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漂浮的能指与语言的困惑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少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6,共6页
威廉·戈尔丁在他的晚期小说《黑暗昭昭》中阐释了对语言所产生的困惑 ,甚至是绝望。在他看来 ,人类语言的无效性主要源自于“词”无法“达意” ,用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家拉康的理论表述 ,便是能指的优越性和本源性 ,即自由漂浮的... 威廉·戈尔丁在他的晚期小说《黑暗昭昭》中阐释了对语言所产生的困惑 ,甚至是绝望。在他看来 ,人类语言的无效性主要源自于“词”无法“达意” ,用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家拉康的理论表述 ,便是能指的优越性和本源性 ,即自由漂浮的能指造成了语言的无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丁 黑暗昭昭 拉康 能指 所指
原文传递
图解拉康能指的优越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少文 《昌潍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本文借助拉康能指的优越性理论阐释了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的副主题──能指的优越性导致了人类语言的无效性。
关键词 戈尔丁 黑暗昭昭 拉康 能指 所指
下载PDF
“想象的渴求”:《黑暗昭昭》中麦蒂的向善之旅 被引量:2
3
作者 肖霞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以麦蒂作为理解《黑暗昭昭》中人类生活状态的切入点,需要首先拂去麦蒂身上的基督教迷彩,厘清麦蒂之善的内涵,探讨他的向善之旅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寓意,并以此观照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找到作者设置麦蒂之善的用心。在麦蒂纠结于"我是... 以麦蒂作为理解《黑暗昭昭》中人类生活状态的切入点,需要首先拂去麦蒂身上的基督教迷彩,厘清麦蒂之善的内涵,探讨他的向善之旅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寓意,并以此观照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找到作者设置麦蒂之善的用心。在麦蒂纠结于"我是谁""我是什么",试图从他人眼中观看自我的时候,始终无法在内心找到安宁;当麦蒂抛弃《圣经》言说,全心全意用自己的生活来回答"我有什么用"时,他通过践行境遇中的使命获得了实践的"内在利益",担负起对他人的责任,进入了列维纳斯所定义的一种超越境地,完成了自己的精神向善之旅。麦蒂负载了作者乌托邦式圣徒幻想,成为一种约翰逊所说的"想象的渴求"中的创造,其中蕴含着人类在相互隔阂状态下,在后现代漂浮的能指荒原中艰难建构自我所需要的慰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黑暗昭昭 “想象的渴求”
原文传递
镜子前的麦蒂——小说《黑暗昭昭》评析
4
作者 张少文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1-83,110,共4页
“镜像阶段”理论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中 ,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类似结构的人生转折 :同样“重演”了“镜像阶段”主体人格的构成 ;同样面对镜像的完满与无情的... “镜像阶段”理论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中 ,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类似结构的人生转折 :同样“重演”了“镜像阶段”主体人格的构成 ;同样面对镜像的完满与无情的现实之间的鸿沟 ;同样亲历“异化” ,而他们的选择却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前者尽力与镜像抑或理想的形象求同 ,自此走上了通往光明与极善的正道 ,后者竭力否定甚至攻击镜像的完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丁 黑暗昭昭 拉康 玻璃球 “镜像阶段” 麦蒂 索菲
下载PDF
“我们以为我们知道”:《黑暗昭昭》中的“说”与“说不出”
5
作者 肖霞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6期70-77,共8页
在《黑暗昭昭》中,威廉·戈尔丁借众人的"说"与麦蒂的"说不出"多维度切入世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隔阂。在以主要人物麦蒂为代表的人们苦苦寻找生存意义和自我价值,定义自我的过程中,阻力重重:想... 在《黑暗昭昭》中,威廉·戈尔丁借众人的"说"与麦蒂的"说不出"多维度切入世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隔阂。在以主要人物麦蒂为代表的人们苦苦寻找生存意义和自我价值,定义自我的过程中,阻力重重:想象他人时被形貌符码的指示误导,构建自我时虚置道德准则制造的自我假象,沟通中言语信息流动的徒劳无效,都为阻隔意义,模糊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贡献了力量。从"说"的后果看,麦蒂的"说不出"与许多人的"说得出"并无分别,后者不过是"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当人们自以为自己认定的道理一定切近真实之时,极可能正处于最是"不知"的那一刻,就在谬之千里的开端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昭昭 “说不出” 道德规范 形貌 言语
下载PDF
《黑暗昭昭》中的善恶二元与图形——背景转换
6
作者 李晓青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通过人物之间和人物与环境之间似真似幻关系的书写,对善恶二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宗教—伦理探索,延续着他对人性和社会的道德思考。但戈尔丁似乎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因而小说中的人物并非黑白分明的善恶二元对立... 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通过人物之间和人物与环境之间似真似幻关系的书写,对善恶二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宗教—伦理探索,延续着他对人性和社会的道德思考。但戈尔丁似乎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因而小说中的人物并非黑白分明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黑白相间、善恶共生。小说中由光、火、黑、白等大量视觉意象构成的环境和环境要素,在为故事提供背景的同时,又不时生发出象征涵义,从而转换成图形,引导叙事由具象的物理空间滑向抽象的精神世界,形成了故事表层与意蕴的巨大张力,也造成了小说伦理主题的模糊性。从读者认知角度看,图形与背景的对应与转换是作者意向性投射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昭昭 善恶二元 图形—背景转换
原文传递
《黑暗昭昭》的存在主义之思
7
作者 章宇琴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
《黑暗昭昭》作为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长达10年休眠期之后发表的重要作品,揭示了二战之后英国小镇的人们,在罪恶与恐怖的余波之中荒诞异化的图景。小说中的两大主人公麦蒂与苏菲通过不同的选择,走向了全然不同的归宿。借鉴海德... 《黑暗昭昭》作为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长达10年休眠期之后发表的重要作品,揭示了二战之后英国小镇的人们,在罪恶与恐怖的余波之中荒诞异化的图景。小说中的两大主人公麦蒂与苏菲通过不同的选择,走向了全然不同的归宿。借鉴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小说的主题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昭昭 威廉·戈尔丁 存在主义
原文传递
《黑暗昭昭》的《圣经》戏仿
8
作者 沈雁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138-154,共17页
《黑暗昭昭》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在长逾10年的休眠期后发表的重要作品。小说虽然以20世纪后半叶的世俗社会为背景,却在文本中织入大量的圣经典故,被看做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的圣经故事在当代社会的重演。然而《黑暗昭昭... 《黑暗昭昭》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在长逾10年的休眠期后发表的重要作品。小说虽然以20世纪后半叶的世俗社会为背景,却在文本中织入大量的圣经典故,被看做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的圣经故事在当代社会的重演。然而《黑暗昭昭》与《圣经》的互文关系却若即若离,充斥着各种互相矛盾的因素,如神学命题和喜剧形式的对立、男主人公麦蒂亦圣亦愚的形象等,呈现出完全相悖的诠释方向,因而显得扑朔迷离、晦涩难解。本文将这种互文关系解读为戏仿,并试图探讨小说《圣经》戏仿的主题意义,以期提炼出小说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昭昭 《圣经》 戏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