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东欧国家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欧盟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玲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1,6,共13页
中东欧国家深度依赖欧盟市场和资金并高度认同欧盟规范和规则,其对外政策选择已深刻嵌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之中。欧盟通过其经济影响力、制度规范力和软性趋同压力对中东欧国家对外经济合作施加影响。此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观念认同也是... 中东欧国家深度依赖欧盟市场和资金并高度认同欧盟规范和规则,其对外政策选择已深刻嵌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之中。欧盟通过其经济影响力、制度规范力和软性趋同压力对中东欧国家对外经济合作施加影响。此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观念认同也是影响各国决策的现实因素。文章结合当前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现状,指出了欧盟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主要关切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中国-中东欧合作 经济影响 制度规范
原文传递
欧盟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态度、原因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灏晨 《发展研究》 2018年第7期58-61,共4页
近期,欧盟对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发出担忧乃至质疑的声音,并发布了旨在加强欧盟同西巴尔干地区加强合作的政策性报告。欧盟对中国-中东欧"一带一路"的合作经历了从欢迎到谨慎,再到质疑的过程。主要... 近期,欧盟对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发出担忧乃至质疑的声音,并发布了旨在加强欧盟同西巴尔干地区加强合作的政策性报告。欧盟对中国-中东欧"一带一路"的合作经历了从欢迎到谨慎,再到质疑的过程。主要原因:一是我方与欧盟投资"规则"存在差异,触动欧方利益;二是欧盟需维护内部团结,降低不稳定风险;三是欧盟或借此就打开中国市场不顺利的情况向我方施加压力;四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引起欧盟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失衡。对此,我方需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中东欧合作 互利共赢
下载PDF
“三海倡议”下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困境与发展
3
作者 宫高杰 王雪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三海倡议”是一个旨在提升中东欧国家和地区贸易连结、基础设施、数字信息和能源发展的合作机制。该倡议在地缘上形成了南北走向,与“一带一路”在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产生了地理上的交会。但美国等域外力量近年来不断介入“... “三海倡议”是一个旨在提升中东欧国家和地区贸易连结、基础设施、数字信息和能源发展的合作机制。该倡议在地缘上形成了南北走向,与“一带一路”在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产生了地理上的交会。但美国等域外力量近年来不断介入“三海倡议”,试图将该倡议高度政治化来抗衡甚至取代中国-中东欧合作在该地区持续性发挥作用。“三海倡议”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成员国在地缘安全、战略动机等方面的诉求差异甚大,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认知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但“三海倡议”和“一带一路”在发展理念和目标达成上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地缘和功能上的联结性与契合度较强。未来中国-中东欧合作在“三海”地区的布局既要考虑“三海倡议”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也需继续深化与“三海倡议”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促成二者在政策、功能等领域的联结、对接与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海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 地缘政治 中国-中东欧合作 欧盟
原文传递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十年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王会花 潘雯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至今已有十年,期间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呈螺旋上升态势,硕果累累的同时挑战重重。文章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十年的高等教育合作划分为启动期、加速期和创新期三个发展阶段,合作在机制、层次、形式...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至今已有十年,期间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呈螺旋上升态势,硕果累累的同时挑战重重。文章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十年的高等教育合作划分为启动期、加速期和创新期三个发展阶段,合作在机制、层次、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均取得瞩目成就。与此同时,合作发展也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结构布局不均衡、成效评估亟待加强等挑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后续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注重长远布局,加强共同体建设和质量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合作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合作 国际教育合作 教育对外开放
下载PDF
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以中波贸易为例
5
作者 张然 《中国商论》 2022年第22期57-61,共5页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一直对中东欧的贸易合作十分关注,中东欧各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在贸易上与中国的合作日益增长。随着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延伸,更深入和丰富的经贸合作使双方共赢。波兰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一直对中东欧的贸易合作十分关注,中东欧各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在贸易上与中国的合作日益增长。随着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延伸,更深入和丰富的经贸合作使双方共赢。波兰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中国的进出口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波贸易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性特点,未来随着我国政策更加开放、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与波兰的经贸合作会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中东欧合作 中波贸易 进出口结构 贸易竞争力分析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及其对华贸易
6
作者 程鉴冰 《现代商业》 2022年第28期78-80,共3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变化,次区域经贸合作成为国家之间合作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前中东欧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V4)就是欧盟内弱机制化运行但表现十分活跃的一个次区域组织。中国与V4国家的贸...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变化,次区域经贸合作成为国家之间合作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前中东欧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V4)就是欧盟内弱机制化运行但表现十分活跃的一个次区域组织。中国与V4国家的贸易量占整个中东欧合作国家的近七成,在中东欧国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未来合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与V4国家进出口贸易量的不断增长,有必要对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形成机制、特点、中国与V4国家的贸易合作状况,以及V4国家在WTO中的TBT-SPS通报情况进行分析,再对新形势下中国与V4国家的贸易合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合作 维谢格拉德集团 进出口贸易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作奎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4期4-9,共6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经历了启动期、黄金期和深水期等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内外部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中国通过...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经历了启动期、黄金期和深水期等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内外部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多释放发展红利,同时维护好中欧关系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及时解决合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17+1合作 中欧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作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中东欧地区,提出了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务实合作的12项举措,集中关注中国和中东欧经贸合作尤其是双边投资问题。随着2012年9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在北京正式启动,双方关系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同中东... 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中东欧地区,提出了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务实合作的12项举措,集中关注中国和中东欧经贸合作尤其是双边投资问题。随着2012年9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在北京正式启动,双方关系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同中东欧的投资合作迎来重要机遇期。本文在此背景下集中分析中东欧对中国来说有哪些投资机遇、中国目前在中东欧投资的主要特点、面临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中国在该区域投资政策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务实合作 投资关系 窗口期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整体合作外交评析--兼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被引量:16
9
作者 扈大威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8,共14页
整体合作外交是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践行大国外交的积极尝试,是一种在区域、次区域层面展开的双多边外交相结合的新型外交模式。它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国与非洲、东盟、拉美及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与合作... 整体合作外交是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践行大国外交的积极尝试,是一种在区域、次区域层面展开的双多边外交相结合的新型外交模式。它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国与非洲、东盟、拉美及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互利双赢、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制与路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整体合作的经验表明,合作对象国之间的多边合作有助于中外双方整体合作的开展,整体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应依合作需要而定,照顾双方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整体合作外交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下载PDF
大变局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作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8,共14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启动8年来,双方在经贸投资、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固有基础依然存在,但面临欧盟强化干预措施、中美全面博弈以及合作步入“深水区”...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启动8年来,双方在经贸投资、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固有基础依然存在,但面临欧盟强化干预措施、中美全面博弈以及合作步入“深水区”带来的挑战。为应对内外挑战,“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努力完善自身,积极厚植民意基础,推动企业先行,妥善处理贸易逆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中欧关系 中国外交
下载PDF
中东欧地区的大国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晓中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4期10-16,共7页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加大对中东欧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力度,大国博弈加剧。欧盟在中东欧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德国是中东欧国家最重要的经贸和政治伙伴,俄罗斯凭借能源优势和文化软实力“重返”中东欧地区,美国通过提供军事安...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加大对中东欧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力度,大国博弈加剧。欧盟在中东欧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德国是中东欧国家最重要的经贸和政治伙伴,俄罗斯凭借能源优势和文化软实力“重返”中东欧地区,美国通过提供军事安全和能源供应深度介入中东欧地区,欧德俄美基于各自比较优势占据了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有利位置。了解上述国家或国际组织在中东欧地区的利益关切及其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特点,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欧地区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17+1合作 大国因素 利益格局
下载PDF
“双边+多边”理论: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作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之举,更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地区实施落地的亮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相关实践务实、有效、双赢,但相关理论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有理论视角包括整体合作外交、务实制度主义、...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之举,更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地区实施落地的亮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相关实践务实、有效、双赢,但相关理论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有理论视角包括整体合作外交、务实制度主义、区域公共产品、包容性区域主义等均试图把握和总结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特点,但仍无法涵盖合作实践发展的全貌。基于上述理论的优势和不足,可以尝试提出“双边+多边”理论,深入分析其内涵、战略价值及有待完善之处。加强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理论化分析,不仅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外交理念、思路和路径,而且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正确认知,增信释疑,为进一步推动该机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一带一路” “双边+多边”理论 中国外交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潜力与重点领域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海燕 徐蕾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中东欧地区是中国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值得关注的地区。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具有合作机制上的政府主导性、合作主体上的多方合作性和合作布局上的不均衡性。基于这一现状,进一步从主体因素、项目基础、经费投入3个维... 中东欧地区是中国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值得关注的地区。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具有合作机制上的政府主导性、合作主体上的多方合作性和合作布局上的不均衡性。基于这一现状,进一步从主体因素、项目基础、经费投入3个维度对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潜力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无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疗健康或是农业领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均有推进合作的空间,但需结合中东欧不同国家的优势特色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尤其应进一步从人才、渠道、机制等方面深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科技创新 合作网络
下载PDF
地区间主义视角下“16+1合作”的运行模式浅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迎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5,共11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地区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16+1合作"在结构类型、运行方式等方面既具有地区间主义的一般特征,也包含了地区间主义的特殊性,其"主权国家化&qu...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地区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16+1合作"在结构类型、运行方式等方面既具有地区间主义的一般特征,也包含了地区间主义的特殊性,其"主权国家化"的运行模式适应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以经济发展为合作目标、以尊重主权为合作基础、以战略对接为合作手段、以弱制度建设为合作约束的地区间合作要求。但是,由于"16+1合作"在结构特征上具有准地区间主义和复合双层结构,因此,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考虑欧盟因素、国别因素和次区域因素,更好地推动"16+1合作"的全面与均衡发展,为"16+1合作"增添新的、内在的、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16+1合作 地区间主义
下载PDF
推进“17+1”框架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多元合作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敏 龙盾 +1 位作者 江立君 张玲玲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9,共8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合作也是"17+1"框架下最早确立的机制之一,随着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农业合作面临发展机遇。分析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合作结构特点,应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合作也是"17+1"框架下最早确立的机制之一,随着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农业合作面临发展机遇。分析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合作结构特点,应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合作多元化:以大带小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合作主体多元化;一国一品选择重点产业,促进合作方式多元化;科技支撑服务贸易投资,促进合作领域多元化;培训参观媒体多渠道宣传,促进交流方式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农业合作 农产品贸易与投资 多元化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志成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创造了重要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必须完善整体规划设计和多层次政策沟通,以互利互信、合作共赢为目标促进长期合作,充分兼顾和关注中东欧国家的...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创造了重要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必须完善整体规划设计和多层次政策沟通,以互利互信、合作共赢为目标促进长期合作,充分兼顾和关注中东欧国家的差异性,以重点项目示范逐步推进合作,侧重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程,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实践、践行正确义利观的有效举措、中国构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良好国际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兼论与中国的合作机遇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鸿星 艾昱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2期33-58,155,156,共28页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双方合作潜力较大。本文基于2022年发布的最新国际评价报告,从不同视角总结并分析了中东欧12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进行数字经济合作提供...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双方合作潜力较大。本文基于2022年发布的最新国际评价报告,从不同视角总结并分析了中东欧12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进行数字经济合作提供方向。研究发现:中东欧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略低于欧盟水平,总体发展状况较好;其数字经济产业应用水平较高,使用较广;公民和企业对数字化满意度较高,体验较好;爱沙尼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中东欧国家中排名最高,并在电子参与和电子政务方面表现优异。由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频繁,双边数字贸易总额逐年增长且数字战略方向较为一致,未来进行数字合作有巨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东欧国家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下载PDF
地缘政治变动下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趋向论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弘毅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5期86-113,共28页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重返中东欧之后,美西方与俄罗斯利益博弈态势加剧,导致中东欧地缘政治加速动荡。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给处在中美博弈新中间地带以及美西方和俄罗斯博弈前沿阵线的中东欧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缘安全挑战,改...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重返中东欧之后,美西方与俄罗斯利益博弈态势加剧,导致中东欧地缘政治加速动荡。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给处在中美博弈新中间地带以及美西方和俄罗斯博弈前沿阵线的中东欧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缘安全挑战,改变了中东欧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战略的优先次序,经济利益全面让位于安全利益成为这些国家制定外交战略的优先事项。这一变化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产生了难以逆转的冲击,本文根据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趋向的特征,将其分为五大类:对华强硬派、合作与批评并举派、战略模糊派、对华务实派和对华友好派。总之,后乌克兰危机时期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除了充分研判大国博弈因素之外,应遵循差异化和精准化的合作对策,应根据当前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定位的不同类型而因国施策,统筹经贸、环保、人文等多个维度,协调中央和地方多层级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中东欧国家外交
下载PDF
“17+1合作”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涉华舆情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莉 张晓旭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17+1合作”背景下发展迅速。通过对“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中东欧国家智库报告等研究数据进行考察后发现,近半数中东欧受访民众对中国持有积极印象,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但...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17+1合作”背景下发展迅速。通过对“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中东欧国家智库报告等研究数据进行考察后发现,近半数中东欧受访民众对中国持有积极印象,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但是,中东欧国家对华舆情存在较大差异,“17+1合作”的知晓度仍然较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媒体上的可见度不高。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当地媒体沟通合作,讲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16+1合作 “17+1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涉华舆情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刚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31,155,共32页
中国学界对东欧文学和东欧历史的介绍与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从国际问题或世界政治的视角对(中)东欧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大抵与改革开放同步。从研究对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大体分为20世纪80年代的东欧研究和东欧剧... 中国学界对东欧文学和东欧历史的介绍与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从国际问题或世界政治的视角对(中)东欧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大抵与改革开放同步。从研究对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大体分为20世纪80年代的东欧研究和东欧剧变后的中东欧研究。而从研究的系统性和变化趋向来考察,中国(中)东欧研究则经历了一个不对称的“N型”进程,即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显学”、2004年数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前后至2011年期间的“险学”以及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倡议启动以来的“热学”。在此过程中,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内容与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强政策导向性、重热点追踪性以及国别关注非均衡性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是,有关研究机构经历了从恢复新建到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从业人员则出现由相对集中到部分改行再到“跨界汇”的趋向。为强化学科建设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未来中国(中)东欧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剖析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差异,总结中国(中)东欧研究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查找中国学界与国外学界的差距,归纳中国(中)东欧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探求中国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定义,形塑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唯一性或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中东欧 (中)东欧研究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