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 |
陈良运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6
|
|
2
|
《文心雕龙·隐秀篇》旧疑新议 |
周汝昌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2
|
|
3
|
《文心雕龙》隐秀篇在文学理论史上的地位 |
舆膳宏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4
|
隐秀与潜藏——读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 |
王德威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5
|
《文心雕龙》的“隐秀”论 |
詹锳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8
|
|
6
|
思维与想象——兼谈中国古典诗 |
张世英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7
|
从“义生文外”到“情在词外”——刘勰“隐秀”论的本义、影响与误读 |
姚爱斌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文学翻译的隐秀观 |
孟东红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9
|
《文心雕龙·隐秀》主题新议 |
秦海英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4 |
6
|
|
10
|
“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 |
周晔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1
|
《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 |
蔡育曙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8
|
|
12
|
释“隐秀” |
诸葛志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0 |
6
|
|
13
|
鲁迅小说中话语蕴含的“互体变爻”现象之分析——以《孔乙己》为例 |
高俊林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中国传统文论视野下的鲁迅创作技法探源 |
高俊林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本土理论如何进入绘画人类学——互趣和隐秀的向往 |
庄孔韶
|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6
|
关于中西方两种美学观的比较论纲——隐秀说和显隐说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初探 |
杨继勇
杨献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5
|
|
17
|
“隐秀”美学内涵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赵倩
梁哲
|
《鞋类工艺与设计》
|
2023 |
1
|
|
18
|
论《隐秀》的“象外之隐”与易学 |
窦可阳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再谈《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 |
詹锳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4
|
|
20
|
从“得意忘言”到“隐秀”——“言不尽意”与六朝文论的展开 |
周晋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