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茉莉苗期低温伤害与几种保护性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苏金为 王湘平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2个茉莉品种苗期经低温(3±1℃)处理后,嫩梢组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水解活性先升高,尔后下降.在处理期间双瓣种 ATPase 水解活性变化幅度比单瓣种小.低温处理3d 后电泳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活性及其酶带数增加.随着处... 2个茉莉品种苗期经低温(3±1℃)处理后,嫩梢组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水解活性先升高,尔后下降.在处理期间双瓣种 ATPase 水解活性变化幅度比单瓣种小.低温处理3d 后电泳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活性及其酶带数增加.随着处理温度降低至0±1℃,植株出现伤害症状,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电解质渗出率增加,而 SOD 的明显下降比电解质的大量泄漏出现得早.抗寒力不同的2个品种在 SOD 活性及电解质泄漏的变化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 低温 磷酸酶 苗期
下载PDF
酮替芬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张朝霞 汤允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动物模型。记录EEG ,检测脑水分、脑组织内CK、MDA、SOD、Na+-K+-ATP酶和Ca2 +-ATP酶。结果 酮替芬可以促进模型鼠EE...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动物模型。记录EEG ,检测脑水分、脑组织内CK、MDA、SOD、Na+-K+-ATP酶和Ca2 +-ATP酶。结果 酮替芬可以促进模型鼠EEG的恢复 ,减轻脑水肿 ,使脑组织CK释放和MDA含量减少 ,提高SOD、Na+-K+-ATP酶和Ca2 +-ATP酶的活性。结论 酮替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减轻脑水肿 ,抗脂质过氧化 ,维持钠钾泵和钙泵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腺苷 磷酸酶
下载PDF
白叶枯病菌感染对水稻叶绿体、线粒体 ATPase 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柯玉琴 叶明志 +1 位作者 伍迪明 戴黎明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37-240,共4页
采用 ATPase 活性的常规测定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感染白叶枯病病原菌后的叶片叶绿体、线粒体 ATPase 活性以及根端线粒体 ATPase 活性的变化.其结果表明:4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感染白叶枯病后叶片叶绿体 Ca^(++)-ATPase、根端... 采用 ATPase 活性的常规测定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感染白叶枯病病原菌后的叶片叶绿体、线粒体 ATPase 活性以及根端线粒体 ATPase 活性的变化.其结果表明:4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感染白叶枯病后叶片叶绿体 Ca^(++)-ATPase、根端线粒体 ATPase 活性下降,感病品种活性下降更为显著;感病品种叶片叶绿体 Mg^(++)-ATPase 活性下降,抗病品种略有上升;叶片线粒体 ATPase 活性增加,感病品种酶活性上升更为显著.这说明白叶枯病菌对不同抗性水稻叶片叶绿体、线粒体、根端线粒体 ATPase 活性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磷酸酶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SOD) 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万福生 赵小曼 +1 位作者 刘波 李金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30min后再通2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缺血组、模型组(缺血再灌组)和川芎嗪保护组。观测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30min后再通2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缺血组、模型组(缺血再灌组)和川芎嗪保护组。观测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Ca2 + _ATP酶和K+ ,Na+ _ATP酶活力 ,MDA及心肌钙含量。结果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膜SOD、GSH·PX、Ca2 +_ATP酶和Na + ,K +_ATP酶活性较缺血再灌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 ,丙二醛(MDA)和心肌钙含量却呈显著性降低。线粒体中SOD和GSH·PX活力也呈显著性升高(P<0.05),MDA却为显著性降低。结论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确切保护作用 ,其机理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腺甘磷酸酶 脂质过氧化物 动物实验
下载PDF
DBP对斑马鱼肝脏和鳃SOD及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文英 刘荣 +4 位作者 蒋园 王媛 熊丽 徐家元 胡芹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斑马鱼(Brachyclanio rerio)为实验材料,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5个浓度组中96 h,测得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8.51 mg/L,从而得出安全浓度0.85 mg/L。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 mg/L进行2... 以斑马鱼(Brachyclanio rerio)为实验材料,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5个浓度组中96 h,测得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8.51 mg/L,从而得出安全浓度0.85 mg/L。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 mg/L进行20 d的慢性染毒,期间每5 d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随DBP的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增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受到显著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急性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SOD) 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功能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杭军 叶星 +2 位作者 田园园 张莉莉 邓国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的M5基因编码VP5蛋白,该蛋白与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2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及相似的NTPase结合保守区域,推测VP5蛋白也同样具有NTPase活性。为检测VP...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的M5基因编码VP5蛋白,该蛋白与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2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及相似的NTPase结合保守区域,推测VP5蛋白也同样具有NTPase活性。为检测VP5蛋白是否具有NTPase活性及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采用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VP5重组蛋白,通过孔雀绿钼酸铵法检测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的NTPase活性。采用DNAstar软件预测M5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性,综合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表面抗原性三项指标,预测编码蛋白可形成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区域数多达86个,提示VP5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用重组蛋白VP5免疫健康草鱼,通过人工攻毒实验检测VP5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VP5重组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且其NTPase活性依赖于Mg2+或Na+/K+,而Ca2+的存在可能抑制其活性;VP5蛋白可诱导草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滴度,并显著提高IgM mRNA的表达水平,但未能为草鱼提供抗GCRV感染的保护。研究首次证实GCRV-GD108株VP5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但不能为草鱼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 重组VP5蛋白 核苷磷酸酶 活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7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娜 王金环 孙伟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2-166,共5页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中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鸟苷酸三磷酸酶(GTP)相关酶类如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2),Ras相关的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Rac)以及Rho家族成员A(Rho...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中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鸟苷酸三磷酸酶(GTP)相关酶类如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2),Ras相关的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Rac)以及Rho家族成员A(Rho A)的蛋白表达。方法:将134例C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另设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再造生血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骨髓增生程度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BMNC中Rho-GTP相关酶类(CDC42,Rho A,Rac)的蛋白表达。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经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平均积分及外周血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平均积分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含量(HGB)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骨髓象改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CDC42,Rho A,Rac的相对蛋白含量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DC42,Rho A和试验组中Rac的相对蛋白含量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而对照组中Rac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CDC42,Rho A,Rac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试验组CDC42及Rac的表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疗效显著,且一定程度上能改善C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CAA患者BMNC中Rho A,CDC42及Rac的蛋白均表达异常,提示Rho GTP酶异常表达可能与CAA发病相关,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Rho-GTP相关酶类CDC42,Rho A,Rac的表达来改善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调节进而改善其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慢性 补髓生血颗粒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鸟苷酸磷酸酶
原文传递
海水中Co^(2+)对中国对虾仔虾生长及体内AKP和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存岐 王安利 +1 位作者 王维娜 刘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23-126,共4页
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海水中添不同浓度的Co2 +进行养殖实验 .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仔虾对Co2 +最佳需要量为 2 0 μg/L .低浓度的Co2 +对AKP和ATPase都有激活作用 ,高浓度的Co2 +对AKP和ATPase有抑制作用 .由于AKP和ATP... 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海水中添不同浓度的Co2 +进行养殖实验 .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仔虾对Co2 +最佳需要量为 2 0 μg/L .低浓度的Co2 +对AKP和ATPase都有激活作用 ,高浓度的Co2 +对AKP和ATPase有抑制作用 .由于AKP和ATPase活性的高低与中国对虾仔虾生长状况相一致 ,因此AKP和ATPase活性可作为检测水中Co2 +浓度是否适合中国对虾仔虾存活和生长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 仔虾 Co2+ 碱性磷酸酶(AKP) 腺苷酸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核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磊 韩梅 温进坤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4,T001,共5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模型 ,动态观察胸腹主动脉壁核膜核苷三磷酸酶及核酸代谢和糖代谢相关酶 5’ 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关系。结果 :血管内皮... 目的和方法 :应用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模型 ,动态观察胸腹主动脉壁核膜核苷三磷酸酶及核酸代谢和糖代谢相关酶 5’ 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关系。结果 :血管内皮剥脱后 ,胸腹主动脉壁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活性持续升高 ,与血管内膜增厚程度相平行 ;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型标志蛋白α 肌动蛋白表达降低及合成型标志蛋白骨桥蛋白表达上调 ,说明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了表型转化 ,由分化型转变成为去分化型 ;5’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 ,三种酶活性均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旺盛期 (术后 3~ 7d)达峰值。结论 :细胞内参与mRNA转运及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核酸代谢 活性 核苷磷酸酶 核骏代谢 表型转化 血管平滑肌
下载PDF
Rho鸟苷三磷酸酶调节细胞迁移中细胞骨架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厚盼 陈昫 李茹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80,共6页
细胞迁移是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重要步骤,胃肠黏膜损伤修复是益气健脾中药的作用机理之一。细胞迁移与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Rho鸟苷三磷酸酶(Rho GTPases)对细胞骨架动态变化的调节有重要作用。通过综述细胞迁移中细胞骨架(微管... 细胞迁移是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重要步骤,胃肠黏膜损伤修复是益气健脾中药的作用机理之一。细胞迁移与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Rho鸟苷三磷酸酶(Rho GTPases)对细胞骨架动态变化的调节有重要作用。通过综述细胞迁移中细胞骨架(微管、肌动蛋白丝、中间丝状体)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和Rho GTPases调控细胞骨架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益气健脾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中医药胃黏膜保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鸟苷磷酸酶 细胞迁移 细胞骨架 综述 指导性
原文传递
晚发性Wilson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力生 方明娟 +3 位作者 杨任民 汪世靖 严彦 胡文彬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晚发性Wilson病(LOW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首次入院LOWD患者67例,及同时间内入院的非晚发性Wilson病(nLOWD)患者67例,比较LOWD与nLOWD患者的临床表现、铜代谢特征、角膜K-F环(KFR)、腹部彩超、头颅MR... 目的总结分析晚发性Wilson病(LOW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首次入院LOWD患者67例,及同时间内入院的非晚发性Wilson病(nLOWD)患者67例,比较LOWD与nLOWD患者的临床表现、铜代谢特征、角膜K-F环(KFR)、腹部彩超、头颅MRI、基因型、改良中文版WD等级评定量表(UWDRS)评分、扭转痉挛发生率、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预后,初步探讨LOWD的临床特征。结果LOWD约占WD患者总数的5.1%。与nLOWD组相比,LOWD组脑型比例较低(P=0.000),血清铜蓝蛋白(CP,P=0.000)及血清铜氧化酶(SCO)水平、潜伏型/内脏型患者KFR阳性率、肝硬化比例较高(均P<0.05)。头颅MRI显示LOWD组额顶叶皮质下、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及脑室旁点片状缺血灶改变多于nLOWD组(P=0.001),而基底节区、脑干大致对称性高信号的典型脑型WD影像学改变少于nLOWD组(P=0.000)。LOWD组ATP7B基因突变位点c.3316 G>A多见(P=0.044),c.2333 G>T少于nLOWD组(P<0.05)。LOWD组改良中文版UWDRS运动障碍部分评分(P=0.007)、扭转痉挛发生率(P=0.028)均低于nLOWD组。2组在CTP分级中A、B、C级比例存在差异(P=0.033),LOWD组肝硬化比例显著高于nLOWD组(P<0.05)。结论相对nLOWD患者,LOWD患者运动障碍较轻,而肝脏损害偏重,拥有更高的血清CP及SCO水平,头颅MRI上典型的基底节核团受累表现相对少见,而脑白质缺血灶样改变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晚发性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征 铜转移磷酸酶
原文传递
DEP结构域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江 廖之君 林德馨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772-1774,共3页
DEP结构域首先是在三种蛋白(鼠蓬乱蛋白、产卵缺陷10蛋白、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2蛋白)中发现的,是一个由接近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模序。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67种基因编码含DEP同源结构域蛋白。目前所了解的DEP结构域具有细胞膜定位... DEP结构域首先是在三种蛋白(鼠蓬乱蛋白、产卵缺陷10蛋白、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2蛋白)中发现的,是一个由接近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模序。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67种基因编码含DEP同源结构域蛋白。目前所了解的DEP结构域具有细胞膜定位、信号转导等多种功能。因此,它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发掘DEP结构域与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多种分子和基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DEP结构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结构域 WNT 尿苷磷酸酶 非经典的细胞极性
下载PDF
中药对镍暴露氧化损伤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晓云 蒲晓丽 +3 位作者 陈静 朱玉真 赵健雄 魏虎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灌服中药扶正解毒汤(FJD)后兔血清对硫酸镍(NiSO4)暴露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自由基含量及8-羟基-2-脱氧鸟苷三磷酸酶(8-oxo-dGTPase)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16HBE细胞分别经NiSO4暴露及NiSO4加扶正解毒汤含药... 目的研究灌服中药扶正解毒汤(FJD)后兔血清对硫酸镍(NiSO4)暴露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自由基含量及8-羟基-2-脱氧鸟苷三磷酸酶(8-oxo-dGTPase)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16HBE细胞分别经NiSO4暴露及NiSO4加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共同处理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自由基含量及8-oxo-dGTPase表达的变化。结果NiSO4(800μmol/L)暴露的16HBE细胞,其自由基含量及8-oxo-dGTPase表达水平均高于NiSO4与扶正解毒汤(10%)共处理组细胞,P〈0.05~0.01,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8-oxo-dGTPase可作为镍暴露氧化应激的标记物;中药扶正解毒汤通过清除自由基,下调8-oxo-dGTPase的表达,对镍暴露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汤 含药血清 硫酸镍 8-羟基-2-脱氧鸟苷磷酸酶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肌苷三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利巴韦林所致贫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浩辉 许敏 +1 位作者 李晓强 雷春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肌苷三磷酸(ITP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肌苷三磷酸(ITP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全血标本,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ITPA rs1127354、rs7270101和20号染色体连锁的rs6051702位点的SNP,并收集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第4、12、24、36、48周血红蛋白(Hb)数据和药物调整情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和多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位点SNP和利巴韦林相关贫血、药物调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5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8例患者完成48周抗病毒治疗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85例患者中ITPA rs1127354位点CC型61例(71.8%),AC型21例(24.7%),AA型3例(3.5%);rs7270101位点85例均为AA型(100%);20号染色体rs6051702位点CC型2例(2.3%),AC型22例(25.9%),AA型61例(71.8%),其中7例未完成治疗的患者rs1127354位点均为CC型,rs6051702位点均为AA型。完成48周抗病毒治疗的78例患者中,rs1127354位点AC和AA型有4例(16.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调整利巴韦林剂量,24例(44.4%)CC型患者需调整利巴韦林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rs6051702位点的SNP与药物剂量调整无显著相关性(χ~2=1.789、P=0.182)。rs1127354位点AC型和AA型患者治疗第4周、12周、24周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显著低于CC型患者(P均<0.05)。结论广州地区ITPA rs7270101位点不存在SNP,rs1127354位点AA型和AC型对利巴韦林相关贫血有保护作用,对该位点SNP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肌苷磷酸酶 利巴韦林 贫血
原文传递
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祝雄伟 丁小强 +1 位作者 李如亮 王延枝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研究了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特性。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受NEM、NBD-Cl、DCCD和NO3-的抑制。泵质子活性由二价阳离子启动,其有效性依次为Fe2+>Mg2+>Mn2+,它以ATP为最... 研究了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特性。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受NEM、NBD-Cl、DCCD和NO3-的抑制。泵质子活性由二价阳离子启动,其有效性依次为Fe2+>Mg2+>Mn2+,它以ATP为最适底物,ADP为竞争性抑制剂;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液泡膜H^+ 腺甘磷酸酶 质子泵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心肌细胞Rho A、Rho GTPase表达对心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洪涛 刘志华 +7 位作者 蒋彬 邹操 赵彩明 李红霞 韩莲花 蒋庭波 宋建平 蒋文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模型兔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均分四组,除假手术组外,通过破坏主动脉瓣和缩窄腹主动脉,增加左心室前、后负荷,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除心衰对照组)早干预组(即起,...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模型兔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均分四组,除假手术组外,通过破坏主动脉瓣和缩窄腹主动脉,增加左心室前、后负荷,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除心衰对照组)早干预组(即起,连续8周)和晚干预组(第5周起,连续4周)予辛伐他汀每天5mg/kg灌胃,实验结束取心肌细胞,Western-blot检测细胞膜RhoA蛋白表达,[γ-32P]电泳分析RhoGTPase活性;实验前、结束时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心衰对照组室间隔厚度(LVS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心脏重量(HW)、左心室重量(LVW)、心脏/体重(HW/BWradio)、左心室/体重(LVW/BWradio)明显高于假手术和早、晚干预组(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长轴缩短率(FS)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早、晚干预组(P<0.05,P<0.01);心肌细胞膜RhoA蛋白表达、RhoGTPase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早、晚干预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细胞膜RhoA蛋白表达、RhoGTPase活性,从而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RHOA Rho鸟苷磷酸酶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铜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邹乔剑 姚书忠 +1 位作者 陈怡李 刘军秀(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铜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关键生物过程,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铜与卵巢癌的关系...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铜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关键生物过程,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铜与卵巢癌的关系,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浆、腹水及肿瘤组织中铜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并且多种铜转运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铜代谢的抗肿瘤治疗方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铜螯合剂和铜离子载体在体内外对卵巢癌的显著抑制作用。综述铜与卵巢癌的密切关系,深入了解基于铜代谢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以期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铜离子转运蛋白类 铜转移磷酸酶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顺铂
下载PDF
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玉美 贺瑜 +2 位作者 梁柏莹 郭松超 欧阳轶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只SPF级5周龄裸鼠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牛磺酸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牛磺酸干预组给予添加5%的牛磺酸饮水,对照组给予正常无菌饮水。测量两组小鼠肿瘤体...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只SPF级5周龄裸鼠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牛磺酸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牛磺酸干预组给予添加5%的牛磺酸饮水,对照组给予正常无菌饮水。测量两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guanosine triphosphatase activating protein,p21ra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所有裸鼠均存活,裸鼠乳腺癌模型造模成功。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的抑制率为41.6%。相对于对照组,牛磺酸干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ER表达量提高了134%(P<0.05),PR表达量提高了47.5%(P<0.05),HER-2表达量降低了67%(P<0.05),p21ras表达量降低了62.2%(P<0.01)。结论牛磺酸可抑制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PR和下调HER-2、p21r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牛磺酸 抗肿瘤 裸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鸟苷磷酸酶激活蛋白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taurine on hypochlorous acid toxicity to nuclear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 in isolated nuclei from rat liver 被引量:3
20
作者 Ju-XiangLi Yong-ZhengPang +1 位作者 Chao-ShuTang Zai-Quan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AIM:Taurine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scavenger of hypochlorous acid (HOCI).The role of HOCI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issue damage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HO... AIM:Taurine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scavenger of hypochlorous acid (HOCI).The role of HOCI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issue damage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HOCl on nuclear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 of hepatocytes and the ability of taurine to prevent this effect were investigated.METHODS:Isolated hepatic nuclei from rat liver were exposed to HOCl with or without taurine. The NTPase activity on nuclear envelope was assayed using ATP and GTP as substrates, respectively.RESULTS:The first series of experiments evaluated the toxicity of HOCl and the efficacy of taurine to protect NTPase.HOCI at 10^-9-5×10^-6 mol/L reduced nuclear NTPase activities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ATP and GTP as substrates) (P<0.01). HOCl at 10^-6mol/L reduced the NTPase activity by 65% (ATP as substrate) and 76% (GTP assubstrate). Taurine (10^-7 to 10^-4mol/L) was tested forprotection against HOCl at 10^-6mol/L and the nuclei treated with 5×10^-4mol/L taurine exhibited only 20% and 12% reduction in NTPase activities compared to untreated controls. A second study was performed comparing taurine to glutathione (GSH). GSH and HOCl at 10^-6mol/L exhibited 46% and 67.4% reduction in NTPase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SH (10^-4mol/L) which was incubated with the nuclei and HOCI still exhibited 44.2% and 44.8% reduction in NTPase activities of untreated control. Taurine with HOCl only exhibited 15.2% and 17.1% reduction in NTPase activities, which provided more powerful protection against HOCI than GSH. The third experiment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ity of taurine against HOCl. Incubation of rat hepatic nuclei with Fe^3+/H2O2 (1mmol/L vs 5μmol/L)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nuclear NTPase activities (P<0.01).When hepatic nuclei were incubated with Tau (10^-4mol/L) and Fe^3+/H2O2 (1mmol/L vs 5μmol/L), nuclear NTPase activities were only sligh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incubation with Fe^3+/H2O2 alone. However, GSH failed to alter the NTPase acti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磺酸 次氯酸 药物毒性 核苷磷酸酶 肝组织 mRNA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