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1
1
作者 张洪程 王秀芹 +2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0-806,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氮量的增加 ,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干物质累积量、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均增加 ;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至中肥处理达最大值 ,而... 在大田条件下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氮量的增加 ,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干物质累积量、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均增加 ;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至中肥处理达最大值 ,而高肥处理则显著降低 ;相同施氮水平 ,两优培九的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累积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高于汕优 6 3;在 90 0 0~ 10 5 0 0kg·ha-1的产量水平下 ,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 2 .0~ 2 .2kg ,氮肥利用率在 40 %左右 ;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 ,而高肥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提高。在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 ,4个氮肥处理水平下 ,两优培九的产量均高于汕优 6 3、品质优于汕优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杂交稻 产量 品质 吸氮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9
2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共2页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1 99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为一季中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系法杂交稻 选育 特征特性 技术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剑叶对高温的响应 被引量:50
3
作者 欧志英 林桂珠 彭长连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能力几乎丧失(下降96.7%~100%),而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8.8%~21.0%),暗示PSⅡ光合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能转化对高温更敏感。超级杂交稻比对照汕优63更耐高温,其机理可能如下:一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时有更迅速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因过剩激发能积累引起活性氧产生、积累并伤害光合细胞;二是因为超级稻高温下有高效的叶黄素循环热耗散途径可以耗散过量的激发能;三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下有稳定的光合功能和较强的光合效率,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64S/E32 超高产 响应 剑叶 超级杂交水稻 光合电子传递 63 光合效率 最适温度 光合碳同化 抗氧化能力 类胡萝卜素 超级杂交稻 叶黄素循环 PSⅡ 超级稻 效率下降 传递过程 光合功能 蛋白含量 光化学 激发能
下载PDF
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邹江石 姚克敏 +1 位作者 吕川根 胡雪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2-657,共6页
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技术思路和作者的长期栽培育种实践与研究成果 ,以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和汕优 6 3(CK)等 7个水稻品种 (组合 )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 2 0项株型因素的相关关系。认为株高和叶角是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两... 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技术思路和作者的长期栽培育种实践与研究成果 ,以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和汕优 6 3(CK)等 7个水稻品种 (组合 )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 2 0项株型因素的相关关系。认为株高和叶角是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两项最主要的株型因素。生态条件对两优培九株高的影响可以达到平均株高的 12 6 % ,并建立了株高的生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抽穗后顶部三叶的 8种叶角度配置的单位受光量的理论模拟计算证明 ,理想的株型应以剑叶与倒二叶距离 (d1d2 )为 15cm ,倒二叶与倒三叶距离 (d2d3)为 2 5cm ,叶角配置应以 4°~ 6°(剑叶 ) ,9°~ 11°(倒二叶 ) ,14°~ 16°(倒三叶 )为宜。两优培九的叶角配置已经达到了理想株型的要求。两优培九的光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主茎绿叶数多、全生育期间的光合面积大、功能叶衰退较慢以及比叶重大、叶片厚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型特征 杂交稻 育种 试验材料 光合面积 功能叶 叶重 叶片厚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被引量:48
5
作者 邹江石 吕川根 +4 位作者 王才林 郑克武 宗寿余 赵凌 孙永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69-872,共4页
采用两系方法以培矮 6 4S作母本 ,9311作父本 ,培育的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 ,作一季中稻栽培 ,在掌握栽培特性和肥水良好的条件下 ,大面积实收产量达 9.5~ 11.0t·ha-1,且不易倒伏。米质达国标优质米级 ,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产... 采用两系方法以培矮 6 4S作母本 ,9311作父本 ,培育的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 ,作一季中稻栽培 ,在掌握栽培特性和肥水良好的条件下 ,大面积实收产量达 9.5~ 11.0t·ha-1,且不易倒伏。米质达国标优质米级 ,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产群体指标为每公顷栽插 2 2 .5~ 2 7.0万穴。单株栽插 ,基本苗 75~ 12 0万个·ha-1,最高茎蘖数345 .0~ 375 .0万个·ha-1,有效穗 2 2 5 .0~ 2 5 5 .0万穗·ha-1,每穗总颖花 2 0 0个左右 ,结实率 83%~ 88% ,千粒重 2 6~2 7g。栽培技术为适时早播 ,早施分蘖肥 ,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基面肥、分蘖肥与后期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70 %和 30 % ,每公顷总用纯氮量 2 2 5~ 2 5 5kg。宜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后期切忌早断水 ,应切实防治稻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杂交稻 选育 特性 系方法 母本 父本 籼型杂交稻 肥水管理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和密度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郑克武 邹江石 +3 位作者 吕川根 王才林 宗寿余 赵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 (纯N 0kg/hm2 、112 5kg/hm2 、2 2 5 0kg/hm2 、337 5kg/hm2 )和栽插密度 (每公顷 2 2 5× 10 4 穴、2 7 0× 10 4 穴、31 5× 10 4 穴 )对其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栽插密...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 (纯N 0kg/hm2 、112 5kg/hm2 、2 2 5 0kg/hm2 、337 5kg/hm2 )和栽插密度 (每公顷 2 2 5× 10 4 穴、2 7 0× 10 4 穴、31 5× 10 4 穴 )对其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栽插密度对两优培九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 ,且在每公顷 2 2 5× 10 4 ~ 31 5× 10 4 穴的密度范围内 ,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氮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 ,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 ,纯N水平为337 5kg/hm2 时 ,增穗作用不仅不显著 ,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试验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土壤中 ,施纯N 2 2 5 0kg/hm2 ,栽插密度每公顷在 2 7 0× 10 4 穴以内 ,高等肥力田每公顷掌握在 2 2 5× 10 4 穴左右 ,有利于协调该组合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 ,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密度 系亚种间杂交稻 产量 产量结构
下载PDF
盛花期高温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隗溟 王光明 +2 位作者 陈国惠 朱自均 杨朝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 6 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 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 ,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 ,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 6 3,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 ,当两优培九、汕优 6 3和Ⅱ优 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 6 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 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 ,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 ,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 6 3,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 ,当两优培九、汕优 6 3和Ⅱ优 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的 6种库源群体条件下时 ,两优培九结实率却明显低于汕优 6 3和Ⅱ优 7号。对空秕率构成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杂交水稻 结实率 高温
下载PDF
中国特别是福建的超级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谢华安 《中国稻米》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关键词 超高产 超级稻 育种 水稻 中国 福建 品种 9308 沈农606 明86 明86 矮64S/E32 生理特性 航1号 措施
下载PDF
播种期对两优培九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姜文超 孙龙泉 +3 位作者 肖伯群 郭万胜 周长春 孙晋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对两优培九生育特性的研究表明 ,两优培九的播期适应范围较宽 ,在本试验播期范围内对产量影响差异小。其与汕优 6 3相比 ,主要是总颖花量和穗粒数差异较大 ,最高年份比汕优 6 3增产 2 2 .8%。在适宜地区可替代汕优 6
关键词 播种期 生育特性 产量 杂交籼稻
下载PDF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适宜种植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9,共5页
根据对安全抽穗开花温度条件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对各地的种植实践分析 ,提出了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适宜种植区域、安全齐穗期和适宜齐穗期、主要种植方式的适宜播栽期等 ,分析了生产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对策。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生态区域 生长季节
下载PDF
水稻根系活力测定方法及超级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郭士伟 夏士健 +2 位作者 朱虹霞 张云华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1,共4页
以孕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用伤流法测定根系活力,调查了影响根系伤流收集量的因素。结论如下:在两优培九孕穗期用脱脂棉收集伤流液,以2.0g的脱脂棉填充量为宜;两优培九主茎和分蘖的伤流量差异显著(P<0.05);白天和夜晚的伤流量差异... 以孕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用伤流法测定根系活力,调查了影响根系伤流收集量的因素。结论如下:在两优培九孕穗期用脱脂棉收集伤流液,以2.0g的脱脂棉填充量为宜;两优培九主茎和分蘖的伤流量差异显著(P<0.05);白天和夜晚的伤流量差异极显著(p<0.01);稻桩高低对伤流量影响不显著(P>0.05);连续两次测定的差异不显著(P>0.05)。用上述最佳方法,对两优培九及其对照品种汕优63抽穗后的根系活力(根系伤流强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两优培九抽穗前的根系活力比汕优63相对较高,二者均在抽穗后1周左右出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但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伤流强度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对两个品种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和汕优63的剑叶叶绿素含量抽穗后都迅速下降,但是相对于汕优63,两优培九剑叶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要慢,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根系活力的下降可能是两优培九生育后期易早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伤流 根系活力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姚克敏 邹江石 +1 位作者 王志南 顾显跃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8,共4页
采用分期播种和平行比较方法,对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 65396 的光合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与汕优 63 相比,两优培九和 65396 在单株绿叶数达到最大值之前的增长速率基本一致,但其后的衰减速率却明显要慢,且功能叶较... 采用分期播种和平行比较方法,对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 65396 的光合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与汕优 63 相比,两优培九和 65396 在单株绿叶数达到最大值之前的增长速率基本一致,但其后的衰减速率却明显要慢,且功能叶较厚、叶角小、叶凹度大,光合优势明显。若以叶面积×叶重系数为综合光合特性,则 3 个组合中,65396 功能叶的光合优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杂交稻 光合形态特征 水稻
下载PDF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少华 陈国祥 +3 位作者 胡艳 吕川根 吴国荣 杨艳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44-1249,共6页
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在水分胁迫的前期 ,抗氧化系统中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 ,SOD活性略有下降 ,而POD和CAT的活性则快速上升 ;AsA和GSH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脯... 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在水分胁迫的前期 ,抗氧化系统中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 ,SOD活性略有下降 ,而POD和CAT的活性则快速上升 ;AsA和GSH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大幅增加。O- ·2 的产生速率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很可能是整个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 ,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继续加剧 ,整个防御体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三大保护酶的活性都大幅度下降 ,而AsA和GSH的含量则快速上升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减少 ,O- ·2 的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这表明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单一保护成分不足以抵抗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杂交稻 保护酶 抗氧化剂 活性氧 MDA
下载PDF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初探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3 位作者 赵凌 王才林 戴其根 邹江石 《南京农专学报》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1998和 1 999年以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 ,以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籼稻汕优 63为对照 ,探讨了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汕优 63相比 ,两优培九生物学产量高 1 2 .1 % ,经济系数高 1 2 .5 %。生物学产量高是因为叶面积延续时间... 1998和 1 999年以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 ,以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籼稻汕优 63为对照 ,探讨了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汕优 63相比 ,两优培九生物学产量高 1 2 .1 % ,经济系数高 1 2 .5 %。生物学产量高是因为叶面积延续时间长 1 7.1 %和较高的光合速率 ;经济系数高是由于茎鞘叶物质转运系数高和齐穗期以前群体相对生长速率及净同化率较高。两优培九生育前期株型较松散 ,后期较紧凑 ,群体受光姿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交组合 高产生理基础
下载PDF
发展超级杂交水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被引量:24
15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共2页
中国现有13亿多人口,很快就会达到14亿,同时,中国的耕地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惟有通过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难题。为此,我们正在实施3项粮食增产工程。第一、选育每... 中国现有13亿多人口,很快就会达到14亿,同时,中国的耕地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惟有通过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难题。为此,我们正在实施3项粮食增产工程。第一、选育每公顷产16 t稻谷的超高产杂交稻品种。追求作物高产、更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水稻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杂交稻品种 粮食安全 作物高产 超高产育种 中国超级稻 育种计划 种植面积 科技进步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两优培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秀芹 张洪程 +4 位作者 徐巡军 凌启鸿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3,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两优培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至中肥处理达最大,高肥处理则显著下降;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而高肥对...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两优培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至中肥处理达最大,高肥处理则显著下降;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而高肥对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均不利.产量和品质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4个氮肥处理水平下,两优培九的产量均高于汕优63,品质优于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63
下载PDF
氮肥对亚种间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营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霍中洋 张洪程 +3 位作者 王秀芹 戴其根 许轲 叶全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23-227,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0kg/hm2、100kg/hm2、200kg/hm2、300kg/hm2)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0kg/hm2、100kg/hm2、200kg/hm2、300kg/hm2)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在1hm2施200kg氮时最高,高氮处理(1hm2施300kg氮)时反而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优培九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亚种间杂交水稻 产量 营养水平
下载PDF
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忠明 王秀娥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量比原品种减产8.7%。并通过M2、M3、M4代该性状分离表现,初步推测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有趣的是,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粤泰A、广占63s分别配制的F1,与原来组合两优培九、粤优938、丰两优1号相比,不仅千粒重有明显增加,穗长和每穗颖花数有不同程度提高,而着粒密度和其它主要性状未发生劣变,因而单株产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该突变体在粒重增加的同时,配合力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改良 水稻 EMS诱变 矮64s 广占63S 938 1号 每穗颖花数 突变体 性状分离 主要性状 单株产量 千粒重 9mm 产量比 粤泰A 配合力 增幅 密度 cm 大粒 种子 粒长 减产 穗长
下载PDF
两优培九与其亲本剑叶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娜 陈国祥 吕川根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5,59,共4页
比较研究了两优培九与其双亲成熟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在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活性以及能量的吸收、传递与转化 (光谱分析、希尔反应、光合磷酸化和ATP含量 )上都具有超亲优势。表明两优培九的高光合特性在成... 比较研究了两优培九与其双亲成熟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在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活性以及能量的吸收、传递与转化 (光谱分析、希尔反应、光合磷酸化和ATP含量 )上都具有超亲优势。表明两优培九的高光合特性在成熟剑叶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是其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剑叶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白朴 王元辉 +3 位作者 项雄 陶开战 吴朋喜 杨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以协优9308和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两优培九在浙南作连作晚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两年的试验表明,两优培九6月21日之前为适宜播种期,能达到安全齐穗,产量稳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高;6月21日以后播种,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6... 以协优9308和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两优培九在浙南作连作晚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两年的试验表明,两优培九6月21日之前为适宜播种期,能达到安全齐穗,产量稳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高;6月21日以后播种,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6月27日以后播种,结实率急剧下降。两优培九感温性强、感光性弱,6月12日至6月27日播种播始历期仅相差2 d。6月27日以后播种,由于幼穗分化期低温,两优培九的播始历期反而延长。试验还发现抽穗期低温会延长水稻始穗至齐穗期,相对于对照协优9308和汕优63,两优培九对抽穗期低温不敏感。两优培九在浙南的光温条件下作连作晚稻栽培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齐穗 播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