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任晓霏 朱建定 冯庆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0,87,共5页
由于戏剧翻译涉及媒介的转换,上口性便成为戏剧翻译的典型特征,但是国内学界还鲜有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综述国外戏剧翻译上口性研究的基础上,自建了英若诚、朱生豪和梁实秋汉译莎士比亚《请君入瓮》译本小型语料库,并将三个译本进行... 由于戏剧翻译涉及媒介的转换,上口性便成为戏剧翻译的典型特征,但是国内学界还鲜有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综述国外戏剧翻译上口性研究的基础上,自建了英若诚、朱生豪和梁实秋汉译莎士比亚《请君入瓮》译本小型语料库,并将三个译本进行了比较。运用文本处理软件ICTCLAS、TextPreProcessing和Concordance 3.0对三个译本的词频和平均句长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英若成译本平均句长最短,成语、谚语、习语、俗语等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话轮管理和话语标记语的翻译方面,英译同样独具匠心,保证了台词的简练明快和对白的自然顺畅,理想地实现了其倡导的戏剧翻译口语化的两个标准:“活”的语言和“脆”的语言。研究发现,上口性是保证翻译戏剧实现舞台可表演性的关键;身兼导演、演员和戏剧译者的英若诚为戏剧翻译的上口性研究带来很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翻译 上口 英若诚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平行语料库构建及英译上口性研究
2
作者 李庆明 王丹妮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秦腔表演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唱腔、音乐、角色、服饰等多种文化内涵,具有多模态性。上口性是戏剧翻译的显著特征,秦腔戏曲唱词大多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富有节奏,对白简练、干脆。基于作...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秦腔表演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唱腔、音乐、角色、服饰等多种文化内涵,具有多模态性。上口性是戏剧翻译的显著特征,秦腔戏曲唱词大多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富有节奏,对白简练、干脆。基于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构建的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平行语料库,运用多模态语料库ELAN软件,对比秦腔《关西夫子》的原文和英文译本,从唱词和念白的译文节奏性、译文与肢体动作的配合度和韵律的处理三个方面探讨秦腔戏曲英译上口性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关西夫子》 戏曲翻译 上口
下载PDF
从《不可儿戏》余光中译本看戏剧翻译上口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阴燕茹 刘兵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51-52,共2页
近年来,戏剧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当代著名翻译家余光中先生的翻译理论及《不可儿戏》译本为案例,自建语料库,运用文本处理软件从句长、选词以及话语标记语三个方面对译本的上口性进行研究... 近年来,戏剧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当代著名翻译家余光中先生的翻译理论及《不可儿戏》译本为案例,自建语料库,运用文本处理软件从句长、选词以及话语标记语三个方面对译本的上口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余光中译本平均句长较短;谚语、习语、俗语等使用频率高;在话轮管理和话语标记语的翻译方面独具匠心,保证了台词的简练明快和对白的自然顺畅,理想地实现了其提出的戏剧翻译原则:"读者顺眼,观众入耳,演员上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翻译 上口 可表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