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知之知”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贯通--对《庄子·应帝王》开端的理解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共11页
《庄子》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四问而四不知"为起点,以浑沌之死为终点,"知"作为"人的机制"乃是凿破浑沌的关键。"不知"不是知的"否定",而是意味着更深层的"不知之知",从&qu... 《庄子》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四问而四不知"为起点,以浑沌之死为终点,"知"作为"人的机制"乃是凿破浑沌的关键。"不知"不是知的"否定",而是意味着更深层的"不知之知",从"知"到"明"到"神"的层层深入、上达的认识运动,内蕴在"不知之知"的深层。也正是"神"、"明"构成了通达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帝王之德的内容,与此相对,"知"则将认识限制在"人的机制"中,阻碍了对未知的天道、地道的开放。就此而言,庄子以"不知之知"为起点的政治思考,通向的则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帝王政治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不知 神明 帝王
下载PDF
不可“道”之“道”借言而“悟”之——《庄子》的“不知之知”的“道”
2
作者 潘昱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4-76,共3页
《庄子》中作为本体的“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依托的终极存在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意皆在不言中。“道”的存在状态是可以言说的 ,它以言说作为载体有待而存 ,我们可以通过言说去体悟“道” ,以知养不知 ,不知而后知。
关键词 言说 不知
下载PDF
论老子关于“知”的思想
3
作者 陈鸿儒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18-20,共3页
从老子关于"知"的思想入手,有助于我们把握老子思想的内在理路。老子把人类的知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有分别心之知、通达变化之知、不知之知(或"自知之知")。由此可以说,《老子》是"变化之书",更是&qu... 从老子关于"知"的思想入手,有助于我们把握老子思想的内在理路。老子把人类的知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有分别心之知、通达变化之知、不知之知(或"自知之知")。由此可以说,《老子》是"变化之书",更是"论道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有分别心 通达变化 不知
下载PDF
小议科学精神
4
作者 王绶琯 《民主与科学》 2001年第5期3-4,共2页
“科学精神是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灵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什么是科学精神,如何让科学精神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人生价值观,科学家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价值取向 不揣浅陋 行为规范 学而 生而 权威者 不知 五里雾中 代不乏人
下载PDF
庄子哲学的当代价值
5
作者 贾学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5-156,共2页
文章认为古代大哲学家庄子关于“安时处顺”、逍遥人生的哲学命题和处世箴言对当今社会很有启迪。
关键词 庄子哲学 当代价值 以道观 不知
下载PDF
正反聚合——《老子》的主要表现式
6
作者 胡安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3-72,共10页
“在20世纪中间这50多年,哲学研究异乎寻常地关注语言、符号和交往问题”(《大英百科全书》)。这不仅因为语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因为:语言作为认识的直接对象,它是间接对象(这里指哲学思想)的符号,符号如何正确标... “在20世纪中间这50多年,哲学研究异乎寻常地关注语言、符号和交往问题”(《大英百科全书》)。这不仅因为语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因为:语言作为认识的直接对象,它是间接对象(这里指哲学思想)的符号,符号如何正确标志对象,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问题 语言问题 哲学研究 老子哲学 正言若反 有无相生 内在统一性 卦爻辞 日中则昃 不知
下载PDF
论道家哲学的“无”——从老子到王弼的哲学史考察
7
作者 周春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180,288,共7页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q...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生于无 不知 无为而治 以无为本
下载PDF
论冯友兰形上学及其体认方式
8
作者 李洪卫 《思想与文化》 2006年第1期61-85,共25页
冯友兰以《贞元六书》构筑了中国现代哲学中最自觉、形态特色最突出和完整的形上学体系,晚年,他在《三松堂自序》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中对其中某些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冯友兰把形上学看作是哲学的最重要的也是其最终... 冯友兰以《贞元六书》构筑了中国现代哲学中最自觉、形态特色最突出和完整的形上学体系,晚年,他在《三松堂自序》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中对其中某些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冯友兰把形上学看作是哲学的最重要的也是其最终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觉解 不知 三松堂自序 天地境界 熊十力 新理学 程明道
原文传递
孔子“不知之知”与苏格拉底“自知无知”
9
作者 王静文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孔子"不知之知"思想和苏格拉底"自知无知"思想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两者都体现出真实诚恳的态度,阐释出自知之明的德性以及折射出生命本体的智慧。在物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地去... 孔子"不知之知"思想和苏格拉底"自知无知"思想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两者都体现出真实诚恳的态度,阐释出自知之明的德性以及折射出生命本体的智慧。在物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地去追求经济上的财富,很少审视自己内心的德性。人们只有内心世界达到充实与净化状态,其精神境界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苏格拉底 不知 “自
下载PDF
波兰尼“意会知识”的认识论体系建构——兼论与庄子“不知之知”意会思想的异同
10
作者 石仿 《长白学刊》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波兰尼以"意会知识"为基础,提出建立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意会认知哲学,试图恢复直觉、灵感、顿悟等意会因素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的认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意会知... 波兰尼以"意会知识"为基础,提出建立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意会认知哲学,试图恢复直觉、灵感、顿悟等意会因素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的认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意会知识"对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批判,"意会知识"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批判哲学,"意会知识"的"逻辑先在性","意会知识"的逻辑化建构及其审美维度的升华。各个部分与庄子"不知之知"的意会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会 认识论体系建构 不知
下载PDF
老庄著作中对立四字格的结构类型和哲理含义初探
11
作者 胡安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7,共7页
在《老子》《庄子》里,有不少颇似成语的两相对立的四字结构。这种结构从字面上看起来前后自相矛盾,但实际上似非而实在非非,似矛盾而非矛盾,似荒谬但又蕴蓄着深刻的哲理。它是老庄哲学著作里的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关键词 四字格 老庄哲学 上德 至仁无亲 言语反义词 谓词性 不知 圣王 如谷 庚桑楚
下载PDF
家教杂谈
12
作者 耿申 《幼儿教育》 1991年第5期27-27,共1页
一、整枝与惩罚论家教方法者,讲和风细雨式的引导方法多,讲直来直去的用禁止的方法少,尤其反对粗暴的做法。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如果家教中真的没有了禁止,没有了批评,甚至没有了必要情况下适度的惩罚,便不成其为家教了! 家教中正面... 一、整枝与惩罚论家教方法者,讲和风细雨式的引导方法多,讲直来直去的用禁止的方法少,尤其反对粗暴的做法。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如果家教中真的没有了禁止,没有了批评,甚至没有了必要情况下适度的惩罚,便不成其为家教了! 家教中正面的教育犹如对果树施肥、浇水,婉转的引导好比为果树防风、御寒,而适度的惩罚,则就像给果树整枝、间果一样,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培植手段。果树不整枝,就不能长得枝繁叶茂;不间果,就不会获得累累硕果。孩子也是一样,没有适度的磨难、批评、惩罚,就难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方法 果树施肥 论家 不知 不懂装懂 下帐 有所不知 神经紧张 心理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