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
曹顺庆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5 |
85
|
|
2
|
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
叶舒宪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2
|
|
3
|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
乐黛云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4
|
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前景——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
刘遥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8 |
22
|
|
5
|
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比较文学 |
乐黛云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8
|
|
6
|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
谢天振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6 |
17
|
|
7
|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
乐黛云
|
《新东方》
|
1998 |
19
|
|
8
|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温儒敏教授答纽约大学学生访谈 |
纽约大学博士生访问团
温儒敏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9
|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
乐黛云
王向远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0
|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跨越性”特征与“变异学”的提出 |
曹顺庆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06 |
14
|
|
11
|
作为比较文学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提出——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
周亚芬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12
|
|
12
|
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 |
尹德翔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3
|
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
乐黛云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6 |
9
|
|
14
|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
乐黛云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6 |
10
|
|
15
|
不只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也谈《牛虻》的经典之路 |
卢玉玲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6
|
面对西方比较文学界的大争论 |
谢天振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7
|
阐发法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
曹顺庆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7 |
10
|
|
18
|
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心主义》 |
乐黛云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
1999 |
7
|
|
19
|
旧红新裁 熠熠生辉——简评《东方文论选》 |
郁龙余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20
|
“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面向21世纪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访谈录 |
乐黛云
蔡熙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