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中国票据中介机构的制度创新及其启示——以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为例 被引量:3

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Bil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 in Modern Chin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Accepting Hous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商业习惯和信用状况的限制,中国无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中介机构,不得不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商情,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票据中介机构,即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1936年3月16日开业的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专营票据承兑和贴现的机构,标志着近代中国票据贴现市场的雏形。从组织形式、信用工具和运作方式等方面来分析,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对票据中介机构进行了较大的制度创新,虽然它只存在了5年多的时间,但其制度创新的理念为当今票据市场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Shanghai Accepting Houses, set up in 16th March 1936, is the first institution to operate accepting and discount of the bills. It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accepting houses and discount houses. It is a bill credit institution that operates accepting and discount of the bills and is composed of the banking .The paper will discuss its innovation in system of bill credit from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credit instruments and circulating manner. The innovation adapts to the situation of China and commerce then and there. Although it exists for five years, its idea of system innovation is still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is today .
作者 万立明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59-67,共9页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票据中介机构 上海银行票据承兑所 信用工具 制度创新 Bil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 Shanghai Accepting Houses, Credit Instruments, System Innov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杜恂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02(4):175-188. 被引量:29
  • 2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
  • 3刘为霖,边维刚著..票据融资与票据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458.
  • 4洪葭管,张继凤著..近代上海金融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84.

二级参考文献66

  • 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0.. 被引量:6
  • 2.“国立暨南大学招生”[N].《申报》,1936年7月8日(5). 被引量:18
  • 3“本会及各地会计师公会会员兼职调查表”,1931年,上海档案馆藏,S447—2—265. 被引量:1
  • 4“上海会计师公会会员名册”,1927年1月26日,上海档案馆藏,S447-2-260. 被引量:1
  • 5“京津和上海会计师公会会员名单”,上海档案馆藏,S447—2—260. 被引量:1
  • 6“上海会计帅公会会员名录”,1935年10月编印,上海档案馆藏,S447—2—260. 被引量:1
  • 7“上海会计师公会会员名录”,1936年6月底,上海档案馆藏,S447—2—260. 被引量:1
  • 8“上海律师公会报告书第25期”,1929年,上海档案馆藏,Q190-840. 被引量:1
  • 9“上海律师公会会员录”,1940年7月30日,上海档案馆藏,Q190-836. 被引量:1
  • 10《黄溯初在第六次信托同人聚餐会卜的演讲》,《银行周报》第16卷,第39期(1932年10月11日).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40

  • 1钱滔.制度、合约与企业行为——永康民间票据市场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6):8-16. 被引量:6
  • 2赵姝,顾金宏.从内控视角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J].金融纵横,2007(1):31-33. 被引量:3
  • 3《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民国二十五年份业务报告书》[J].银行周报,1937,21. 被引量:2
  • 4《中国银行贴现放款规则》、《中国银行押汇规则》,《中国银行业务会计通信录》第10期,1915年10月15日,第75页. 被引量:1
  • 5傅华昌.《蚌埠的商业和商会》,政协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淮工商》(《安徽文史资料》第28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被引量:1
  • 6《蚌埠贴现公所设立之原委及其办法》,《银行周报》第7卷第26号,1923年7月10日,第5-6页. 被引量:1
  • 7江礼垛.《国难时期之金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之管见》,《经济学季刊》1932年第4期,第127页. 被引量:1
  • 8《蚌埠贴现公所之设立》,《大陆银行月刊》第2卷第1号,1924年1月25日,第36-38、37-38页. 被引量:1
  • 9士浩.《对于蚌埠贴现公所之观察》,《银行周报》第7卷第27号,1923年7月17日,第9页. 被引量:1
  • 10《兑字不列号函》,1935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联准会档案S177-1-5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