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存在与圈群化生活: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与圈群现象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王阳 张攀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8,共6页
"网络圈群"是伴随互联网社交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现象,是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青年人更大程度地脱离现实生活空间,形成现实社会的自我抽离,呈现出个体化的生存状态,但网络技术的不断创... "网络圈群"是伴随互联网社交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现象,是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青年人更大程度地脱离现实生活空间,形成现实社会的自我抽离,呈现出个体化的生存状态,但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样也在建构着不同于以往的集体生活。在青年人的网络圈群生活中,个体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个体也可以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并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社会文化。网络圈群可以理解为个体化时代全新的组织形态,展现了个体化趋势不断加剧的青年个体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重建集体生活的努力。网络圈群既是现实,也是趋势,如果治理得当,将成为建设社会公共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如果治理不当,就可能造成青年个体的越轨行为,更有可能酿成集体的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群 个体化 个人社会 互联网治理
下载PDF
农户经济理论再议 被引量:28
2
作者 郑杭生 汪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75,共10页
本文在对五大著名的农户经济理论简述的基础上,从“理论逻辑”和“理论边界”两方面对各种理论在方法论和理论假设的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述评;文章指出,要对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应采取“个人与... 本文在对五大著名的农户经济理论简述的基础上,从“理论逻辑”和“理论边界”两方面对各种理论在方法论和理论假设的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述评;文章指出,要对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应采取“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视角,联系中国农村社会现实结构,综合性地运用各种农户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理论 农户经济行为 中国社会转型 个人社会 理论假设 理论逻辑 社会现实 中国农村 方法论
下载PDF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长健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8,共7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市场主体的新兴力量,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在破解我国“三农”难题方面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是承载着巨大社会责任的新型合作组织,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基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市场主体的新兴力量,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在破解我国“三农”难题方面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是承载着巨大社会责任的新型合作组织,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基础是:“穷人联合”的经济学基础和平衡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平衡协调公平与效率的追求、平衡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念的法学基础。其责任主体有自身的特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对职工的最密切责任、对消费者的最普遍责任、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最直接责任、对社会的最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社会责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市场主体 平衡协调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个人社会 经济学基础 公平效率 “三农” 合作组织 法学基础 责任主体 具体表现 直接责任 消费者 债权人 投资者
原文传递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 被引量:32
4
作者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66,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世界”的理论所特有的展示方式,是理论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把握了实践的需要,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特殊状态,是理论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内在根据。“内在紧张”的运动关系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世界”的理论所特有的展示方式,是理论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把握了实践的需要,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特殊状态,是理论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内在根据。“内在紧张”的运动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生长机制。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内在紧张”的状态,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理论创新的压力和机遇,克服这种“内在紧张”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现过程。从科学与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历史与逻辑、个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等五大理论“内在紧张”的矛盾关系及其逻辑关联,可以清晰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内在紧张 科学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 历史逻辑 个人社会 理论实践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的个人之维 被引量:21
5
作者 戴茂堂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和谐 个人社会 关系问题 自由空间 范畴 首先
原文传递
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 被引量:16
6
作者 岳庆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 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具有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始于古代而扩向未来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道德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传统家庭伦理 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 修齐治平 传统中国 组织模式 社会主义 个人社会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社区矫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陆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社区矫正突出了社区在刑罚领域的地位和矫正工作的实际,仅将罪犯作为矫正对象的概念是狭义的;我国目前的矫正措施基本上是合理的;我国必须设立专门的矫正机构;将人格作为矫正的客体意味着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认识。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罪犯 刑罚 个人社会 中国 客体 领域 矫正措施 实际 辩证认识
下载PDF
美国宗教团体的社会资本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澎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56,共20页
宗教团体是美国社会资本的最大占有者。社会资本的特点是使用越多,增值越多。宗教组织把致力于社会服务和兴办慈善事业作为体现自身价值谋取回报的最佳方式,这是宗教团体对其社会资本的独特的使用方式。美国宗教组织的社会影响远远大于... 宗教团体是美国社会资本的最大占有者。社会资本的特点是使用越多,增值越多。宗教组织把致力于社会服务和兴办慈善事业作为体现自身价值谋取回报的最佳方式,这是宗教团体对其社会资本的独特的使用方式。美国宗教组织的社会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国家,除了法律对宗教自由与政教分离原则的保障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个由教会与教徒之间广泛的横向联系构成的无处不在而又运转良好的社会网络。宗教组织依靠不断增殖的社会资本,站在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基本需要、弥和社会矛盾的最前线,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团体 宗教组织 占有 个人社会 宗教自由 保障 国家 社会资本 增值 美国
原文传递
从网络狂欢看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共同体与社会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荣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80,共8页
"网络狂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第二生活",网络狂欢现象也显现为网络社会生活的重要景观。在以网络事件、网络流行语等为核心凝聚纽带的网络狂欢中,人们聚到一起,享受狂欢活动带来的群体同在感与共同感,形... "网络狂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第二生活",网络狂欢现象也显现为网络社会生活的重要景观。在以网络事件、网络流行语等为核心凝聚纽带的网络狂欢中,人们聚到一起,享受狂欢活动带来的群体同在感与共同感,形成网络狂欢共同体。包括狂欢共同体在内的诸多网络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共同体需求,反映了个人与共同体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在传统共同体逐渐消解的形势下日益原子化个体寻求的网络团结,是风险社会视域中个体群体归属感在网络空间中的显现。同时,这些网络共同体的出现,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中共同体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和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狂欢 网络共同体 个人社会
原文传递
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谷裕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被称为早期浪漫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同为成长发展小说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追求的是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融合统一 ,而诺瓦利斯笔下的诗人却走了一条内在发展的... 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被称为早期浪漫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同为成长发展小说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追求的是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融合统一 ,而诺瓦利斯笔下的诗人却走了一条内在发展的道路。本文认为“强调内在塑造”这一基本特征根植于德国基督教文化传统 ,并试图从分析小说主导思想和情节内在发展结构出发 ,揭示小说中与这一特征相关的先定论、神秘感悟和爱的理念等宗教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利斯 小说 宗教特征 个人社会 浪漫文学 融合统一 学习时代 文化传统 发展结构 主导思想 思想特征 代表性 艺术家 基督教 特征根 歌德 诗人 情节 神秘
原文传递
“礼物”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读马塞尔·莫斯的《礼物》 被引量:19
11
作者 荀丽丽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7-236,共10页
关键词 《礼物》 社会事实 “礼物” 总体性 塞尔 个人社会 交换理论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田佑中 陈国红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社会控制 社会秩序 社会影响 罗斯 个人社会 社会发展规律 控制论 社会优势 主体能动性 控制研究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秀阁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问题是该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学界的讨论情况,在分析"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两种主要研究取向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是扬弃和超越两种研究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问题是该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学界的讨论情况,在分析"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两种主要研究取向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是扬弃和超越两种研究取向的根本出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坚持的个人与社会或社会与个人不可分离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本真面貌,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个人社会
原文传递
《立春》 被引量:17
14
作者 顾长卫 杨远婴 +2 位作者 梁明 李道新 杨晓云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8,共7页
杨:有评论指出,《立春》表现的是1984至1994年间,包头的一些热恋艺术的青年人的生存困境。看过影片之后,我倒觉得对时间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1984-1994年的十年间。《立春》的主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外省... 杨:有评论指出,《立春》表现的是1984至1994年间,包头的一些热恋艺术的青年人的生存困境。看过影片之后,我倒觉得对时间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1984-1994年的十年间。《立春》的主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外省与首都。这样的主题在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被无数次地书写。到了21世纪,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春》 个人社会 生存困境 现实主义 19世纪 青年人
下载PDF
从中美两国相比较的角度浅谈高校学术道德教育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洁 徐庆宁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学术道德教育 中美两国 高校 个人社会 研究活动 自然 学术剽窃 北京大学 教育问题
下载PDF
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及其参与行动的培育--社会互构论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考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智慧 杨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8,共8页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持续的快速转型,城市社区空间也经历了空前未有的变革。社区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以及参与行动的培育和塑造。增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动员调动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过程,为社区及其主体"...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持续的快速转型,城市社区空间也经历了空前未有的变革。社区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以及参与行动的培育和塑造。增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动员调动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过程,为社区及其主体"增能"和"赋权",关系社区建设的未来方向和发展前景。在这一变化中,社区的特质如何与生活实际更为契合,如何更加能够吸引不同的主体融入到集体行动之中,通过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表现其主体精神并实现其主体价值,社会互构论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上述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正在出现的新趋势和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主体参 个人社会 社会互构论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体系划分的新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文营 《思想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范畴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 新视角 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管理 个人社会 结构划分 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 中心范畴 中介范畴 精神鼓励 物质鼓励 逻辑结构 实践过程 逻辑形式 辩证思维 创造活动 言教
原文传递
犯罪标签理论在我国刑事法视野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强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2,共2页
犯罪标签理论是犯罪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于1938年由Frank Tannenbaum在其著作《犯罪与社区》中提出。虽然标签理论是舶来品,但其对犯罪的相对性认识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的解释,使之成为考察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对... 犯罪标签理论是犯罪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于1938年由Frank Tannenbaum在其著作《犯罪与社区》中提出。虽然标签理论是舶来品,但其对犯罪的相对性认识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的解释,使之成为考察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对我国刑事法治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目前,标签理论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标签理论所倡导的对策建议对于相关制度的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也颇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理论 标签理论 价值体现 刑事法治 社区矫正制度 前科消灭制度 个人社会 互动作用
下载PDF
用制度重塑会计诚信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洪科 《中国石油企业》 2007年第4期76-77,共2页
会计失信,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职业道德欠缺,是会计失信的自身主观原因,会计工作自身存在局限性和不足是会计失信的内部客观原因。
关键词 会计诚信 制度重塑 个人社会 社会主义 职业道德 道德规范 行为规范 经济领域
原文传递
个人或社会:民国时期法律本位之争 被引量:9
20
作者 孔庆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0-910,共11页
个人与社会或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确切地说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存法律当中究竟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这种本位说,在当前的法律理论中,不再是一种流行的表述方式,但在民国时期的法律理论中,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 个人与社会或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确切地说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存法律当中究竟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这种本位说,在当前的法律理论中,不再是一种流行的表述方式,但在民国时期的法律理论中,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否依然值得关注,事实上,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都是法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民国继晚清变法修律的脚步,全面学习西方,建立中国现代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本位 民国时期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个人社会 法律理论 社会利益 个人权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