲取陆学,质疑程朱;中期扬弃程朱、辩乎阳明;晚期会通... 关学自张载后,一直暗而不彰,至明代始复振。明代关学秉承自张载以来推崇《中庸》的治经、解经传统,涌现出丰富的《中庸》学注解著作。明代关学《中庸》学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质:早期汲取陆学,质疑程朱;中期扬弃程朱、辩乎阳明;晚期会通程朱、陆王,纠正王学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关 中庸 诠释特质
下载PDF
吕柟《中庸》首章的诠释及其对朱子的批判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敬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6,共7页
《中庸》首章涵盖儒家的本体、工夫和境界思想,乃全书之体要。吕柟不满朱子对《中庸》的诠释,以"综合"为原则对《中庸》做出异于朱子的创造性诠释。在本体上秉承张载的"气本论",提出"理气非二"的理气观;... 《中庸》首章涵盖儒家的本体、工夫和境界思想,乃全书之体要。吕柟不满朱子对《中庸》的诠释,以"综合"为原则对《中庸》做出异于朱子的创造性诠释。在本体上秉承张载的"气本论",提出"理气非二"的理气观;在工夫上主张以"慎独"统领存养与省察;在境界上以"致中和"为本。这三方面以浓缩一体的形式显豁出吕柟《中庸》学的形态和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柟 中庸朱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