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64
1
作者 安丽 刘萍 +1 位作者 李健 何玉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9-786,共8页
随机选取第11代“黄海1号”5月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100尾和6月龄中国明对虾50尾,分别测量全长(X)、头胸甲长%)、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甲宽(X10)、第1腹节宽(X11)、头胸甲高(X12)、... 随机选取第11代“黄海1号”5月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100尾和6月龄中国明对虾50尾,分别测量全长(X)、头胸甲长%)、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甲宽(X10)、第1腹节宽(X11)、头胸甲高(X12)、第1腹节高(X13)、体长(X14)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这2种月龄对虾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5月龄和6月龄对虾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5月龄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第1腹节长的通径系数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全长和头胸甲长的决定程度最大。6月龄对虾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6腹节长和第4腹节长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4腹节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5月龄和6月龄对虾形态学指标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7.429+0.326X2+0.306X3+0.669X0+0.275X4和Y=-38.556+0.668X2-0.583X6+0.605X8+0.785X10+0.931X12两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AFL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伟继 孔杰 +2 位作者 董世瑞 栾生 王清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5-584,共10页
以中国明对虾抗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选育群体第四代为母本,野生中国明对虾为父本,采用单对杂交方式产生F1代,F1代个体姊妹交产生F2代共42个个体为做图群体。62对AFLP选择性引物组合共产生529个分离位点,符合1∶... 以中国明对虾抗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选育群体第四代为母本,野生中国明对虾为父本,采用单对杂交方式产生F1代,F1代个体姊妹交产生F2代共42个个体为做图群体。62对AFLP选择性引物组合共产生529个分离位点,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位点共253个,3∶1孟德尔分离类型位点共276个。利用拟测交理论分别构建中国明对虾雌虾、雄虾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F2自交模型构建共同的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三张连锁图上分别有31、25和44个连锁群,图谱分辨率为分别为2.4cM、2.4cM和2.1cM。标记间隔距离分别为12.20cM、11.45cM和11.12cM图谱覆盖率分别达到50.21%、51.93%和48.08%。能够基本满足进行QTL(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Locus)定位的需要。将该图谱和其他对虾类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利用相关分子标记将已有图谱进行整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AFLP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及其在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姜国建 于仁诚 +2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50,共9页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蓝 (NBT)法和血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 ,对中国明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血细胞中存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 ,通过亚硝酸盐法和L 瓜氨酸法对比 ,研究了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在感染WSSV后 ,iNOS活性在 1 2h内有上升趋势 ,实验 36h后酶活性显著下降 ,至 60h后酶活性降至对照组的一半左右。同时 ,被脂多糖 (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下降。与此对应的是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的结果显示 :实验 36h后在对虾体内能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对照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的iNOS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WSSV在感染中国明对虾初期可以诱导血细胞产生iNOS ,但随着WSSV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大量增殖及其对血细胞的破坏 ,使得iNOS活性显著降低 ,对虾也趋于死亡。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一氧化氮合成酶 白斑综合症病毒
下载PDF
pH胁迫对中国明对虾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芸 李健 +3 位作者 李吉涛 何玉英 常志强 刘德月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6-564,共9页
研究了pH胁迫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h,于胁迫后0、3、12、24、48、72、96、120、148h测定鳃、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总抗氧化活力(T-AOC)、抗超氧阴离... 研究了pH胁迫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h,于胁迫后0、3、12、24、48、72、96、120、148h测定鳃、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总抗氧化活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CAT、过氧化物还原酶(Prx)基因表达的影响,以pH8.2作为对照。结果显示,pH胁迫12~24h,对虾各组织T-AOC、抗超氧阴离子、CAT酶活力及CAT基因表达均增加,pH胁迫120~148h上述指标受到抑制。对虾肝胰腺和肌肉P麒基因表达随胁迫时间增加逐渐升高,鳃和血淋巴Prx基因表达随胁迫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高pH(9.0)胁迫时,对虾鳃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基因表达水平达峰时问较其他3个组织明显缩短;而低pH(7.0)胁迫时,对虾肝胰腺抗氧化系统酶活力比其他组织变化快。实验结果表明,pH胁迫3~24h对中国明对虾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诱导效果,但胁迫120~148h则抑制其抗氧化系统功能,可能会导致中国明对虾机体的氧化损伤;中国明对虾鳃和肝胰腺分别对高、低pH胁迫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PH胁迫 总抗氧化能力 抗超氧阴离子能力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还原酶
下载PDF
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宋理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检测急性感染48h之内不同时间段死亡个体及仍然存活的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受到哈维弧菌攻击仍然存活的幼虾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的SOD活性与两对照组虾无显著差异。弧菌感染的幼虾LSZ活性较两对照组有极显著的降低,越早死亡的个体LSZ活性越低。通过环境胁迫诱导暴发WSSV症状的中国明对虾与未表现出WSSV症状者相比,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SOD活性及LSZ活性均极显著地降低,血清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增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急性感染 哈维弧菌 WSSV 免疫水平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玉英 刘萍 +2 位作者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3.71%。对2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1408,属中等程度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197,由此可见,8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近20%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第六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低于第一代群体,这可能与人工定向选育过程中注重经济性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选育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精养池塘氮、磷和碳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苏跃朋 马甡 +1 位作者 田相利 董双林 《南方水产》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明显,占总支出的52.04%;N在水体的悬浮和溶解较多,占61.06%;C在养殖系统的呼吸作用消耗最大,占40.86%。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对虾养殖中营养盐的低利用效率为系统环境中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除C通过呼吸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外,大部分N、P污染元素滞留或沉积在池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收支 沉积积累 中国对虾
下载PDF
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穆迎春 王芳 +2 位作者 董双林 董少帅 朱长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蜕皮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 553 2±0 000 1)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蜕皮周期... 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蜕皮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 553 2±0 000 1)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蜕皮周期有显著的影响(P<0 05),其中S10 能明显抑制对虾的蜕皮,S2则能促进对虾的蜕皮,前者较后者蜕皮周期延长4 97 d;(2)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 05),其中,S4 和S7 两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大,分别大于S0组28 11%和22 36%,并且与S0 和其他处理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 05);(3)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摄食量有显著影响(P<0 05),S4 和S7 两组分别高于S0组15 96%和11 46%;(4)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未产生显著的影蚐7两组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波动幅度 盐度 稚虾 特定生长率 人工配合饲料 蜕皮周期 转化效率 显著水平 水族箱 实验 S10 摄食量 食物 体重 投喂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18
9
作者 孟宪红 孔杰 +2 位作者 刘萍 马春艳 李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 naeuschinensis)(XY4)及未经选育的与XY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 naeuschinensis)(XY4)及未经选育的与XY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D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L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 白斑综合症病毒 抗病群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pH胁迫对3种对虾存活率、离子转运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先银 李健 +3 位作者 陈萍 李吉涛 何玉英 常志强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0-728,共9页
比较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对照组(pH 8.2)、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养殖水体条件下的存活率、鳃离子转运酶(Na+-K+-A... 比较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对照组(pH 8.2)、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养殖水体条件下的存活率、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及血淋巴iNOS、PO、SOD、GSH-PX、LSZ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3种对虾的存活率整个实验期间均为100%;低pH和高pH胁迫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分别为96.7%和97.0%;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分别为60.1%和54.6%,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58.6%和13.3%。对照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最大,中国明对虾其次,日本囊对虾最小;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变化幅度均比凡纳滨对虾大,日本囊对虾的变化幅度最小,并且3种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在高pH胁迫条件下变化幅度均较大。对照组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且日本囊对虾的PO、SOD活力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iNOS、SOD、GSH-PX、LSZ活力在低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而PO活力在高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综合上述结果显示3种对虾相比,日本囊对虾对pH胁迫的耐受性较强,凡纳滨对虾次之,中国明对虾较弱。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关pH对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及离子转运酶、免疫酶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pH胁迫对对虾存活率、离子转运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筛选与pH胁迫直接相关的生理指标;通过比较对虾属中的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囊对虾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为对虾养殖过程水质调控提供一定理论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凡纳滨对虾 日本囊对虾 存活率 pH Na+-K+-ATPase 免疫相关酶
原文传递
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沛东 张秀梅 +1 位作者 李健 孟庆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在(22±1)℃及高密度养殖环境条件下,观察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摄食、自残、运动、间隔及攻击和防御行为,并探讨充气对两种仔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仔虾都偏好卤虫幼体。中国明对虾仔虾自残行为高发,运动活跃,间隔行... 在(22±1)℃及高密度养殖环境条件下,观察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摄食、自残、运动、间隔及攻击和防御行为,并探讨充气对两种仔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仔虾都偏好卤虫幼体。中国明对虾仔虾自残行为高发,运动活跃,间隔行为明显,攻击频率高;凡纳滨对虾仔虾自残现象少,好静,可忍受身体的相互接触,攻击频率低。充气对两种仔虾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凡纳滨对虾 行为 充气
下载PDF
投喂蚯蚓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石林 刘鹰 +3 位作者 陈慕雁 周毅 张涛 杨红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53,共9页
以不同比例的鲜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人工饲料配合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测定各种饵料配比对其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配合投喂1/4以上的赤子爱胜蚓(干重比)可显著提高中国明... 以不同比例的鲜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人工饲料配合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测定各种饵料配比对其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配合投喂1/4以上的赤子爱胜蚓(干重比)可显著提高中国明对虾幼虾的生长速率(P<0.05),但对对虾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蚯蚓投喂量的增加,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以及其中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门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促摄食氨基酸(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甘氨酸Gly)的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对对虾肌肉中促摄食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大,鲜味氨基酸次之,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小。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价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可提高对虾肌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改善对虾肌肉品质。随着蚯蚓投喂量的逐渐增加,对虾肌肉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n-3相对含量及其表示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低的∑n-3/∑n-6的比值都呈降低的趋势,且在蚯蚓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4以上时达差异显著;对蚯蚓肌肉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蚯蚓脂肪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相对含量较低,因此,以蚯蚓作为对虾饲料,特别是亲虾的DHA饲料来源时,应配合投喂DHA含量较高的其他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中国对虾 生长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养殖环境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牛化欣 马甡 +3 位作者 田相利 邓锦松 安振华 陈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45-48,共4页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蓠的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总产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各处理组NH4+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O43-和叶绿素a的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混养江蓠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和提高混养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具有一定的净化产作用。在菊花心江蓠不同放养密度的处理中,在此对虾放养密度的池塘中混养江蓠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60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心江蓠 中国对虾 水质 营养盐吸收 环境净化
下载PDF
卤虫在WSSV病毒病传播中的媒介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灯 刘萍 孔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35-41,共7页
20 0 3年 8月对卤虫进行投喂 (浸泡 )感染 ,并进行中国明对虾投喂实验。各组对虾阳性感染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卤虫可以携带有活性的WSSV病毒粒子 ,并可通过摄食导致对虾间接地携带病毒 ,但病毒感染能力有限。卤虫病理切片... 20 0 3年 8月对卤虫进行投喂 (浸泡 )感染 ,并进行中国明对虾投喂实验。各组对虾阳性感染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卤虫可以携带有活性的WSSV病毒粒子 ,并可通过摄食导致对虾间接地携带病毒 ,但病毒感染能力有限。卤虫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 ,攻毒后卤虫细胞核没有显著深染及核肿大现象 ,但无论是横切还是纵切均显示有上皮脱落、部分组织结构松散、细胞结构不完整现象。本试验确定卤虫成体可以携带WSSV并通过投喂感染对虾 ,使其潜在携带病毒 ,仔虾阶段投喂成体卤虫应经过严格检疫 ,制作含有经过检疫卤虫的微囊饵料作为卤虫及其他鲜活饵料的替代品或许是有效的防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Artemia sp.)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传播 中国对虾
下载PDF
微卫星三重PCR基因扫描技术在中国明对虾家系标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孔杰 高焕 +5 位作者 于飞 罗坤 王伟继 孟宪红 刘萍 张天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开发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微卫星引物的基础上,利用3对微卫星引物,克隆编号分别为H081、RS0683和RS1101,构建中国明对虾的三重PCR稳定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引物的基因扫描技术(Genescan)对利用精... 在开发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微卫星引物的基础上,利用3对微卫星引物,克隆编号分别为H081、RS0683和RS1101,构建中国明对虾的三重PCR稳定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引物的基因扫描技术(Genescan)对利用精荚移植技术建立的中国明对虾7个半同胞家系和16个全同胞家系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以准确地把7个半同胞家系的子代个体间、16个全同胞家系的子代个体间以及总的31个全同胞家系的子代个体间区别开,且能准确把这些家系产生的任意子代个体定位到各个家系。该技术可以满足大批量家系材料样本的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5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三重PCR 基因扫描 中国对虾 家系识别
下载PDF
投喂蝇蛆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郑伟 董志国 +3 位作者 王兴强 曹梅 阎斌伦 李士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92,共6页
在试验生态水槽系统内,研究蝇蛆在日粮中不同配比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蝇蛆在日粮中的所占比例设计了5个梯度组合,经过35d投喂,对虾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升高,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及其中的必需氨... 在试验生态水槽系统内,研究蝇蛆在日粮中不同配比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蝇蛆在日粮中的所占比例设计了5个梯度组合,经过35d投喂,对虾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升高,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及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增加;在配合饲料中混合投喂3/8以上的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明对虾幼虾的生长速率(P<0.05)。对虾肌肉中∑n-3HU-FA、∑n-6HUFA的相对含量随着蝇蛆投喂量的增加而增加,蝇蛆投喂组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C22∶6n-3/C18∶2n-6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蝇蛆投喂量的增加比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 中国对虾 生长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 mei)血清酚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兆峰 王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24-27,共4页
研究了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的生理功能和活性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都存在PO ,主要以酚氧化酶原 (proPO)的形式存在 ,并且都可以被可以被胰蛋白酶、SDS和酵母聚糖激活。抗凝剂SSS(ShrimpSal... 研究了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的生理功能和活性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都存在PO ,主要以酚氧化酶原 (proPO)的形式存在 ,并且都可以被可以被胰蛋白酶、SDS和酵母聚糖激活。抗凝剂SSS(ShrimpSaltSolution)会影响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PO活性引起PO活性的降低。正常状态下中国明对虾血清中PO活性较凡纳滨对虾血清PO活性低。中国明对虾血清PO最适温度为 5 0℃ ,最适 pH为 8.5 ,而凡纳滨对虾PO最适温度为 4 5℃ ,最适 pH为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凡纳滨对虾 酚氧化物酶 酚氧化物酶原 血清 活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渤海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肖广侠 宋文平 +1 位作者 郭彪 高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对渤海湾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3 232尾中国对虾,对其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渤海湾中对虾体长体重成幂指数关系:♂:W=6.8×10-6L3.076 2;♀:W=5.8&... 对渤海湾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3 232尾中国对虾,对其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渤海湾中对虾体长体重成幂指数关系:♂:W=6.8×10-6L3.076 2;♀:W=5.8×10-6L3.115 3;(2)同大多数其它对虾种类一样,中国明对虾也表现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49.1 d之后,雌虾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生长拐点出现在120.0 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55.3 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出渤海中国明对虾体长、体重生长方程为:♂:Lt=184.79[1-e-0.015(t-45.11)];Wt=63.73[1-e-0.015(t-45.11)]3.076 3,♀:Lt=240.95[1-e-0.010 2(t-43.59)];Wt=164.21[1-e-0.010 2(t-43.59)]3.115 3;(4)渤海湾中国明对虾最大体长与体重有增大的趋势,生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这与渤海水温升高、水质污染及放流中国明对虾的时间早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中国对虾 生长特性
下载PDF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生态容纳量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腾 张贺 +1 位作者 张虎 张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5-975,共11页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优质渔业资源、改善种群结构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而增殖生态容量的研究是科学实施增殖放流的前提。为确定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根据2013年连云港海州湾渔业生态修复水域的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优质渔业资源、改善种群结构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而增殖生态容量的研究是科学实施增殖放流的前提。为确定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根据2013年连云港海州湾渔业生态修复水域的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中的Ecopath模块,构建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易模型,计算了放流种类中国明对虾的增殖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在1~4.42。系统总流量9335.191 t·km^(–2)·a^(–1),系统总初级生产力3892.630 t·km^(–2)·a^(–1),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1.331,连接指数为0.415,杂食指数为0.174,Finn循环指数为11.4%,平均能流路径为2.8系统尚处于由衰竭状态向恢复状态转变,还未恢复到成熟态。中国明对虾不是本海域的关键种,当前中国明对虾的生物量为0.04 t·km–2·a–1,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为0.846 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增殖放流 中国对虾 生态容纳量 海州湾
下载PDF
近交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存活及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洪玉 罗坤 +2 位作者 孔杰 张天时 常亚青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4-750,共7页
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2个近交家系为基础培育近交群体,近交系数为0.375;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选育的核心群体做对照群体。将实验对虾养殖60d,每隔20d测量体长与体质量。通过体长、体质量、存活率、耐盐力... 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2个近交家系为基础培育近交群体,近交系数为0.375;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选育的核心群体做对照群体。将实验对虾养殖60d,每隔20d测量体长与体质量。通过体长、体质量、存活率、耐盐力、耐温力和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能力6个指标来评价近交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存活和抗逆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近交群体和对照群体在体长、体质量和存活率这3个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4.0270%、-7.3000%、-5.8033%;而近交群体和对照群体在耐盐力、耐温力和抗WSSV感染能力3个抗逆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0.0841%、-0.7394%、1.9110%。研究结果表明,近交使中国明对虾生长、存活等性状产生显著的衰退,而对抗逆性这一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近交 生长 存活 抗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