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中国票据中介机构的制度创新及其启示——以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立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59-67,共9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商业习惯和信用状况的限制,中国无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中介机构,不得不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商情,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票据中介机构,即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1936年3月16日开业的上海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商业习惯和信用状况的限制,中国无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中介机构,不得不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商情,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票据中介机构,即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1936年3月16日开业的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专营票据承兑和贴现的机构,标志着近代中国票据贴现市场的雏形。从组织形式、信用工具和运作方式等方面来分析,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对票据中介机构进行了较大的制度创新,虽然它只存在了5年多的时间,但其制度创新的理念为当今票据市场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
中介机构
上海银行
票据
承兑
所
信用工具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中国票据中介机构的制度创新及其启示——以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立明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59-67,共9页
文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商业习惯和信用状况的限制,中国无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中介机构,不得不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商情,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票据中介机构,即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1936年3月16日开业的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专营票据承兑和贴现的机构,标志着近代中国票据贴现市场的雏形。从组织形式、信用工具和运作方式等方面来分析,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对票据中介机构进行了较大的制度创新,虽然它只存在了5年多的时间,但其制度创新的理念为当今票据市场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票据
中介机构
上海银行
票据
承兑
所
信用工具
制度创新
Keywords
Bil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 Shanghai Accepting Houses, Credit Instruments, System Innovation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中国票据中介机构的制度创新及其启示——以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为例
万立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