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静 徐敬根 《当代医学》 2011年第9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A组:(两性霉素B组20例),B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9例)。结果...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A组:(两性霉素B组20例),B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9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75.0%,B组84.2%,;A组不良反应畏寒、寒战、发热,低血钾血症,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损害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5.0%、45.0%、20.0%、15.0%、10.0%、10.0%;B组分别为5.2%、26.3%、10.5%、5.2%、5.2%、5.2%。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疗效略高,两性霉素B副作用较两性霉素B脂质体大,但两性霉素B价格便宜,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比较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深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江翠婵 梁洁芳 《广州医药》 2013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护理。结果 26例患儿中,痊愈21例,显效2例,放弃1例,死亡2例。...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护理。结果 26例患儿中,痊愈21例,显效2例,放弃1例,死亡2例。不良反应为:16例出现呕吐,12例出现拒奶,10例出现发热、寒战,9例出现局部静脉炎,7例出现低钾血症,3例有肾功能损害。结论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脂质 护理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的抗真菌机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裕充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12-314,307,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两性霉素B以来,至今仍是最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由于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大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化疗、AIDS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临床真菌感染的病例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出现也给临床提...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两性霉素B以来,至今仍是最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由于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大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化疗、AIDS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临床真菌感染的病例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出现也给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所以对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作用机制的研究、探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真菌 两性霉素b脂质
下载PDF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晓东 李佳楠 +2 位作者 孙浩 肇丽梅 菅凌燕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系统、万方数据医药系统、Medline数据库检索1977-2013年有关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系统、万方数据医药系统、Medline数据库检索1977-2013年有关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病例4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病例24例,涉及的反应系统有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离子紊乱、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结论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引起的不良反应相似,但应注意某些特殊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临床合理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沈银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介绍临床如何合理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 B)。方法综述国内外文献,分析其药理特点、适应症和临床合理应用原则。结果两性霉素B(AMB)仍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众多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L-Am B在保留... 目的介绍临床如何合理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 B)。方法综述国内外文献,分析其药理特点、适应症和临床合理应用原则。结果两性霉素B(AMB)仍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众多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L-Am B在保留AMB相似的抗真菌疗效的同时,减少了毒副作用。L-Am B具有抗真菌谱广、疗效稳定以及不易诱导真菌耐药等优点,可用于念珠菌病、曲霉、隐球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以及毛霉病等真菌病的治疗,尤其适于重症患者、孕妇以及因基础疾病而不适合使用或不能耐受AMB的患者以及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的真菌感染和存在较多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也可作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药物选择及高危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性用药。L-Am B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和使用。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真菌感染的类型、感染部位、感染人群、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状态、合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接受性等情况来合理使用L-Am B。有必要对L-Am B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成本—效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脂质 不良反应 适应症
下载PDF
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监护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晓微 林碎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 不良反应监护 深部真菌感染 治疗 2003年6月 2004年 安浮特克 效果显著 护理报告 商品名 AMb bEN 感染者
原文传递
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浩岚 董永新 +4 位作者 蔡卫平 陈谐捷 李凌华 聂静敏 唐小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924-926,共3页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血/骨髓培养确诊为AIDS合并PSM的患者,分别给予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疗程28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5...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血/骨髓培养确诊为AIDS合并PSM的患者,分别给予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疗程28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5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2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组32例。治疗14d和28d时,伏立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0%、65.0%和56.3%、7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254;Z=0.273,P=0.601),但两组28d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4d(Z=3.994,P=0.046)。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因毒副作用停药的现象,但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临床毒副反应较重且出现了血清肌酐的升高。结论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为治疗AIDS合并PSM的有效方法,但伏立康唑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脂质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不同剂型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4
8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王睿 +7 位作者 黄晓军 俞云松 王明贵 李若瑜 徐英春 朱曼 佘丹阳 蔡芸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57,共28页
两性霉素B(AmB)是临床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广谱强效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目前已有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及3种AmB脂质剂型,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两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ABCD)和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ABLC)可供临床使用。根... 两性霉素B(AmB)是临床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广谱强效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目前已有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及3种AmB脂质剂型,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两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ABCD)和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ABLC)可供临床使用。根据临床在选择AmB不同剂型方面关注与困惑的问题,本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指南、共识以及临床经验,针对AmB 4种不同剂型的药剂学特点、抗真菌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局部用药、不良反应防治等特点,明确AmB在IFD目标治疗的剂型与剂量选择,并对特殊人群的用法用量加以规范,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决策与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侵袭性真菌病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两性霉素b脂质 两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 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 共识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庾胜 张碧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疑似或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34例。伏立康唑组首日给予负荷剂量伏立康唑... 目的对比观察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疑似或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34例。伏立康唑组首日给予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2次/d;此后给予维持剂量,即3 mg/kg、2次/d。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均为0.3 mg/kg、1次/d。有明确病原学证据时伏立康唑组剂量增至4 mg/kg、2次/d,两性霉素B组剂量增至0.6 mg/kg、1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两性霉素B组治愈率分别为28.6%、44.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2.8%、58.8%,P<0.05。伏立康唑组用药期间未出现肾功能损害,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伏立康唑,但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伏立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两性霉素b脂质 伏立康唑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球内注射治疗真菌性眼内炎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帅 高伟 赵燕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眼内注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对34例(34眼)真菌性眼内炎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疗效。结果:34眼中有30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3例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5μg...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眼内注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对34例(34眼)真菌性眼内炎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疗效。结果:34眼中有30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3例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5μg两次前房注射,4眼感染复发行眼内容物摘出。结论:真菌性眼内炎的预后不佳。早期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眼内注药,可挽救部分视力,是目前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 眼内注药 两性霉素b脂质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诱导治疗HIV相关性隐球菌脑膜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陶然 师金川 +9 位作者 郭永征 黄凡 许利军 陈英 楼方圆 黄莺 徐燕 朱彪 陈耀凯 喻剑华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比较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AmB)+5氟胞嘧啶(5FC)±氟康唑(Flu)、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AmB)+5FC和伏立康唑(Vori)+5FC作为诱导方案对于HIV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年接受AmB+5FC±Flu、LipAmB... 目的比较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AmB)+5氟胞嘧啶(5FC)±氟康唑(Flu)、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AmB)+5FC和伏立康唑(Vori)+5FC作为诱导方案对于HIV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年接受AmB+5FC±Flu、LipAmB+5FC和Vori+5FC诱导方案的85例HIV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者间药物副作用以及10周生存率。结果低钾和肌酐升高比例在AmB+5FC±Flu诱导组患者高于Vori+5FC诱导组(P=0.016和P=0.047),但是在LipAmB+5FC诱导组和Vori+5FC诱导组以及AmB+5FC±Flu诱导组和LipAmB+5FC诱导组的10周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6%,85.5%和76.2%(Log-Rank P=0.09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089;P=0.365,P=0.724),其中,LipAmB+5FC组10周累计生存率高于Vori+5FC组(Log-Rank P=0.022)。结论 Vori+5FC诱导治疗方案效果不优于AmB+5FC±Flu或LipAmB+5FC的治疗方案,但是副作用较少;LipAmB+5FC的诱导治疗不劣于AmB+5FC±Flu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脑膜炎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两性霉素b脂质 伏立康唑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红 周伟 +3 位作者 魏谋 卢伟能 张喆 陈晓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由0.1mg.kg-1.d-1开始,后每天或隔天加0.1mg.kg-1,每周复查1,3-β-D葡聚糖,结合临床继续增加至1~3mg.kg-1.d-1。同时每周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是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及长期应用抗生素。临床特征非特异性,各种体液培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血1,3-β-D葡聚糖检测均>1500pg.L-1。本组治愈17例,有效2例,放弃、死亡各1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重视其发病高危因素,血1,3-β-D葡聚糖监测非常必要,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两性霉素b脂质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肺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春晖 叶晓芬 吕迁洲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肺真菌病的病例,以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种评价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2... 目的: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肺真菌病的病例,以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种评价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7例,进步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66.67%。1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因严重肾功能损害停药。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肺真菌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 疗效 安全性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连江山 李小芬 +1 位作者 刘薇 黄建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19-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诱导治疗的新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诱导治疗的新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诱导期分别接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研究组n=7)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氟康唑联合治疗(对照组n=11)。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病死率、病原学转阴率、脑脊液改变等方面的差异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分别为5例和8例(P=0.676),治疗1周后分别为5例和8例(P=0.676),治疗2周后分别为2例和4例(P=0.572),治疗3周后分别为0例和1例(P=0.611),治疗4周后,无死亡病例,两组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均为阴性,脑脊液生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较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6.82±41.30 vs 97.00±22.02,P=0.003)、尿素氮(8.45±3.18 vs 5.54±1.28,P=0.020)升高更明显。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诱导期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脂质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 治疗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治疗小儿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纯 黄绍良 +3 位作者 方建培 钟凤仪 薛红漫 夏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脂质体 (L - AMB)治疗小儿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DFI)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小儿血液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 2例 ,重型再障 2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DFI感染种类 :曲霉素 1例 ,热带白色念珠菌 1例 ,念珠菌 1例 ,余...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脂质体 (L - AMB)治疗小儿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DFI)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小儿血液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 2例 ,重型再障 2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DFI感染种类 :曲霉素 1例 ,热带白色念珠菌 1例 ,念珠菌 1例 ,余为临床诊断 ;L - AMB静滴从 0 .5 m g/kg· d增至 4mg/kg· d,使用达 6周者 3例 ,1周~10 d者 2例。结果  4例治愈 ,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 ;主要副作用为高热、寒战等 ,1例出现肾损害。结论  L - AMB治疗小儿 DFI无严重的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脂质 儿童 血液病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成钢卫 李水彬 +1 位作者 罗丽敏 俞万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将常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后、病情仍难以控制的(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性仍难以转阴,颅内高压持续不降)2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组、两性霉...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将常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后、病情仍难以控制的(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性仍难以转阴,颅内高压持续不降)2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组,鞘内注射剂量从0.1 mg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每次注射剂量达到1 mg。结果: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普通两性霉素B。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莹 孙文青 +1 位作者 赵婷婷 周明香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1440-1441,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对8例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肺结核患者经深部痰培养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用两性霉素B治疗大约4周后,6例有效,1例出现肾功能不...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对8例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肺结核患者经深部痰培养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用两性霉素B治疗大约4周后,6例有效,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合并高钾血症行透析治疗,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结论肺毛霉菌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规范抗结核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早期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提高肺结核合并肺毛霉菌病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毛霉菌 两性霉素b脂质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巧芬 胡晓蓉 +4 位作者 卢卫明 程晓莉 李胜群 谢小悦 孙巧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3期2170-2171,共2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中合理使用药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及时处理。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2例患者因顽固性低...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中合理使用药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及时处理。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2例患者因顽固性低钾难以纠正,中途放弃使用。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 恶性血液病 真菌性肺炎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米卡芬净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建敏 李民 +1 位作者 陈桦 赵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米卡芬净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肾移植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肾移植患者,入选患者分为两组,米卡芬净组静脉滴注米卡芬净(100mg,1次/d);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静脉滴注两性霉... 目的评价和比较米卡芬净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肾移植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肾移植患者,入选患者分为两组,米卡芬净组静脉滴注米卡芬净(100mg,1次/d);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1~3mg/(kg.d)。两组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d或者疗程>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有43例患者接受评估,米卡芬净组24例,总有效率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9例,总有效率8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9%,米卡芬净组有效率低于两性霉素B组(P<0.05),但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P<0.05)。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米卡芬净的疗效低于脂质体两性霉素B,但耐受性较两性霉素B脂质体好,在抗霉菌药物的选择上需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真菌感染 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b脂质
下载PDF
小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危重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练红 李娜 +1 位作者 戴凌燕 曹拂晓 《护理学报》 2009年第8期69-70,共2页
总结21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者采用小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护理体会。做好用药护理,药物现配现用,避光滴注,特别注意该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输注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胸闷、气促情况;严密监测血清钾、肝肾功能变... 总结21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者采用小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护理体会。做好用药护理,药物现配现用,避光滴注,特别注意该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输注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胸闷、气促情况;严密监测血清钾、肝肾功能变化,及时纠正低血钾;首选中心静脉输注以避免发生静脉炎。本组1例因经费不足自动出院;20例治疗1个疗程(10-16 d)后停药,并再继续动态检测及随访1周,有18例患者痊愈,连续真菌培养阴性,真菌清除确切,未见复发病例;另有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两性霉素b脂质 真菌感染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