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日落绿洲》的叙事策略与女性意识
1
作者 彭满萍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2期4-6,共3页
埃及作家巴哈·塔希尔创作的小说《日落绿洲》于2008年荣获首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IPAF)(也称阿拉伯布克奖)。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出发,探讨作者如何运用个人型叙述声音这一叙事策略来凸显文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纵观文本,第一... 埃及作家巴哈·塔希尔创作的小说《日落绿洲》于2008年荣获首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IPAF)(也称阿拉伯布克奖)。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出发,探讨作者如何运用个人型叙述声音这一叙事策略来凸显文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纵观文本,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让凯瑟琳这一角色被赋予了话语主体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男性的话语权威,给予凯瑟琳表达自我,解放自我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落绿洲》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个人叙述声音
下载PDF
沉默女性的有声反抗——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站在这儿熨烫》 被引量:2
2
作者 姬蕾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家苏珊·兰瑟(Susan Lanser)有关叙述声音模式划分的理论,这一较新的视角来解读美国著名犹太女性作家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的代表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I Stand Here Ironing),分析了奥尔森作...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家苏珊·兰瑟(Susan Lanser)有关叙述声音模式划分的理论,这一较新的视角来解读美国著名犹太女性作家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的代表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I Stand Here Ironing),分析了奥尔森作品中出现的不同声音模式。为了让边缘母亲作为一整体在主流文化圈中树立起"话语权威",奥尔森通过多种叙述声音模式相结合,将普通边缘劳动母亲这一群体从沉默中解脱出来,使她们的沉默心声得以展现,达到颠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奥尔森作品中的边缘妇女已成功实现了"话语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模式 边缘女性 个人叙述声音 集体叙述声音
下载PDF
《克兰福德镇》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丹路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6-78,共3页
小说《克兰福德镇》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女性社区,主要通过穿梭于克兰福德镇内外的叙述者玛丽·史密斯的视角建构故事,同时也穿插着其他主要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除了个人型叙述声音的使用,小说还以单言叙事、轮言叙... 小说《克兰福德镇》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女性社区,主要通过穿梭于克兰福德镇内外的叙述者玛丽·史密斯的视角建构故事,同时也穿插着其他主要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除了个人型叙述声音的使用,小说还以单言叙事、轮言叙事和共言叙事实现了集体型叙述。个人型叙述声音与集体型叙述声音共同实现了叙述声音自我性和群体性的交融,确立了女性叙事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兰福德镇 女性主义叙事 个人叙述声音 集体叙述声音
下载PDF
论20世纪女性写作叙述声音的艰难生成
4
作者 高小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1-26,共6页
作为女性主义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文本批评实践的结合,女性写作中的叙述声音不应被简单看成一种写作技巧与叙述行为,由于性别特有的“政治性”,叙述声音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与象征寓意有着不可切断的重要关联。就20世纪的女性创作实践来... 作为女性主义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文本批评实践的结合,女性写作中的叙述声音不应被简单看成一种写作技巧与叙述行为,由于性别特有的“政治性”,叙述声音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与象征寓意有着不可切断的重要关联。就20世纪的女性创作实践来看,女性写作中的叙事声音分为三种,即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这些叙述声音是特定时代的女性作者对于社会性别文化权力关系的具体回应,是女性作者在想象中试图建构一种与生命体验相连的表达方式,并以一种迂回而巧妙的策略建构话语权威,从而消解男性中心的价值观念与话语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写作 作者叙述声音 个人叙述声音 集体叙述声音
下载PDF
异性共谋的女性言说——冯沅君《旅行》中的个人型叙述声音 被引量:1
5
作者 舒凌鸿 洪丽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0-45,共6页
女性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的故事,在形式上获得了自我言说的自由,但在实际创作中却步履维艰。冯沅君的《旅行》,一方面采用第一人称个人型叙述声音,有效地借助男性同盟者的身份而获得了女性言说的部分权利。但另一方面,... 女性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的故事,在形式上获得了自我言说的自由,但在实际创作中却步履维艰。冯沅君的《旅行》,一方面采用第一人称个人型叙述声音,有效地借助男性同盟者的身份而获得了女性言说的部分权利。但另一方面,小说所获得的女性言说的自由,由于传统伦理和习俗的影响,在实际的叙述声音中仍然明显存在一条书写的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叙述声音 自由 禁忌 冯沅君 《旅行》
下载PDF
苏珊·兰瑟个人型叙述声音理论微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烨 蒋倩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8-80,共3页
苏珊·兰瑟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之一,她首先提出将结构主义研究与性别研究联系起来,在文本研究中不仅关注其叙事结构,也关注文本内容,为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拓宽了经典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道路,在文学研究史... 苏珊·兰瑟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之一,她首先提出将结构主义研究与性别研究联系起来,在文本研究中不仅关注其叙事结构,也关注文本内容,为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拓宽了经典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道路,在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其著作《虚构的权威》一书中个人型叙述声音进行理论微探,对小说解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兰瑟 女性主义叙事学 文本研究 个人叙述声音
下载PDF
叙述声音的丰富变化——女性主义叙事学关照下的《爱》
7
作者 林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0-22,共3页
托尼·莫里森的《爱》以作者型叙述声音讲述了主体故事,同时,L发出的个人型叙述声音所讲述的故事是对主体故事的补充。叙述声音的变化构成了丰富的小说文本,展现了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 作者叙述声音 个人叙述声音 人物关系
下载PDF
论柯莱特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策略
8
作者 陈凌娟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18年第2期63-70,93,共8页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柯莱特在其整个文学生涯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对女性的关怀。波伏娃曾经高度评价柯莱特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柯莱特的早期创作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这些作品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密切...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柯莱特在其整个文学生涯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对女性的关怀。波伏娃曾经高度评价柯莱特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柯莱特的早期创作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这些作品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柯莱特的第一段婚姻破裂时,生活境遇的剧变也导致了她在创作中的一些变化。这些转变体现了柯莱特从被动写作到主动自我言说的转变过程,这对于她之后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莱特 女性主义 个人叙述声音 公开叙述 私下叙述
原文传递
《幽暗之地》:个人型叙事声音解析
9
作者 王莎烈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小说《幽暗之地》是由两个毫不相干的中篇小说构成,故事中的叙述者都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叙事中两人津津乐道地刻意彰显自我中心论,而这种自我中心论的核心究其实质就是"父亲声音"(被小说主人公内化为己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声... 小说《幽暗之地》是由两个毫不相干的中篇小说构成,故事中的叙述者都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叙事中两人津津乐道地刻意彰显自我中心论,而这种自我中心论的核心究其实质就是"父亲声音"(被小说主人公内化为己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笔者称之为个人型叙事中的强音)的彰显,尽管在叙述中两人偶尔也会显露出一些内心深处的人性(个人秉性中的善良与正义之音,被笔者称之为颤音)。这种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的个人故事被苏珊·兰瑟称为"个人型叙事声音"。本文拟探讨个人型叙事声音中的强音、颤音,进而解读个人与总体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叙述声音 《幽暗之地》 强音 颤音
原文传递
徘徊在虚实之间的“我”——庐隐《或人的悲哀》中的个人型叙述声音
10
作者 舒凌鸿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个人型叙述声音主要是以"我"表达"我"的思想、经历和故事等,是最能体现女性精神与肉体真实感受的文本。庐隐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其小说主要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声音进行创作,《或人的悲哀》就是... 个人型叙述声音主要是以"我"表达"我"的思想、经历和故事等,是最能体现女性精神与肉体真实感受的文本。庐隐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其小说主要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声音进行创作,《或人的悲哀》就是代表作之一,小说的叙述声音呈现了"情智冲突"的模糊性,文中"诗语"情感表现极具真实性,在具体事件上则体现出虚构性,而作者就徘徊在这虚实之间。《或人的悲哀》的这种写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暴露女性自我生活的一种担忧的产物,是身居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夹缝中个人对传统伦理的妥协,是女性作者不得已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隐 《或人的悲哀》 个人叙述声音 虚构 真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