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雨洪系统产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崔远来 白宪台 +4 位作者 刘毓川 王军文 宋卓勋 张瑞生 徐小元 《北京水利》 1996年第6期42-44,49,共4页
依据大量实测雨洪资料,以不透水比为综合参数,建立了北京城区与近郊区综合产流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经实测资料检验表明,所建模型是可行的,且有较好的精度。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雨洪系统 不透水 产流模型
原文传递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城市化对径流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玲 朱传宝 吴道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38,共3页
探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型模拟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建立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模型 ,并把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不透水面积比 (PIA)这一重要参数加入输入模式中 ,用人工智能手段研究城市化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大量的数值... 探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型模拟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建立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模型 ,并把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不透水面积比 (PIA)这一重要参数加入输入模式中 ,用人工智能手段研究城市化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大量的数值实验证明 ,当神经网络被适当地配置以后 ,可以再现潜在的降雨径流关系 ,可以用来生成精确且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而当城市化参数作为输入模式的一部分时 ,可以较准确模拟涨洪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城市化 降雨径流 不透水面积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漯河市雨水径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琳琳 白天 +3 位作者 何瑞珍 刘曼舒 罗英菡 田国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3-800,共8页
探究城市不同地表覆被下的径流过程,定量分析径流变化规律,以期实现未来城市建设对雨水径流的控制。以漯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3月的航拍影像提取城市土地覆被信息,结合ArcGIS软件与SWMM模型构建暴雨径流模型,模拟并量化研... 探究城市不同地表覆被下的径流过程,定量分析径流变化规律,以期实现未来城市建设对雨水径流的控制。以漯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3月的航拍影像提取城市土地覆被信息,结合ArcGIS软件与SWMM模型构建暴雨径流模型,模拟并量化研究径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径流总量与峰值随着重现期与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相邻重现期间内径流峰值增加量随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但径流总量的增加量随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减少;计算消纳模拟中产生径流需要的绿地面积,可得新增绿地面积随现状的不透水面积比增加而增大。依据径流变化规律,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减少城市不透水面积、提升绿地的质量并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来缓解城市雨水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重现期 不透水面积 径流消纳
下载PDF
城镇化对湟水河上游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宁 陈阿兰 +3 位作者 杨春江 孙瑜旸 马国良 马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570-3576,共7页
2015年4月(枯水季)和8月(丰水季),调查了受不同城镇化强度影响的青海省湟水河上游流域的土地利用、水体的理化性质及底栖动物群落。并以城镇化强度指标的不透水地表面积比(PIA)与溪流水质和生物群落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2015年4月(枯水季)和8月(丰水季),调查了受不同城镇化强度影响的青海省湟水河上游流域的土地利用、水体的理化性质及底栖动物群落。并以城镇化强度指标的不透水地表面积比(PIA)与溪流水质和生物群落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TN、TP、NH+4-N、PO34-P、电导率、水深、水面宽、细砂淤泥比(%)与PIA呈显著正相关,与草地(%)、林地(%)呈显著负相关。底栖动物指标与PIA的拟合曲线表明,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集食者(%)、耐污类群(%)及BI指数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余各项指标则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总分类单元数、丰富度指数、水生昆虫中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hopetra和毛翅目Trichopetra(简称,EPT)(%)及捕食者(%)、撕食者(%)、滤食者(%)、刮食者(%)与PIA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草地(%)呈显著正相关。但BI指数、集食者(%)、耐污类群(%)、寡毛纲(%)、与PIA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城镇化强度的提高,湟水河上游物理生境退化、水体氮、磷营养水平逐步提高、敏感底栖动物消失、耐污物种个体数量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 城镇化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不透水地表面积(PIA)
下载PDF
浙江义乌市城镇化对溪流底栖硅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朔孺 邵卫伟 +2 位作者 刘东晓 周斌 王备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7,共7页
于2010年4月调查了浙江省义乌地区5个参照和9个城镇溪流样点的理化性状、底栖硅藻群落及所在流域土地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流域城镇化强度指标——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与电导率、总氮和磷酸盐等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也与喜富营... 于2010年4月调查了浙江省义乌地区5个参照和9个城镇溪流样点的理化性状、底栖硅藻群落及所在流域土地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流域城镇化强度指标——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与电导率、总氮和磷酸盐等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也与喜富营养型硅藻与耐污型硅藻比例呈显著正相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与相似性检验(ANOSIM)分析表明,参照溪流与城镇溪流的底栖硅藻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参照溪流底栖硅藻平均密度(5.67×105cell.cm-2)低于城镇溪流(6.11×106cell.cm-2),并且参照溪流运动型、富营养型和耐污型硅藻比例也显著低于城镇溪流。城镇溪流优势种是Na-vicula minima(50.75%),参照溪流为Rhoicosphenia abbreviate(55.71%)。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森林面积比、底质组成、二氧化硅、电导率、钙离子和镁离子是影响研究样点底栖硅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证实,城镇化会显著改变城市溪流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底栖硅藻可作为评价溪流生态质量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硅藻 群落结构 不透水地表面积 城镇化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