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被引量:145
- 1
-
-
作者
谭惠娟
-
机构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7,共3页
-
-
关键词
语言翻译
民族文化
异化译法
归化译法
文化交流
两种文化
不同文化
中西文化
表达法
英语成语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
被引量:110
- 2
-
-
作者
费孝通
-
出处
《群言》
2005年第2期13-16,共4页
-
文摘
中华文明的启迪作为非西方文明主要代表之一的中国,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欺压,为了民族生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长期的遭受屈辱,不断的奋起抗争,如今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经历,对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时的心态。
-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世界文明
全球化
人类文明
不同文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文化自觉
族群
中国人民
传统文化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文化交流与翻译
被引量:85
- 3
-
-
作者
许崇信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
文摘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文化背景
文化交流
历史文化
文化翻译
翻译过程
民族特点
不同文化
外来文化
不同民族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被引量:74
- 4
-
-
作者
乐黛云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2期17-19,6,共4页
-
文摘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或称为不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孟夫子提倡的“用夏变夷”,鄙视“南蛮(?)舌之人”,引经据典地推崇“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与此相类。
-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误读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不同文化
文化差异性
文化体系
郭沫若
文化相对主义
主体文化
客体文化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和谐权:第四代人权
被引量:63
- 5
-
-
作者
徐显明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
出处
《人权》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
-
关键词
和谐
第四代
人权
文明进步
不同文化
经济一体化
法律趋同化
信息共享化
大同世界
西方思想
-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0
- 6
-
-
作者
李安民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5-52,共8页
-
文摘
本文主要界定文化涵化的定义,分析影响文化涵化的主要变数,研究文化涵化的过程。一文化涵化,英文Acculturation,原意为“使文化移动”、“使文化适应”。在人类学上,关于文化涵化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
关键词
文化涵化
文化特质
文化变迁
社会文化
涵化研究
文化接触
西方文化
本土文化
不同文化
外来文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
被引量:41
- 7
-
-
作者
杨永林
-
机构
西北师范学院
-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年第2期37-41,80,共6页
-
文摘
由于研究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很难给谚语找到一个通行的定义。然而,从广义上讲,可把它称作一部包孕着不同文化内涵的小型百科全书。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普遍性原则入手,讨论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在不同文化谚语里的表现。
-
关键词
语言性别歧视
谚语
社会语言学
语言普遍性
文化内涵
比较语言学
百科全书
不同文化
侧重点
研究者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被引量:34
- 8
-
-
作者
贾玉新
-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0-53,9,共5页
-
文摘
跨文化交际是在美国兴起的新学科。本文拟就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主要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这一学科研究的多学科性,它的理论建构以及这一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作一般性的论述,藉以把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介绍给读者。
-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研究
不同文化
交际过程
交际行为
理论建构
交际学
领域研究
主流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往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文化“差异”与翻译
被引量:39
- 9
-
-
作者
许钧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
-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1期67-78,共12页
-
-
关键词
异域文化
文化交流
《翻译的理论问题》
乔治·穆南
中国文化
钱钟书
不同文化
各民族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被引量:37
- 10
-
-
作者
汤一介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21,共5页
-
-
关键词
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
儒家文化
非西方文化
“和平与发展”
西方中心论
中国文化
普遍和谐
不同文化
儒家思想
-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
被引量:41
- 11
-
-
作者
苏秉琦
殷玮璋
-
出处
《文物》
1982年第4期1-7,共7页
-
文摘
考古学属于历史科学。考古学和利用文字记载研究历史的狭义历史学一样,担负着真实地恢复历史、科学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任务。它们都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进行研究。然而,每个学科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具体的研究方法也各有差异。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为了发掘古代遗址。
-
关键词
形态学
地层学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考古工作
不同文化
文化面貌
马克思主义
共同体
方法论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被引量:37
- 12
-
-
作者
戎林海
-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52,共5页
-
文摘
翻译难,难就难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问题不单单是个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重大关系,受着它们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说来,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但是,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则比较困难。王佐良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吕叔湘先生也说。
-
关键词
不同文化
文化背景知识
词语翻译
社会文化
郊区居民
两种语言
文化因素
两种文化
理解与翻译
重大关系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借鉴与探索——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8
- 13
-
-
作者
钱竞
胡波
-
机构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经济论坛》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
-
关键词
产业发展模式
创意产业
上海
借鉴
竞争对手
表演艺术
不同文化
经济时代
地区发展
就业机会
-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
被引量:34
- 14
-
-
作者
毕继万
张占一
-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72-76,共5页
-
文摘
所谓跨文化意识,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具备跨文化意识,对外语教师(包括对外汉语教师)至关重要,但也并非易事。
-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因素
不同文化
交际文化教学
语言技能
文化冲突
外语教师
文化干扰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
被引量:32
- 15
-
-
作者
乐黛云
-
机构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71,共11页
-
文摘
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文化相对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跨文化
文化文学
不同文化
文化体系
“和而不同”
文学理论
本文化
人类学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19
- 16
-
-
作者
权赫秀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
-
关键词
关系研究
中国古代
世界历史
朝贡
不同文化
国际秩序
16世纪
资本主义
西方文明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 17
-
-
作者
林晓彬
-
机构
福州大学应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68-170,共3页
-
文摘
英美文学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力以及独特的魅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英语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它有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语调以及五彩缤纷的英语词汇。另外,由于英美评论家文学评论的侧重点、风格以及内容等受知识结构、研究方向、阅历、学历水平以及个人喜好等的影响,使得评论家批评的理论依据、角度、方法等各不相同。然而在英美文学评论中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其发挥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文化对英美文学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殊之处和文学的评论,探讨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最后阐述了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评论
不同文化
影响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被引量:22
- 18
-
-
作者
黄宗智
-
机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
-
出处
《开放时代》
CSSCI
2005年第4期43-62,共20页
-
文摘
人们通常在帝国主义/民族解放或支配/从属这样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内来理解非西方民族国家的近现代历史。但是,用这样的二元框架来理解文化领域是否适当?与民族国家不同,文化是超越国界和军防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文化要比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更具容受力、更能与“异己”相互作用。本文用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领域中的“文化双重性”——最明显地体现在双语者和双重文化人之中——来显示两种文化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后现代主义潮流共同促成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倾向之下,文化双重性提醒我们注意不同文化的共处和互融中各种创新的可能。
-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
双重性
中国研究
民族国家
相互作用
近现代历史
后现代主义
二元对立
民族解放
帝国主义
文化领域
日常生活
政治实体
两种文化
研究领域
思维倾向
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不同文化
非西方
文化人
双语者
框架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中国民族文化基因及其阴性偏向
被引量:20
- 19
-
-
作者
刘长林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32,共5页
-
文摘
哲学、管理学、医学、农学和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于创造性和民族特点的5个部类,它们各自有着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以及不同的学术内容。但只要稍加抽象和概括,就能发现它们极不相同的躯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几乎完全相同的控制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不同门类的学术、各种思想派别、各种艺术创作和风俗习惯等等几乎一切民族文化活动的走向、特征和形态。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前人对后人的影响、哲学对其他文化门类的影响来解释民族文化的这种统一性,这种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派、不同文化门类之间的相似性和内在联系。其实,这种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更确切地说,这种解释并未触及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例如《周易》公认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典籍。
-
关键词
文化基因
中国文化
形象思维
不同文化
中国民族
艺术创作
管理学
民族文化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
控制因素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文化与语言习得
被引量:16
- 20
-
-
作者
李磊伟
李文英
-
出处
《外国语》
1988年第4期49-51,共3页
-
文摘
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是掌握一套语法和发音规则,加上一大堆词汇,这样就能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了。其实,上述三个要素只不过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重要的是,文化因素是外语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文化,有多种含义。
-
关键词
语言习得
文化因素
习得过程
三个要素
非语言行为
交流思想
不同文化
学习者
词汇
美国人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