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狭颂》《郙阁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泊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54-159,共6页
篆隶发展对于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汉代在书法史上极为重要,是古今字体的分水岭,是书法艺术楷、行、篆、隶、草五体分化的时代,大量存世的碑刻、摩崖、简牍、丝帛等,为整理与深入研究书法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认识汉字与书法... 篆隶发展对于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汉代在书法史上极为重要,是古今字体的分水岭,是书法艺术楷、行、篆、隶、草五体分化的时代,大量存世的碑刻、摩崖、简牍、丝帛等,为整理与深入研究书法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认识汉字与书法艺术内在关系的前提条件,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西狭颂》、《郙阁颂》产生于东汉,二者的异同,客观反映了篆隶的继承关系:篆隶混杂、构成部件变异,笔法笔画互用方圆、浑厚古朴,比较认识"隶变"进程中汉字与书法艺术发生发展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互用方圆 浑厚古朴
下载PDF
论《郙阁颂》在宋代的流传与认知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强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郙阁颂》在东汉灵帝建宁五年问世后,早期一直默默无闻,宋代以前无人识读题录,真正进入主流文化视域是在宋代。宋代对《郙阁颂》这一东汉隶书名碑经历了初识、题录、著录、辨析这一逐渐深化的认知过程,是《郙阁颂》传播、研究史上具有... 《郙阁颂》在东汉灵帝建宁五年问世后,早期一直默默无闻,宋代以前无人识读题录,真正进入主流文化视域是在宋代。宋代对《郙阁颂》这一东汉隶书名碑经历了初识、题录、著录、辨析这一逐渐深化的认知过程,是《郙阁颂》传播、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欧阳修《集古录》开启收录、识读《郙阁颂》之先河,赵明诚在《金石录》中予以初步辨析,南宋洪适《隶释》、娄机《汉隶字源》给予史源学、舆地学、文字学上的进一步解读与认同,使得《郙阁颂》从遗落于险江古道无人识到逐渐走上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走上学界耆儒名士的金石著作,声名渐次远播,影响日益扩大,终于奠定了《郙阁颂》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这与宋代崇尚博雅洽闻、珍重汉魏名碑、特别是崇尚汉隶的时代风气密切相关,也与兴元府(汉中)地区在两宋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区位优势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集古录》 《隶释》 流传 认知
下载PDF
躲避风雨的《西狭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立荣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X期74-81,共8页
《西狭颂》是镌刻在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石壁上的摩崖书法。《西狭颂》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事迹,摩崖整体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刻黄龙、白鹿、嘉禾... 《西狭颂》是镌刻在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石壁上的摩崖书法。《西狭颂》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事迹,摩崖整体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刻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以及承露人而成"五瑞图"。"五瑞图"既有动物、植物又有人物,是一组构思精巧、刻画精湛的古代岩壁刻画,为后世研究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和哲学思想,存留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书法风格 《石门 天井山 《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 磨崖 摩崖 风雨
原文传递
千古沧桑《西狭颂》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国藩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X期50-53,共4页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今甘肃成县西13公里处,天井山下鱼窍峡(今名丰乐峡)中。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因摩崖文中有"郡西狭中道"一语称为"西狭",《西狭颂》由此得名。因篆额又名《惠安西表》。碑...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今甘肃成县西13公里处,天井山下鱼窍峡(今名丰乐峡)中。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因摩崖文中有"郡西狭中道"一语称为"西狭",《西狭颂》由此得名。因篆额又名《惠安西表》。碑下有一清潭,相传古时有一黄龙自潭中飞出,故俗谓潭水为"黄龙潭",《西狭颂》为"黄龙碑"。《西狭颂》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十三日,与汉中《石门颂》、略阳《郙阁颂》合称"汉三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甘肃 天井山 汉阳 摩崖石刻
原文传递
论《五瑞图》与《西狭颂》的图文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龚世学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7期77-81,共5页
汉代符瑞图像多见于汉代画像石刻。这些汉代画像石刻上的符瑞图像,或单列、或组合构图,或附录题榜加以说明、或符瑞簇拥图绘而不加释说,总而观之,形制各异、品类众多。但“图以述文,文以释图”、文图契合无间、文图整体化一者却极难发... 汉代符瑞图像多见于汉代画像石刻。这些汉代画像石刻上的符瑞图像,或单列、或组合构图,或附录题榜加以说明、或符瑞簇拥图绘而不加释说,总而观之,形制各异、品类众多。但“图以述文,文以释图”、文图契合无间、文图整体化一者却极难发见。因此,摩崖石刻《五瑞图》的刻绘与《西狭颂》的撰写,使我们见到了汉代符瑞图像与汉代文学关联最深切显著者,这也是笔者发现的汉代符瑞图像与汉代文学关联最直接的例证,故而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五瑞图 汉代画像石 汉代文学 摩崖石刻 武梁祠 榜题 瑞应 刻绘
原文传递
《郙阁颂》摩崖刻字形、义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荣章 《文博》 1987年第5期11-17,共7页
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公元172年),镌于今汉中略阳徐家坪乡宜口村嘉陵江西岸山崖间的《郙阁颂》摩崖,记武都太守李翁修析里桥郙阁栈道事,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摩崖文字本身又是东汉隶书之佳作,顾南原《隶辨》卷一至卷五,仿录《郙阁颂... 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公元172年),镌于今汉中略阳徐家坪乡宜口村嘉陵江西岸山崖间的《郙阁颂》摩崖,记武都太守李翁修析里桥郙阁栈道事,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摩崖文字本身又是东汉隶书之佳作,顾南原《隶辨》卷一至卷五,仿录《郙阁颂》所载之汉隶者,达一百二十八处,其书法艺术价值自可由此而窥见一斑。至于宋世以降,有关《郙阁颂》的诸家著录,世代相沿,更不胜枚举,其于我国金石史中的地位,自非等闲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史 西狭 隶辨 析里 文献价值 徐家 建宁 窥见一斑
下载PDF
汉《石门颂》、《郙阁颂》的文化特征比较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孟礼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74-177,共4页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镌刻在褒谷石门西壁的摩崖石刻,《郙阁颂》是东汉建宁五年(172)镌刻在略阳县(穴且)口的白崖,嘉陵江西岸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书体皆为汉隶,都是我国著名的汉刻。现在这两方摩崖一个凿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一个...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镌刻在褒谷石门西壁的摩崖石刻,《郙阁颂》是东汉建宁五年(172)镌刻在略阳县(穴且)口的白崖,嘉陵江西岸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书体皆为汉隶,都是我国著名的汉刻。现在这两方摩崖一个凿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一个迁到略阳县灵崖寺。至于它们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在金石学上的地位,素为历代学者和书法家们所推崇。然而,对这两方摩崖的文化特征有何异同?应作何认识?看法则不尽一致。研究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全面认识这两方摩崖刻石的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这方面作点比较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 摩崖石刻 略阳县 灵崖寺 褒谷 白崖 西狭 历代学者 熹平石经
下载PDF
汉代隶书碑刻及其艺术特征分类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寒筠 《大众书法》 2015年第2期10-17,共8页
现存汉碑众多,知名者亦有数十种,依风格大约可以划分为典雅平正、清丽婉转、方整拙朴、浑厚朴茂、野逸纵肆、瘦劲简直、静穆沉雄、古淡虚和,凡八类。
关键词 杨淮表记 《石门 《曹全碑》 礼器碑 西狭 张迁碑 开通褒斜道刻石 五凤刻石 衡方碑 西岳华山庙碑 分类综述 艺术特征
原文传递
《郙阁颂》重刻者田克仁新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郢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7-9,共3页
田克仁是《郙阁颂》传承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南宋绍定三年(1230),克仁将汉《郙阁颂》重刻于略阳灵岩寺石壁,为世所重。但其生平于史传无征。今考其名在史传中被误书为“田克悉”。田克仁祖籍临沂,后徙扬州。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官松溪... 田克仁是《郙阁颂》传承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南宋绍定三年(1230),克仁将汉《郙阁颂》重刻于略阳灵岩寺石壁,为世所重。但其生平于史传无征。今考其名在史传中被误书为“田克悉”。田克仁祖籍临沂,后徙扬州。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官松溪县主簿,中博学宏辞科,任监车辂院,多次参与了宋廷贡举。崔与之镇蜀,克仁应征入幕。后知沔州,勤政爱民、治郡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克仁 田克悉 沔州
下载PDF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10
作者 梁中效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第1期75-79+110,共5页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书法史...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是中作文学史上的难得佳作,其文化艺术成就受到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和书法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三 《石门 《西狭
原文传递
浑穆古肆 大有深趣——“汉三颂”摩崖书法欣赏
11
作者 王延智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3期51-52,共2页
文字发展到汉代,以隶书为代表的今文字成为官方文字,文字已经完全符号化,并且书写方式的笔画顺序和运动节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横平竖直、体势方正成为这一时期文字的最基本特征,并且形成了具有装饰性的笔画——掠笔、波磔,这种向背开... 文字发展到汉代,以隶书为代表的今文字成为官方文字,文字已经完全符号化,并且书写方式的笔画顺序和运动节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横平竖直、体势方正成为这一时期文字的最基本特征,并且形成了具有装饰性的笔画——掠笔、波磔,这种向背开张的体势逐渐成熟,隶书由此而成熟定型。汉隶以摩崖、碑刻、竹木简牍为三大宗,每一宗都品类丰富,风格多样,或生拙,或谨严,或奔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刻石 石门 西狭 古朴
下载PDF
《郙阁颂摩崖石刻》补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白珣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陕西省汉中地区略阳县析里(又名白崖)嘉陵江畔古栈道旁,有幅摩崖石刻,远近相传,习惯称它为“状元碑”,这就是震烁古今的《郙阁颂》(又称《郙阁铭》)。陕西省、府、县志称郙阁刻石记为“汉中郎将蔡邕作铭”,因而以讹传讹,产生一些不符合... 陕西省汉中地区略阳县析里(又名白崖)嘉陵江畔古栈道旁,有幅摩崖石刻,远近相传,习惯称它为“状元碑”,这就是震烁古今的《郙阁颂》(又称《郙阁铭》)。陕西省、府、县志称郙阁刻石记为“汉中郎将蔡邕作铭”,因而以讹传讹,产生一些不符合史实的传说。《郙阁铭》石刻、文章、事迹并无足堪崇颂之处,惟书法艺术独具丰标——结构严整,章法茂密,行毫畅健,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笔法中,的确是我国的艺术精品。但是,这一石刻的撰、写究系何人?一直存在着争论。《文物》总二四一期,载汉中地区文教局,略阳县文化馆《郙阁颂摩崖石刻》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古栈道 嘉陵江畔 略阳县 白崖 析里 艺术精品 中郎将 汉中地区
下载PDF
名家临名帖——赵冷月临《郙阁颂》
13
《书法》 2023年第4期190-191,共2页
《郙阁颂》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五年(一七二)二月十八日的一方摩崖石刻,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陕西省略阳县灵岩寺。《郙阁颂》通高一百七十厘米,宽一百二十五厘米,... 《郙阁颂》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五年(一七二)二月十八日的一方摩崖石刻,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陕西省略阳县灵岩寺。《郙阁颂》通高一百七十厘米,宽一百二十五厘米,刻文十九行,满行二十七字,记述了东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灵岩寺 赵冷月 陕西略阳县 嘉陵江
原文传递
东汉《郙阁颂》历代序跋题记考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启祥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摩崖石刻《郙阁颂》因有东汉、南宋、明代的三次镌刻,从而在名称、年代、文字、人物、书法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一些悬案和争议,历代的题跋、评析,从训诂学、考据学、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使各类事项、各种问题日益明晰... 摩崖石刻《郙阁颂》因有东汉、南宋、明代的三次镌刻,从而在名称、年代、文字、人物、书法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一些悬案和争议,历代的题跋、评析,从训诂学、考据学、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使各类事项、各种问题日益明晰。但也有以讹传讹、以错为正的现象。《汉语大字典》中的“漯”属沿袭欧阳修对《郙阁颂》的误释而生造之词,颂文中“嶃漯”义为“高峻而潮湿”非其他,“平■”义为“平坦而干燥”,非单指“干燥”,“隤纳”义为“车辆翻覆”,而非《汉语大词典》所释之“坠入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跋题记 碑石名称 嶃漯 隤纳 李翕 仇绋
下载PDF
1976年以来《郙阁颂》摩崖石刻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锐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2-17,25,共7页
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平台论文检索,结合2000年《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出版的“《郙阁颂》国际书法展暨研讨会研究专辑”所刊发的相关研究论文,对近五十年来《郙阁颂》摩崖石刻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爬梳,相关研究可以分... 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平台论文检索,结合2000年《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出版的“《郙阁颂》国际书法展暨研讨会研究专辑”所刊发的相关研究论文,对近五十年来《郙阁颂》摩崖石刻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爬梳,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历史事件因由研究、损蚀及保护研究、碑文考释与鉴赏研究、书法赏析与社会影响研究和文献研究这五个类型。就研究水平而论进入了当前的学术前沿,就研究成果所发挥的社会功能而论呈现出多重的立体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千古《西狭颂》
16
作者 薛俱增 《丝绸之路》 2017年第5期48-49,共2页
樵夫的《西狭颂》要知《西狭颂》,还得问樵夫。渔樵,既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类历史的参与者。水边渔翁,山间樵夫,他们戴斗笠,披蓑衣,吃粗食淡饭,唱古曲老调,肉搏险恶的风浪,直面凶猛的狼虫。他们散落在山水之间,如山之一石,水之一... 樵夫的《西狭颂》要知《西狭颂》,还得问樵夫。渔樵,既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类历史的参与者。水边渔翁,山间樵夫,他们戴斗笠,披蓑衣,吃粗食淡饭,唱古曲老调,肉搏险恶的风浪,直面凶猛的狼虫。他们散落在山水之间,如山之一石,水之一滴,在毛细血管的尽头,在繁密神经的末梢。他们最懂人世的变幻,最知自然的炎凉。渔樵,最好是白发,肤如铜,骨如铁,一双沧桑冷眼,惯看秋月春风、天下兴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渔樵,最富探索和发现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渔樵 秋月春风 汉碑 小吏 鱼窍峡 历史的见证 如临于谷 千古流芳
下载PDF
《西狭颂》与《郙阁颂》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宛江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汉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西狭颂》和《郙阁颂》就产生于这个时期。两块石刻内容相似,风格相近,但是现存状态却有极大差别。通过... 汉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西狭颂》和《郙阁颂》就产生于这个时期。两块石刻内容相似,风格相近,但是现存状态却有极大差别。通过将《西狭颂》与《郙阁颂》进行比较,全面深入地剖析与研究其创作背景与现存状态,并结合创作心得对笔法与章法进行品评与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章法
下载PDF
大朴不雕《杨淮表》
18
作者 韩少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汉代刻石隶书从某种意义上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两大类,这是我个人从学习上大而分之。标准隶书即字法规范的八分书,以左右背分的体势和左挑右波的笔势为典型特征。
关键词 杨淮 大朴 八分书 左挑 体势 字法 石门 庙堂碑 转笔法
原文传递
《郙阁颂》摭议
19
作者 王成聚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郙阁颂》为东汉摩崖刻石,与汉中《石门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汉三颂”、是研究中国文字、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阁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翁析里桥阁颂》,又称《郙阁铭》。镌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172)。原址位于陕西省汉... 《郙阁颂》为东汉摩崖刻石,与汉中《石门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汉三颂”、是研究中国文字、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阁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翁析里桥阁颂》,又称《郙阁铭》。镌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172)。原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西北三十里嘉陵江西岸徐家坪郭家地悬崖的旧栈道中,古称“析里”或“白崖”,现名“郭家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 陕西省汉中市 实物资料 三十里 摩崖刻石 略阳县 汉灵帝
原文传递
陇上的书法明珠《西狭颂》
20
作者 刘玉璞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X期82-84,共3页
我对《西狭颂》有种特殊的感情。从小学习书法,隶书中《张迁碑》《石门颂》《西狭颂》都曾涉猎。但那个时候只是简单地写字,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碑帖内容以及它的所在地和历史背景,也就是说,没有关注文字性的东西。年龄渐长后。
关键词 西狭 摩崖 磨崖 鱼窍峡 碑面 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