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2,共8页
"丝绸之路"最初是西方人针对东西方贸易路线提出的术语,不能无节制地套用于世界其他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若从东方人的立场对古代东亚(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东亚文化交流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义、影响... "丝绸之路"最初是西方人针对东西方贸易路线提出的术语,不能无节制地套用于世界其他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若从东方人的立场对古代东亚(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东亚文化交流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义、影响等方面,均有别于"丝绸之路",故应倡导"书籍之路"的概念。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是中华精神文明的结晶;一般而言,物质文明缺乏自我再生能力,而精神文明则可影响人们的心灵,并超越时空,惠及后代。日本的遣隋唐使均以购求书籍为重任,这便是中日两国虽然人员往来极少,但日本继承中国文化甚多之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史 东亚文化圈 遣唐使 东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会述评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礼忠 汪伟民 《国际观察》 2004年第2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文化交流 文化建设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中日汉字异同及其对日本人学习汉语之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顺洪 西川和男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5,共6页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是东亚文化圈的主要国家,以儒学为中心的华夏文化之载体——汉字,曾长期为这些国家共同使用.时至近代,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打破了儒学在东亚文化圈的统治地位,汉字开始面临着衰退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越...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是东亚文化圈的主要国家,以儒学为中心的华夏文化之载体——汉字,曾长期为这些国家共同使用.时至近代,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打破了儒学在东亚文化圈的统治地位,汉字开始面临着衰退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越南和朝鲜先后废弃汉字(韩国仅保留少量汉字),改为使用拼音文字,日本则基本保留了汉字在本国文字中的地位.中日两国的语言不属于同一语系,但是,汉字这一媒介,把两国的历史、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人 常用汉字 中日汉字 学习汉语 中日两国 汉语学习 汉语发音 汉语教学 日语汉字 东亚文化圈
原文传递
韩国文化在东北亚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申龙澈 惠淑 《国际政治研究》 1995年第2期38-45,共8页
一、序言 离21世纪只有六年的今天,世界在地区上的距离、文化上的差异等人类之间的界限正在迅速消失。由此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狭窄,处在远离我们的地区也快速地靠近我们。这种变化中的接近,到21世纪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关键词 韩国文化 文化共同体 文化交流 东北亚 21世纪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韩半岛 东亚地区 东亚文化圈
原文传递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贺圣达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4期26-36,共11页
本文拟对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的考察,进而分析传统的东亚价值观与构建当代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东亚各国都已成为现代化程度不同的独立的主权国家,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合作的加强和一体化的要求都使他们重... 本文拟对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的考察,进而分析传统的东亚价值观与构建当代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东亚各国都已成为现代化程度不同的独立的主权国家,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合作的加强和一体化的要求都使他们重新审观东亚各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的东亚价值观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构建当代东亚价值观的作用。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儒家伦理已不可能作为当代价值观的体系和核心,但就有着深广影响的传统的东亚价值观和思想文化遗产而言,其优秀成份对于构建21世纪的东亚价值观大有裨益,需要我们取其精华,挖掘、整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东亚价值观 历史考察
下载PDF
韩剧跨国热播现象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闫东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8-61,共4页
进入21世纪,韩剧在东亚文化圈持续热播,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韩剧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以规模化、偶像化、消费性、娱乐性的方式进行传播。韩剧之所以能在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其原因在于观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剧作的大众化传播方式,获得了有... 进入21世纪,韩剧在东亚文化圈持续热播,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韩剧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以规模化、偶像化、消费性、娱乐性的方式进行传播。韩剧之所以能在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其原因在于观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剧作的大众化传播方式,获得了有共同特质和现象的东亚文化圈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传播 韩剧 东亚文化圈 大众文化传播
下载PDF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林侠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影响 东亚文化圈 中国人 身份认同 类型片 鬼怪 电影 日本
原文传递
10-13世纪中朝日文化交流与东亚文化圈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梅花 《东疆学刊》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10-13世纪,中国文化仍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朝鲜和日本。同时,随着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中异质成分、创新成分的不断增多,日本、朝鲜对中国大陆的文化输出日益明显起来。这对东亚文化圈的巩固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10-13世纪 文化交流 东亚文化圈
下载PDF
东亚海神信仰考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金涛 《民间文学论坛》 1997年第3期53-63,共11页
中国、日本和朝鲜,都处于亚洲太平洋东部这一特定的海域内,属于东亚文化圈范畴。他们的海洋文化有许多相同的文化因子,但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 船神 大林太良 东亚文化圈 文化因子 潮神 龙神 四海龙王 海洋文化 妈祖神 民间文学论坛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化进程的时代价值探析——从东亚文明互鉴的文化历史源流出发
10
作者 甘鹏坤 王武喆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迫切需求一个新的理论指导,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全球问题提出的富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自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的以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迫切需求一个新的理论指导,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全球问题提出的富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自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结合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状况,对于推进全球化进程,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指引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和构建,将会进一步破除资本主义私利导致的隔阂和竞争,建立起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的国际社会机制,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协作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进程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同源异变——东亚文化视域下的当代漆艺创作探赜
11
作者 徐精宏 《艺术教育》 2024年第9期235-238,共4页
漆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源于漆树分泌的液体,经过八千年的历史演变,已成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在当代创作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漆艺家在保留传统技法和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元素和创新理念,表现出前... 漆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源于漆树分泌的液体,经过八千年的历史演变,已成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在当代创作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漆艺家在保留传统技法和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元素和创新理念,表现出前卫与传统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文章从东亚漆艺的历史渊源入手,梳理了中、日、韩三国当代漆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当代漆艺 风格流派 工艺传承 多元化
原文传递
亚洲各国的春节
12
作者 麦琪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4年第2期46-47,共2页
中国的春节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春节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向海外诸国传播。比如在东亚文化圈中,春节也是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传统节日 春节 历史
原文传递
论汉字在东亚文化圈形成中的作用及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虎 《东疆学刊》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有过程的。作为东方文化特征之一的“汉字” ,在东亚大文化系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汉字的传入和使用 ,改变了东亚各国无文字的历史 ,使深层次文化交流得以进行 ,并逐渐形成以中国儒学思想为核...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有过程的。作为东方文化特征之一的“汉字” ,在东亚大文化系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汉字的传入和使用 ,改变了东亚各国无文字的历史 ,使深层次文化交流得以进行 ,并逐渐形成以中国儒学思想为核心、汉字为重要特征之一的“东亚汉字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东亚文化圈 影响 东方文化 中国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伯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本文提出“文化东亚”的概念,作为研究东亚文化的重要理论前提。作者认为,起源于中国大陆上两种原生文化形态之间的互补与互动,拓展、演进为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以及面临现代化挑战中的矛盾转折和推陈出新,这三个层面以... 本文提出“文化东亚”的概念,作为研究东亚文化的重要理论前提。作者认为,起源于中国大陆上两种原生文化形态之间的互补与互动,拓展、演进为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以及面临现代化挑战中的矛盾转折和推陈出新,这三个层面以观照揭示了“文化东亚”的基本涵义;而通过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演化规律,当有助于把握它的现实处境与发展趋势,并瞻望其辉煌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华夏文明 东亚地区 南方文化 中国大陆 家族制度 东亚社会 华夏文化 文化传统 东亚文明
下载PDF
越南后黎朝郊祀礼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柏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郊祀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是王朝政权以天帝为主神的祭祀典礼,在国家祭礼体系中位居最尊,是昭示“君权神授”的重要仪式。安南立政之后,其形成“内帝外臣”的礼制格局,即在接受宋元明清当朝册封的同时,亦在国内建称帝号,礼仪制度也奉... 郊祀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是王朝政权以天帝为主神的祭祀典礼,在国家祭礼体系中位居最尊,是昭示“君权神授”的重要仪式。安南立政之后,其形成“内帝外臣”的礼制格局,即在接受宋元明清当朝册封的同时,亦在国内建称帝号,礼仪制度也奉行帝王之礼。越南古代的郊祀礼制草创于李朝,胡朝郊祀亦有记载;后黎朝前期郊祀已初具形制,其礼制架构基于传统,具体制度兼具自身创制及借鉴明朝;中期以后,黎皇失权郑主执政,这一政治局势的变动对郊祀礼制的实施和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后黎朝 国家祭礼 郊祀
原文传递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衰退与重建——以汉字的地位变迁为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铭娜 武振玉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东亚文化圈立根于魏晋,形成于隋唐,衰落于近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呈现出复兴之势。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汉字、儒学、律令和汉传佛教四个要素。汉字作为其他三个要素的传播承载工具,在文化圈形成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亚文化圈立根于魏晋,形成于隋唐,衰落于近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呈现出复兴之势。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汉字、儒学、律令和汉传佛教四个要素。汉字作为其他三个要素的传播承载工具,在文化圈形成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在文化圈中的地位变迁见证了文化圈从形成发展、衰退削弱到复兴重建的过程。东亚文化圈的复兴重建,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当今中国与日韩等国的合作种植了文化根基,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构建了文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汉字 地位变迁 区域合作 软实力 文化平台
下载PDF
古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特征(一)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高鑫 《巢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古代中、日、韩三国,由于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因素,形成了一个东亚文化圈。这个文化圈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中国之中心与日、韩之边缘,宗藩关系的政治纽带作用,儒家学说的思想统治地位,佛教成为普及的宗教,以及汉字成为共同的文字等。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基本特征 中心与边缘 儒家思想 佛教 汉字
下载PDF
构筑东亚文化圈——打造东亚区域合作的文化平台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颖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70-75,共6页
在全球化浪潮下,在东西文化的撞击中,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摩擦中,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对冲中,东亚地区尤其是中日韩之间处于徘徊和迷茫中,从而导致地区合作机制的缺乏。本文将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曾经的东亚文化圈,审视时代的冲击,来探讨今... 在全球化浪潮下,在东西文化的撞击中,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摩擦中,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对冲中,东亚地区尤其是中日韩之间处于徘徊和迷茫中,从而导致地区合作机制的缺乏。本文将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曾经的东亚文化圈,审视时代的冲击,来探讨今日东亚文化之现状,为东亚区域合作之文化平台建设克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儒家
下载PDF
中日实录史学比较研究
19
作者 谢贵安 《史学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中日两国的实录都是东亚文化圈中的特殊史书,皆针对最高统治者展开记录。中国实录始终以皇帝为记载对象。日本由于最高权力从天皇下移到幕府再回到天皇之手,其实录记载对象也随之变动,出现了既记载天皇,又记载将军的特殊情况,但是始终... 中日两国的实录都是东亚文化圈中的特殊史书,皆针对最高统治者展开记录。中国实录始终以皇帝为记载对象。日本由于最高权力从天皇下移到幕府再回到天皇之手,其实录记载对象也随之变动,出现了既记载天皇,又记载将军的特殊情况,但是始终都以最高当权者为记载对象。在实录修纂机构上,中日皆属官方所设,性质并无二致。在修纂体例上,中日实录基本相同,多采用“编年附传”体。但是,日本实录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德川实纪》分为正编和附录,就为中国实录所无。日本实录在仿照中国实录修纂之时,同时受到日本特殊政治架构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使其实录在记载对象和修纂体例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反映出东亚文化圈中史学在从中心向边缘的传播中,会出现接受和改造同时进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录 史学 中日比较 东亚文化圈
原文传递
论晚清民国报刊诗词中的东坡生日雅集 被引量:4
20
作者 焦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5-191,共7页
东坡生日雅集活动经翁方纲等人倡导,至晚清诗坛形成了一种文化记忆和惯性。晚清民国诗坛如李鼎铭、范当世及其后的陈三立、郑孝胥、陈衍等知名诗人,超社、逸社、稊园社、青溪诗社等影响颇大的诗社组织,均曾参与东坡生日雅集活动,形成了... 东坡生日雅集活动经翁方纲等人倡导,至晚清诗坛形成了一种文化记忆和惯性。晚清民国诗坛如李鼎铭、范当世及其后的陈三立、郑孝胥、陈衍等知名诗人,超社、逸社、稊园社、青溪诗社等影响颇大的诗社组织,均曾参与东坡生日雅集活动,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东坡生日雅集活动成为东亚文化圈中的共同文化活动。可以说东坡生日雅集活动,尤其是借助作为现代传媒的报刊进行传播的东坡生日雅集活动,是东坡文化传播史上值得关注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雅集唱和 东亚文化圈 晚清民国报刊 晚清民国诗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